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年人动态肺功能与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老年人动态肺功能与衰老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日本PM-81型胸描仪对56岁以上老人动态肺功能的各 项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③结果 56岁以上老人动态肺功能各项指标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④ 结论 56岁以上老人动态肺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且逐渐出现衰老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6岁以上老年人智力与年龄变化规律及老人智力发展模型.方法根据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手册,运用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GNIT)工具,对56~101岁之间的1 460例健康老人进行智力测验.结果各年龄组各分测验粗分均数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各年龄组分测验量表分均数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检验除编码测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外(F=5.007,P<0.001),其余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组智商呈阶梯式降低,90岁以后降低尤其明显.结论老人智力随年龄增加呈阶梯式下降.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反映流体智力的编码测验量表分下降明显,反映晶体智力的认色辨数、分类、填图、填数、接龙等分测验量表分变化受年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6岁儿童脉冲振荡肺功能的特点,建立西安城区3~6岁儿童肺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对西安城区404例3~6岁健康儿童(男202例、女202例)使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 asterscreen IOS肺功能仪测定呼吸总阻抗(zrs)、共振频率(F res)、不同振荡频率的粘性阻抗(R rs)及电抗(X rs)等指标。对各实测值进行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测量值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呼吸总阻抗及气道阻力降低,弹性阻力增大。同年龄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数IOS参数与身高关系较密切。结论:随年龄增大,呼吸阻抗及粘性阻抗减少,电抗增多,男女发展趋势一致,建立本市区儿童的正常参考值及统计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脉冲振荡技术测定健康儿童肺功能;探讨不同年龄及身高儿童对IOS肺功能各参数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地区幼儿园、小学及中学4~14岁健康儿童549例(男292例,女257例),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IOS测定仪测定呼吸总阻抗、不同振荡频率下的粘性阻力、弹性阻力等多项指标,用实测数据与试验所得方程式、Lechtenboerger方程式进行配对比较。结果各年龄组男、女儿童身高随身高的增加其呼吸总阻抗、不同振荡频率下的粘性阻力均逐渐减少,与身高呈负相关;而弹性阻力随身高的增加而增加,与身高呈正相关。身高越高,气道阻力的频率依赖性越低。各实测值与所得预计方程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Lechtenboerger方程式的相关系数。结论脉冲振荡肺功能各参数与身高的关系最为密切,年龄次之;成都地区健康儿童IOS各参数与国外预计值参数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段健康人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变化.方法 应用时域和频域法对747例健康人按性别、年龄分组并进行24小时HRV分析.结果 健康男性交感神经张力高于女性.而副交感神经张力低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HRV指标均逐渐降低,21~30岁组与14~20岁组相比、61~70岁组与51~60岁组相比,HRV各项指标均元显著性差异.结论 健康男性交感神经张力高于女性,而副交感神经张力低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张力均降低,其中31~50岁之间、31岁以下和51岁以上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所以临床分析HRV各项指标时应考虑性别及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xx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外周血细胞各项计数,调整并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血细胞计数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体检健康老年人的外周静脉血,适用迈瑞BC518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及分析,按照年龄进行分组,相互对照进行分析。结果:60~70、70~80、80 3组各项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中男性、女性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WBC、HB、PLT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RBC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女性除PLT其他数据均较男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1 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老年性痴呆,简称AD,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痴呆患者也随之不断增多.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65岁及以上人口为8 811万,占总人数的6.96%[1],全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达8.4%,60~90岁老人中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指数增长[2],每增加5岁,AD的患病率将增加2倍,60~79岁达10%,而80岁以上达20%~30%,女性多于男性,比例为1.5:1或2:1[3].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正常人群肺功能检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河北省正常人群肺功能的生理预计值及其不同生活环境、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2002年8~10月对进行过基础体检并确定为正常的1 587名不同年龄段人群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进行肺容量及肺通气量检测,分析不同地域、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检测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多数肺功能指标在男12~16岁、女12~14岁为肺功能增长突增期,肺活量(VC)、用力呼气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26岁达到高峰并维持到34岁左右,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最高呼气流速(PEF)、25%用力呼气流速(FEF25%)可持续增长到34~44岁其后呈下降趋势(均P<0.01);FEF50%、FEF75%等18岁为高峰随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P<0.01).身高、体重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相关性,但身高的影响大于体重.结论年龄、身高、体重与各项肺功能均有相关性,肺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青少年期、成年期、中老年期应有不同的生理预计值;本研究为正常人群肺功能值提供了一个参考值.  相似文献   

9.
