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线粒体肌病和病肌病临床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Song D  Liu C  Lu Q  Shi J  Chen J  Zhang H  Zhang Y  Wang H  Zhang W  Li G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3):158-160
目的:探讨线粒体肌病和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1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生化,病理及5年以上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1例患者中,有4例分别在病后3,4,6,8年死于肺内感染与肺内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2例于病后4.8年死于癫痫持续状态,生存最长者已达12年。6例线粒体肌病中有2例分别在病后5,6年演变为肌阵挛性癫痫合并不整红边纤维;3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中有1例在病后7年演变为乳酸血症合并卒中样发作。结论:依据临床,生化及病理检查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但应注意本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有必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我院儿科1999年7月至2002年6月3年间收治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占全部呼吸道感染的18%。其中<6岁者占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59%。其临床表现除发热、呼吸道症状外,18例合并有肺外并发症,表现为多脏器损害。76例均通过冷凝集试验或/和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作为确诊依据。全部病例经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2周以上治愈,无1例死亡。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近3年内收治支原体感染共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3个月至14岁,其中3个月至3岁11例占14%,3~6岁35例占45%,6~14岁31例占41%。1.2临床表现76例均有发热,体温<38℃7例,38℃…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49例HMD重症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机械通气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者(19例) ,B组为未加用PS者(3 0例)。结果 A组治愈16例(84.2 1% ) ,死亡3例(15 .79% ) ;B组治愈9例(3 0 .0 0 % ) ,死亡2 1例(70 .0 0 % )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 =13 .68,P <0 .0 1)。2 4例死亡患儿均死于一种或多种严重并发症。结论 PS联合正压通气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措施。HMD患儿并发症常见且严重,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常见,直接影响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军涛  张华 《河北医学》2008,14(8):987-989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Boerhaave's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的1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均为胸段食管破裂,其中中段5例,下段10例;破裂至右侧胸腔8例,左侧胸腔6例,破裂至纵隔但尚未穿破纵隔胸膜者1例。结果:12例通过口服美蓝、碘剂造影得到确诊,3例行内镜检查得到确诊。1例保守治疗治愈,1例行单纯胸腔引流 冲洗,死于破裂后严重感染;11例于发病24h内手术修补,其中10例治愈,1例死于再破裂;另2例于发病24h后行破裂段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均治愈。结论:增强对本病的认识,详细采集病史及查体,口服美兰后胸穿及碘剂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和诊断。充分引流和及时开胸手术是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院收治有肺外表现的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病儿 74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4例病儿 ,男 38例 ,女 36例 ;年龄 <1岁 6例 ,1~ 3岁12例 ,4~ 7岁 2 6例 ,>7岁 30例。原发病为咽炎及扁桃体炎 11例 ,支气管炎 2 3例 ,肺炎 2 8例 ,8例 7~ 10d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4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1.2 临床表现病程中发热 4 8例 ,体温 38~ 39℃者 2 9例 ,39℃以上者19例 ,其中发热超过 7d者 5例。(1)呼吸系统 :咳嗽 5 1例 ,喘憋 17例 ,两肺闻及干吧罗音11例 ,中小水泡音 14例 ,痰鸣音 7例 ,哮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选取“乳腺相应点(下称乳腺点)”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郁乳期疗效最佳),获得1针1次治愈的效果。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初产妇24例:经产妇5例,人流术后1例;年龄在24~30岁:病程在1天以内者6例,2天以内者21例,3天以内者3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7.8℃~40.50℃,局部均有肿胀、触痛、硬块。 2.治疗方法①取穴方法:从患侧乳中穴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内感染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内感染患者的呼吸系统表现、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52例均有咳嗽、咳痰,37例有发热;51例肺部听诊有罗音;25例X线胸片示单侧出现阴影,肺纹理增粗、紊乱15例。痰细菌培养出21株细菌,其中16株为G-杆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头孢他啶敏感率为94%;5株为G 球菌。G-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他啶治疗20例,G 球菌感染者选用氧哌嗪青霉素治疗3例。治疗后治愈30例(57%),死亡22例(43%)。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内感染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痰细菌培养多培养出G-杆菌,可以选用头孢他啶治疗;此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
肺部炎性假瘤临床上少见 ,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 ,误诊率高达 79.3% 〔1〕。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本文收集近 10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肺部炎性假瘤 48例 ,结合国内外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 ,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治疗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男 2 7例 ,女 2 1例。年龄 2 2~ 70岁 ,平均 42岁。无症状者 2 2例 ,伴发热、咳嗽、胸痛者 2 6例 ,伴血痰者 5例。病程 2周~ 3年。X线胸片示病变位于右肺 2 7例 (上叶 8例 ,中叶 4例 ,下叶 15例 ) ,左肺 2 1例 (上叶 9例 ,下叶 12例 )。48例均为周围肺实质内肿块 ,大小…  相似文献   

9.
