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090-409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靶向移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骨质疏松症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切除卵巢的雌性去势骨质疏松大鼠为模型,建立A组(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BMSCs组)、D组(辛伐他汀组)、E组(BMSCs联合辛伐他汀组),饲养12天后,骨密度仪测定各组大鼠骨密度(BMD),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骨保护素配体(OPGL)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细胞中B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D、E组与A、B组大鼠相比,组织学观察间质中毛细血管内皮增生,均有较多的新骨形成;B组的骨体积分数、类骨质体积分数、矿化沉积率及BMD较A组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BGP、OPG和OPGL较A组均显著升高(P0.05)。C、D、E组相对于B组在骨体积分数、类骨质体积分数、矿化沉积率及BMD上均显著提升(P0.05),血清中BGP、OPG和OPGL均显著下降(P0.05),E组提升最明显,与两组单纯用药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单独应用BMSCs靶向移植和辛伐他汀对鼠骨髓损伤再生和修复有一定治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在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和血管钙化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吡格列酮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主动脉粥样斑块和血管钙化组(C组)、糖尿病+主动脉粥样斑块和血管钙化组(D组)、主动脉粥样斑块和血管钙化+吡格列酮组(E组)、糖尿病+主动脉粥样斑块和血管钙化+吡格列酮组(F组)],每组7只。各组大鼠于实验第30天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HbA_(1c)和OPG;同时进行胸主动脉钙沉积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率为100%。与A组比较,C组、D组和E组胸主动脉钙沉积含量、ALP活性及血清OPG、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F组胸主动脉钙沉积含量及ALP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hs-CRP、O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胸主动脉钙沉积含量、ALP活性及血清OPG水平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胸主动脉钙沉积含量、ALP活性及血清hs-CRP、FPG、HbA_(1c)、OPG水平与E组和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胸主动脉钙沉积含量和血清OPG水平明显低于E组(P0.05)。OPG与血管钙含量、ALP、hs-CRP、FP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4、0.218、0.539、0.711,P0.05或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降低大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和血管钙化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OPG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钙盐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对博来霉素A5(BLM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A组21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21只为BLMA5模型组;C组21只为气管内注入BLMA5后立即移植BMSCs;D组7只为气管内注入BLMA514 d后移植BMSCs.C、D组分别于BLMA5造模后立即、14 d后通过尾静脉注入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BMSCs.A、B、C组大鼠分别于第7、14、28天、D组第28天时各处死大鼠7只行HE及Masson染色;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标记细胞、肺组织内羟脯氨酸(HYP)含量,分析肺内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观察MMP-2、TGF-β1表达.结果:①C组第7、14、28天及D组第28天肺组织均见到标记的BMSCs.②HE及Masson染色切片,与A组比较B组第7天肺泡炎最明显,第28天肺纤维化最重(P<0.01);C、D组均轻于B组,C组轻于D组(均P<0.05).③B组注BLMA5第7天,HYP含量及TGF-β1表达均开始升高,第28天最高,各组间比较均有变化(P<0.05).④B组MMP-2的表达在第7天时最多,与A、C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第28天时下降到较低水平,各组比较无差异.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定植于受损的肺组织,并能有效阻止BLMA5诱导的早期大鼠肺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MMP-2的表达有关,早期治疗效果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振动应力对RAW264.7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过程中,其特异性基因及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复合振动仪,将不同频段3—10Hz、15—35Hz、35—45Hz、50—70Hz和70—90Hz振动应变分别作用于体外诱导分化的RAW264.7细胞,分别为B、C、D、E、F组,未进行振动干预组为A组,振动应变加载3天和6天时,应用RT-PCR方法检测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TRAP、MMP-9和CATK)与OPG/RANKL的表达水平。 结果:不同振动频率组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减低,同时B、C、D组逐渐上调OPG基因表达,而RANKL基因的表达逐渐下调。 结论:不同频率振动应力均抑制RAW264.7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低频振动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骨能力及其OPG基因、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10周龄雌性SD大鼠BMSCs,随机分为静止培养对照组和振动组,振动组于培养的第11天开始接受振动干预7d;振动结束后对两组BMSCs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P)、钙化结节及OPG mRNA、RANKL mRNA进行检测。结果振动组BMSCs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但ALP活性、钙化结节无明显改变。振动组BMSCs OPG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RANKL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低频振动可促进BMSCs的增殖,可能与其促进OPG基因表达上调有关;但未发现能使BMSCs成骨能力出现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行正畸治疗中牙移动对牙周组织中Wnt3a、β-catenin mRNA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选取7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根据观察时间分为A组(加力1天)、B组(加力3天)、C组(加力5天)、D组(加力7天)、E组(加力10天)和F组(加力14天),每组各8只,移动各组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作为自身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逆转录-PCR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Wnt3a、β-catenin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时间组别压力区、张力区大鼠牙周组织的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压力区和张力区β-catenin蛋白表达分别于加力后第5天和第7天达高峰,而Wnt3a蛋白表达均于加力后第5天达高峰。