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流动人口中年轻女工的流产原因及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状况,探讨加强对该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降低人工流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个人调查问卷和小组访谈形式调查了3000名18~35岁的流动人口。结果:生殖健康知识答卷60分以上者占35.9%,59分及以下者占64.1%;其中有流产史者,生殖健康知识答卷60分以上者占18.7%,59分及以下者占81.3%。能说出3种以上避孕药具及正确使用方法的人只占15.6%。能正确描述紧急避孕方法的占11.2%,听说过紧急避孕但不能正确描述者占34.7%,不知道紧急避孕者占54.1%。结论:流动人口年轻女工生殖健康知识贫乏,无防护性行为率高,人工流产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特征,了解人工流产原因及心理卫生状态,对其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及避孕知识宣传,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96例未婚人工流产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未婚妊娠女性的年龄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平均年龄(22.1±1.9)岁,最小年龄15岁。②人工流产原因以未采用避孕措施妊娠者居多(78.7%),其中不懂避孕知识排在首位;采用避孕套失败次之。所有调查对象均存在较多的心理负担及心理压力。③能较全面回答男女避孕方法和女性排卵期的人仅占调查对象的17.6%和16.6%;59.1%的人认为人工流产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生殖系统疾病、人工流产多发的原因是生殖健康教育及技术服务缺乏。结论应加强对未婚青少年避孕知识和人工流产危害性的宣传及生殖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婚前性行为,降低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情况,分析其失败原因,以便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要求人工流产妇女357例,采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无人工流产史181例,人工流产1次111例,2次45例,3次及以上20例。未婚与已婚妇女人工流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避孕者及避孕方法使用不当者占20.2%(72/357),避孕套是首选避孕方法,占31.4%,其次为安全期、节育器、避孕药,未婚女性多选择安全期避孕,而已婚女性多选择节育器。本组避孕失败285例,其中首位原因是避孕套,占30.8%,其次为安全期计算(14.6%)、节育器(14.6%)、避孕药(9.2%)、体外排精(6.4%)。结论:加强宣传教育,正确使用避孕方法,降低人工流产率,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未婚重复人工流产青少年心身症状及生殖避孕状况,为开展完善的流产后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编生殖健康调查表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分析资料。结果:研究组100例平均年龄21.45岁。SCL-90各因子除强迫和偏执以外,其余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敌对性分值高于对照组(已婚经产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AS和SDS标准分高于常模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前次流产后2周内恢复性生活的15人,1个月内尚未转经恢复性生活27人。前次流产后主动寻求避孕措施的占55%;避孕失败者选用避孕方法依次为:体外排精避孕、安全期避孕、事后服用紧急避孕药、避孕套。结论:未婚青少年重复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该人群存在明显的心身障碍,积极开展围手术期生殖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并督促落实可靠的避孕措施,是防范未婚青少年重复流产,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育龄妇女避孕状况及对生殖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社会名界人士重视和关心育龄妇女的健康提供探讨依据。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37例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状况及生殖健康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237对夫妇都有采取综合避孕措施,因避孕失败而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占38.39%,对知情选择最满意的妇女为28.27%,要求获得避孕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女性为63.18%。结论通过多种途径使妇女掌握避孕知识和妇女生殖健康保健及方便有效的避孕措施是降低避孕失败率,减少人工流产,提高女性生殖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李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634-4635
目的了解青少年女性生殖健康情况,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在我站进行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的350例非意愿妊娠青少年进行分析。结果350例非意愿妊娠者中279例未采取避孕措施,占79.71%;采取措施71例,占20.29%;有措施但避孕失败35例,占42.29%。结论青少年女性生殖健康受到威胁,其原因主要为知识缺乏,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其进行避孕知识和生殖健康教育,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虹桥镇外来务工的未婚育龄女性因非意愿妊娠而导致人工流产的情况。方法:对虹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有过人工流产史的未婚的外来务工育龄女性在保密的状态下进行调查并统计。结果:在接受调查的821例女性青年中,只有过1次人工流产史者207人,占有人流史总人数的25.21%,有2次及以上人工流产史者614人,占有人流史总人数的74.79%。婚前有人工流产史者全部为非意愿妊娠,其中未避孕358例,占43.61%,避孕失败463例,占56.40%。结论:外来务工的未婚育龄女性的非意愿妊娠与女性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或不全面、不正确有关,有针对性地对外来务工者进行生殖健康教育,是提高女性青年健康水平、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人工流产现状,评价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在女性生殖健康中的作用。方法 调查2014年度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的女性共2 956例,调查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人工流产次数及本次非意愿妊娠原因等,调查患者对避孕相关知识需求程度,建立标准化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开启"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项目。调查患者人工流产后1、3、6个月高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对人工流产和避孕相关知识设计10个问题,调查患者人工流产前及人工流产后1、3、6个月答题正确情况。结果 2 956例人工流产患者,初次人工流产1 498例(50.68%),两次及两次以上人工流产1 458例(49.32%),人工流产次数最多者13次。本次非意愿妊娠原因:未采取避孕措施1 512例(51.15%),避孕失败1 444例(48.85%),其中避孕套失败481例,紧急避孕药失败248例,宫内节育器失败10例,安全期及体外排精等其他避孕措施失败705例。2 956例人工流产患者中,非常渴望得到避孕相关知识1 604例(54.26%),一般935例(31.63%),持无所谓态度417例(14.11%)。