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7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吕瑞娟  张运  陈玉国  孙袆  王文君 《新医学》2006,37(6):368-369
目的:探讨ALT升高的ACS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可行性.方法:ACS患者120例,根据入院时血清ALT值分为ALT升高组38例,ALT正常组82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普伐他汀20 mg/d,分别于治疗第10日、30日复查AL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T的变化,计算两组治疗后ALT升高的发生率.结果:普伐他汀治疗第10日及第30日,ALT升高组与ALT正常组ALT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5%比2%,3%比2%,均为P>0.05).结论:ALT升高的ACS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30日内不会出现肝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科2004—2014年患者病死率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04年、2009年和2014年该院急诊科就诊人次及死亡患者人数,计算病死率,并收集上述3年全部死亡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4年,该院急诊患者数量显著增加(2014年较2004年增加了38.0%,抢救和留观人数增加71.6%),病死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 0.3%,2009年 0.8%,2014年 0.7%,P <0.01),纳入上述3年共1091例死亡患者进行分析。基线临床特征:男:女比例为1.36∶1,该比例2004—2014年间无显著变化;平均寿命61.9岁,过去10年亦无显著变化。救治条件:该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数量和硬件设施配备均有明显提升。流行病学特点: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是急诊死亡三大主要原因,三者所占总比例以及外伤、肿瘤等各自所占比例2004—2014年均无显著变化。急救意识:发病至急诊就诊时间2004—2014年无显著变化,救护车应用比例未发生改变;患者家属配合抢救的比例显著下降(2004年 61.1%,2009年 60.2%,2014年 42.8%,P <0.01)。时间分布:急诊死亡患者就诊的节假日分布、昼夜班次分布均无显著变化,平均急诊滞留时间明显上升(2004年 22.4 h,2014年 39.3 h,P =0.02)。结论2004—2014年间,尽管急诊科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得到显著改善,急诊患者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这一状况可能与就诊患者数量(尤其是危重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病患自我急救意识无改善、对急诊救治的配合程度显著下降、急诊滞留时间显著增加等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络脉舒通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流损伤心脏功能和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络脉舒通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制备AMI再灌流模型。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络脉舒通组缺血-再灌流后2h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均显著升高(P〈0.05),LVEDP则显著下降(P〈0.05)。(2)对照组MDA含量比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5),而SOD和NOS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络脉舒通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P〈0.05),心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心肌SOD和NOS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络脉舒通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流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薛丽  陈玉国  徐峰  张鹤  李瑞健 《新医学》2007,38(12):791-792,813
目的:探讨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2,ALDH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饮酒面红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ALDH2基因型,将231例冠心病汉族患者按ALDH2基因分为野生型组145例和突变型组86例,并据是否饮酒面红分为面红组120例与饮酒不面红组111例,分析ALDH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饮酒面红的关系.结果:①突变型组心肌梗死、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组(P<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除外)后,突变型组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野生型组的3.42倍(优势比为3.42,95%可信区间=1.46~8.02,P<0.01).③面红组突变型ALDH2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饮酒不面红组(P<0.01).结论:饮酒面红可初步鉴定ALDH2基因型,突变型ALDH2基因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陈玉国  郭平 《临床荟萃》1998,13(2):90-90
例1 女,72岁。过劳后突发心慌、头晕2小时急诊就医。既征无心动过速发作史。查体:意识清,呼吸平稳,血压17/10kPa(128/75mmHg),心率170~174次/分,律齐,无杂音,双肺听诊正常,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心电监护下,心律平70mg加10%葡萄糖10ml静注5分钟,用药过程中心室率逐渐变慢,当心率127次/分时,室上速终止,出现窦性静止长达5秒钟,患者突然阿-斯发作,即刻心前区按压,渐恢复窦性心律,心率60~65次/分,患者感觉良好。追问病史,平素心率60~65次/分,无冠心病、高血压病史,但心电图胸导联T波普遍低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示房室结双径路,射频消融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胸痛患者的基本特征,探讨其选择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所有因急性胸痛就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的747例有效患者。记录急性胸痛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就诊方式、胸痛特点、既往史。采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急性胸痛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保类型、胸痛症状是否典型、有无放射痛及既往病史是否与使用 EMS 有关。结果747例急性胸痛患者中男性414例,占55.4%,年龄(57.2±15.8)岁,女性333例,占44.6%,年龄(61.7±14.9)岁,使用 EMS 共171例,占22.9%;未使用 EMS 576例,占77.1%。年龄大于75岁胸痛患者134例,较其他年龄段胸痛患者更倾向于使用 EMS (P <0.01),65~75岁年龄组胸痛患者152例,使用 EMS 比例最低;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使用 EMS (P <0.05);典型胸痛患者483例,使用 EMS 比例较胸痛不典型患者高(P <0.05);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胸痛患者356例,脑梗死病史胸痛患者54例,使用 EMS的比例较高(均 P <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大于75岁、既往脑梗死病史是急性胸痛患者 EMS 使用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本研究胸痛患者中使用 EMS 的比例低于1/3。男性、年龄大于75岁、脑梗死病史的急性胸痛患者更倾向于使用 EMS。对于未使用EMS 的急性胸痛患者应加强宣教,以促进患者求医行为的增强,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初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拟行直接PCI术病人131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n=32),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n=99).分析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TIMI血流灌注分级(TMPG)分级和ST段回落,评价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观察住院及随防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相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程度较轻[(68.7±11.0)%vs (86.5±7.8)%,P<0.05].PCI术后TIMI3级血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6.8% vs 78.8%,P<0.05),TMPG3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B组(62.5% vs 32.3%,P<0.01).治疗期间轻度血小板减少和出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4% vs 1.0%,P<0.05).随访30 d,两组死亡率无差异,但MACE发生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低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6.3% vs 29.3%,P<0.01),进一步分析严重心绞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显著降低(6.3%vs 25.3%,P<0.05).结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减少STEMI再灌注后无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及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我们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地施行了急症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们应用天普洛欣(国产尿激酶)治疗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AMI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5~71岁,平均59岁;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包括广泛前壁)23例,下壁1.5例,下壁+正后壁7例。所有溶栓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无抗凝治疗禁忌。1.2给药方法将天普洛欣100~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Inl内静脉点滴,于30~60分钟内滴完;然后续接极化液十肝素75~100mg静脉点滴,连用7天,并同时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日一次。在静脉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