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7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4天”于2005年1月1日入院。无发热、腹痛、纳差、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体检:右下腹稍膨隆,可触及一包块,约10cm×6cm×5cm大小,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无触压痛,不可推动。尿常规检查:红细胞 ,白细胞 。B超探查未见右肾,于盆腔右侧见一实性团块,大小11.2cm×5.6cm,与左肾对比形态异常,考虑为右侧肾异位。其上极有一5.9cm×7.2cm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并见少量积液。右输尿管上段有一0.6cm×0.7cm强回声光团,后伴身影;左肾稍大,未见积液及明显占位性病变;膀胱内…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5岁.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2周于2008年3月27日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发现.CT检查见右肾上极包膜下一界限清楚、均质的肿块,大小5.0 cm×2.5 cm;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右肾上极低回声团块,界清,内见血流信号.全麻下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为肾低度恶性肿瘤或副神经节瘤.大体标本,肾上极包膜下见灰白肿块,大小5.0 cm ×2.5 cm×2.5 cm,质中等、韧.镜下见肿块与肾组织界限清,有纤维性假包膜.瘤细胞呈上皮样,胞质嗜伊红色,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片状排列,小区胞质透明.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3岁.因体检发现右侧异位肾积水3个月于2009年10月26日入院.查体:右下腹8 cm×5 cm不规则肿块,边界清,移动度小,无触痛.B超检查未探及右肾,右下腹见约8 cm×5 cm混合回声肿块,肿块右下部分见约35 mm液性暗区,提示右肾异位合并积水.CT泌尿三维成像(CTU)检查显示:右肾位于右侧腹盆交界部,肾门中下部见4根输尿管,向下汇成一根总输尿管.  相似文献   

4.
肾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临床罕见,患者生存期短,死亡率高.2008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55岁.因右侧腰痛2年,血尿3d于2008年11月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肾上极6 cm×5 cm低回声团块,边缘不规则.增强CT检查示右肾上极较大混杂密度肿块影,不均匀强化,边界欠清,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全麻下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肾脏中上部,大小为6.5 cm×4.0 cm ×3.5cm,侵及肾被膜,肾周未见肿大淋巴结.<作者简介>=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2.04.009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10 d于2009年6月17日入院.入院前无发热、腰痛和肉眼血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查体双肾区叩击痛,右侧精索静脉曲张.B超检查示右肾上极直径5.2 cm低回声肿物,向肾外突出,回声不均匀,考虑右肾癌.CT检查示右肾上极背侧实质内可见5.1 cm×4.7 cm× 4.5 cm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楚,密度不均匀,大部分为低密度区.增强后可见环状及分隔样强化,平扫及增强皮质期、实质期、分泌期CT值分别为35、82、103、100 HU,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5岁.因右腰部酸痛1周入院.B超检查示右肾失去正常形态,右肾下极7.9 cm×8.2 cm中低回声区.CT检查示右肾下极见直径9.0 cm类圆形实质占位灶,密度较均匀,平扫CT值39 HU,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值84HU,双侧肾盂未见扩张,肾血管无特殊,后腹膜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考虑右肾癌.全麻下行右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3岁.以右腹部不适4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0年3月入院.查体:腹部可触及大小约8 cm×6 cm巨大包块,质地韧,活动度差,无压痛.实验室检查:NSE 23.2 ng/ml.B超检查右肾上腺区有7.6 cm×5.1 c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其内见强回声光斑.腹部CT检查示右肾上极占位伴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肿瘤包裹大血管.行CT引导下肾脏穿刺细胞学检查见高度异型细胞,考虑神经母细胞瘤可能,予"更生霉素200 μg第1~5天+VCR 1 mg第1天"化疗2周期,复查CT,肿瘤无明显缩小.