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和(或)γ刀放射治疗多发脑膜瘤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经头颅CT或MRI初步诊断为脑膜瘤患者25例,选择显微手术和(或)γ刀放射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5例病例中有1例单纯行γ刀治疗,其余24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7例手术后再行γ刀放射治疗;22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3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7例手术后再行γ刀放射治疗的患者在随访期限内未见脑膜瘤的复发及增大.结论:根据脑膜瘤的情况,合理选择显微手术和(或)γ刀放射治疗是治疗多发性脑膜瘤较为有效的方法,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CT扫描动态观察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颅脑外伤后颅内的异常改变往往并非固定不变,一次CT扫描并不能反映其动态变化。动态的CT扫描观察不仅能发现颅内血肿的有无、大小、部位,而且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我科3次以上CT扫描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ATICH)116例患者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其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的难点.尽管1976年Jannetta[1]提出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并发展了显微血管减压术,但由于血管压迫并非系唯一原因,手术方案应以术中具体情况确定.1998-2006年对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3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血管压迫分别采用显微血管减压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以单侧发病居多,双侧较少见.我科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收治17例高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双侧颅骨单孔钻孔引流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是一种颅内微血管病变,以淀粉样物在软脑膜、皮层甚至皮层下的中、小动脉中膜和外膜内沉积,血管平滑肌层失去正常生理功能为主要病理特征,大多不伴有全身系统性淀粉样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3日~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雪凝灾害,对交通、运输、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交通事故及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增加。本文总结在雪凝期间收治的83例患者中的41例颅脑外伤,回顾分析其外伤特征并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可单独存在或与各种类型TBI并存,是影响TBI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成为TBI救治中的难点.笔者对2002年1月- 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6例TBI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手术疗效,探讨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对66例外伤后急性脑肿胀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结果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16例(24%);植物生存11例(16.6%);重残10例(15.1%);良好29例(43.9%)。结论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术后减压充分,从而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能有效改善其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张海  宋世宾  杨华 《贵州医药》2008,32(3):252-252
随着现代显微神经外科的不断发展,锁孔开颅以其创伤小、美观的特点得到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和应用,我们在2007年3~5月间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治疗12例鞍区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9~65岁,平均38.4岁,病程3月至8年,平均  相似文献   
10.
陈益民  杨华  王凡  宋世宾  刘健 《贵州医药》2006,30(6):528-529
颅内动脉瘤发病率为0.2%~1%,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34%[1]。尽管血管内栓塞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关于动脉瘤手术治疗和栓塞的争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结束,但作为互补,直接夹闭动脉瘤仍然是最成熟可靠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共对23例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