蔡玉桂  观美华 《广东医学》2008,29(10):1733-1734
目的 探讨性别和年龄因素对血液血黏度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北京普利生N6B 锥板式黏度计测定30~80岁的健康人共400名的血液血黏度,分别比较不同年龄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各项血液黏度指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40~49岁年龄组和女性50~59岁年龄组血液血黏度指标数值最高,男性50以后年龄组和女性60岁以后年龄组血液血黏度指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结论 性别和年龄是影响血液血黏度指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社区老年人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方法:使用老年肌肉减少症欧洲工作组的筛查流程和亚洲工作组的建议标准,于2014年12月~2016年3月对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所管辖社区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 500人进行筛查,筛查出425例65岁以上肌肉减少症老人。结果:深圳市福田区65岁以上老人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为12.16%;男性(13.87%)高于女性(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减少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结论:深圳市社区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发生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脉冲振荡法(impulse oscillometry,IOS)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患者的呼吸阻抗,并与常规肺功能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2例COPD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IOS测定与常规肺功能测定,测定指标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肩袖损伤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以及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6月所有术前进行了肺功能检查的肩袖损伤手术患者,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其围术期病历资料及肺功能主要参数进行研究,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有无吸烟史、损伤时间长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因素对围术期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29例肩袖损伤患者,其中1例报告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报告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均否定呼吸疾病病史,且无呼吸道相关症状。所有患者的平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为79.2%±5.9%,VAS评分均值为3.66±1.26。入组患者中,超过半数动态肺功能FVC及FEV1低于预计值,2/3患者的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低于预计值。三项肺功能检查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正常组(18 kg/m22)和超重/肥胖组(BMI≥24 kg/m2)间的TL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损伤时间组(≥1年和<1年)患者FVC和T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除性别及年龄外,损伤时间、疼痛程度及是否超重/肥胖可能会影响老年肩袖手术患者的肺功能结果。术前肺功能情况可以作为围术期患者呼吸训练和康复的基础评估指标之一,可针对性地对肺功能各影响因素进行提前干预。  相似文献   

13.
Pulmonary function values were measured in five Friesian calves of five months of age during the patent phase of an experimental moderate lungworm infection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ulmonary function values recorded in four control animals. All the nine calves were free of any previous challenge with Dictyocaulus viviparus and were submitted to the same standardized conditions of body conformation, housing, feeding and procedures for pulmonary function test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respiratory rate, minute ventilation, total pulmonary resistance and power of breathing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idal volume, dynamic lung compliance and PaO2 were observed in the infested animals. The absolute intrapleural pressure valu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more negativ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almost identical when predicted instead of measured pulmonary function values were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functional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the infested animals were all consistent with the picture of a lower airway obstructive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系统化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56例,待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期后开展系统化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全身呼吸操和人工呼吸阻力训练,同时给予运动指导。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比较干预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的距离。结果:干预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和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6MWT距离较干预前明显延长(P<0.05或P<0.01)。结论:对老年COPD康复期患者开展系统化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呼吸阻抗及肺通气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中的相关性及互补性.方法 对20例肺功能正常人和10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指标及常规肺功能检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周边气道阻力(R5-R20)、共振频率(RF)、周边阻力(RP)均显著增高且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电抗(X5)明显降低,与肺通气功能呈正相关;其中,共振频率(RF)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共振频率(RF)、周边阻力(RP)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互补性;共振频率和周边阻力可以作为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仇毅洲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6):815-816,819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祛痰药,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对照组用普通吸痰机常规吸痰。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主要指标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对照组除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氧分压外,其他指标治疗前后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改善呼吸道症状和通气功能,提高肺部感染治愈率,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肺功能参数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于本院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27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加纳洛酮进行治疗的27例患者为观察组,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5d的呼吸力学、肺功能参数及氧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治疗后3、5d观察组的呼吸力学、肺功能参数及氧代谢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5d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后3d,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肺功能参数及氧代谢的影响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的综合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吉林省长春市区40周岁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现况,阐明肺功能检查早期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为中心的周边10个社区街道办事处,由社区工作人员协助随机招募年龄≥ 40周岁的长春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查,COPD诊断参照2015年GOLD指南标准执行。将COPD患者分为确诊组和漏诊组,再将吸烟COPD患者分为戒烟组和未戒烟组,分别比较各组肺功能指标。结果:共调查40周岁以上居民1392人,其中男性568人,女性824人,平均年龄为(59.59±6.60)岁。其中COPD患者176例,患病率为12.64%;新发现即漏诊患者160例,漏诊率为90.91%;曾确诊为COPD16例,诊断率仅为9.09%。吸烟人群中COPD患病率为20.71%,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的患病率(8.8%,P < 0.05)。对吸烟指数和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戒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除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外均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而下降(P < 0.05),未戒烟组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除FVC%外均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而下降(P < 0.05)。结论:长春市区40周岁以上居民COPD存在高患病率及高漏诊率,应对人群进行肺功能筛查以发现更多的COPD患者,使其得到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监测心脏外科需体外循环(CPB)手术的病人术后呼吸功能与动脉血气的变化。了解术后肺部氧摄取的能力。指导心脏外科术后的呼吸治疗。方法:对心脏外科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病人42例进行观察。其中肺动脉高压组患者18例,非动脉高压组24例,术后1h吸入氧浓度为50%时测呼吸功能和动脉血气值。结果:术后早期肺部氧摄取功能明显下降。术前合并肺术后1h吸入氧浓度为50%时测呼吸功能和动脉血气值。结果:术后早期肺部氧摄取功能明显下降,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表现尤其突出。表现为PaO2下降,A-aDO2增大、Shunt%升高。气道阻力增高、静态及动态顺应性下降。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氧摄取能力普遍下降,肺动静脉分流增大,胸肺总的静态顺应性降低,必须加强术后呼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