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沂市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职业人群,采用改良加藤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对感染对象按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人群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2.10%,其中30~岁组人群感染率最高。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分别为0.99% (1011 007)和34. 90% (185/530)。治疗采用吡喹酮总剂量按60 mg/kg,日3次,1日疗法,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新沂市仍是华支睾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华支睾吸虫属后睾科,支睾吸虫属,人体感染是因食生或未煮熟的含有其囊蚴的鱼、虾而引起。淡水螺与淡水鱼、虾分别是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二中间宿主,已报告有8种螺、132种鱼和3种虾可充当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猫、狗、猪、狐狸、獾等哺乳动物系华支睾吸虫常见的保虫宿主。金乡县曾有华支睾吸虫病流行,1987年后人群感染率大幅下降。为掌握金乡县华支睾吸虫病传播因素,  相似文献   

3.
华支睾吸虫属后睾科,支睾吸虫属,人体感染是因食生或未煮熟的含有其囊蚴的鱼、虾而引起。淡水螺与淡水鱼、虾分别是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二中间宿主,已报告有8种螺、13 2种鱼和3种虾可充当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1] ;猫、狗、猪、狐狸、獾等哺乳动物系华支睾吸虫常见的保虫宿主。金乡县曾有华支睾吸虫病流行,1987年后人群感染率大幅下降。为掌握金乡县华支睾吸虫病传播因素,作者等于2 0 0 3年对集贸市场淡水鱼、虾和部分家猫、狗、猪等动物宿主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中间宿主感染调查1.1.1 标本采集从本县光明、…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北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金湖县、新沂市、泗阳县和灌云县作为调查点,每县选择2个监测村,采用ELISA法对居民进行血清学检查,对血清学阳性者及其家属采用改良加藤法进行粪检复查。采用压片镜检法检测中间宿主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情况。收集猫、犬和猪等保虫宿主粪便,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开展流行因素调查及病例调查。结果血清学共检测2 174人,阳性226人,阳性率为14.59%。其中,男性阳性率为8.02%(78/973),女性阳性率为12.32%(148/1 2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检986人,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0.81%。检测淡水鱼5种共757条,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为5.02%。检测猫、犬粪便53份,感染率为20.75%。结论江苏省北部地区属华支睾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存在潜在流行因素,防治的重点是进一步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国动物华支睾吸虫的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据估计,全球约有3500万人感染华支睾吸虫,其中我国大约有1500万人感染。华支睾吸虫病分布于我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广东省人群的感染率最高。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和虾,人为终末宿主,保虫宿主有猪、犬、猫、鼠等多种动物。鱼塘边建厕所和吃。鱼生”是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更有效地防制人和动物华支睾吸虫病,我们搜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门市市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并探讨治疗措施,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不同职业人群,采用清水沉淀集卵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对感染对象分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江门市区人群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6.30%,其中50~岁组人群感染率最高。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分别为0.24%(7/2921)和6.94%(5/72)。吡喹酮总剂量按80mg/kg,2d分服,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江门市市区仍是华支睾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浙江省宁海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疫源地及人群知晓情况,于2016年随机抽取跃龙、胡陈、岔路、深圳、力洋等5个乡(镇)各1个附近地域有溪流的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集3周岁以上人群和保虫宿主犬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采集第二中间宿主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取鱼脊背部肌肉用直接压片法观察囊蚴感染情况;每村随机抽取送检人群3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5个村1 034份人粪样和25份犬粪样,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采集麦穗鱼381条,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13.39%(51/381)。知晓调查共150人,回收有效问卷145份,人群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13.10%(19/145);日常生活中生熟菜板分开使用的人群占46.21%(67/145),平时食生、半生淡水鱼虾的人群占7.59%(11/145);4.14%(6/145)的被调查者回答愿意尝试食生鱼片,82.76%(120/145)的人群表示得了华支睾吸虫病后愿意花钱买药驱虫,2.76%(4/145)的人群表示治好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想要继续食生或半生的淡水鱼虾。