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不同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寻求一种更有效、简便、直观、快捷的成像方法显示肺栓塞。方法:对24例肺栓塞患者行Siemens Sensation64层CT肺动脉造影后,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重建(VRT)技术,选择不同的重建参数,观察三种三维重建方法对肺动脉及其栓子的显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PA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叶、段、亚段及5~6级分支,并可显示其内栓子。重建层厚1.0mm、间隔0.5mm及层厚0.6mm、间隔0.4mm重建图像对于肺动脉及其分支血栓的显示无明显差别,MPR图像显示栓子优于MIP、VRT图像,但缺乏立体感,MPR结合MIP、VRT图像更能明确定位及定性诊断肺栓塞。结论:肺栓塞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三维成像应以MPR为主,MIP及VRT作为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3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全部用CTPA扫描后处理,包括薄层、MIP、MPR及VR重建,比较不同重建技术.结果 不同重建技术中薄层和MPR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最佳,MIP次之,VR对三级及以下肺动脉栓塞显示欠佳.结论 16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中薄层、MPR为肺动脉栓塞确实可行的重建方法.MIP和VR可作为辅助手段.肺动脉CT扫描技术与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应用可提高肺栓塞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CTPA检查确诊肺栓塞病人49例,进行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指数。结果 CTPA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240条,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为0.375~0.825。结论 CTPA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他间接征象,并可以此判断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及判定预后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力谦 《华夏医学》2007,20(1):41-42
目的:对13例肺栓塞患者的16排螺旋CT各种血管成像进行分析、对比,寻求一种更有效、简便、直观、快捷的成像方法显示肺栓塞。方法:经血管造影(CTPA)后,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重建(VRT)及仿真内窥镜(VE)成像技术,对于栓塞部位不同者选择不同的层厚(SL)进行图像重建处理。结果:VRT成像对显示肺动脉主干部位的栓塞最为直观,依次为MIP、MPR及VE图像,其中MIP、MPR成像对显示肺叶以下动脉小栓塞情况较好。结论:肺栓塞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的成像中应以MIP、MPR为主,VRT及VE成像作为一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运用与价值,分析其CT表现。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50例肺栓塞病人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和动脉增强扫描,将增强扫描图像进行MPR(多层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VRT(容积重建)技术重组处理。比较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与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显示栓塞数目的差异。从MPR、MIP、VRT技术优势,体现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意义价值。结果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更能清楚准确显示栓子显示肺段动脉以上的栓塞,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MPR、MIP、VRT在后处理技术中更能够清晰、立体显示血管走形、异常病变。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有直观、立体、准确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显示病变细节的CT表现,能早期发现栓塞并可提高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贾玉柱  祁克信  陈松宽  劳群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5+71+78-65,71,7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3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全部用CT-PA扫描后处理,包括薄层、MIP、MPR及VR重建,比较不同重建技术。结果不同重建技术中薄层和MPR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最佳,MIP次之,VR对三级及以下肺动脉栓塞显示欠佳。结论 16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中薄层、MPR为肺动脉栓塞确实可行的重建方法。MIP和VR可作为辅助手段。肺动脉CT扫描技术与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应用可提高肺栓塞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对肺栓塞的影像进行观察,评价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7年12月经16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40例,对每个患者的图像运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最大密度投影术(MIP)、容积显示重建术(VRT)对于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分支血栓的显示率不如多面重建术(M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R、MIP、VRT三种重建方法以MPR显示最清晰准确,MIP、VRT对于大的分支显示比较立体、直观,结合MPR对于肺动脉血栓能够比较准确定性及定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肺栓塞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收集2008年2月~2010年12月经CT肺动脉增强扫描证实为肺动脉栓塞患者15例,并将图像进行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建再处理,回顾性分析其像学表现.结果 通过64层螺旋增强扫描以及各种图像后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重组技术在上颌前部埋伏牙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7例经曲面断层片诊断为上颌埋伏牙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利用AW 4.3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图像。结果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重组技术能完美显示上颌埋伏牙的位置、萌出方向、牙体本身与颌骨及邻牙的关系等,对其进行准确定位。结论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重组技术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32例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多期扫描后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不同的重建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部位和疾病,MIP适合肾动脉显示,MPR适合整个泌尿系统占位性病变的观察,VRT比SSD更适合泌尿系统尿路全貌的显示.