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颈髓损伤与低钠血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颈髓损伤后出现低钠血症的并发症尚未引起广泛重视,此文观察了39例颈椎外伤住院病例,认为低钠血症与颈髓损伤及其程度明显相关,与感染、发热相关(P〈0.05),且认为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是由交感抑制、血浆醛固酮水平不足导致。  相似文献   

2.
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收治的11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法,并对可能影响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79.4%,其发生与脊髓损伤程度、损伤平面、是否有并发症等有关。结论 在治疗脊髓损伤同时,应注意低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根据不同低钠血症原因,采取不同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颈髓损伤患者210例, 颈髓损伤程度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完全性损伤28例(A级),不完全性损伤182例,其中B级18例,C级89例,D级75例;另选择颈椎外伤未并存颈髓损伤患者47例为对照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15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发生低钠血症(54.76%),其中完全性损伤26例(92.86%),不完全性损伤89例(48.9%),明显高于对照组(6.38%).颈髓损伤患者的血钠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完全性损伤与不完全性损伤,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低钠血症与颈髓损伤程度、合并感染、低蛋白血症、气管切开、红细胞比容以及血红蛋白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钠血症与颈髓损伤程度以及合并感染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低钠血症是颈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颈髓严重损伤、合并感染是颈髓损伤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颈髓损伤程度越严重,往往低钠血症程度也十分严重.临床医师应着重关注颈髓损伤严重患者血钠情况,并积极预防感染,降低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震及其它外伤致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特点、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前瞻性观察2008年5月至2008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收治地震及其它外伤致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①地震及其它外伤致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发生时间为伤后2-20 d,血钠可低至112 mmol/或更低,地震所致和车祸伤所致颈髓损伤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未见不同;②颈髓损伤平面越高,血钠下降的严重程度越严重,并出现与低钠程度平行的血氯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及尿量增多,血脑钠素明显增高并24小时尿钠排除增多。③醋酸去氨加压素、盐皮质激素和限制液体摄入未能改善低钠血症。根据需要增加补钠量至20-75.5 g/d, 并根据尿量加大补液量至3000-7195 mL/d后,患者血钠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地震及其它外伤致颈髓损伤时损伤平面越高,低钠血症程度更重,发病机制符合脑耗盐综合症,积极补钠、补充血容量是治疗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髓损伤患者,分为低钠组和正常组,分析低血钠程度与颈髓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关系,观察低钠血症的治疗效果。结果:同一损伤部位完全性损伤者的血钠浓度与不完全性损伤者有显著性差异,同一损伤程度高位损伤者与低位损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1~2周内改善。结论: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的平面、损伤程度相关。限制水摄入量和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南  张学利 《吉林医学》2011,(8):1466-1467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68例颈髓损伤患者按是否并发低钠血症分为低钠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感染及使用呼吸机,同时分析低钠血症的治疗。结果:不同颈髓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外伤、合并感染及是否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各项比较及各组别之间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低钠血症患者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1~2周内改善。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的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感染及使用呼吸机相关。限制水摄入量和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声敏  陈玲  李霞 《吉林医学》2011,(30):6464-6465
目的:探讨颈髓损伴低钠血症伤患者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54例颈髓损伤患者空腹血钠情况,分析脊髓损伤程度、合并颅脑外伤、合并感染、年龄等因素对低钠血症的影响。结果:54例颈伤空腹血钠值为(134±11.28)mmol/L,其中低钠血症者31例。结论:颈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和脊髓损伤程度、合并颅脑外伤、合并感染以及病程相关,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出现多尿症、低钠血症的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强直性脊柱炎颈髓损伤并多尿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病人存在尿崩,且为肾性。多尿原因之一为伤前就存在的肾性尿崩,其二是颈髓损伤所致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多尿症及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结论颈髓损伤后发生的低钠血症存在两种理论解释,一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SIADHS),一是脑盐耗综合征(CSWS)。多尿症同样有两种解释,一为颈髓损伤所致的交感神经抑制,再就是颈髓损伤同时颅内损害所致的中枢性尿崩。确切发病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明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低钠血症的分类诊治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6例颈髓损伤患者按是否并发低钠血症,分为发病组和未发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损伤程度(Frankel分级)、是否合并颅脑损伤、肺部感染、使用脱水剂进行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钠、尿钠、尿比重等实验室指标确定低钠血症的类型,对脑性耗盐综合征采取补钠、补水原则进行治疗;对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采取限制液体入量的原则进行治疗.