提示麦穗鱼中有一定的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人群知晓率低且行为生活习惯存在高危行为,应倡导健康饮食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016-2018年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防治效果,探讨"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信丰县有食"鱼生"习惯的26个行政村全部列入示范区范围,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的10-11月,在示范区开展干预前的基线调查和干预后的防治效果调查。每村整群抽取150名3岁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集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同步对其进行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行为与态度、药物驱虫等问卷调查。在鱼塘和小溪等自然水体采集淡水螺和淡水鱼(每村不少于100尾),采用压碎镜检法检测中间宿主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每村采集5份猫、犬或猪粪便,采用水洗沉淀集卵法检查保虫宿主粪便中的虫卵。结果信丰县示范区覆盖5个乡(镇) 26个村,共79 764人。居民感染率由2016年的21.56%(878/4 072)下降至2018年的8.85%(365/4 125),降幅为58.95%。2016年,示范区男性和女性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9.53%(577/1 954)和14.21%(301/2 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018年,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分别降至13.09%(266/2 032)和4.73%(99/2 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次调查均显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以20岁以上成年人为主要感染人群。与2016年相比,2018年各年龄组感染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3~19岁和20~39岁人群感染率下降分别达72.99%和74.85%。与2016相比,除商人和公职人员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P 0.05),其他各职业人群感染率均有所下降。示范区感染人群驱虫覆盖率由2016年54.21%(476/878)提高至2018年的84.01%(310/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6年和2018年分别检获纹沼螺400只和1 000只,均未检出华支睾吸虫雷蚴和尾蚴。淡水鱼平均感染率由2016年的8.24%(144/1 747)下降至2018年0.80%(1/125),降幅为90.29%。2016年保虫宿主平均感染率为2.27%(8/353), 2018年降为0。居民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不食"鱼生"行为合格率分别由2016年的13.02%(525/4 033)和80.49%(3246/4 033)分别提高至2018年的20.80%(850/4 087)和83.41%(3 409/4 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年来,累计驱虫890人,平均服药覆盖率为65.78%;新增无害化厕所3 465座,无害化厕所平均覆盖率由2016年的93.48%(16 326/17 464)增加至2018年的97.21%(1 9791/20 360),增长了3.99%。结论信丰县通过3年综合防治,"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示范区防治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江门市市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措施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江门市市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并探讨治疗措施,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不同职业人群,采用清水沉淀集卵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对感染对象分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江门市区人群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6.30%,其中50~岁组人群感染率最高。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分别为0.24%(7/2921)和6.94%(5/72)。吡喹酮总剂量按80mg/k,2d分服,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江门市市区仍是华支睾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原重庆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原重庆市华支睾吸虫人群感染情况,分布范围和流行特点。方法:根据反映有华支睾吸虫确诊病例和疑似存在该病的区县随机选择调查点。用醛醚集卵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计数并计算克粪虫卵数;采用压碎法、压片法和人工消化法检查中间宿主的自然感染情况;检查家猫、狗、猪粪便,了解保虫宿主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18个区县112个点23738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4.13%,性别间无差异,以青壮年感染率最高,第一中间宿主有纹沼螺、赤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有麦穗鱼、鲫鱼、草鱼,猫、狗、猪是主要保虫宿主。结论:原重庆市的华支睾吸虫病呈“点状”分布于渝西北浅丘水网地带,人畜粪便未经无害处理即用于稻田施肥和喂鱼而导致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西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按照江西省第3次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方案,以生态区为基础,按照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农村地区华支睾吸虫调查与土源性线虫调查一并进行,城镇地区以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调查。共抽取全省32个县92个调查点进行调查,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抽取部分人群进行健康知识问卷。结果全省共调查23 606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138人,感染率为0.58%,以轻度感染为主,感染者主要集中于信丰县,共124人,其余各地有散在感染者。信丰县调查的851人中,除0~岁组无感染者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感染者,70~岁组感染率最高(24.00%);男性感染率(20.29%)高于女性感染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分布以高中、中专学历人群感染率最高(31.48%);职业分布以干部等公职人员最高(39.39%);感染途径中,有生吃鱼、虾史人群感染率较高(33.15%)。