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摘要】目的:对比1.5T和3.0T多参数MRI(mpMRI)结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对临床显著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从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前列腺mpMRI检查的患者中,筛选出以定性诊断前列腺癌为目的、且在检查后3个月内取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结果的447例患者纳入分析,年龄(68.7±9.0)岁,PSA(15.4±14)ng/mL。其中75例使用1.5T MR仪,372例使用3.0T MR仪。检查序列包括常规T2WI、DWI(b=0、800s/mm2)和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Gleason评分≥7认为是临床显著癌。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入组病例使用PI-RADS v2进行独立阅片分析,将1.5和3.0T mpMRI的诊断结果进行诊断效能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447例中经病理证实的临床显著前列腺癌195例(43.6%)。1.5T和3.0T两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和0.89,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5.0%和85.8%,特异度分别为91.4%和80.7%,阳性预测值为92.7%和76.1%,阴性预测值为94.1%和88.8%;两组间诊断准确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场强多参数MRI对PI-RADS v2定性诊断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成像对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带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前列腺疾病患者63例行多参数MRI资料,依据PI-RADS V2对外周带病变及移行带病灶进行影像学评分,使用small FOV T_2WI及超高b值DWI;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获得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外周带病变及移行带病变PI-RADS V2评分分别与其Gleason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获得r值;计算PI-RADS V2评分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63例患者共发现96个病灶,其中外周带病灶52个,移行带病灶44个;外周带癌灶PI-RADS 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0.673;移行带癌灶PI-RADS 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0.482;周围带病灶PI-RADS V2评分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75%,阳性预测值为95.6%,阴性预测值为85.7%;移行带病灶PI-RADS V2评分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90.3%。结论前列腺多参数MRI扫描可以较好的显示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带病变,病变PI-RADS V2评分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多参数MRI对前列腺不同区域病变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模拟真实临床工作场景,评估将计算机辅助诊断(CAD)作为“第二读片者”整合入前列腺多参数MRI(mpMRI)结构化报告中对低经验一线放射科医师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搜集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前列腺mpMRI数据30例,其中经前列腺根治术后逐层切片病理证实为前列腺临床显著癌(Gleason评分≥3+4)13例,经穿刺及随访确诊为非癌者17例。18名低年资一线放射科医师使用结构化报告对前列腺mpMRI病例进行独立盲法评估:首先,浏览mpMRI图像,按照日常工作流程依据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PI-RADS v2)完成结构化报告;之后,参考CAD预测图对以上诊断报告进行修改。以PI-RADS>3分判为诊断前列腺临床显著癌阳性,评价18名读片者使用CAD前、后的对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以患者为单位分析18名读片者使用CAD后平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从83.8%、76.1%提高至90.6%、82.7%。以病灶为单位分析读片者使用CAD后对癌灶检出平均灵敏度由83.6%提高至90.2%,且位于尖部小癌灶检出提高读片者最多。读片者使用CAD后平均诊断信心显著提高(P=0.001),CAD作为“第二读片者”平均每个病例读片时间增加0.7min。结论:将CAD作为“第二读片者”整合入前列腺mpMRI结构化报告后低经验一线放射科医师平均诊断效能高于其独立诊断,平均诊断信心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比较基于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1)联合穿刺、靶向融合穿刺与系统穿刺对于多参数磁共振(mpMRI)PI-RADS v2.1≥3分患者诊断前列腺癌(PCa)、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前列腺PI-RADS v2.1≥3分且接受mpMRI与经直肠超声(TRUS)融合前列腺靶向穿刺和系统穿刺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穿刺前按照PI-RADS v2.1技术规范完成mpMRI检查,MRI-TRUS图像融合后由1位泌尿外科医师经会阴对mpMRI所示可疑前列腺癌病灶行靶向穿刺,再由另1位泌尿外科医师经会阴行12针系统穿刺,综合两者即为联合穿刺。