1982至1983年冬,我科收治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简称鼠伤寒菌)肠炎15例,均治愈,现总结分析于后。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3天,最大者25天。发病均较急,多于发热数小时至1天后开始腹泻,但亦有先出现腹泻而后发热者。二、临床表现 15例均有发热,低至中等度(37.2°~38.5℃)发热者8例,占53.3%,高热(39°~39.5℃)者7例,占46.7%。发热持续时间2~14天(平均6.1天)。大  相似文献   

10.
杨磊  李建业  于涛 《北京医学》2007,29(3):160-162
目的 总结异物性食管穿孔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治疗的87例异物性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段食管穿孔39例,保守治疗35例,手术治疗4例;胸段食管穿孔48例,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28例.结果 39例颈段食管穿孔者均治愈.48例胸段食管穿孔者中保守治疗组死亡5例,2例死于严重纵隔及胸腔感染,3例死于主动脉出血,治愈15例;手术治疗组死亡2例,分别于术中和一期术后死于主动脉出血,治愈26例.结论 颈段食管穿孔大部分可以保守治疗,胸段食管穿孔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 14 4例SAP患者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疗效。其结果为 :14 4例中治愈 12 6例 (87.5 % ) ,死亡 18例(12 .5 % )。其中 9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 ,治愈 88例 (91.6 % ) ,死亡 8例 (8.4% )。 2例系 1周内死于MSOF ,6例 2周后死于继发性感染。 48例行手术治疗者 ,治愈 38例 (79.2 % ) ,10例 (2 0 .8% )死于术后并发症。提示对SAP采用早期外科手术的观点应当改变 ,治疗上应强调“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5例中,双股骨干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2例(均死亡);腓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各1例,均治愈。5例中,骨折后22天、16天、17天手术的3例,均死于术中或手后1天;2例骨折后4天左右手术者,虽然术后也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发热、皮疹等症状和体征,但均治愈。  相似文献   

13.
翟蓉  邹燕 《中外健康文摘》2012,(38):257-258
目的探讨输卵管卵巢脓肿的病因与诊治对略.方法回顾分析34例输卵管卵巢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绝大多数有盆腔炎或阴道炎病史;主要表现为反复下腹部疼痛、压痛和肿块,伴有发热和血象增高;34例均行手术治愈.结论本病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规范所致,当抗生素治疗后疗效不佳或短期内复发以及形成盆腔脓肿者,手术治疗为控制感染和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紫癜性肾炎各种临床类型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将我院1974年11月至1977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76例,其中诊断为紫癜性肾炎者34例(47.7%)作一分析。临床资料 34例中6~10岁有25例(75.6%);最小3岁。男女各17例。全年均有发病,夏季较少。病程中34例全部有典型皮疹,除6例外疹量均较多;有消化道症状者25例(73.5%),包括腹痛、呕吐或/和便血;有关节、软组织肿痛者19例(55.9%);发热者23例(67.7%),感染可能为本病诱因之一。肾损害出现之时间:2周内出现者1例,2~4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及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琴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388-4388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小病原体,为呼吸道致病物,可引起患者的咽、气管、支气管及肺部感染,而其引起的肺外损害已引起广泛注意。现将我科2001年至2005年收治的MP肺炎45例临床资料分析,并重点介绍MP感染的肺外表现。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5例患者中,男22例,女23例。<3岁5例,最小的8个月,3岁~12岁36例,>12岁4例。从发病到确诊的病程,1周内23例,1周~2周内22例。1.2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均有发热,热型为弛张热。发热同时或前后出现咳嗽、咳白色黏液痰,出现喘息者8例。1.3MP感染的肺外表现1.3.1心血管系统对45例…  相似文献   

16.