结论江西省华支睾吸虫感染除信丰县呈现区域聚集性外,其余呈现散发分布,有必要继续开展全省寄生虫病筛查,同时要对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加强综合性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就诊患者中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分析风险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就诊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病研究所的疑似华支睾吸虫病患者2 359人,采用KatoKatz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疑似患者的6 718份粪便样本和2 359份血样,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疑似患者中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者为513例;疑似患者感染率在≥29岁人群中较高(P0.05);农村疑似患者感染率和血检阳性率均高于城市(P均0.05);生食鱼虾是感染华支睾吸虫病的风险因素。结论华支睾吸虫病仍然是黑龙江省主要流行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生食或半生食鱼虾的饮食习惯是感染华支睾吸虫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区城镇居民华支睾吸虫病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确定所调查的区(县)和街道/居委会,采用全市统一设计的结构式问卷,随机调查283人,同时采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测华支睾吸虫卵。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全部有效。283名调查对象华支睾吸虫病知识知晓率为25.09%,知道华支睾吸虫病感染途径、危害、预防措施分别占10.60%、9.89%、10.60%。7.07%的人有生吃、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2.47%的人食用生鱼片。调查的283人粪检均未检出华支睾吸虫卵。结论北京市延庆区城镇居民对华支睾吸虫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通过不同形式广泛开展华支睾吸虫病知识宣传及相关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江西省信丰县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区)实施3年后,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效果变化及感染率变化。方法 2016和2018年在示范区26个行政村中,每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150人开展粪检和问卷调查。采用调查问卷了解研究对象的防治知识、行为与态度的变化。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二检)检查研究对象的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选取两年均参加调查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6和2018年均参加调查的人群共1 108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由2016年的22.5%(249/1 108)下降至2018年的9.7%(107/1 108)(P <0.01)。两年男性感染率分别为31.9%(171/536)和13.6%(73/536),均高于女性的13.6%(78/572)和5.9%(34/572)(P <0.01)。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防治知识知晓率由2016年的4.3%(48/1 108)上升至2018年的25.0%(277/1 108)(P <0.01),两年知晓人群感染率(35.4%, 17/48;10.1%, 28/277)均高于不知晓人群(21.9%, 232/1 060;9.5%, 79/831)(P <0.01、 P> 0.05);2018年食"鱼生"者今后拒绝食用"鱼生"、感染后愿意接受治疗人群的比例分别为77.9%(141/181)、 99.7%(1105/1 108),均高于2016年的28.9%(68/235)与95.6%(1 059/1 108)(P <0.01);人群食"鱼生"比例由2016年的21.2%(235/1 108)下降至2018年的16.3%(181/1 108)(P <0.01),两年食"鱼生"人群感染率(61.3%, 144/235;43.1%, 78/181)均高于不食者(12.0%, 105/873;3.1%, 29/927)(P <0.01)。驱虫覆盖率由2016年的69.9%(174/249)上升至2018年的89.7%(96/107)(P <0.01)。两年均不知晓华支睾吸虫病危害的人群占73.2%(811/1 108),两年均食用"鱼生"习惯的人群占10.3%(114/1 108)。结论由于示范区各项防治工作开展,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所有下降,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食"鱼生"者今后拒绝食用"鱼生"与人群如感染后愿意接受治疗的意愿升高,食"鱼生"比例与平均感染率下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AIM: To investigate prevalence of C/onorchis sinen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the relation of the infection to hepatobiliary diseases in 26 hospitals in Korea. METHODS: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the 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were enrolled from March to April 2005. Of those who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clonorchiasis, epidemiolog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infection and hepatobiliary diseases were surveyed by questionnaire. RESULTS: Of 3080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396 (12.9%) had clonorchiasis and 1140 patients (37.2%) had a history of eating raw freshwater fish. Of those with a history of raw freshwater fish ingestion, 238 (20.9%) patients had clonorchiasis. Cholangiocarcinoma was more prevalent in C. sinensis-infected patients than nonnfected patients [34/396 (8.6%) vs 145/2684 (5.4%), P = 0.015]. Cholangiocarcinoma and clonorchiasi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ross-relation (P = 0.008). Choledocholithiasis, cholecystolithiasis, cholangit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biliary pancreatiti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clonorchiasis. CONCLUSION: Infection rate of clonorchiasis was still high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Korea, and has not decreased very much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Cholangiocarcinoma was related to clonorchiasis, which suggested an etiological role for the parasite.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防治40年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40年来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防治效果。方法利用山东省历年华支睾吸虫病调查及年度工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0-1970年代,全省共107个县有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人群感染率为1.51%,85.70%的感染者为15岁以下儿童。经过40年的综合防治及进入1980年代以后天气持续干旱少雨,85.00%的沟渠、坑塘已断流干涸,90.00%以上河水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使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鱼、螺的生存条件和数量明显减少;因全民卫生知识的普及,97.90%的人改变了生食或半生不熟的食鱼方式,减少了感染机会。至2003年人群感染率降至0.04%;95.60%的村感染率降至1.00%以下;60.00%的流行县未再查出感染者。结论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范围逐年缩小,人群感染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基本达到了控制该病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宁铁路辖区职工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计数虫卵;以问卷方式收集受检者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常年居住地、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吃鱼方式及菜刀、砧板使用习惯等相关因素;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836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47.01%,其中男性为50.78%,女性为4.41%;南宁以北、南宁城区、南宁以南片区感染率分别为67.61%、43.94%、35.29%(P〈0.01);有生食鱼虾史者感染率高达67.3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吃鱼习惯、居住片区、性别。结论 南宁铁路辖区职工华支睾吸虫感染形势严峻,吃鱼习惯是影响感染率的首要因素,应通过加强卫生宣教提高职工的防病意识,同时开展普查普治,才能最大限度控制华支睾吸虫病在该地区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华支睾吸虫病判别函数,探讨其在华支睾吸虫病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0个沿江村屯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受检者粪便中的华支睾吸虫虫卵。设计华支睾吸虫病调查表,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判别分析。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变量,然后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判别函数,通过与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结果判别函数中慢性胆囊炎、胆管炎、性别、吃生鱼、腹胀、民族、腹痛、年龄等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华支睾吸虫病判别正确率为88.75%。结论利用SPSS软件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快速简便地建立华支睾吸虫病判别分析函数。该函数具有较高判别分析能力,能够快速筛检本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同时为其他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建立快速筛检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华支睾吸虫病高发区淡水鱼中囊蚴感染情况。方法 于2016年8-10月选取某华支睾吸虫病高流行区,在养殖、零售、餐饮环节采集用于生食的鲜活淡水鱼以及生鱼片,采用酶消化法进行检测。结果 鲜活鱼样品华支睾吸虫囊蚴检出率为17.24%(10/58),其中采自鱼塘、农贸市场的样品检出率分别为24.24%(8/33)、10.00%(2/20),超市样品未检出;采自餐饮环节的生鱼片样品检出率为17.74%(11/62)。结论 在当地进食生鱼片感染华支睾吸虫病的风险较高。当地淡水鱼养殖过程卫生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对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以及淡水鱼的检验检疫工作,应建立市售淡水鱼溯源体系,同时深入开展对群众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至2004年收治88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进食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史的患者占68.2%,22.6%的患者职业为厨师、喂鱼员、钓鱼爱好者、鱼贩,9.1%的患者传播途径未明.88例患者中,上腹疼痛53例,占60.3%;乏力46例.占52.3%;腹泻29例,占33.0%;食欲减退61例,占69.3%;黄疸21例,占23.9%;肝脏肿大52例,占59.1%;脾脏肿大7例,占8.0%;头晕18例,占20.9%;发热5例.占5.7%;胆绞痛13例,占14.8%;28.4%的患者无症状.嗜酸粒细胞增多61例,占69.3%;肝功能异常62例,占70.4%.吡喹酮、丙硫咪唑治疗组的粪便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1.9%,86.5%(χ2=0.561,P=0.454).结论 华支睾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出现肝功能异常,易误诊,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