人工流产后1、3、6个月短效口服避孕药使用人数分别为:1 597例(63.27%,1 597/2 524)、869例(43.60%,869/1 993)、138例(10.08%,138/1 369),人工流产后1、3、6个月已婚者宫内节育器放置人数分别为:236例(9.35%,236/2 524)、312例(15.65%,312/1 993)、299例(21.84%,299/1 369)。人工流产前及人工流产后1、3、6个月答题正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目前我国人工流产率及重复人工流产率均较高,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在女性生殖健康中有一定作用,能促使高效避孕方法的使用,并能增加女性对人工流产及避孕相关知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妇女紧急避孕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301名曾服用紧急避孕药左炔诺孕削在计划生育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2例属于方法失败,占10.6%;269例属于药物使用失败,占89.4%,为紧急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9例服药后引起异位妊娠。结论:调查的人群大多数高学历、高职位,但足避孕率低,错误服药率高,说明紧急避孕知识匮乏、避孕意识淡漠。药物来源以药店为主,但大部分避孕妇女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必要的咨询,从而增加了紧急避孕法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0.
未婚流动人口人工流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新 《中外医疗》2009,28(16):130-131
目的分析本地区流动人口中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相关情况,了解其避孕知识知晓情况,探讨对未婚流动人口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避孕知识宣传的必要性。方法对2005年1~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实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病历进行分析,最后汇总整理。结果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中流动人口占55.4%,本市人口占44.6%。流动人口中年龄≤20岁占19.4%,有16例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3.7%,妊娠次数≥3次占20.8%,高危手术者占21.3%。流产原因中无任何避孕措施行人工流产者占39.6%,与本市户口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缺乏,避孕知识极其有限,高危流产率高,应针对这一人群大力开展生殖健康及避孕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1.
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263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匿名方式发放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流产相关问题问卷调查并分析资料。结果 (1)研究组263例的SCL-90各因子除强迫和偏执以外,其余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和敌对性、精神病性分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产相关问卷结果显示,76%的未婚青少年女性能自己发现怀孕但不了解人流的危害,23%青少年女性缺乏必要的避孕及生殖健康知识。在263例中有20%青少年未婚女性为2次以上流产。流产给青少年女性的心理带来自责,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结论未婚先孕青年女性的性卫生和性安全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积极开展生殖健康心理咨询,指导落实确实可靠的避孕措施,是降低未婚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率,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关健。  相似文献   

12.
人工流产治疗观察及计划生育服务300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玉秀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109-110,118
目的探讨保护妇女生殖健康的措施,了解人工流产的原因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009年1月~2010年4月在和顺县计生妇幼服务中心行人工流产的300例妇女进行面对面咨询、访谈。结果 300例经过治疗恢复较满意。意外妊娠原因中20.00%为未避孕造成,80.00%为避孕失败造成;避孕失败的原因中有39.33%为宫内节育器失败。300例受访者避孕知识缺乏,对紧急避孕药知晓率低;200例人工流产妇女亟需为她们提供避孕节育服务,200例人工流产妇女亟需生殖健康服务。结论积极开展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流产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育龄妇女的避孕使用率及正确使用率,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对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estimate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duced abortion that could have been prevented by using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in Shanghai.Method 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606 women (413 married and 193 unmarried) aged 18-49 years, who were attending three health care centers in Shanghai for termination of first trimester pregnancy.Results A total of 98.2% of the pregnancies were unwanted, and 63.7% of the women.recognized that they were at risk of pregnancy soon after the intercourse. It is estimated that 52.2% of the induced abortion could have been prevented if the women had used levonorgestrel-only emergency contrdcception. Only 28.5%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aware of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bout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identified by respondents were books/newspapers/periodicals (38.2%), and relatives/friends (30.6%). Family planning health education on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was noted by 28.9% of married women but only by 5.8% of unmarried women. A portion of 85.5% of all respondents reported they would be willing to use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when needed. Those more willing to use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included younger, better educated, and unmarried women experiencing their first pregnancy. Women preferred drugstores (60.1%) than hospitals (30.29%)for obtaining emergency contraception.Conclusion Women‘s needs for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were enormous. Promotion of emergency contraception 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improving service could have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reducing the rate of induced abortion in Shanghai.