A、B、C、D、E、F组张力区的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和压力区(P0.05);C、D、E、F组压力区的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不同时间组别压力区、张力区大鼠牙周组织的Wnt3a、β-catenin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压力区和张力区β-catenin mRNA表达均于加力后第7天达高峰,而Wnt3amRNA表达均于加力后第5天达高峰。A、B、C、D、E、F组张力区的Wnt3a、β-catenin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和压力区(P0.05);C、D、E、F组压力区的Wnt3a、β-catenin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结论大鼠行正畸治疗时牙移动中Wnt3a、β-catenin mRNA蛋白表达上调,参与牙周组织重建,并且分别于第5天、第7天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PG、RANK和RANKL水平的变化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228例为病例组,同期因其他外伤入院者106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OPG、RANK和RANKL的水平。比较2组OPG、RANK和RANKL的水平及OPG/RANKL比值的变化。结果骨折后病例组OPG水平上升,至伤后1周达到最高(206.64±57.22)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2周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病例组RANK和RANKL在伤后第3天达最高,分别为(108.45±20.45)pg/m L和(107.45±32.67)p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然后逐步下降。病例组OPG/RANKL比值在伤后呈升高趋势,至伤后2周达到高峰(2.13±0.02),伤后第3天、1周、2周、4周的比值均显著高于伤后第1天(P0.05)。OPG与RANKL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OPG/RANK/RANKL系统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的愈合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Nogo-A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蛋白激酶C(PKC)-Rho 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再灌注6 h组(B组)、再灌注24 h组(C组)、再灌注72 h组(D组)、再灌注1周组(E组)、再灌注2周组(F组)、Nogo-A 72 h组(G组)、Nogo-A 1周组(H组),每组5只。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不造成缺血,B、C、D、E、F组缺血后分别再灌注6 h、24 h、72 h、1周、2周,G、H组分别在缺血后脑室注射Nogo-A反义寡核苷酸后再灌注72 h、1周。分别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周围区大脑皮质PKCγ、Rho A的m 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脑皮质PKCγ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C组降至正常(P>0.05),D组出现第2次升高(P<0.01),E组最高(P<0.01),H组较E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B、D、E组Rho A 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G、H组较D、E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B、D组的PKCγ蛋白表达增加(P<0.05),E组明显增加(P<0.01),G、H组较D、E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B、D、E组的Rho A蛋白表达增加,G、H组较D、E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PKCγ及Rho A基因表达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有两个高峰,后一个高峰与Nogo A的升高相一致。脑室注射Nogo-A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PKCγ及Rho A的表达,表明缺血后Nogo-A的升高参与PKC/Rho A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益肾疏肝方对去卵巢惊恐大鼠海马Glu/GABA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10只行假手术(A组),其余50只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5组:去卵巢组(B组)、模型组(C组)、戊酸雌二醇组(D组)、阿普唑仑组(E组)、中药组(F组),每组各10只.术后第10天起,C、D、E、F组大鼠每日接受"猫吓鼠"1h.同时,各组大鼠连续灌胃28d.末次给药后2h行旷场实验,末次给药后24h逐只取静脉血测定血清E2水平,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行心脏灌注,取脑组织,测定海马区Glu、GABA阳性神经元表达.结果:①各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与A组比较,其余四组大鼠水平、垂直活动得分均明显低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余四组比较,F组大鼠水平、垂直活动得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各组大鼠血清E2比较:与A组比较,E组E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E2明显低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组E2明显高于B、C、E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海马Glu阳性表达:CA1区:F组显著低于C、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3区:Glu阳性神经元表达:F组显著低于C、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GABA阳性神经元表达:CA1区:F组显著高于C、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JP<0.01).CA3区:F组显著高于C、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肾疏肝方有助于调节去卵巢惊恐大鼠心理异常状态,改善其活动度、探究性;能够参与调节去卵巢惊恐大鼠体内雌激素合成与转化,提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能够显著降低Glu阳性神经元表达,提高GABA阳性神经元表达,有助于改善惊恐情绪影响下去势大鼠海马CA1、CA3区域的Glu/GABA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肥胖哮喘大鼠体内脂联素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氨茶碱对脂联素表达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体重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茶碱干预组(C组)和肥胖对照组(D组)、哮喘组(E组)、茶碱干预组(F组),建立肥胖、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ELISA测定血清、BALF脂联素浓度,RT-PCR测定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1)BALF细胞总数和支气管壁厚度,E组较B组均有所升高,C、F组分别较B、E组明显降低.(2)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及血清、BALF脂联素浓度,E组较B组明显降低,C、F组分别较B、E组明显升高.结论:脂联素表达显著降低是肥胖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更为明显的重要原因.