结论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满足了临床各方面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技术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行16层CT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薄层、MIP、MPR及VR重建等,观察不同技术在栓塞部位、形态表现以及溶栓后表现。结果28例共发现378支不同节段的肺动脉栓塞,分为4种形态。不同重建技术中,薄层和MPR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最佳,MIP次之。VR对三级及以下肺动脉栓塞显示欠佳。结论MSCT可以准确观察肺动脉栓塞的部位、形态改变,有效地帮助观察溶栓疗效:其中薄层、MPR为肺动脉栓塞比较可靠的重建方法。MIP和VR可作为辅助手段。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提高肺栓塞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27例肺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3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处理后的表现。结果27例PE患者显示肺动脉栓塞280支,左右肺动脉干及肺叶动脉栓塞77支,肺段及亚肺段动脉受累201支,肺动脉主干栓塞2例。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形态各异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有肺梗死或梗死性肺炎,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胸腔积液,肺动脉及右心不同程度扩张。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无创、快捷、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中不同层厚的MIP、MPR、VRT重组图像对于肺动脉栓子的检出率.方法 对于42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利用原始数据分别行1 mm、2mm、5 mm、10 mm MIP、2 mm MPR及VRT重建图像重建.显示叶、段、亚段肺动脉内有无栓子,并行χ2检验.结果 32例患者显示肺动脉栓塞91支,其中肺动脉主干11支、肺叶动脉29支、肺段动脉29支、肺亚段动脉22支.对于肺动脉主干及肺叶动脉栓塞的检出,6组图像检出结果 无明显差异.对于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检出,1mm、2mm MIP、2 mm MPR组检出率明显高于5mm、10 mm MIP组及VRT组;2 mm MIP组与1 mm MIP、2 mm MPR组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443,1.000).2 mm MIP组与5 mm、10 mm MIP及VRT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01,0.000).结论 多层螺旋CT,2mm层厚MIP重建图像能明显提高段、亚段肺动脉栓子的显示率,又能减少图像数目,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立  钱伟军  刘芳 《中外医疗》2012,31(4):184-18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行Toshiba Aquilion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并通过工作站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T)技术,观察3种三维重建方法对肺动脉及其栓子的显示效果,探索肺动脉CTA成像的最佳参数及操作技术。结果 9例患者检出肺动脉栓塞8例,其中多发7例,双侧多发4例,单侧多发3例(右侧多发1例,左侧多发2例);单发1例。肺段动脉栓子21支,亚肺段动脉栓子30支。栓子直接征象表现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腔内中心充盈缺损7例,偏心充盈缺损8例,附壁环形充盈缺损13例,完全闭塞10例;间接征象表现为4例肺动脉高压、马赛克征5例、肺梗死5例、肺不张2例、胸水2例、心包积液1例。结论 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是一种能够可靠地用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无创、安全、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技术对外伤性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胸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并在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图像(MPR)和3D图像重建,观察和分析胸骨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CT共检出31处骨折。螺旋CT检查能够显示出明显的移位性骨折,MPR清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三维重建图像(3D)立体呈现骨折的移位变化。结论: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技术较单纯横断面扫描能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有利于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0例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相关CT资料。结果 90例患者中45例确诊肺动脉栓塞,共检出271处栓子,其中肺动脉干0处,两侧肺动脉主干7处,肺叶动脉86处,肺段动脉155处,亚段肺动脉23处。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PE的诊断准确、可靠,是无创性快速诊断PE的首选方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7.
陈韩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2):111-1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06年7月~2010年10月25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肺动脉CTA检查,并采用MIP(最大密度投影)、MPR(多平面重建)及VR(三维重建)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25例CT图像均能对栓子的形态、密度、栓塞部位、范围及局部狭窄稗度充分显示,CT表现为肺动脉内不规则的斑块状及附壁样充盈缺损,斑块周围有或无高密度对比剂包绕。结论64层螺旋CT是目前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方法MPR、MIP及VRT结合剖切技术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87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采取MPR、MIP及VRT进行处理,观察其临床诊断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其中,MPR和MIP的显示率均为100%,而VRT切割前显示率为94.0%,VRT切割后显示率为100%.结论:临床中腰椎峡部裂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的MPR、MIP及VRT剖切技术能够有效的观察患者病变部位,MPR、MIP是诊断椎弓峡部裂的最佳方法,VRT的立体感较强.  相似文献   

19.
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排CT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2例肋骨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CT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掩(SSD),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处理.结果 42例患者,明确骨折40例总计1041处,骨折检出率达95.2%.结论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能有效地避免常规CT的不足,降低了漏诊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的动脉栓塞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并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不同角度显示肺动脉.③结果 28例肺动脉栓塞中,中央肺动脉合并肺叶及肺段动脉栓塞7例,肺叶及肺段动脉栓塞13例,肺段及亚段栓塞8例.④结论 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