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未婚女性的性行为及避孕方式、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及服务需求,为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8月~10月期间,对650例前来就诊的未婚女性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内容涉及性行为、避孕方式、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服务需求等。结果首次性交年龄〈18岁者219例(33.7%),≥18岁者431例(66.3%);365例妇女(56.2%)本次妊娠是由于未采取避孕措施,285例妇女(43.8%)是由于避孕失败;生殖健康知识测试平均得分为6.2分,既往是否采用避孕措施与健康知识水平存在相关性(P=0.003〈0.05),而与本次是否采用避孕措施和健康知识水平不存在相关性(P=0.646〉0.05)。358例(55.1%)未婚女性希望得到避孕节育的知识咨询和指导,291例(44.8%)未婚者希望通过医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指导。结论未婚女性对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不高,医生应提供个性化的多方面流产后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未婚妇女药流的护理经验,实施心理疏导和避孕卫生知识宣教,确保医疗安全前提下,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药流能够顺利进行。方法:针对本科40例未婚先孕停经49 d内的早孕妇女行口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卫生健康避孕宣教、心理护理、服药后护理、药流后卫生宣教、术后健康指导及追踪复查。结果:40例未婚先孕妇女药流后,完全流产32例(80%),不完全流产7例(17.5%),失败1例(2.5%);药流成功与否和停经天数无关联;7例不全流产和1例药流失败者均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下行清宫术;未发生大出血、休克等并发症。结论:药物流产简易、方便、少痛苦,但仍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应全过程监测与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解该地区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的现状,为降低剖宫产术后高危人流提供依据。方法对271例剖宫产术后人流妇女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剖宫产术后意外妊娠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人流占同期人流的30.25%,且两次及两次以上人流者占67.16%,无固定职业及高小文化程度者人流率高于有固定职业及大专本科以上学历者(P﹤0.01),35~39岁组人流率明显高于25岁及﹥40岁组人流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该次人流原因,未避孕导致的非意愿妊娠明显高于避孕失败者(P﹤0.01),该次人流距剖宫产时间分布以术后1~2年为多,术后半年内最低。结论加强对剖宫产术后无固定职业的高危流动人口、高危年龄段及低学历者患者的计划生育管理,呼吁医疗机构大力宣传剖宫产术后避孕知识,于剖宫产术后半年内落实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对降低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率,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有非常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398例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海燕  孙世萍 《河北医学》2007,13(9):1106-1109
目的:探讨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98例接受传统的人工流产或静脉麻醉下进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未婚妇女与全国常模相比,普遍存在较多的心理负担(P<0.05),但选择静脉麻醉下的人工流产组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传统的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未婚人工流产女性有较多的躯体不适及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对未婚育龄女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性行为及性健康方面的教育,注重人流术前后的心理疏导,有助于降低未婚妊娠的发生率,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未婚重复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女性的避孕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对湖北省荆州医院270例未婚重复人流女性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流次数、避孕知识了解途径、本次非意愿妊娠原因、对人流的认识等。结果:未婚重复人流女性存在低龄、文化程度低、无业等趋势,科学避孕意识低,获得避孕知识的途径欠缺,对人流后避孕知识了解不足。结论:在加强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在社会范围内普及避孕知识与技巧,对降低未婚重复人流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A study of contraception as related to unwanted pregnancy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study was made of 150 women requesting therapeutic abortion. Mechanical failure of the contraceptive method used accounted for unwanted pregnancy in 89 (59%) women. In the remainder no method of contraception was used by either partner. Among women requesting abortion, failure to use contraceptives was commoner in the younger and unmarried than in older and married women.

The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in an attempt to explain the failure and avoidance of contraception. Suggestions are made as to how to discourage the use of abortion as a method of contraception.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高校女教师避孕及人工流产现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师避孕及人工流产现况,为制定针对性的社区生殖健康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北京市某高校参加妇女病普查的≤50岁的已婚女教师共689人分为≤40岁和〉40岁两组,由专人逐个询问月经史、婚育史及避孕史,填写《北京市妇科健康检查档案》,并对其避孕及人工流产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9名女教师中有607人采取避孕措施,避孕率为88.10%,其中选择避孕套避孕者占63.10%,选择宫内节育器者占24.38%;有人工流产史者460人,人工流产率为66.76%,其中有2次及2次以上人工流产史者占45.65%(210/460)。结论较高的人工流产率和多次人工流产是危害高校女教师生殖健康的重要原因,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针对性地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流产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