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5):138-143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中西药物联合使用特征。方法:提取全国33家三甲医院中22 691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电子医疗数据,对其临床用药信息采用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铂剂细胞毒类药、抗代谢细胞毒类药、免疫调节药、补血药4类西药药理联合使用频率最高(支持度18.8%);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胸腺肽注射液、托烷司琼5种西药品种联合使用频率最高(支持度4.55%);清热解毒剂、益气扶正剂、活血化瘀剂3类中药功效联合使用频率最高(支持度1.93%);鸦胆子油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2种中药品种联合使用频率最高(支持度1.94%)。结论:化疗是结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与奥沙利铂是临床经典的一线化疗方案。化疗与中医药相结合可达到增效解毒的效果,最常联合使用清热解毒剂、益气扶正剂和活血化瘀剂。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数据仓库,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规律,针对其真实世界治疗肺癌的临床中西药联合应用规律进行分析,为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探索治法模式及后续深入分析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通过提取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分析西药联合用药频数分布特点,应用Apriori算法分析联合用药关联性。最终纳入49 597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常见联用的中药为活血化瘀药、健脾和胃药、理气剂、清热解毒剂、通便剂、益气扶正剂;常见联用西药为5-HT受体阻断药、抗生素类药、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糖皮质激素药、镇痛药。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用药分布特征及关联规则呈现特定规律,符合基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肺癌核心治疗策略,该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我国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用药特点,提取2001-2016年全国33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的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疾病特征、证候分布、用药特点及治疗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全国22691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纳入分析,男-女1.59∶1,中位年龄62岁,好发年龄50~79岁。结肠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占47.10%,肝转移患者达36.02%。520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中,居前3位的中医证候分别是:脾气亏虚证(21%)、气阴两虚证(17%)和肝胃不和证(15%)。结肠恶性肿瘤患者西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抗代谢细胞毒类(61.23%),与铂剂类细胞毒类药联合使用频率最高(支持度42.40%),居前3位的西药品种分别是奥沙利铂(42.26%)、亚叶酸钙注射液(38.58%)和地塞米松(34.67%);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是清热解毒类(39.59%),与益气扶正类药联合使用频率最高(支持度12.72%),居前3位的中药品种分别是复方苦参注射液(14.62%)、参芪扶正注射液(10.18%)和艾迪注射液(6.48%)。该研究表明,脾气亏虚可能是结肠恶性肿瘤的主导证候,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中医药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及防止复发、转移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析真实世界中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人群特征、诊断特征、用药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范围内39家大型三甲中医医院及综合性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构建的大型集成数据仓库,提取2003年8月-2014年12月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电子医疗数据。采用SAS9.3统计软件,对人口学信息、诊断信息、医嘱用药信息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2家医院数据,涉及1510例患者,平均年龄(54.93±12.75)岁。入院科室以妇产科和肿瘤科为最多,入院方式以门诊入院最为常见。单次用药剂量为(14.53±4.24)m L,疗程为(6.62±5.49)d。联用西药主要为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保肝药、H1受体拮抗药、电解质平衡调节药。联用中药主要为清热解毒剂、回阳救逆剂、益气扶正剂、理气剂、止血剂。基于出院转归判定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7.8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人群特征明确,其真实世界临床用药剂量、疗程范围基本符合品种说明书相关界定,临床联合用药类型广泛。  相似文献   

5.
张寅  谢雁鸣  李彦楠  张长  陈岑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5):2900-2904
该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解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用药规律,为品种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借鉴。通过提取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分析西药联合用药频数分布特点,应用Apriori算法分析联合用药关联性。最终纳入研究49 597例符合要求患者,复方苦参注射液与5-HT受体阻断药、保肝药、抗生素类药、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糖皮质激素药、镇痛药、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联合应用较为常见。结果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用药分布特征及关联组合均呈现特定规律,符合品种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定位,相关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提取真实世界2550例食管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电子医疗数据,挖掘复方苦参注射液真实世界治疗食管恶性肿瘤的联合用药特征规律,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集成仓库为数据来源,对全国范围的22家三甲医院主要入院诊断为食管恶性肿瘤,并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患者提取其电子医疗数据,基于频数统计与关联规则数据挖掘、解析联合用药特征。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恶性肿瘤常与抗生素类药、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糖皮质激素药、营养支持药、质子泵抑制剂等联用,其联用药物关联规则组合呈现出特定规律,联合用药特征符合食管恶性肿瘤相关诊疗指南。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恶性肿瘤临床联用药物广泛,联用中西药物组合规律基本符合相关临床指南。基于对真实世界临床用药特征的解析,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侧重于降低化疗副作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为其治疗食管恶性肿瘤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淋巴恶性肿瘤真实世界临床用药人群特征,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提取3 674例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淋巴恶性肿瘤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对其一般信息、诊断信息、用药信息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95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来源科室为肿瘤科、血液科;基于出院转归判定的住院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15%;单次用药剂量以10-20 mL居多;疗程以4-14天为主;联用西药常见品种包括地塞米松、托烷司琼注射液、甲氧氯普胺片、胸腺肽注射液、环磷酰胺注射液等;联用西药常见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糖皮质激素药、抗生素类药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淋巴恶性肿瘤真实世界临床用药剂量、疗程基本符合说明书界定,用药人群特征符合品种定位及淋巴恶性肿瘤疾病规律;基于出院转归判定的住院患者临床疗效较为确切;联合用药类型广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大型集成数据仓库,提取全国范围内22家大型三甲医院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的11,203例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特征信息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结果: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集中在45~65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肿瘤科、心血管科入院;总有效率58.80%;单次用药剂量以10~20 m L居多;疗程以4~7 d、8~14 d为主;临床常见联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托烷司琼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甲氧氯普胺片、参芪扶正注射液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人群特征明确,符合肺恶性肿瘤疾病的一般规律;其临床用药剂量、疗程范围基本符合品种说明书相关界定,联合用药类型广泛且符合相关临床指南。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255-2259