采用"更生霉素200 μg第1 ~5天+长春新碱1 mg第1天+顺铂20 mg第1~3天"化疗2周期,复查CT示腹膜后淋巴结明显缩小,右肾上腺占位缩小,疗效评价为PR.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女性,54岁.右乳头血性溢液伴肿块1月.查体:右乳腺内上象限近乳头处触及1.0 cm×0.8 cm大小结节,边界尚清,质地硬,活动不明显,表面皮肤正常,乳头无内陷,钼靶导管造影检查:右乳内侧上方距乳头2.3 cm处有一直径为1.3 cm大小的充盈缺损,边界清,其下导管扩张,直径约为0.7 cm,考虑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导管扩张症.术中见肿块形状不规则,质较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中冰冻快速诊断考虑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重度异形增生,给予右侧单纯乳腺切除术,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右乳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随访5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65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囊肿2周"入院。CT检查显示右肾大小约7.8 cm×8.8 cm×7.5 cm的低密度影,内见线样分隔;增强后无强化;邻近肾盂、肾盏受压(图1~图4)。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肾探查术。术中见右肾上极与周围严重粘连。右肾上极8.0 cm×9.0 cm×8.0 cm多房囊性肿物,内充满淡绿色清亮液体,囊腔直径0.5~3.0cm,部分囊壁较厚呈厚实性(图5)。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3岁,发现右侧腹股沟肿块2周,于2007年4月10日入我院。自诉入院前两周无意发现右侧腹股沟有一肿块,无压痛等不适,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边缘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触及肿块,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包块,质硬,无触压痛,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大小约2cm×2cm,入院后血常规、血生化未见异常,胸片正常,B超右侧腹股沟区近阴茎根部见大小2.3cm×0.8cm×2.6cm的椭圆形实性低回声团,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点状强回声,附睾睾丸未见异常,肝、胆、脾、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肾细胞癌临床罕见 ,我院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患儿 ,女 ,2岁。因肉眼血尿 3d于2 0 0 3年 3月 9日入院。无发热、腰痛。查体 :右上腹可触及肾下极。尿常规 :红细胞 ( )、白细胞 ( )、尿蛋白(-)。彩超示右肾上极一高回声实性团块 ,4.8cm× 5.0cm ,边界清楚 ,肿块周围血运丰富。IVU双肾显影 ,右肾上盏受压。CT示右肾上极 5.0cm× 5.0cm软组织肿块 ,境界清楚 ,内部密度不均匀 ,未见钙化 ,增强后呈非均质强化。术前诊断为肾母细胞瘤。全麻下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肾上极明显增大、质硬。解剖标本瘤体位于肾上极 ,5.0cm× …  相似文献   

12.
例1 男,56岁.因乏力、纳差3个月,低热1个月,于1988年3月5日人院.既往无腰痛、血尿、膀胱刺激征.体检:右肋缘下触及 4cm×5cm肿块,质硬,活动,表面不平.B超示右肾14.8cm×8.5cm×8.7cm,中下部探及8.5cm×9.0cm肿块.边界尚清晰,未见完整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腹部平片示右肾区L_2平面数枚点状钙化,右肾轮廓不清.静脉尿路造影示右肾盂肾盏形态不规则,下盏受压,向上移位.CT报告右肾增大、变形,除上极少许正常肾组织外,大多为肿瘤占据.肿块9.5cm×8.2cm×12.0cm,密度不均,有部分钙化灶及坏死液化区,无明显增强效应,部分断层可见病变与腰大肌粘连.血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3岁。因“右乳肿物缓慢增大30年.近2月增大明显”就诊。查体:右侧乳房巨大(图1),左乳房正常大小。右乳腺体后方扪及一大小约35cm×8cm×25cm肿物.表面光滑,质软,与周围无粘连,活动,无压痛,双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示右乳腺体后方为低回声.内见条索样回声.大小约32cm×6cm×24cm,界限欠清,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5岁,因无意中发现左颈根部肿物10 d人院.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等症状.查体:甲状腺左叶下极靠外侧可及一4cm×3 cm大小肿物,质软,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左叶内见囊实混合性肿物,大小约6.5 cm×5.0cm×3.2cm,以囊性为主,边界清,形态规整.甲状腺CT:甲状腺左叶下极可见低密度灶,大小约4.2 cm×4.9 cm,密度较均匀,CT值约10 HU左右,病变向下延伸,气管受压向右侧移位.