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沈燕萍  陈旭娇 《浙江医学》2020,42(20):2236-2239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由增龄导致的骨骼肌质量伴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下降、死亡风险增加等不良后果。营养素缺乏是老年肌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维生素缺乏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因运动减少、多种共病、多重用药以及合并多种老年综合征等因素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国内外研究表明,维生素A、D、E、K、B、C缺乏与肌少症相关。本文就全谱维生素家族(包括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与老年肌少症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为精准营养干预肌少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Sarcopenia是1989年由美国学者Irwin Rosenberg首次提出的,"Sarcopenia"一词源于希腊语:"sarco"中译文为肌肉(希腊文sarx);"penia"意思是减少或流失,"sarcopenia"意为肌肉减少~([1])。Sarcopenia在国内译名很多,如:少肌症、肌肉减少症、肌力流失、骨骼肌减少症、肌肉丢失等。译名多反映  相似文献   

3.
<正>肌少症是指骨骼肌质量下降、伴有骨骼肌力量和/或功能下降的老年综合征。有研究显示[1],肌少症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均存在相关性。然而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慢性疾病,2种或以上慢性病共存时,我们称之为老年共病。基于此,本文对高龄患者共病指数与肌少症进行分析,以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肌少症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骨骼肌的质量、力量及功能均下降的老年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的特点,容易造成老年人丧失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肌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该文系统地对肌少症的病理机制、目前中西医的治疗现状及相关疾病模型进行了综述,为开展肌少症的机制研究及治疗药物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背景 肾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可能与肌肉减少症(肌少症)相关,因此早期快速筛查肾移植受者的肌少症非常重要,研究提示小腿围可能是早期筛查肌少症的一个良好指标。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小腿围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并探讨小腿围预测肾移植受者肌少症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治疗的8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人体测量学指标[身高、体质量、BMI、小腿围、上臂围(MA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腰围、臀围、腰臀比]、肌肉力量指标(握力、捏力)、人体成分指标[四肢骨骼肌质量(ASM)、骨骼肌质量指数(SMI)、50 k Hz相位角(Ph A)、人体细胞质量(BCM)、细胞内液,细胞外液]。采用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共识诊断标准确诊肌少症,符合诊断标准的肾移植受者纳入肌少症患者组,不符合诊断标准的纳入非肌少症患者组,按性别分层比较肌少症患者组与非肌少症患者组人口学信息、人体测量学指标、肌肉力量指标、人体成分指标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  相似文献   

6.
肌少症是一种以进行性骨骼肌质量减少,肌力下降以及肌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龄退行性疾病,常与骨质疏松症并行发生,增加了老龄人摔倒及骨折的发病率,对老龄人的生活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拜读总结出了目前用于肌少症的相关筛查工具及最新治疗进展,以便早期发现肌少症患者,并给予早期干预及治疗,延缓肌少症的进展,现阶段国内外尚未制定出统一的肌少症筛查工具及诊疗指南,仍需国内外学者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肌少症(sarcopenia)是与增龄有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肌肉强度降低或身体功能减退的综合征。肌少症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其能加快衰弱综合征的发生,故而也成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肌少症肌肉量的减少始于中年,严重时至80岁或90岁时肌肉量减少50%[1],从而导致老年人体力下降、心肺功能受损,对老年人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故对肌少症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医对于肌少症的防治措施主要有营养疗法、  相似文献   