氨茶碱能抑制气道炎症并部分恢复哮喘大鼠脂联素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注射移植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 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损伤对照组(SCI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BMSCs治疗组(BMSCs组),24只/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BMSCs移植前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BMSCs 组于造模成功10min后自大鼠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1ml(5×106个 BMSCs);vehicle组则注射1ml 0.01m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通过进行BBB神经行为学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观察其恢复状况,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Nogo-A表达。结果:BMSCs组损伤周边区脊髓组织中观察到CFSE染色的阳性细胞;BMSCs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神经功能评估明显优于SCI组、vehicle组;BMSCs组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脊髓损伤区周边组织中Nogo-A表达较SCI组和Vehicle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BMSCs移植可以通过下调SCI中Nogo-A的生成来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颈动脉途径肾动脉插管造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慢性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影响,为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病及其给药途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36只采用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作慢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1)阿霉素肾衰模型对照组(ADR组);(2)MSCs移植组(A组),取MSCs悬浮液经肾动脉插管造影输入大鼠右肾;(3)生理盐水组(B组),以A组同样方法将生理盐水输入大鼠右肾.2只用于骨髓MSCs的制备.其余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N组).干细胞移植后第1天和第7天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和血红蛋白含量,第7天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1) ADR组、A组、B组与N组比较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P<0.05),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2)第1天,与ADR组比较,A组、B组血尿素氮、肌酐和血红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第7天时,与ADR组比较,B组血尿素氮、肌酐和血红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血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P均<0.05),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3)光镜下大鼠肾脏病理改变,B组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程度与ADR组相当,A组肾间质炎症改变程度轻且范围小.结论 移植MSCs有利于慢性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修复,经颈动脉肾动脉插管造影是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麝香乌龙丸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k B活化因子受体配体(RANKL)水平的影响,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该药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麝香乌龙丸组)和对照组(白芍总苷胶囊组),治疗程2个月,分别收集2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QPG及RANKL水平变化。结果 :经麝香乌龙丸和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后2组血清OPG均升高,RANKL降低,RANKL/OPG比值降低,治疗组作用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麝香乌龙丸可以通过抑制患者RANKL水平,升高OPG水平,降低RANKL/OPG比值,延缓骨破坏及促进骨修复,这可能是该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阴虚阳亢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探讨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RHR的降压机制。方法:筛选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手术组65只与假手术组(F组)13只。手术组通过结扎左肾动脉建立肾性高血压模型,再对高血压大鼠给予附子汤4周,制备阴虚阳亢证模型。筛选造模成功的阴虚阳亢证RHR,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B组)、滋肺阴组(C组)、补肝肾组(D组)、滋肺阴合补肝肾组(简称综合组或E组)及模型组(A组)。F组与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用药组每日早8点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比色法测定血清NO浓度。结果:治疗后各组血压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A组比较,D组、E组及B组血压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E组及B组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E组明显降低(P<0.05)。各组大鼠血清NO的变化:与F组比较,A组NO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D组、E组及B组NO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E组及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E组NO明显升高(P<0.05)。结论:滋肺阴合补肝肾法对阴虚阳亢型RHR的降压机制与增加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抑制血管壁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硫辛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80只Wistar大鼠EAE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为EAE模型组,B、C、D组为硫辛酸干预组,同时选取20只健康Wistar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E组),B、C、D组大鼠在免疫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1 mL的50、100、200μmol/L浓度的硫辛酸进行干预(共21 d);A组和E组每日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比较4组大鼠EAE的发病情况及干预的第7、14、21天的NF-κB阳性细胞及NF-κB mRNA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随干预时间的延长,A、B、C、D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先升高后降低,第14天达到高峰,A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最高。且B、C、D组间随着硫辛酸浓度的升高,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潜伏期延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A、B、C、D组大鼠IL-2、NF-κB阳性细胞及NF-κB mRNA表达先升高后降低,第14天达到高峰,E组大鼠的IL-2、NF-κB阳性细胞及NF-κB mRNA表达最低,且B、C、D组随着硫辛酸浓度的升高,IL-2、NF-κB阳性细胞及NF-κB mRNA表达降低;IL-10水平先降低后升高,第14天达到最低值,E组大鼠的IL-10水平最高,且B、C、D组随着硫辛酸浓度的升高,IL-10水平升高。