以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联合穿刺、MRI-TRUS靶向融合穿刺、系统穿刺对PCa与csPCa的诊断效能。结果:PI-RADS v2.1评分3分者54例,4分者80例,5分者46例。180例中检出PCa132例(73.33%),其中csPCa 105例(58.33%)。在PI-RADS v2.1评分3分组中,联合穿刺、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系统穿刺对PCa(χ2=0.579,P=0.749)、csPCa(χ2=0.139,P=0.933)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I-RADS v2.1评分4分组中,3种穿刺方法对PCa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3,P=0.026),其中联合穿刺与系统穿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而联合穿刺与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种穿刺方法对csPCa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1,P=0.001),其中联合穿刺与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联合穿刺与系统穿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在PI-RADS v2.1评分5分组中,3种穿刺方法对PCa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1,P=0.024),其中联合穿刺与系统穿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联合穿刺与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种穿刺方法对csPCa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19,P=0.664)。结论:对于前列腺 PI-RADS v2.1评分4分的患者,联合穿刺为最佳的穿刺方法,能有效提高csPC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评价PI-RADS v1与PI-RADS v2在不同诊断经验医师间的评分结果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在1.5T MR设备行前列腺T2WI、DWI和DCEI扫描并获得穿刺病理结果的前列腺癌患者影像资料。由两位具有不同诊断经验的医师分别应用PI-RADS v1和v2评分标准独立分析患者mp-MRI图像,记录两位医师PI-RADS评分结果。采用加权Kappa检验比较不同医师PI-RADS评分结果的一致性,并绘制Bland-Altman法画散点图作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在移行带病灶中,两位医师采用PI-RADS v1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为一般水平(二次加权k值为0.337,95%可信区间0.105~0.568),采用PI-RADS v2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二次加权0.498,95%可信区间0.273~0.723);外周带病灶中,两位医师采用PI-RADS v1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为中等水平(二次加权k值0.417,95%可信区间为0.252~0.582),采用PI-RADS v2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处于良好水平(二次加权k值0.658,95%可信区间0.521~0.795);在不区分外周带及移行带病灶的综合评价中,两位医师PI-RADS v1评分结果一致性为中等水平(二次加权k值0.398,95%的可信区间为0.261~0.535),而两位医师PI-RADS v2评分结果一致性达到良好水平(二次加权k值0.632,95%的可信区间为0.510~0.755)。不同区域病灶的Bland-Altman散点图均表明在不同医师评分差值的平均值中,PI-RADS v2较 PI-RADS v1更接近于代表差值为零的线,提示无论在外周带还是移行带病灶的评价中,不同医师PI-RADS v2评分结果的一致性均高于PI-RADS v1。结论:在1.5T MR设备和非直肠内线圈条件下,两位不同诊断经验医师采用PI-RADS v2对前列腺癌进行诊断评分的一致性高于PI-RADS v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联合临床指标对前列腺显著癌(c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检查,病理证实为csPCa患者47例,非前列腺显著癌(non-csPCa)患者53例。收集临床指标,包括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总PSA (f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及前列腺体积(PV)。应用PI-RADS v2.1评分对mp-MRI前列腺病变进行评估。采用线性加权Kappa检验对评分者间的一致性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对PI-RADS v2.1评分与前列腺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csPCa组和non-csPCa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各指标对csPCa的诊断效能。结果:PI-RADS v2.1评分与Gleason评分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714, P<0.01)。csPCa组与non-csPCa组间P...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于临床诊断低风险前列腺癌的病人,前瞻性评价T2WI和MRS在检测不同病理体积和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中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本前瞻性研究获得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HIPAA原则。