8.
潘云菲  胡梦杰  赵费敏  任菁菁 《浙江医学》2022,44(23):2577-2582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肌少症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发病机制复杂,并可能导致跌倒、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等不良后果。传统诊断方法繁琐,耗时,故临床应用受限。为了更好地管理肌少症的问题,人工智能等手段应运而生。目前肌少症人工智能诊断方面的大部分研究利用机器学习实现CT/MRI图像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自动分割,小部分研究则是基于非影像学图像等结构化信息而开展,但缺乏大样本的适合中国人群背景的研究。本文就人工智能在肌少症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肌少症在中医多归属于"痿证"范畴,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可增加跌倒、残疾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肌少症是以骨骼肌质量减少及其功能减退为主要特点的复杂综合征。目前国际上关于肌少症的诊断标准各异,根据不同诊断标准统计肌少症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肌少症是与增龄密切相关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对肌少症的研究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其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目前肌少症的现况调查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都是与增龄相关的全身进行性骨骼肌肉疾病,与不良预后风险增加相关,如跌倒、骨折、活动障碍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骨质疏松症及肌少症患者开展快速评估、早期诊断,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干预,以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尤为重要。本文对骨质疏松症和肌少症的诊断及其护理评估要点进行综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症合并肌少症患者建立可行性的、规范化的诊断和评估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老年人中能量摄入过多,身体活动下降,低级别的炎症,胰岛素抵抗以及身体里激素的变化可能
会导致少肌性肥胖。起初少肌症被认为是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所导致的,但是现在很清楚了,少肌症主要
是肌肉质量和肌力的变化。我们建议利用肥胖结合少肌症即少肌性肥胖代替肥胖和肌肉质量来评估老年人的
不良风险结果,少肌性肥胖应该进行大规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体肌肉含量和肌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称为“肌肉减少症”或“肌少症”(sarcopenia)。近年来肌少症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逐步攀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主要表现为行动困难,并限制正常的体育活动与基本的自理能力,是导致机体摔倒、扭伤、骨折、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肌肉含量变少与性腺功能衰退、性激素分泌减少等密切相关。性激素不仅能促进性器官成熟,维持人体第二性特征,而且能增加肌肉含量、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治疗肌少症的性激素类药物较少,临床中常用的雌激素药物有补佳乐、替勃龙。雄激素主要为类固醇激素,天然的雄激素主要为睾酮,临床中主要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睾酮的衍生物如安迪欧、安特尔等,但其适应证较为苛刻,且不良反应较多。中药中淫羊藿、肉苁蓉、杜仲等都有类性激素作用,但是其相关治疗及文献较少。该文基于人体内主要性激素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探讨激素对肌少症的治疗机制,总结类性激素中药在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肌少症的有效经验,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肌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少症的影响。方法将864例T2DM患者根据肌少症诊断标准分为肌少症组154例与非肌少症组71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血常规指标。将血红蛋白(Hb)水平按四分位法分组,比较不同Hb水平肌少症的患病率。Spearman分析Hb水平与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SMI)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肌少症患者Hb最佳临界值。结果T2DM肌少症总患病率为17.8%,男性患病率为14.2%,女性患病率为23.7%。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肌少症患病率逐渐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与SMI、握力呈正相关(P<0.001),ROC结果显示H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结论Hb水平的升高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人不同程度肌少症与跌倒风险的关系。  方法  选取杭州市5个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5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非肌少症、肌少症前期、肌少症和肌少症严重期4组,随机顺序测量姿势稳定性相关指标,对不同程度肌少症与跌倒风险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Spearman分析。  结果  FAEO、FAEC、FTEO和FTEC 4种状态下肌少症严重期CoP平均速度明显高于非肌少症和肌少症前期,FAEO、FAEC、FTEO和FTEC 4种状态下肌少症严重期ML移动距离明显长于非肌少症和肌少症前期(均P < 0.05),而AP移动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在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过去1年内跌倒史、平衡功能受损、反应下降、下肢肌力减退、BMI和MFES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Spearman分析发现,不同程度肌少症与平衡功能受损、反应下降、下肢肌力减退均呈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肌少症严重期和肌少症与过去1年内跌倒史、MFES评分均呈正相关,肌少症严重期与饮酒史、CoP平均速度、ML移动距离也呈正相关。  结论  肌少症严重期老年人的跌倒风险与过去1年内跌倒史、反应下降、下肢肌力减退、平衡功能受损、姿势稳定性及跌倒恐惧心理有关,应基于这些风险因素完善社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肌少症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是由于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的失衡,导致骨骼肌质量和力量显著降低。在衰老过程中骨骼肌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会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也可增加老年人患其他衰老相关疾病的风险。然而,与衰老相关骨骼肌流失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自噬是衰老过程中清除功能障碍细胞器和受损大分子的降解途径。线粒体在骨骼肌功能中也发挥关键作用。为了维持骨骼肌质量需要关注自噬过程,并通过自噬或其他方式改善线粒体的稳态。本文总结了自噬和线粒体的质量控制在肌少症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探讨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病率急剧上升。肥胖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生率较高[1]。肌少症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的综合征,常表现为骨骼肌质量、力量和(或)功能降低[2]。目前全球有5000万的肌少症患者,预计205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5亿[3]。肌少症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因素。目前,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衰老、全身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缺乏体力活动以及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4]。  相似文献   

18.
李雪  贾海玉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9):118-121
肌少症是一种以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功能丧失为特征且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目前针对该疾病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诊断、评估及治疗方法。心力衰竭是由各类心脏疾病引起心功能降低的疾病,以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为临床表现,其发病隐匿,常并发肌少症等合并症。研究表明,肌少症会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利于患者预后,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本文对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的诊断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发病情况,分析影响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合并肌功能降低与跌倒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512例年龄≥60岁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AMRY-EH101握力器测试握力(HS),秒表、皮尺测试行走速度(GS),生物电阻抗分析测定肌肉含量并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MI);采用2019年亚洲老年肌少症管理机构(AWGS2019)标准对肌少症进行分组,摩尔斯跌倒风险预测量表评价跌倒风险,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肌少症检出率为19.92%,399例患者(77.93%)存在跌倒风险,而是否有肌少症及肌少症严重程度对跌倒风险无影响(P>0.05);非肌少症患者中,HS、GS、SMI下降组跌倒风险较正常组升高(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血糖情况、白细胞介素6、T2DM视网膜病变、T2DM周围神经病变、T2DM血管病变7类变量是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跌倒风险较高,T2DM合并肌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病情以及继发骨质疏松(OP)的影响。方法:选取239例RA病人,其中女187例,男52例。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定病人四肢以及躯干的骨骼肌质量,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MI)。采用GE Lunar 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病人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MD)。对187例女性RA病人进行疾病相关指标如双手X线、Sharp评分检测,并根据是否存在肌少症,将女性RA病人分为肌少症组和无肌少症组,比较2组OP发生率、疾病活动性以及关节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女性RA病人发生OP的影响因素。结果:女性RA病人总OP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RA病人(P<0.01)。与无肌少症的女性RA病人相比,合并肌少症的女性RA病人病程更长,体质量指数更低,关节结构损害更严重(P<0.05~P<0.01)。女性RA病人SMI与病程、年龄、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X线分期、Sharp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155、-0.196、-2.040、-0.244、-0.365,P<0.05~P<0.01),与股骨颈-BMD、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