术前诊断:左颈部肿物,结节性甲状腺肿?全麻下行左颈部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呈囊性变,位于甲状腺左叶下极,大小约5 cm×4 cm×2 cm.质软,表面光滑,包膜完整,沿组织间隙生长.仔细分离肿物周围组织,沿肿物边缘用超声刀切割一圈,注意保护周围血管、神经,完整切除肿物(图1).术后病理:囊性淋巴管瘤(图2).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0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肾占位2d于2006年12月18日入院.无腰背酸痛及肉眼血尿,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肾区无隆起无叩击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电子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肾内实质低回声团块,大小4 cm×4 cm,圆形,边界尚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周围血管结构受压,并弯曲移位,内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输尿管及膀胱未见异常.CT检查见右肾实质内5 cm×4 cm类圆形实质占位灶,密度较均匀,平扫CT值40 HU,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值85 HU;双侧肾盂未见扩张,肾血管无特殊,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右肾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例1女,40岁。因右颈前肿物1年,增大伴声嘶10 d入院。体检:右侧甲状腺中极可触及3.0 cm×3.0 cm×3.0 cm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随吞咽活动。B超示右甲状腺中上部3.0 cm×2.0 cm×2.0 cm肿物,回声不均匀。术前诊断:右甲状腺结节,性质待定。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甲状腺中上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在正常解剖位置探查,未发现喉返神经。于腺叶后外侧甲状腺下动脉水平发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6岁.2009年11月因肉眼血尿伴间断发热至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神清,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中上腹偏右侧可及7 cm大小质硬光滑不活动包块,无触痛及叩痛,肠鸣音正常.CT检查:右肾下极不规则软组织占位,大小7.9 cm×6.7 cm,密度不均,临近组织受压,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脾脏形状规则,内见一5.4 cm×5.0 cm实质团块,圆形,边界尚清,形态规则,增强后强化,肾图曲线:右肾峰值较左肾略低,其余各项肾功能指数尚在正常范围.诊断:右肾癌伴脾转移.行根治性右肾切除、转移脾切除,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5岁.因血尿5年,右腰腹部疼痛2年于2009年9月2日入院.2年前出现右腰腹部疼痛,偶有盗汗,无恶心、尿频、尿急、尿痛,近5年来偶有尿色偏红的病史,按"泌尿系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反复发作.20年前有刮宫史,近5年有痛经史.查体未见异常.红细胞沉降率22 mm/1 h,血清结核抗体(+).尿常规:蛋白(±),潜血(+++),白细胞(+++).尿查抗酸杆菌(+).B超检查示右肾体积小,结构不清,内可见多发囊性无回声区,不排除结核可能.CT检查:右肾大小约6.0 cm×4.0 cm×3.0 cm,肾下极实质内有一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病灶,大小约3.0 cm×2.5 cm×2.0 cm;增强扫描示病变内出现多个形态不规则的类圆形无强化类囊性病灶.IVU左肾显影正常,右肾不显影,考虑右肾结核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9.
正病例1,男,31岁。因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就诊。数年前发现颈部右侧肿块,无明显不适。7天前行颈部彩超检查提示右侧颈动脉后外侧可见3.2 cm×.6 cm低回声包块,外院CT平扫见右颈总动脉后方、甲状腺右叶外侧病灶,大小约2.1 cm×1.4 cm×2.8 cm。体格检查:右颈部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3 cm×cm,质软,边界清,触之无压痛。入院后行颈部增强CT检查结果提示:右侧锁骨上区颈内动脉后方见类圆形低密度灶,较大横截面积约2.2 cm×1.4 cm,增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58岁,因"查体发现右肾占位10天"入院。B超:右肾上极低回声实性占位(1.6cm×1.8cm),边缘清,内回声均匀,局部外凸。既往体健,入院常规检查未及明显异常。肾CTA增强扫描:右肾上极一类圆形混杂密度灶,2.0cm×1.6cm,边界欠清,局部外凸,符合右肾癌表现。R.E.N.A.L.评分5分,肾动脉CTA显示肿瘤为单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