对183例临床患低风险前列腺癌病人[T1-T2a期,活检Gleason评分≤6,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ng/mL]在前列腺切除前行MR检查,所有病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名放射学医师分别在T2WI上对前列腺六分区中肿瘤存在的可能性进行评分,按照1~5分的标准(1分,绝对没有肿瘤;5分,确定存在肿瘤)。2名波谱学专家共同记录病灶的位置,评价其在MRS中的代谢特点是否与肿瘤相一致。参考标准为整体组织的病理学分析。评价前列腺六分区内0.5cm3或更大体积病灶的诊断效能(T2WI)和检测敏感性(T2WI联合MRS)。结果 2位阅片者在T2WI上发现六分区内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和0.82。当病灶体积≥0.5cm3而<1cm3时,对于Gleason评分≤6的病灶的敏感度(阅片者1,0.44;阅片者2,0.61)较Gleason评分≥7者的敏感度(阅片者1,0.73,P=0.02;阅读者2,0.84,P=0.05)明显降低。对于体积≥1cm3的病灶,病灶的Gleason评分对敏感度并无显著的影响(Gleason评分≤6,阅片者1,0.83,阅片者2,1.0;Gleason评分≥7,分别为0.82,0.92;P≥0.07)。MRS的敏感性较低,与病灶体积或Gleason评分无明显联系。结论对于临床低风险前列腺癌的病人,在T2WI上发现体积<1cm3的病灶明显受Gleason评分的影响;对于体积≥1cm3的病灶检测明显优于小病灶,并且不受病灶Gleason评分的影响。在这类病人中,单独应用MRS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基于第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1)评估双参数(bpMRI)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外周带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外周带病变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154例患者中,前列腺癌为75例,其中csPCa 63例,无临床意义PCa(ciPCa)12例,良性病变79例。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具有3和10年前列腺MRI诊断经验)基于bpMRI和mpMRI分别对前列腺外周带主病灶进行PI-RADS评分,绘制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根据约登指数确定临界值,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及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基于bpMRI和mpMRI,两位医师对病变PI-RADS评分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 0.746和0.688)。低年资医师基于bpMRI 和mpMRI的PI-RADS评分诊断csPCa的AUC分别为0.761和0.7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69,P>0.05);高年资医师基于bpMRI和mpMRI的PI-RADS评分诊断csPCa的AUC分别为0.773和0.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3,P>0.05)。两位医师基于mpMRI的诊断敏感度均显著高于bpMRI(90.5% vs. 73.0%、90.5% vs. 70.8%,P均<0.01),而诊断特异度均低于bpMRI(60.4% vs. 69.2%、61.5% vs. 71.4%,P均<0.05)。结论:不同年资医师基于bpMRI和mpMRI的PI-RADS评分对外周带csPCa的检测具有相近的诊断效能;bpMRI能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动态增强扫描,因而具有更佳的临床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两位阅片者运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一版(PI-RADS v1)与第二版(PI-RADS v2)进行诊断评分的一致性,同时探讨PI-RADS v1与PI-RADS v2检出临床显著前列腺癌(csPCa)的效能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4月行前列腺多参数MRI(Mp-MRI)检查患者的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分别运用基于PI-RADS v1和PI-RADS v2的两种5分制评分方案对图像进行视觉评估。运用Cohen′s Kappa检验对两位医师评分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估。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两个版本对外周带及移形带csPCa的诊断效能,并运用Z检验判断PI-RADS v1和PI-RADS v2的曲线下面积(AUC)有无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69例患者。一致性评估结果显示两名医师运用PI-RADS v1与PI-RADS v2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618,0.81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I-RADS v1和PI-RADS v2检出外周带csPCa的AUC值分别为0.881,0.93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RADS v1和PI-RADS v2检出移行带csPCa的AUC值分别为0.935,0.91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在Mp-MRI csPCa的诊断中使用PI-RADS v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多参数MRI(mpMRI)特征和临床因素与前列腺癌(PCa)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化复发(BCR)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0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PCa根治性切除术前行mpMRI检查的152例男性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年龄44~82(69.0±7.2)岁。