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的因素和再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在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患者住院总耗时(7.03±1.22)天、手术平均时间(60.21±2.33)min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的因素,再给予复发患者实施改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手术配合。方法对21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并对手术配合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1例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0±5)min,平均手术出血(50±6)mL。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无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显著。护士熟练的操作技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手术护士和术者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内镜辅助下运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探查三叉神经并分离责任血管,在微血管与三叉神经间垫入Teflon涤纶绵。结果:41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确切,使三叉神经功能可以得到保护,是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内镜辅助治疗可提高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0年9月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与其术中所见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有密切关系。57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5年,41例(72.0%)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6例(28.0%)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例(10.5%)术后同侧面部有一过性轻度麻木,3例(5.2%)有轻度眼部干涩表现,所有患者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手术时在三叉神经近脑干区发现责任血管并进行充分分离、松解,实现三叉神经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患,将采取伽玛刀手术治疗的61例归为对照组,将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的62例归为研究组。1年后回访,观察不同手术疗效水平、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Brisman三叉神经痛治疗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3.77%)(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4.92%)显著低于对照组(24.19%),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复发率(8.06%)显著低于对照组(60.66%)(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疼痛疗效确切,并发症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同顾性分析76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0~35)个月,平均20个胃.72例患者HFs疗状消失,2例为手术无效者,2例术后约1年复发,手术有效率达到94.7%.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而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以及术中正确识别责任血管,充分的减压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疗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32例经验及疗效。结果30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延迟治愈,治愈率100%。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可靠、有效的方法,手术技巧的改良可以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经过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40例,明显缓解3例,无缓解2例;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别为(7.82±1.52)分和(0.68±1.42)分;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6例,探讨手术技巧及效果。结果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创伤小,手术疗效满意。结论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较好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巧以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手术操作、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术中将微血管隔开、减压后,绝大部分症状术后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无面肌瘫痪、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我科手术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开颅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中采用垫片隔开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结果】75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84%),明显改善10例(11%),总有效率95%,无改善4例(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创伤小,对血管和神经均无损伤,效果确切,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经验及疗效。结果:28例疼痛完全缓解,治愈率100%。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技巧的改良可以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血管减压术与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延迟愈合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来治疗面肌痉挛病例;前期采用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7例,与后期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1例;并分别统计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所发生的延迟愈合的概率,经过手术治疗后2年回访症状好转为有效。结果前期47例中有29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10例术后1周症状消失,6例术后3个月症状缓解,2例术后2年回访症状无明显改善;后期41例中有35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3例术后1周症状消失,2例术后3月症状消失,1例术后2年症状缓解,无无效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较传统单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能明显减小延迟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施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术中发现96.9%的患有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压迫或接触,手术总有效率达93.8%。并发症发生率为3.1%。复发率为3.1%。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是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治疗;手术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等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通过对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的手术配合,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 手术确定了1462例三叉神经痛、428例面肌痉挛和51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压迫责任血管;对1876例局部蛛网膜和颅神经间的粘连行神经松解手术;对45例行神经根部分切断。手术效果满意,总有效率100%。随访6个月至两年,疗效稳定。全组无术后死亡。结论 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个性化的术中配合是发现和防止遗漏责任血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经过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检查后,对有血管压迫者的327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随诊比较疗效,分析手术操作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术后症状立即消失256例,1周内消失29例,1个月内消失21例,半年内消失9例,1年内消失1例,观察1年7例症状减轻,无效2例,复发2例;49例发热,6例脑脊液漏,29例有迟发性面瘫,7例听力丧失,4例轻微共济失调。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手术方式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枕下锁孔入路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对3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26例采用锁孔入路,12例采用传统手术入路。对治疗效果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1例,延迟缓解2例,明显减轻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4%。锁孔手术有效率为25/26(96.15%),传统手术有效率为11/12(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面部麻木5例,听力减退9例,面部疱疹5例,角膜炎2例,颅内感染1例。结论:枕下锁孔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与传统开颅手术有效率相似,但具有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其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的难点.尽管1976年Jannetta[1]提出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并发展了显微血管减压术,但由于血管压迫并非系唯一原因,手术方案应以术中具体情况确定.1998-2006年对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3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血管压迫分别采用显微血管减压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发病特点和影像学资料,明确病因后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有典型三叉神经痛症状者经核磁扫描往往可发现责任血管,阳性率占86.7%,这些患者进行彻底的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疗效显著,手术显效率达86.7%。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典型症状的筛选和术前特殊序列核磁共振扫描有助于发现病因,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白利民  闫威申  强等 《吉林医学》2014,(10):2182-2183
目的:探讨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HFS病例120例,现在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6个月~8年随访,抽搐完全消失95例,减轻15例,手术无效10例,无复发,总有效率为83.3%。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熟练地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及桥小脑角区局部解剖知识、术中面神经根部的显露、正确识别责任血管、减压棉片的大小及放置的位置等是影响手术效果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