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essection,AD)是指血液冲破内膜,血流进人主动脉壁中层,将主动脉壁撕裂成为内、外两层的一种疾病~([1])。主动脉夹层的病情凶险,预后极差。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2])。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而言,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病死率约10.8%~([3]),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还是腔内隔绝(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4])。心瓣膜病是指急性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流入主动脉壁内,将完整的主动脉壁一分为二,形成夹层血肿~([1])。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孕妇及胎儿病死率高,一经确诊须立即手术治疗~([2])。本院2016年6月收治1例妊娠晚期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同期行剖宫产及Bentall+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1,2]).本病是一种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血管疾病,急性期病死率高,有研究~([3])报道,未经治疗的患者,约21%于24h,60%于2周,90%于3个月内死亡.其治疗也一直是心血管科最富挑战的领域.通过导管将覆膜支架送入主动脉瘤部位,进行腔内动脉瘤隔离手术是近年来主动脉瘤有效治疗的新进展~([4]).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管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血肿沿着主动脉壁长轴方向延伸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2层分离状态.夹层血肿发生在2周内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  相似文献   

5.
<正>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的急性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始发于主动脉壁内膜和中层撕裂形成的内膜撕裂口,使中层直接暴露于管腔,主动脉腔内血液在脉压的驱动下,经内膜撕裂口直接穿透病变中层,使中层分离形成夹层~([1])。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肾移植是尿毒症病人摆脱血液透析、延长寿命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方法。而高血压又是肾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造成主动脉中层沿长轴分离,从而使主动脉管腔呈现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状态,发病在2周内的主动脉夹层称为急性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7.
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药物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荣 《护理研究》2008,22(14):1251-125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夹层发生在2周以内为急性夹层.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的急危重症,起病急、变化迅速,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呈撕裂样,伴大汗淋漓,常呈休克状态,与急性心肌梗死极相似,但病人血压常常升高,夹层破裂是严重的并发症.未经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很差,50%的病人于48 h内死亡,70%于1周内死亡,90%于3个月内死亡[1].  相似文献   

8.
正主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是利用带膜支架的扩张作用,使支架与主动脉内膜紧密相贴,有效地覆盖动脉内膜破裂口,压塞夹层动脉瘤破口,重新恢复主动脉血流,并使闭塞的动脉夹层假腔血栓化、机化而达到有效的动脉管腔重建,从而防止动脉瘤的增大与破裂~([1])。它是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急性肾损伤诊断为术后48h内血肌酐增高1.5~2.0倍,基  相似文献   

9.
王晓燕  李红凤  蔡晓丽 《护理研究》2009,23(34):3166-316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1].  相似文献   

10.
李敏  刘玉芳  徐云侠  颜顺荣  高文贤 《全科护理》2013,11(13):1247-1247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1]。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又称主动脉壁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较常见且具有潜在灾难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或由于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导致壁内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逐渐扩展而形成.AD多见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3:1.AD的发生率较低,但因其危害性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据文献报道,未经治疗的AD患者24 h死亡率可高达25%,2周内可达75%.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系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  相似文献   

13.
<正>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流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1])。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心血管急症,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2])。如未及时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患者发病48 h内,病死率以每小时增加1%的速度增长,1周时达到70%,3个月可高达90%~([3])。现代社会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使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高血压正是主动脉夹层发生发展的重要诱  相似文献   

14.
张晓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1288-128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壁间剥离内膜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1].病因主要为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缩窄、妊娠或外伤等[2].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撕裂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之间而形成的血肿,发病急,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漏诊、误诊而死亡。国内AD以截瘫为主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管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血肿沿着主动脉壁长轴方向延伸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2层分离状态。夹层血肿发生在2周内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性主动脉夹层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有统计显示AAD患者急性发病48h内病死率达到68%,即每小时的平均病死率达到1.4%左右,12个月后的生存率只有2%~8%。  相似文献   

17.
夏玲  张艺 《全科护理》2012,10(28):2685-2686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内膜与部分中层发生撕裂并沿着纵轴剥离,血液在所形成的撕裂腔(假腔)中流动,真假腔之间由内膜与部分中层分隔,并有1个或数个破口相通。人群发生率为0.1%~0.8%。发病在2周内称为急性夹层动脉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从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在管腔血流的驱动力下,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进一步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血液充盈于主动脉壁分离层之间形成一个假腔。AD是一种较少见的、危重的心血管急症,特点为发病急、进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腔内的循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该病于1820年由Laennel首次报道,年发病率(5~10)/100万人口,男性比女性高2~3倍,发病高峰年龄在50~70岁.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简称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循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121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环状和(或)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致命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