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的去行政化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被提及:“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入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与2009年“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公立医院管理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原则相比,此次明确提出了公立医院“去行政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去行政化既是公立医院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推手,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进行公立医院的去行政化改革意义重大。文章明确了公立医院去行政化的目标,分析了去行政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去行政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心”.绩效型行政化和治理型市场化是破除管制型市场化的两大改革模式.从基本观点和制度安排两个角度对绩效型行政化和治理型市场化两大改革模式进行比较,并提出推进治理型市场化改革模式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改革模式的选择关系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结果的成败.重点探讨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型行政化改革模式的基本假设、制度安排及逻辑错误、主要弊端,并依此主张县级公立医院选择治理型市场化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5.
方敏 《中国卫生》2014,(8):17-18
陕西省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去行政化,设立县级公立医院理事会。县医院为什么要设立理事会,如何避免流于形式,谁来监管?《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戴征社。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立医院编制管理的制度渊源是前苏联的国民经济预算管理制度,现实渊源则是建国以来医院管理的现实制度需求。两者的变革及其经验表明,当前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的改革并不简单源于编制内外的"同工不同酬",而是源于编制管理所固有的弊端,包括产权主体与责任主体的分离、医院决策能力的瓶颈、人才流动的实质性羁绊、与支付制度的分离等。"取消编制"仅仅是去行政化的改革策略,并不能认为是以推进公立医院全面市场化为目标。基于此,"取消编制"将成为推进医院法人化治理、医疗保障制度、政府补偿机制等系统改革的前奏。完善医疗服务成本补偿方式的具体设计将成为"取消编制"后改革的重点,而依据域外经验和改革实践,医疗保险支付和政府购买服务应成为主要补偿方式。然而,目前"取消编制"的改革面临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关系统改革难以共同推进、编制制度惯性带来的改革效果不佳等重大障碍,应全面规划,慎重进行。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段时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为医改定调之后,中国多地密集发布医改新方案,主要包括破除"以药养医"痼疾、实行"分级诊疗"和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等。其中,涉及去行政化的探索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政府领导不兼任医院领导,二是建立医院理事会,三是医院领导选拔方式改革。相较而言,通过公开选拔、社会招聘等方式遴选院长,实行公立医院院长聘用制,最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国县域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存在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矛盾,严重制约了县级公立医院的根本发展.政府的行政管制是县级公立医院根本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供给、筹资和监管功能的相互抵消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机制性矛盾.绩效型行政化和治理型市场化是破除体制性障碍和化解机制性矛盾的两条主要路径,由于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创新的根本原则,体系的健全性、机制的分工化和功能的协同性是公立医院运行机制重构的主要标准,治理型市场化是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重构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公立医院来就,当前首先任务是去行政化。这是从传统医院或前现代医院,朝着建立法人治理的现代医院制度必越的关山。但是,取消医院行政级别只是初步的,深刻的改革还应在体制与机制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作为新阶段改革重点,党的十九大又强调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新的历史阶段,河北省事业单位去行政化也在不断推进。河北省三级综合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去行政化实施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的目标能否实现。文章从河北省三级综合医院行政化弊病入手,对难点进行分析,对进展情况进行梳理,最后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