根据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分析MRI特征,主要包括PI-RADS评分、前列腺体积、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是否累及包膜或精囊、mpMRI临床T分期。采用最新的PI-RADS V2.1进行mpMRI图像评分。将发生BCR作为随访的终点。应用X-tile统计软件确定连续变量的最佳临界值。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PCa术后BCR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术后BCR发生率为27%(41/1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水平、穿刺和术后Gleason评分、PI-RADS评分、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MRI累及包膜、病理包膜侵犯和精囊侵犯、mpMRI临床T分期是PCa术后BCR的危险因素(χ2=4.224~23.531,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 、术前PSA水平及MRI累及包膜是PCa术后BCR的独立危险因素(HR=3.238、2.675、3.175,95%CI:1.437~7.293、1.046~6.841、1.061~9.502,均P<0.05)。 结论 低BMI、术前高PSA水平及MRI累及包膜与PCa根治性切除术后BC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超高b值扩散峰度成像(DK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及肿瘤分级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3例PCa及39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术前DWI图像。计算癌灶及良性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3000)、DKI扩散系数(D7b)及峰度系数(K)。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63例PCa患者分为低危组(Gleason评分=3+3、3+4)、中危组(Gleason评分=4+3、4+4)及高危组(Gleason评分≥9),比较低、中、高危组前列腺癌组织的D7b、K及ADC3000值,分析DKI预测PCa组织Gleason评分的能力。结果:外周带:39例癌灶的平均K值较39例良性病灶高,ADC3000及D7b值较良性病灶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DKI(D+K)及ADC3000 诊断外周带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8及0.971。移行带:24例癌灶的平均K值较39例BPH高,ADC3000及D7b值较BPH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KI(D+K)及ADC3000 诊断移行带PCa的AUC分别为0.963及0.955。低危组PCa的平均D、ADC3000值与中、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危组PCa的平均K值仅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b值最高为4000s/mm2时,DKI模型可用于PCa的鉴别诊断及肿瘤分级评估;相比ADC3000,DKI模型尚不能提供更多的临床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参数MRI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对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炎患者的MRI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PI-RADS v2.1对前列腺炎诊的诊断价值。结果:22例中PI-RADS v2.1评分1分2例,2分11例,3分5例,4分1例,5分3例。将0~3分归为阴性组,4~5分归为阳性组。PI-RADS v2.1对前列腺炎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1.8%(18/22),对弥漫型前列腺炎的诊断准确率为76.9%(10/13),多灶型为100.0%(5/5),局灶型为75.0%(3/4)。结论:PI-RADS v2.1对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对于部分弥漫型及局灶型前列腺炎易误诊。  相似文献   

13.
裴贻刚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11,26(12):1294-1296
目的:对比分析MSCT、DSA对诊断HCC TACE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搜集80例HCC TACE术后复发的病例,回顾性对比分析MSCT、DSA对诊断HCC TACE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80例病例共发现复发灶165个,其中小于0.5cm的复发灶为92个,0.5~1cm的复发灶为52个,大于1cm的复发灶为21个。对于小于0.5cm的复发灶,MSCT的检出率为43.5%(40/92),DSA的检出率为86.9%(80/92),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0.5~1cm的复发灶,MSCT的检出率为86.5%(45/52),DSA的检出率为94.2%(49/5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于1cm的复发灶,MSCT和DSA检出率均为100%。碘油聚集缺损区内的肿瘤染色DSA显示优于MSCT。结论:HCCTACE术后复发灶以小于0.5cm的为多,MSCT对此类小复发灶(〈0.5cm)容易漏诊;DSA为HCC TACE术后随访和诊断术后复发的最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维氢质子MR波谱成像(3D 1HMRSI)对前列腺移行带癌的检出价值,并评估3D 1HMRSI判断移行带癌侵袭性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常规MR成像疑诊为移行带癌患者的3D' HMRSI资料.参照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记录移行带癌和前列腺增生体素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 Cho+ Cre)/Cit]比值.