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宫颈癌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7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开腹组,30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15.7±57.9)ml少于开腹组的(387.6±80.5)ml,术中切除盆腔淋巴结(26.7±5.3)个多于开腹组的(20.5±3.8)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8.2±9.8)h早于开腹组的(70.5±10.4)h,术后住院时间(10.5±2.6)d短于开腹组的(13.6±3.4)d,并发症发生率17.5%(7/40)低于开腹组的4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84.5±80.5)min长于开腹组的(158.5±75.9)min(P<0.01).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切缘有残余病灶.所有患者均随访1~41个月,无肿瘤复发和穿刺点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能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开腹手术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探讨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开腹手术治疗者16例为开腹组,行腹腔镜治疗的20例患者为腹腔镜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1年癌症总体评价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摘除数、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体评分量表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比较,腹腔镜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宫颈癌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7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开腹组,30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15.7±57.9)ml少于开腹组的(387.6±80.5)ml,术中切除盆腔淋巴结(26.7±5.3)个多于开腹组的(20.5±3.8)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8.2±9.8)h早于开腹组的(70.5±10.4)h,术后住院时间(10.5±2.6)d短于开腹组的(13.6±3.4)d,并发症发生率17.5%(7/40)低于开腹组的4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84.5±80.5)min长于开腹组的(158.5±75.9)min(P〈0.01)。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切缘有残余病灶。所有患者均随访1~41个月,无肿瘤复发和穿刺点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能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全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全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平均切除数、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198.7±33.5)ml、19.4枚、27.78%,治疗组分别为(122.5±42.5)ml、28.7枚、11.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3~5 d下床活动,平均引流量225 ml,术后8~11 d拔尿管;治疗组术后第1天即下床活动,平均引流量210 ml,术后6~7 d拔尿管。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全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25例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手术并发症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中转开腹1例,余24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6·74±47·11)min,术中出血量(163·48±107·26)ml,淋巴结切除数(16·47±6·58)个,术中脏器损伤发生率8%,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4%。术后随访22例,其中死亡1例(与复发有关),余均未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腔镜组),28例患者行开腹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176.8±51.3)分钟,术中出血量(128.7±34.1)mL,平均淋巴清扫个数为(22.3±1.6)个,术后住院时间(7±3)天;开腹组手术时间(173.1±56.9)分钟,术中出血量(163.5±41.2)mL,平均淋巴清扫个数为(21.5±1.8)个,术后住院时间(16±5)天.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60和1.792,均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3.514和-8.377,均P<0.05).术后腔镜组有1例患者发生尿潴留,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开腹组患者3例发生尿储留,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例发生腹部切口感染并行二次缝合.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可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早期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在腹腔镜下手术,分为观察组,余者41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除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术中出血少、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董毅  黄子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403-1404
目的:观察比较急诊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在行急诊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各7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急诊腹腔镜组手术时间(40.43±2.45)min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40.52±2.7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6.23±2.27)ml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48.65±12.2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3±0.6)天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5±0.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3.5±2.3)%与传统开腹手术组(52.7±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输卵管通畅率高,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四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320例行腹腔镜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150例,开腹170例。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82±52.3)min]、术中出血量[(377±91.9)m 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9±0.3)d]均少于开腹手术组[(220±69.5)min、(865±147.5)m L、(2.8±1.2)d](P0.05);两组切除的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效果肯定,与开腹手术治愈率相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傅帆  颜友良 《中国妇幼保健》2014,(28):4650-465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与腹式手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87例开腹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作对照研究。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时间(147±31.6)min稍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邻近脏器损伤发生,切除的淋巴结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15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8±6.9)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19/152);对照组8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2±5.9)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9/8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临床效果肯定,与开腹手术治愈率相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抽签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8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并未延长,并且术中平均出血量(92.3±23.5)ml、淋巴结数(21.5±1.6)个、术后排气时间(1.5±0.2)h、术后疼痛分级(1.3±0.3)级,程度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7.2±1.4)d较对照组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完成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成功率较高,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肯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71-347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4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109.22±26.84)min,开腹组(119.50±30.30)min;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112.97±40.80)ml,开腹组(148.86±53.6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20.94±4.89)h,开腹组(35.32±6.26)h;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3.56±0.98)天,开腹组(6.39±2.56)天。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宫颈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9年8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微创手术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微创手术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68.9%)(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宫颈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累及、切缘阳性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效果较传统开腹手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韩城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转移癌发生率、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9.7%,转移癌发生率为4.4%;观察组分别为91.6%和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0.7±1.5)个,手术时间为(294.6±37.2)min,出血量为(564.3±147.1)ml,住院时间为(8.5±3.1)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3%,术后疼痛时间为(5.2±1.4)d;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6.4±1.7)个,手术时间为(280.4±30.6)min,出血量为(348.5±128.6)ml,住院时间为(7.1±2.6)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6%,术后疼痛时间为(2.1±1.3)d,以上指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方面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腹腔镜下根治术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减轻术后痛苦,具有开腹根治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到我院诊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根除术治疗)和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每组各4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肿瘤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标本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标本长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根除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迅速的优点,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作为临床治疗老年直肠癌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0月该院子宫内膜癌患者21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腹腔镜组(LH)160例,开腹组(AH)50例,对子宫内膜癌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尿管保留时间、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升高天数、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以及手术近期、远期并发症、复发率及死亡率做归纳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62.0±42.0)min,开腹组为(195.2±47.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72.4±105.3)ml,开腹组为(365.0±185.9)ml,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除个数为(19.15±8.13)个,开腹组为(13.03±6.75)个,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0±0.6)天,开腹组为(2.5±0.5)天,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输尿管损伤、术中输血、肠梗阻、切口裂开、泌尿系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优于开腹手术,可作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下和开腹手术剥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比较,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003年1月~2005年12月50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和同期施行的40例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情况,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63.15±6.06min),术后住院时间2~3d,术中出血量(60.77±5.6ml),术后需镇痛剂2例,肛门排气时间(20.293±1.81min);开腹组手术时间(108.31±9.87min),术后住院时间7~15d,术中出血量(101.92±12.83ml),术后需镇痛剂35例,肛门排气时间(36.293±3.04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随访3~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开腹剥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切除手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术与开腹胃癌切除手术的比较分析,以评价其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本组64例胃癌患者,其中29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及35例行开腹全胃切除术,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ASA评分(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术前蛋白含量、胃癌分期、部位、及术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Bormann分型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9例胃癌患者成功接受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胃癌全胃根治术(D2)25例,腹腔镜辅助下姑息全胃切除术4例。术后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平均为,腹腔镜组(241.78±45.43)min,开腹组(189.55±30.17)min(p<0.05)。与开腹组相比较,腹腔镜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显著较低;术后腹腔镜组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病例的淋巴结清扫总数、第一及第二站淋巴结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手术切口感染率,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而比较肺部感染率,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可获得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良好的早期疗效,但较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及肿瘤远期疗效。方法 将腹腔镜直肠癌手术32例设为观察组,开腹手术6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在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前者优于后者(P<0.05);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的治疗技术是可行的,而且术后恢复快,与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两组术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年的复发率与生存率,对比两组术后1年、2年、3年FACT-G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长/多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13%vs 25.64%; P0.05)。术后1-3年两组FACT-G评分逐渐升高(P0.05),且术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及生存率间无显著差异(2.56%vs 7.69%,97.44%vs 94.87%;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可显著改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