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疏肝类方     
<正> 疏肝方剂繁多,临床应用甚为广泛,因此加强疏肝类方的研究,不仅可以探求中医辨证选方的特点,而且对于正确应用疏肝方剂,颇具要义,值得重视与研究。四逆散为疏肝的基础方剂。始见于汉代《伤寒论》,原治少阴病阳郁四逆证,故名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枳实疏肝理气以顺肝用,芍药养血敛阴以补肝体,炙甘草益气健脾,以防肝病传变。组合成方,具有疏肝理脾之功。适用于肝郁而见厥逆,或肝脾不和而见胸闷胁痛、脘腹胀满、饮食不思、大便泄泻者。随其病证变化,相应加减,则形成疏肝理气、疏肝健脾、疏肝养血、疏肝清热,疏肝滋阴、疏肝行血、疏肝散寒等各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了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方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合称为柴胡类方。此类方方剂具有和解少阳、宣达枢机、调畅气血等作用,在外感和内伤杂病应用颇多,多用于肝胆郁热而气机失畅之证。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能清肝胃痰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疏肝和胃安神,柴芍六君汤能疏肝健脾和胃,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能泻热通腑化瘀,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半夏泻心汤能疏肝温脾散寒,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能清肝利胆和胃。  相似文献   

3.
肝病的治法大致有7种,即疏肝、调和、泻肝、滋养肝肾、潜阳、平肝、养血柔肝。①疏肝是肝病治疗的最主要的方法,代表方剂为柴胡疏肝汤。疏肝法中包括疏肝理气、疏肝解郁、疏肝和胃、疏肝健脾等具体方法。疏肝最常用的药物有:柴胡、香附以及青皮、枳实、郁金、川楝子、厚朴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阐述全国名老中医吴耀南教授从肝脾生理病理关系着手治疗腰痛病的学术思想。以往医家多从外感、肾虚、瘀血、闪挫论治腰痛病,鲜有从肝脾论治者,本文以古代医籍文献为基础,从肝郁气滞、肝血亏虚、脾气虚弱、脾虚湿蕴、肝木横向乘脾、脾土反侮肝木等病机对腰痛病论治进行理论探讨。吴教授提出利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物艽活汤、二陈汤,以及补中益气汤等有健脾、理脾、疏肝、养肝等效果的方剂,对腰痛病有良好疗效,已成为多数医家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5.
黄欣  钱垠  刘青 《陕西中医》2010,31(5):543-544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方剂治疗大肠癌术后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疏肝法方剂(白术、陈皮、柴胡、白芍、防风、苏梗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症状的变化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有显著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胃、抑木扶土之效。  相似文献   

6.
核心药组是方剂中的精髓,主导着方剂的作用趋势,也隐藏着重要的配伍规律。从功效上来看,柴胡-芍药是柴胡疏肝散发挥疏肝解郁功效的重要药对。从方剂组成来看,柴胡-芍药是柴胡疏肝散中的核心药组,构成了柴胡疏肝散的基本骨架,不可随意拆卸。该文主要从肝的治则治法、名医药论、柴胡疏肝散类方、现代药理作用机制、统计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充分论证柴胡-芍药在柴胡疏肝散中的核心地位,探讨其疏肝养肝的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被作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化裁、创造出了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因而四逆散被誉为"疏肝祖方".姚魁武临床运用四逆散,往往抓住辨证中"郁"之病机,讲究肝脾同调之法,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健脾和中.并遵循经方比例,调整剂量,辨证使用枳实及枳壳.姚魁武将此方广泛用于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文献数据挖掘分析肝郁脾虚证异病同治临床用药规律,为"虚气留滞"创新病因病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检索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治疗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中医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内置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及用药频次统计,并分析组方规律,演化获得新方。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651篇,涉及处方677首。方剂统计中,自拟方中以"疏肝健脾"或"健脾疏肝"命名的方剂出现频次最高(187),时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为逍遥散(62),经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为四逆散(15);药物统计中,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柴胡、茯苓、白芍、白术、陈皮,药物四气五味以辛温、苦寒、甘平为主,归经以脾胃肝胆为主;通过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演化得到新处方15首。结论疏肝健脾法是临床肝郁脾虚证异病同治的基本治法,且用药规律为肝脾同治,更重实脾,治疗代表方剂为逍遥散、痛泻要方;该研究揭示了临床治疗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验证了"虚气留滞"病机理论下肝郁脾虚证"虚-郁-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9.
黄芪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士杰 《陕西中医》2004,25(1):36-37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 40例患者随机 ,分为治疗组 80例 ,口服黄芪柴胡汤 (生黄芪、丹参、白芍、柴胡、党参、半夏等 ) ;对照组 60例 ,静滴肝得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0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提示 :本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具有疏肝健脾 ,滋肝养肾 ,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柴胡疏肝散是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笔者本文所述腹泻、胁痛、痛经、心悸,虽则病证不同,但病机一致,均属肝郁气滞所致,临床辨证施治,皆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而收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卢秉久教授认为,肝炎后肝硬化病机是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之品以治其本,辅用利水、化瘀等品以疗其水停血瘀。病在初期,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病属中期,加用蓼实和枳椇子;病到晚期,选用血府逐瘀汤。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与脾、胃、肝、肺相关,病位在食管,为胃气所主,常因肺气上逆、脾胃升降失常、肝胆气机疏泄不及,致痰浊内生上犯所致。临床治则包括疏肝和胃、辛开苦降、健脾调气、清肝泄火、祛痰降气法。所选用中药主要以降气、健脾、疏肝、清热为主,常选旋覆花、半夏、茯苓、柴胡、郁金、吴茱萸等。  相似文献   