采用独立大样本t(’)检验比较移行带癌组和增生组(Cho+Cre)/Cit比值,应用ROC分析评估(Cho+ Cre)/Cit比值对移行带癌的诊断效能.根据Gleason评分将移行带癌分为低危(Gleason评分<7分)、中危(Gleason评分=7分)和高危(Gleason评分>7分)3个组,将3个组移行带癌的( Cho+ Cre)/Cit比值进行秩和检验.采用秩相关分析(Cho+ Cre)/Cit比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5例为移行带癌,35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获取移行带癌体素177个,160个体素3D1HMRSI表现为Cho峰与Cit峰倒置,(Cho+ Cre)/Cit比值增高.前列腺增生体素517个,大多数谱线形态类似正常外周带.移行带癌组与增生组( Cho+ Cre)/Cit比值分别为2.17±1.29和0.77±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8,P<0.01).(Cho+ Cre)/Cit比值用于诊断移行带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P<0.01),当(Cho+ Cre)/Cit比值取1.08为诊断临界值时,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94.2%,准确度为93.8%.低、中、高危组移行带癌的体素数分别为57、64和56个,( Cho+ Cre)/Cit比值分别为1.43(1.16 ~1.87)、1.66(1.43~2.36)和2.32(1.86 ~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82,P<0.01).(Cho+ Cre)/Cit比值随着Gleason评分的升高而增大,二者呈正相关(r =0.555,P<0.01).结论 3D 1HMRSI有助于移行带癌的早期检出,(Cho+ Cre)/Cit比值能鉴别移行带癌和增生组织,是有价值的评估移行带癌侵袭性的影像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v2)对前列腺移行带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35例前列腺移行带病变的临床和多参数MRI资料。由两位医师采用PI-RADSv2对前列腺移行带病变进行评分,应用Cohen’s Kappa检验对评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移行带癌和非癌病变的平均PI-RADSv2评分,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性;运用ROC曲线评价PI-RADSv2对移行带临床显著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两位医师采用PI-RADSv2对移行带癌、临床显著癌、非临床显著癌(Gleason3+3)和非癌病变诊断评分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38、0.807、0.719和0.708。移行带癌、非癌病变的平均PI-RADSv2评分分别为4.38±0.88、2.83±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ADSv2对移行带临床显著癌诊断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51%、81.72%、75.86%、86.87%。结论两位医师采用PI-RADSv2对前列腺移行带病变的诊断评分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对临床显著癌的诊断一致性高。PI-RADSv2对移行带良、恶性病变有明确的鉴别诊断价值,对移行带临床显著癌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联合ADC值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05例PSA值在4~10μg/L前列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0 T MRI检查,并于8周内经穿刺或手术得到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33例)与非前列腺癌组(72例)。分析PI-RADS v2.1联合ADC值对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PI-RADS v2.1联合ADC值诊断PSA灰区前列腺显著癌的AUC为0.900,高于单独使用PI-RADS v2.1的AUC(0.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RADS v2.1联合ADC值可提高对PSA灰区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前后癌灶最大径、体积及两者的变化率对NAC病理反应性的价值. 方法 36例病例均根据术后病理反应性结果(Miller & Payne 分级)分为组织学显著反应(major histological response,MHR)与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on-major histological response,NMHR)2组,对2组NAC前、NAC第2周期后、NAC第4周期后于乳腺容积成像(volume imaging of breast,VIBRANT)动脉早期测量的癌灶最大径、体积及其变化率分别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Concordan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CC)分析3次MR测量的癌灶最大径与体积之间的一致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判断MR测量的癌灶大小对NAC病理反应性的评估价值. 