结论随EAE大鼠病情的进展,其神经功能降低,NF-κB阳性细胞及NF-κB mRNA表达升高;不同剂量的硫辛酸均可缓解EAE大鼠病情,且高剂量的硫辛酸作用效果较强,随着硫辛酸剂量的升高,EAE的发病潜伏期延长,NF-κB异常表达及机体炎症反应缓解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分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D组(水飞蓟素对照组)。另取sprague-Dawley大鼠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A组外,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8周,完成后C组给予移植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组给予水飞蓟素干预后化学发光法检测4组大鼠血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大鼠肝脏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分离各组大鼠肝星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纤维化及肝功能结果:A、C、D组数据与B组对应数据比较,A组P<0.01,其余2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改善四氯化碳所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并能使肝星状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云克)、疏血通注射液、骨肽注射液综合疗法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其价值。方法将8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A组8只,B组72只。A组不造模,B组采用脂多糖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造模,6周后给所有动物行双侧股骨头核磁共振成像,确定B组发生股骨头坏死,然后从B组有股骨头坏死的动物中随机抽选48只,分为6组,每组8只,B1组为模型对照组,C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D组给予骨肽注射液治疗,E组给予云克治疗,F组给予云克及骨肽联合治疗,G组给予云克、疏血通注射液及骨肽注射液综合治疗。于治疗前1 d、治疗1疗程结束后第2天、第8天及第14天采血测定甘油三酯(TG)、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处死后取双侧股骨头做病理切片观察变化并计数空骨陷窝率。结果 A组与B1、C、D、E、F组空骨陷窝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或P<0.05),与G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G含量:A组与B1、C、D、E、F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与G组比较无明显差异;B1组与C、D、E、F、G组比较有差异(P<0.05)。血清TNF-α含量:A组与B1、C、D、E、F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或P<0.05),与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1组与C、D、E、F、G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FN-γ含量:A组与B1、C、D、E、F、G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或P<0.05);B1组与C、D、E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F、G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L-2含量:A组与B1、C、D、E、F、G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B1组与C、D、E、F、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D、E、F和G组TG、IL-2、TNF-α、IFN-γ含量变化与B1组比较均有下降,在改善TG及降低IL-2、TNF-α、IFN-γ含量及促进坏死骨的修复和新骨的生成,以综合疗法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臭氧局部注射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A组)、模型组(model group,B组)、空气组(air group,C组)、低浓度组(low concentration group,D组)20μg/ml臭氧、中浓度组(middle concentration group,E组)40μg/ml臭氧和高浓度组(high concentration group,F组)60μg/ml臭氧。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均建立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对比观察不同浓度的臭氧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及血清中PGE2(prostaglandin E2)、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和IL-6(interleukin-6)含量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自损伤开始其他五组TNF-α、IL-6和PGE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B组相比,从注射后第1天起D组和E组的TNF-α、IL-6及PGE2均显著下降,并在第14天接近A组。与B组相比,E组从注射臭氧后损伤症侯指数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第14天时损伤组与其他各组的损伤症侯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40μg/ml臭氧注射治疗能够明显的抑制创伤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4℃高渗盐(HTS)对心搏骤停(SCA)大鼠血清及脑海马组织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生理盐水(NS)(B)组、4℃生理盐水(NS)(C)组、HTS(D)组、4℃HIS(E)组.每组6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于复苏即刻给药.制作窄息致大鼠SCA模型,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4 h采静脉血检测各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检测脑海马S100蛋白的表达.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统计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清S100蛋白浓度B,c,D,E组较A组均明显升高(P<0.01),C,D.E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1),D,E组较C组明显降低(P<0.01),E组较D组降低(P<0.05).脑组织S100表达B,C,D组较A组均明显升高(P<0.01),E组较A组亦升高(P<0.05);C组较B组低(P<0.05),D,E较B组降低更明显(P<0.01);D、E组较C组下降显著(P<0.01);E组较D组低(P<0.05).结论 SCA后给予4℃HTS能降低血清S100蛋白的浓度、抑制脑海马组织S100蛋白的表达,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维生素E(VitE)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采用Allen法(10g×12.5mm)在T9造成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VitE治疗组(B组)、GM1治疗组(C组)和VitE+1/2GM1治疗组(D组),每组12只。伤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用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观察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大鼠SCI后B、C、D组BBB评分和斜板试验优于对照组,第1天、第7天BBB评分和斜板试验D组明显优于B、C组(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使用VitE联合GM1对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效果优于VitE或GM1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