13.
杨迪  李振华 《吉林中医药》2020,40(3):323-326
古今医家对胃食管反流病基本认识趋同,但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机多有阐述发挥。李振华教授重视肝脾,疏肝以理气滞,健脾以和气机,认为其病理因素多为气滞、湿、热,以柴胡桂枝干姜汤随症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肝舒乐片治疗乳腺增生16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翠英  秦元刚  卢锰 《陕西中医》2006,27(6):685-68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类药物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肝舒乐片(柴胡、山甲、郁金、赤芍、枳实、皂刺等)治疗本病169例。结果:治愈118例,总有效率98.22%。结论:本方有疏肝健脾,化瘀散结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李临端 《国医论坛》1993,8(4):29-29
逍遥合剂是李鸣皋主任医师为肝胆脾胃诸疾专拟的方剂,由当归、白芍、柴胡、白术、云苓、丹参、百合、广木香、郁金、青皮、甘草等药组成.李师认为,诸多疾病的发生无不与情志不遂、肝木失达有关,故“见病先治肝,疏和为之先”,俾肝体得柔,肝用得疏,诸疾则不生矣.本方以疏肝健脾为主,兼能养血活络,是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背胁肋胃腹疼  相似文献   

16.
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现代临床将其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哮喘、抑郁、失眠、头痛、甲状腺疾病、代谢疾病等,疗效显著。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柴胡疏肝散在内科的应用研究,为柴胡疏肝散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柴胡疏肝散是理气剂的代表方,临床运用广泛,疗效显著,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效。然而,柴胡疏肝散的出处尚存疑义,有学者认为该方是出自明代御医叶文龄的《医学统旨》,也有学者认为是出自明代医家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文章依据史料并结合历史背景,明晰柴胡疏肝散的出处;介绍柴胡疏肝散同名异方的概况与组方特点;探讨柴胡疏肝散中选用青皮与陈皮的差异;分析柴胡疏肝散的主治病症;进一步梳理柴胡疏肝散的现代药理作用。文章指出,古往今来肝郁是影响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病机之一,柴胡疏肝散是治疗众多身心疾病重要方剂,基于中医整体观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多途径、多层面地解析柴胡疏肝散等经典方药,是实现中医药现代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腹腔囊肿病因复杂,中医认为与食、水、忧思、风寒等相关,血气沉滞留结而为病。裴晓华针对腹腔囊肿水液内停,痰凝气结的病机,以疏肝活血止痛、健脾祛湿利水、软坚化痰散结为治疗原则,方剂以逍遥散加减治疗,配伍小金丸,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贾英杰教授认为胃癌术后吐酸的病机为肝郁脾虚,属本虚标实,其中脾胃虚弱为本,肝气郁滞为标。治疗上以"抑木扶土"为法,疏肝健脾,治病求本。选用柴胡疏肝散合补中益气汤化裁,柴胡疏肝散抑木疏肝气以治标,补中益气汤扶土健胃气以培本,两方合用,随证加减,治疗胃癌术后吐酸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正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目不瞑""不得眠"等情志病范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临床以难以入睡、易醒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头晕、头痛、多梦、健忘、心悸等,中医治疗失眠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柴胡、黄芩、干姜、桂枝、栝楼根、牡蛎、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利胆、温中健脾、生津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