结果 NAC前后,MHR组3次MR测量的癌灶最大径 [(2.75±1.16) cm、(2.19±1.07) cm、(1.58±0.75) cm ] 及最大径第 1 次变化率[(21.70±15.09)%] 与 NMHR 组 3次最大径[(2.71±1.10) cm、(2.33±0.90) cm、(2.01±0.94) cm]及第1次变化率[(11.68±10.27)% ]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HR组癌灶最大径第2次变化率[(39.00±15.38)% ]显著高于NMHR组[(25.83±2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NAC前后,MHR组3次MR测量的癌灶体积[中位14.00 cm~3 (范围2.96~83.41 cm~3)、中位7.31 cm~3(范围0.05~55.35 cm~3)、中位2.69 cm~3(范围0~33.40 cm~3) ] 及体积第1次变化率[中位48.65%(范围33.64%~98.48%)]与NMHR组3次体积[中位4.25 cm~3(范围4.78~106.55 cm~3)、中位10.53 cm~3(范围1.72~42.85 cm~3)、中位7.56 cm~3(范围0.68~156.58 cm~3)]及第1次变化率[中位52.04%(范围-35.79%~78.31%)] 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HR组癌灶体积第2次变化率[中位85.37%(范围27.52%~100%)]显著高于NMHR组[中位68.80%(范围-289.60%~9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C前后,3次MR测量的最大径与体积之间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0.67、0.55,总体一致性系数为0.78.以NAC后癌灶最大径和体积第2次变化率为评估参数、术后病理反应性为金标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80,两者评估效能无显著性差异(P=0.61). 结论 MR测量乳腺癌灶最大径与体积的一致性较好.NAC第4个周期后,癌灶最大径与体积两者的第2次变化率可评估癌灶对NAC的病理反应性,但评估效能均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多参数MRI(mpMRI)联合68G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PET/CT是否可以提高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检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怀疑前列腺癌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pMRI及68Ga-PSMA PET/CT显像的152例患者[年龄(68.5±8.5)岁]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使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活检结果Gleason评分(GS)≥3+4分的病灶诊断为csPCa, 活检阴性或GS评分6分的病灶为非csPCa。mpMRI图像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2.1版本进行评估。68Ga-PSMA PET/CT采用SUVmax评价前列腺病变的显像剂摄取程度。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间的差异, 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各因素单独及联合诊断的效能, 并通过Delong检验加以比较。结果纳入csPCa组患者85例, 非csPCa组患者6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I-RADS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诊断(csPCa)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12例前列腺患者术前多参数磁共振(mpMRI)及血清PSA资料。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患者PI-RADS v2评分、年龄、总PSA(tPSA)、游离PSA(fPSA)、f/tPSA比值、PSAD对csPCa的诊断效能。用获取的最佳界值,分别与PI-RADS v2评分联合,分析诊断csPCa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112例患者(52例csPCa和6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平均年龄69.15岁。2位观察者PI-RADS v2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6)。ROC曲线显示PI-RADS v2评分、PSAD、tPSA对csPCa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本组fPSA及患者年龄对csPCa诊断效能不高,两组间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f/tPSA比值呈反相曲线(AUC=0.268)。PI-RADS v2评分联合PSAD(并联)诊断csPCa的效能最高。结论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PI-RADS v2评分、tPSA、PSAD对csPCa有较好诊断效能,PI-RADS v2评分联合PSAD(并联)诊断效能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灶和膀胱内尿液ADC比值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评价ADC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5T MR扫描仪对10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DWI检查,b值取0和800s/mm2,分别测量中央腺和外周带癌灶和膀胱内尿液ADC值,计算两者比值;根据病理结果将中央腺和外周带癌分别分为Gleason3+3、3+4、4+3、≥4+4四组,将ADC比值与Gleason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央腺和外周带前列腺癌灶与膀胱内尿液ADC比值与Gleason评分均呈负相关(中央腺r=-0.58,P<0.01;外周带r=-0.804,P<0.01).以比值0.225为临界点,中央腺区分低中分化和高分化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71.5%,特异度85%;以比值0.215为临界点,外周带区分低中分化和高分化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82.6%,特异度87.5%.结论:前列腺癌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关系,ADC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分级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