目的: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真实世界中联合用药规律,以期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并为探索潜在治法及后续深入分析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大型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集成仓库,提取来自全国22家三甲医院诊断为恶性肿瘤且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患者的电子医疗数据,运用频数和百分比的描述性分析,以及基于Apriori算法的用药特征关联规则分析,对所记载的西药联合用药特征进行回顾研究。结果:共检索1510例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且临床诊断为卵巢癌患者电子医疗数据。西药类别的保肝药、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5-HT受体阻断药、糖皮质激素药,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常见,且常用联合用药关联规则组合呈特定规律。结论:真实世界中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联合用药特征显著,本研究为复方苦参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良好证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郜明月  谢雁鸣  张寅  陈岑  庄严 《中草药》2018,49(13):3143-3147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医疗数据,分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适应症(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提取全国范围22家大型三甲医院44 588例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适应症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对一般信息、西医诊断、用药剂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出院转归等特征,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适应症人群平均年龄57.30岁;男性多于女性;以肿瘤科、门诊入院为主,入院病情多为一般;西医诊断常见肺、肝、胃、结肠、乳腺等恶性肿瘤;单次用药剂量10~20 mL;疗程4~7 d最为多见;临床常联用药物包括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抗生素类药、糖皮质激素类药、5-羟色胺(5-HT)受体阻断药等。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不同系统、不同病情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适应症人群特征明确,符合恶性肿瘤疾病一般规律;其真实世界用药剂量、疗程范围基本符合品种说明书相关界定,联合用药类型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1.
加强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中医临证思维,有利于学生把握疾病规律;有利于学生准确的施方用药;有利于学生在临证时实施“治未病”.因此,在本科临床实习中,可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中医临证思维、指导学习中医经典、注重引导传统文化的学习这三方面,来加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普通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外科医生,同时,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临床课题是外科研究生培养的最佳捷径。临床外科实践不仅是选题的源泉,也是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循证医学方法编制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与现有的其他现有行业共识比较,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胸痛的发病机制和辨证施治效果。方法:对48例胸痛患者辨证分型。心血瘀阻型: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胸阳痹阻型:选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痰热壅肺型:选用小陷胸汤合千金苇茎汤;同时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本组48例,治愈31例,占64.58%;好转14例,占29.17%;未愈3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胸痛病因病机复杂,采用中医辩证施治,配合针灸疗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心内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参与医嘱审核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1月内蒙古包钢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3 360例,对其医嘱进行回顾分析。实施临床药师参与医嘱审核干预后收治的1 680例为观察组,另1 680例为对照组。选择资深临床药师、医师成立复核小组,比较2组医嘱不合理情况(药物数量、剂量、配伍等),并对医嘱干预被采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医嘱合格1 320例(78.57%),不合格360例(21.43%);观察组干预前合格1 330例(79.17%),不合格350例(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药师干预后,290例(82.86%)干预被采纳,合格率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14例(89.71%)为药物不合理问题。降压药、治疗冠心病类药物干预次数最多,分别为86次、52次,降糖药、治疗心功能不全类药物干预效果最好,采纳率分别为42/44(95.45%)、38/40(95.00%)。药物不合理问题以漏服92/314(29.30%)、剂量不当87/314(27.71%)、服药方法不当68/314(21.66%)较为突出,煎法不当53/314(16.88%)和配伍不当14/314(4.46%)发生情况较少。结论:临床药师在心内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参与医嘱审核的干预效果较佳,能够有效提高用药合理率,临床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药物问题较为突出,可加强对此类药物的干预以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协助处理药疗事故、指导护士正确请领、保管和使用药品、对医生用药行实施监控和干预的案例,阐述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对医师用药方案的监控和干预以及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协助处理药疗事故、指导护士正确使用药品,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可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促进合理用药、提升本院疾病治疗的竞争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骨关节炎不同的治疗方法并且比较相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5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105例患者中物理治疗37例,治疗优良率48.64%;药物治疗42例,优良率80.95%;手术治疗26例,优良率96.15%。结论: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物理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使用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联合我院自拟中药进行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2%、95.5%,参考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5%、72.7%,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促进心电图改善,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益安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安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方法]对30例门诊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起居,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体育锻炼;停用影响代谢药物。益安宁丸(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海马、鳖甲、龟板、石斛、五味子、西红花、三七、丹参等),10丸/次,2次/d。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益安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832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观察其流产率,探讨药流后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003年4月~2008年3月在我所行药物流产者832例(停经≤49天者493例 停经49~70天者339例)进行观察.全部研究对象给予空腹米非司酮25mg,每12小时一次,连续3天,第4天上午来所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同时在观察中设立宫缩剂加中药组,比较其用药后效果.结果:两组用药剂量及方法相同,两者的完全流产率、不全流产率、失败率分别为94.12%、5.27%、0.61%和91.15%、6.78%、2.06%(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流产后即给予宫缩剂配合益母草冲剂或加味生化汤,出血量、出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终止早孕的方法,流产后即给宫缩剂加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明显减少,出血时间缩短(P<0.05或P<0.01).说明活血化瘀的中药能促使药物流产后残留蜕膜排出体外,有利于改善药物流产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