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程度(A级)、颅脑损伤及肺部感染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6、0.634、0.587(P均〈0.05);与脱水剂治疗相关系数r=0.566(P〉0.05).低钠血症组107例患者在监测中心静脉压及24h尿钠的前提下适量补液和补钠或限制输液量,血清钠1~3周内逐步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程度、是否合并颅脑损伤及肺部感染有关.对低钠血症的类型进行鉴别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是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限水治疗和积极的补液补钠治疗两种不同方案对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8例入住ICU的急性颈髓损伤后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限水组(Ⅰ组)和积极补液补钠组(Ⅱ组),观察治疗24h后血清钠、尿钠、尿量、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A组低钠血症未见明显纠正。而B组血清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1.2%的病人血钠能达到正常范围。结论 积极补液补钠方案能较有效地纠正急性颈髓损伤后的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患病情况、发生机制、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256例患者中发生低钠血症的168例患者的血钠值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256例患者中发生低钠血症者168例,占全部病例的65.6%。168例低钠血症患者中6例出现神经症状,包括神志淡漠、失眠、昏迷、呼吸抑制等,6例患者均接受静点高渗盐水治疗,其中3例患者并加以脱水和限水治疗,所有患者血钠均回升到120mmol/L以上,但有1例患者因呼吸抑制、深昏迷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颈脊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与患者脊髓损伤的程度有正相关性。其发生与钠盐摄入量减少、过量水负荷、脊髓损伤后肾脏排水保钠能力下降等原因有关。治疗原则以积极预防为主,一旦发生低钠血症,应予补充钠盐并适当限水。必须注意急性重度低钠血症致脑水肿的可能。一旦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要尽快静点高渗盐水脱水和严格限水治疗。应注意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的可能。颈脊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忽视急性重度低钠血症致脑水肿的可能,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2.
急性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其诸多并发症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低钠血症是急性颈髓损伤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在临床由于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急性颈髓损伤后出现的低钠血症,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为了提高医师对低钠血症的认识水平,笔者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王磊  孔荣 《海南医学》2014,(7):1001-1003
急性颈髓损伤是骨科中常见的高能、高暴力疾病,危险性较大,各种并发症较多,总体预后较差。水电解质紊乱常继发于急性颈髓损伤,其中尤以低钠血症最为常见。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发生机制复杂,临床工作中因为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而影响其治疗及预后。本文从其临床特点、病理生理变化、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对其认识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颈髓损伤导致低钠血症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52例中老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11例,年龄50-78岁(平均68.2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血钠〈135mmol/L),根据血钠水平将患者分组,分析不同因素在低钠血症中的表达。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轻度低钠血症14例,中度36例,重度2例。50例患者经扩容、补钠或限水补钠等治疗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因高位颈髓损伤伴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不同损伤程度患者血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1)。结论低钠严重程度与颈髓损伤程度、年龄等因素相关,在积极治疗原发损伤的同时,应区分低钠血症发生机制,从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Frankel-A型急性颈脊髓损伤后继发的低钠血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急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变化规律,并推测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了本院1992~1998年住院的35例急性Frankel-A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尿生化变化及其时间变化规律.结果:35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伤后平均(2.8±1.8) d入院,平均住院时间(52±13) d.低钠血症发生率100%,低钠血症于伤后(4.5±1.2) d开始,(14±3) d达高峰,15例(42.88%)出院时低钠血症仍未恢复.此外,还可出现高碳酸血症、氮质血症、多尿以及尿钠排出量明显增多等变化,而血钾的变化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结论: 严重、顽固的低钠血症是颈脊髓损伤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耗盐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早期并发症多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 月-2016 年12 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02 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分布,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302 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中共241(79.80%)例存在不同类型的早期并发症,主要有便秘(75.49%)、心率减慢(47.35%)、低钠血症(45.03%)、高热(40.72%)、呼吸功能障碍(34.10%)和血压下降(30.79%)。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西宁市定居时间<1 年、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部位为C4及以上、合并颅脑损伤、未进行气管切开和未进行雾化吸入排痰为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发生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737、3.522、3.673、2.301、1.993 和2.942,均<0.05)。结论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可以对西宁市定居时间<1 年、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部位为C4及以上、合并颅脑损伤、未进行气管切开和未进行雾化吸入排痰患者加强监控,降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