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是否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有下调作用.方法 复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组(A1组)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组(A2组),轻症急性胰腺炎组(B1组)及轻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组(B2组)动物模型,每组10只大鼠,A2、B2组于造模后3、27 h在大鼠后大腿外侧肌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4 mg/kg).于造模后12 h、24 h、48 h采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模型不同时间段血清HMGB1含量的变化.结果 血清HMGB1测量值在各时间点A1组均高于A2组 (P<0.05),B1组均高于B2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血清HMGB1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素E1联合黄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与黄芪(AM)两药合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30min后在松扎的同时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PGE1(PGE1组)、AM(AM组)及PGE1+AM(PGE1+AM组)60min。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两药单用及半量合用对再灌注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Ca^2 含量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含量和心律失常情况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及AM组相比,两药合用可显著提高再灌注心肌组织中SOD、GSH-Px活力(P<0.01-0.05),降低MDA、Ca^2 含量及血清CK-MB含量(P<0.01-0.05);显著减轻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P<0.01)。结论:PGE1与AM合用在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其保护作用主要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3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前列环素-血栓素A2(PGI2-TXA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血气的影响。结果发现:①PGE1治疗后血浆TXB2降低(P<0.05),6-Keto-PGF1α/TXB2增高(P<0.05),而6-Keto-PGF1a无变化(P>0.05);②PGE1治疗后MPAP下降明显,PaO2略有改善。认为PGE1能纠正PGI2-TX2平衡失调,故可作为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国产抑肽酶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应。方法 用去氧胆酸钠溶液注入大鼠主胰管制成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抑肽酶的治疗效果。结果 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血浆及胰组织淀粉酶,脂肪酶均明显升高,抑肽酶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淀粉酶,脂肪酶的演度(P<0.01),且使胰腺的病理变化减轻(P<0.05)。结论 抑肽酶早期给药可显著减轻胰腺高分泌状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变化。方法 分别以1%和5%牛磺胆酸钠(0.1ml/100g)胰胆管注射建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Sham(假手术)组,AEP组,ANP组3组。分别于造模后3h,6h处死8只动物,分别观察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 ANP组和AEP组血清TNF-α、IL-6和IL-10显著升高(均P<0.001)。造模后6h的血清TNF-α,3h和6h的血清IL-6,IL-10在ANP组均较AEP组为高(分别P<0.05,P<0.001,P<0.05)。ANP组血清TNF-α、IL-6水平在造模后6h比3h为高(均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起了重要的作用。IL-6有助于早期判断胰腺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EG1)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PGE1组(治疗组)40例与右旋糖酐-40组(观察组)30例,分别用PGE1100μg 生理盐水500ml及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点滴,7-14天,结果:2wk近期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P<0.05),1-2wk,2wk基本痊愈出院人数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有显差异(P<0.05),结论:PGE1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投用不受发病时间制约,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致残率,疗效优于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模型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内脏损伤时门静脉血中血栓素(Thomboxane,TX)和前列环素(prostagtandin,PG)水平变化。方法用牛黄胆酸钠复制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TY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来反映TXA2和PGI2的水平,并设对照组(假手术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浆中TYA2和PGI2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大鼠腹腔静脉血TXA2和PGI2水平比门静止高(P<0.05),PGVI2/TXA2比值下降资料处理采用t检验。结论TXA2PGI2是参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内脏损伤病理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内皮素(ET-1)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112例急性胰腺炎患的血清TNF-α、ET-1水平。其中轻型94例、重症I型10例、重症Ⅱ型8例。测定时间为入院当日、第3天、第7天。并与22例健康献血员对照。比较病情严重程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在胰腺炎病程中两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轻型及重症胰腺炎入院第一天血清TNF-α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3天、第7天,轻型组血清TNF-α明显下降,而重症组下降不明显,两组相比P<0.01。轻型及重症胰腺炎入院第1天ET-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相比无显差异,P>0.05。入院第3天、第7天,轻型组ET-1明显下降,而重症组无明显变化。重症组与轻型组相比,P<0.05。2例死亡患生前血清TNF-α、ET-1水平异常明显增高。结论:TNF-α、ET-1参予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血清TNF-α、ET-1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患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与前列腺素E1粉针剂(PGE1-CD)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型病毒性肝炎10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34例)为常规综合治疗;PGE1-CD治疗组(3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GE1-CD 100μg静脉点滴,Qd;Lipo PGE1治疗组(37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 PGE 20μg静脉点滴,Qd。疗程均为10d-14d。结果:Lipo PGE1组及PGE1-CD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治愈好转率显著提高(P<0.05),肝功能显著改善(P<0.01)。Lipo PGE1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GE1-CD组(P<0.01)。结论:2种剂型PGE1均可改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Lipo PGE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中IL-2、IL-8及IL-10等细胞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SAP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分为三组。 SAP组:6%的L-arginine诱导大鼠SAP;IL-10组:造模后腹腔内注射IL-10;C组:各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分批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IL-2、IL-8、IL-10的水平,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IL-10组血清IL-2、IL-8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在多个时间点显著高于C组并且低于SAP组(P<0.05),而IL-10显著高于C组和SAP组(P<0.05)。结论(1)血清IL-2、IL-8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正相关;IL-10是抗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负相关。(2)IL-10可作为潜代药物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引起胃粘膜损伤的病理改变,并探讨其引起胃粘膜损伤的可能机理。方法: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观察无水乙醇引起的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病理及扫描电镜改变,并测定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E2(PGE2)、生长抑素(SS)、胃粘膜表面粘液及胃粘膜血流(GMBF)。结果:无水乙醇可直接引起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及脱落;无水乙醇组与对照组比较胃粘膜中的PGE2(P<0.05)、SS(P<0.05)、胃粘膜表面粘液(P<0.05)、GMBF(P<0.05)均明显降低。结论:无水乙醇可直接损伤大鼠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其引起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机理可能与无水乙醇引起胃粘膜内PGE2、SS、胃表面粘液及GMBF降低,从而损伤胃粘膜的防御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酸脂清组方对高尿酸血症伴有关节肿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PGE2(前列腺素E2)、IL-6(白介素-6)的影响,研究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模型组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干预6天,第7天造模,造模后24小时时从下腔静脉取血测血清UA(尿酸)、PGE2、IL-6的含量.结果 酸酯清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UA降低(P<0.01)、PGE2降低(P<0.05),血IL-6含量用药后变化无显著性.结论 酸脂清组方可能通过降低PGE2的含量发挥对实验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束缚水浸法复制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测溃疡指数,检测血浆及胃粘膜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利用Westerndotblot法检测血浆及胃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s);并对胃组织细胞HSPs分布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健脾益气方(JPYQ)组和热处理组的溃疡指数极其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血浆及胃组织中PGE2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同时,血浆及胃组织中HSPS水平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提示JPYQ及热处理能抑制大鼠血浆及胃组织中PGE2水平下降,并诱导大鼠提高HSPs的表达水平,从而预防胃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14.