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简称鼠伤寒菌),是沙门氏菌属分类B组内的一个类型。近年来,国内外报道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增多趋势。我院儿科于1984年元月至3月,发现鼠伤寒菌感染9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9例中男6例,女3例;6个月~1岁半7例,6个月以下者2例。人乳喂养3例,牛乳喂养6例。 2、临床表现(1)发热:体温37℃~40℃,热程3~10天,1例反复发热29天。(2)腹泻:9例均有腹泻,大便次数每日5~20次,多数为每日10次左右。大便性状,7例为黄绿色粘液便,带少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诺氏疟原虫 (Plasmodiumknowlesi)感染恒河猴 (Macacamulatta)引起有关脏器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 病解 3例感染疟原虫未经治疗病死的猴 ;2例感染疟原虫经青蒿琥酯 (artesunate)栓剂治疗后又复发的猴 ;1例感染疟原虫经磷酸哌喹 (piperaquinephosphate)治愈后死于上肢坏死感染的猴。对有关脏器均进行切片检查。结果  3例 (1号、7号和 12号 )未经治疗而病死的猴和 1例 (72号 )虽经青蒿琥酯栓剂治疗但很快被排出体外的猴的心、肝、脾、肺、肾、大小脑、胰腺、甲状旁腺、脑垂体和淋巴结等均有严重病变 ,含原虫的红细胞和疟色素聚集于这些脏器的毛细血管内。 1例 (131号 )经用哌喹治愈而死于上肢坏死的猴 ,除见多个脏器内有色素沉积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外 ,可见胰岛细胞、甲状旁腺和垂体细胞萎缩和消失等病变。 1例 (33号 )用青蒿琥酯栓剂治疗后短期原虫转阴 ,但又复燃的猴被灌药致死 ,多个脏器所见与感染后未经治疗者明显不同 ,仅见肝脏Kupffer细胞和大脑基质细胞内含原虫和疟色素 ,多个脏器均呈修复。结论 本文报导了诺氏疟原虫感染恒河猴后各有关脏器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特别是观察到胰岛细胞、甲状旁腺和垂体细胞的萎缩和消失与心肌细胞的溶解是国内外文献所未记载过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同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68例,对其进行同期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出院61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腹腔大出血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腹腔感染伴十二指肠瘘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病死率为10.29%。术后并发症:发热、腹痛2例,大量腹水2例,腹腔内出血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肝性脑病3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膈下脓肿4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29%。结论: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行同期手术时,要对手术风险与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充分评估,行护肝治疗,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近年收治的52例绿脓杆菌性肺部感染,并结合临床资料对本病的诊断线索及治疗进行讨论,以指导临床。 (一)临床资料男性38例,女性14例,年龄>55岁31例,退休及城镇职工32例。慢性肺心病35例,肺冠心病4例,多囊肺感染3例,SLE1例,恶性肿瘤4例,肺脓肿2例,尿毒症1例,急性支气管肺炎2例。病程>15年31例,住院时间为16~248天,>150天者8例,住院3次以上者13例。根据院内感染的定义,本组9例属院内感染。混合感染27例,以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392例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术后感染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者78例,可诊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者(SIRS)56例,其中可诊断为尿脓毒血症27例,出现感染性休克1例,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 术后感染虽是PCNL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但通过控制术前尿路感染、把握好术中的一些细节、重视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感染等环节可有效治疗防控PCNL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