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滋阴活血法治疗中风先兆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采用滋阴活血法,自拟防瘫Ⅱ号方治疗阴虚血瘀中风先兆患者56例,并在治疗前后作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改变的观察,临床观察表明,阴虚血瘀型中风先兆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常增讽刺 象,治疗后随着血液变学指标的改善中风先兆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常增高现象,治疗的随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临床症状也得到相应好转;对合并有高血脂症者,本方能明显降低血脂含量,说明防瘫Ⅱ号有预防缺血性中风发病的作用,对改善动脉硬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也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风星萎通腑胶囊.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愈显率74.38%;对照组总有效率68.46%,愈显率38.4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后的改善以治疗组更明显.结论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治愈显效率73.3%,对照组总有效率69.1%,治愈显效率38.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中风星萎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针刺对中风先兆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54例中风先兆证患者经针刺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作对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联合培他司汀对中风先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通过中风预测仪检测有中风先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静滴,B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C组给予两药合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等)的变化。结果 C组临床疗效优于A组和B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亦优于A组和B组。结论倍他司汀与复方丹参合用可以有效改善中风先兆患者血液流变学,对中风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祛风醒脑针刺法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中风先兆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ET-1、CGRP、NO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T-1、CGRP、NO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能有效治疗中风先兆证,降低中风发生率,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ET-1、CGRP、NO等异常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病人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300240天津市建昌医院赵国文中风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中风先兆是中风的先期阶段,治疗中风先兆对中风发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组对60例中风先兆病人进行针刺治疗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8.
芪蛭胶囊对中风高粘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芪蛭胶囊对中风高粘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中风血粘度增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芪蛭胶囊和阿司匹林治疗,30d为1个疗程。结果:芪蛭胶囊和阿司匹林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除红细胞压积外均有明显改善,且芪蛭胶囊的作用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结论:芪蛭胶囊对中风后高粘血症的血液流学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纳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病之一,近几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年龄组逐渐提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特别是随着血液流变学在医学各领域中研究不断深入,利用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指导中风的治疗,是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项临床课题。笔者现将近1年来以金纳多注射液为主治疗6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脑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粘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中医证候改善率为93%,高切血液粘度下降,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脉通胶囊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并能有效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10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步长脑心通胶囊组)和30例对照组(复方丹参片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下降,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治疗组,二者进行比较,P〈0.05,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从而使缺血区的氧供和血供得到改善,促进微循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东 《天津中医》2001,18(4):9-10
目的:观察通脉复脑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通脉复脑胶囊,对照组口复方丹参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0.00%(P<0.005),通脉复脑胶囊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通脉复脑胶囊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3.
愈风胶囊治疗中老年中风先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愈风胶囊治疗中老年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愈风胶囊治疗中老年中风先兆114例(治疗组),并设维脑路通对照组57例,进行疗程为4周的临床研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抗氧化能力、血脂、血糖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2例(36.84%),显效38例(33.33%),有效28例(24.56%),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依次为9例(15.79%)、8例(14.04%)、20例(35.09%)及64.91%,两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能力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3)治疗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脂、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具有清热解毒之功的愈风胶囊对中老年中风先兆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血脂、血糖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风先康胶囊治疗中风先兆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风先康胶囊治疗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诊断明确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风先康胶囊(由胆南星、石菖蒲、枳实、茯苓、天麻、菊花、决明子、钩藤、水蛭等组成);对照组40例给予藻酸双酶钠片,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血糖和超氮化物歧化酶(SOD)。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5例(41.7%),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22.5%),总有效率75.0%,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脂、血糖、SOD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具有化痰熄风活血作用的风先康胶囊对中风先兆具有明显疗效,且能够使相关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中风先兆证血液流变学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中风先兆证血液流变学临床特点探讨,对中风先兆证和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及健康中老年人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切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显著增高,提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和血液浓稠导致的血液粘滞度升高系该病证血液流变学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对中风先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中风先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在临床症候,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中风先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 4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2 0例 ,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9% ,治愈显效率 7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9.1% ,治愈显效率 38.3% ,两组疗效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比较 ,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 ,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30例,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愈显率74.4%;对照组总有效率68.5%,愈显率3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活血益气方治疗中风先兆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淑云 《四川中医》2011,(9):112-1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活血益气方治疗中风先兆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4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活血益气方配合西药治疗,1个月为1疗程。并与对照组72例单纯用西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和远期疗效观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活血益气方是治疗中风先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柔肝熄风汤对中风先兆症患者高危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治疗中风先兆经验方柔肝熄风汤干预中风先兆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 ,将60例中风先兆症患者随机分为柔肝熄风汤治疗组和天麻钩藤饮对照组,给药4周后,观察两组给药前后中医证候、血压、脉搏、心率、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切变率200、30、5mPa*s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 结论 柔肝熄风汤不仅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先兆症患者临床症状,且对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压、血糖等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春季服用柔肝熄风汤以平熄风阳,对中风先兆症的发生发展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