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风祖方治疗血瘀证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瘀证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82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予标准治疗(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日1次;立普妥20 mg,口服,每晚1次)并配合中药治疗,治疗组予标准治疗+中风祖方,治疗14 d后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瘀证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瘀证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差值及血瘀证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52.43%,对照组3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祖方能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肌瘤体积、性激素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益气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性激素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缩小肌瘤体积,效果优于单纯米非司酮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归丸治疗老年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归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骨密度、25(OH)D含量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25(OH)D含量与中医症状中腰背疼痛、下肢酸软、腿抽筋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密度与中医症状中不能持重、目眩症状计分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归丸配合西药治疗老年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能够更好地缓解疼痛不适,提高患者的骨密度、25(OH)D,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苏饮方治疗血瘀证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瘦素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肾苏饮方+西药对症治疗和单纯西药对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肾功能、血脂、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降低瘦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肾功能、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降低(均P<0.01),肌酐清除率有显著性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肾苏饮方具有降低血瘀证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序贯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序贯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经期时间、促卵泡成熟素(FSH)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经期时间长于对照组,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延长经期时间,提高FSH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疏风平哮汤配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风平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采用疏风平哮汤口服配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布地奈德吸入;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血IgE、血EOS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92%、7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FEV1均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IgE、血EOS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无差异。结论:以疏风平哮汤配合布地奈德吸入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能迅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及肺功能改善率优于单用布地奈德吸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s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效果较佳,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血清IGF-1、s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常规西药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孤立性心肌桥伴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孤立性心肌桥伴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西药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观察组)各30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改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气虚血瘀证积分和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升高,气虚血瘀证积分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达到P<0.05)。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缺血型ST段变化的次数、最长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均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达到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能提高孤立性心肌桥伴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颗粒加味对气虚血瘀证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肺癌60例,随机分成化疗对照组和血府逐瘀颗粒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血府逐瘀颗粒,21 d 1个疗程,各组在治疗前后观察其对血瘀证证候积分的改变、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P0.05);Fib、D-dimer和v WF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颗粒加味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益气凉血生肌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主要症状及中医证候要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成功行PCI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46例,治疗组42例。两组均采用《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推荐的介入术后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等。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凉血生肌方颗粒,疗程8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及中医证候要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胸闷、气短、乏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瘀、热蕴、痰浊、气虚证候要素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瘀、热蕴、气虚证候要素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瘀、热蕴、气虚证候要素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凉血生肌方可明显改善PCI术后患者胸闷、气短、乏力症状,改善气虚、血瘀、热蕴证候。  相似文献   

11.
将过敏性紫癜分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阴虚火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型辨证,治宜凉血活血、养血活瘀为主,酌加紫草、薏苡仁以防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治疗,针刺治疗结合西医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1~2疗程。结果:53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加阿司匹林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治疗组予养血清脑颗粒1袋,口服,每日3次,肠溶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予西比灵10 mg,口服,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为28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5.4%,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加阿司匹林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 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湿瘀结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利湿,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加减;湿热瘀阻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肾虚血瘀型治宜补肾活血,化瘀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痛经亦称功能性痛经,是指双合诊检查未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的经期疼痛,多见于青年女性,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及腰骶部阵发性绞痛,严重者伴恶心、呕吐,甚至昏厥,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脑萎缩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脑萎缩的中医病机主要是肾虚血瘀、气虚血瘀、颅脑水瘀导致脑髓失于精血濡养,脑髓不健.髓海不足和脑髓不健是本,脑络痹阻、清阳不升、浊气不降是标,本病往往虚实夹杂,纯虚者少,虚中夹实者多.宜滋肾荣脑,治当补气和血、祛瘀利水、解郁化痰、益肾活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拟通脉养心汤加减治疗心绞痛40例,治愈2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另加益气活血通络汤。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评分明显下降(P0.05);症状学积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ES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为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替罗非班安全性较好,疗效可靠,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将60例E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肾康宁Ⅰ方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总疗效,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R和β2-MG明显降低(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DN疗效显著,可降低UAER和Uβ2-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