唐天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2):103-103,107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与速尿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GE1每天2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3d为一疗程,可重复2-3个疗程;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结果:PGE治疗1-2个疗程后,在减少尿蛋白、增加质量、改善肾功能等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GE1与速尿同时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用药量小,毒副作用少,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林明强  吕有凯  王日兴 《广东医学》2016,(18):2742-2745
目的:探讨β-半乳糖苷酶在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清中的活性变化水平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 大鼠3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n=10)、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n=10)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 组,n=10)。分别予以开腹后仅翻动胰十二指肠关腹、主胰管内注射1%牛磺胆酸钠溶液(0.1 mL/100 g体重)、主胰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0.1 mL/100 g体重)。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钙离子水平。取胰腺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后切片, HE 染色后光镜下观察3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胰腺组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较,MAP组和SAP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胰腺组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血清钙离子及血清β-半乳糖苷酶活性水平明显降低( P<0.05)。光镜下可见腺叶组织坏死严重、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组织间隙增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TNF-α表达明显增加。与MAP组相比较,SAP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胰腺组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血清钙离子及血清β-半乳糖苷酶活性水平明显降低( P<0.05),胰腺组织坏死严重、病理评分升高、TNF-α表达增加。结论血清β-半乳糖苷酶活性水平在大鼠急性胰腺炎时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复方风湿宁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致关节炎模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复方风湿宁注射液的抗炎、消肿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诱发的关节炎模型大鼠致炎足炎症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风湿宁注射液显著减轻角叉菜胶所致踝关节炎症大鼠的足肿胀度(P<0.05、0.01),显著减少大鼠致炎足炎症渗出液中PGE2的水平(P<0.01);显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足跖肿胀度(P<0.05、0.01),显著减轻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干质量(P<0.05)。结论 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时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录水平上调在肺损伤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作者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两种模型的大鼠肺组织的TNFα-mRNA表达的状况,同时观察了它与内毒素(ET)血症的关系。结果:ANP组血TNF-α水平显著高于AEP组,后者又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AP后1小时肺组织内即出现了TNF-αmRNA的明显表达,在早期(3小时内)两组大鼠的表达水平接近,但随后ANP组TNF-α转录水平明显较AEP组高(P<0.05),ANP组ET水平也显示高于AEP组,且当ET含量明显增多时(6小时),肺内TNF-α基因表达最强,结论:ANP时肺内出现TNF等细胞因子的损害性过度表面可能是发生肺损伤的重要原因,而内毒素血症的刺激是导致TNF过多生成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素E1治疗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PGE1 200μg静滴,1/d,7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动脉血分压及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每日早晚的最大呼气流量(PEFR)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FEV1,FVC,FEF25%-75%及PaO2的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PEFR与用药前相比改善有显著意义和高度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PGE1副作用轻账,治疗支气管哮喘总有效率达92.3%,结论:表明PGE1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PGE1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稳定肥大细胞膜,而达到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最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RIA法检测105例各型肝炎、HBsAg携带者及肝硬化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1(PGE1)水平。大多数肝病患者PGE1水平是升高的(P<0.5-0.001),重症肝炎升高不明显(P>0.05)。同时发现42例肝病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升高(P<0.01);重肝患者PEG1/TXB2比值明显下降(P<0.01)。血清总胆红素定量和PGE1成负相关(r=-0.1982,P<0.05),和TXB2成正相关(r=0.2898,P<0.05)。讨论了PGE1和TXB2在肝病患者血浆中浓度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门阻断和肝切除时前列腺素E1(PGE1)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肝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24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2组,所有动物均在第一肝门阻断40min后行肝左外叶切除,阻断45min后开放第一肝门。双照组缺血前10min和缺血后120min内经外周耳缘静脉持续滴入NO0.5ml.kg^-1.min^-1;PGE1组缺血前10min和缺血后120min内经外周耳缘静脉持续滴入PGE10.5μg.kg^-1.min^-1.缺血前后测定两组动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计算术后体重变化和动物3天手术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后PGE1组肝功能受损明显减轻;血清MDA含量降低;血清SOD升高(P<0.05)。PCNA达差异无显著性。PGE1组手术前后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天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P<0.05)。PGE1组术后3天手术死亡率减低(P<0.05)。结论:PGE1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活化腺苷酸环化酶-环单磷酸腺苷(AC-cAMP)途径相关。围手术期应用PGE1无明显地促进肝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