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危机脆弱性现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和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对70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信仰三个维度中,大学生社会信仰维度评分最高,男生社会信仰维度评分低于女生(t=-2.937,P=0.003),实用信仰维度高于女生(t=2.266,P=0.024),城镇生源大学生超自然信仰维度评分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t=3.077,P=0.002),不同年级大学生实用信仰维度存在差异(F=6.624,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5.67%的大学生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无法保持平衡,男生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评分高于女生(t=3.425,P0.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评分存在差异(F=3.071,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社会信仰对危机脆弱性评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大学生社会信仰水平可以预测危机脆弱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性别、负性情绪对医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杀态度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91名大学一年级医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不同性别医学生对自杀4个维度的态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负性情绪的医学生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态度和对安乐死的态度2个维度与无负性情绪的医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5)。结论 医学生对自杀的态度明显受负性情绪影响,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父母和儿童对儿童冲动行为认识的差异和各自的倾向性。方法于2014年5月在河南省唐河县第一小学二至五年级中采用抽签法抽取各年级二、四、六班共12个班级的750名学生,采用儿童自评和父母评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Barratt冲动量表测评。对儿童进行分组:6岁≤年龄9岁为小年龄组,9≤年龄≤11岁为大年龄组;Barratt冲动量表总评分≤31分为低分组,31分为高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父母评与儿童自评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小年龄组在注意维度评分上父母高于儿童(t=-2.23,P=0.02),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年龄组在各维度及总评分上父母均高于儿童(t=-4.95~-2.49,P≤0.01);低分组计划维度评分儿童高于父母(t=2.54,P=0.01),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分组各维度及总评分上父母均高于儿童(t=-5.07~-2.29,P0.05或0.01);男、女生除男生计划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评分父母均高于儿童(t=-3.42~-2.23,P0.05或0.01)。结论对于儿童的冲动行为,儿童的觉察弱于父母,而父母可能关注不当,更易受儿童的年龄、冲动程度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西安某高校本科学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对442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SCL-90结果显示,大一学生在抑郁评分上显著高于大三学生(P<0.05);焦虑评分随着学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且男生和女生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恐怖项得分上,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艾森克人格问卷的4个分量表得分除大三女生与其他分组在掩饰性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他各因子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内外倾和掩饰性与SCL-90多数因子呈负相关,精神病性与SCL-90多数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心理问题与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特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的特点,为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运用SPSS11.0for windows XP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大学生学习压力感受性七个维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学习气氛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学习条件压力及家庭期望压力;(2)在家庭期望压力感维度上,大一、大三年级的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P〈0.05);(3)女生在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和学习气氛压力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P〈0.01,P〈0.001);(4)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5,P〈0.01,P〈0.001);(5)除“学习气氛压力”外,志存高远和悲观失望型大学生在其余六个维度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安于现状型大学生的得分(P〈0.05,P〈0.01,P〈0.001);(6)家庭条件较富裕的大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的低于家庭条件一般和较贫穷大学生(P〈0.01,P〈0.001)。结论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学习压力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性别、志向水平、家庭条件的大学生在学习压力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留守初中生的父母同伴依恋、心理弹性及其关系,为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绵阳市某县两所中学的初中生共842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初中生292名(34.68%),非留守550名(65.32%)。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心理弹性量表(RS)进行评定,并分析IPPA和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留守组的父亲依恋分量表中疏离维度评分高于非留守组(P<0.01);留守组男生的父亲依恋分量表中疏离维度和同伴依恋分量表沟通维度评分均高于非留守组男生(P<0.05或0.01),留守组女生的父亲依恋分量表疏离维度评分高于非留守组女生(P<0.05),其父亲依恋分量表信任维度、同伴依恋分量表中信任和沟通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非留守组女生(P均<0.05)。②留守组与非留守组初中生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留守组初中生中,除父母依恋分量表的疏离维度外,其余IPPA各分量表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RS评分均呈正相关(r=0.261~0.494,P均<0.01);非留守初中生中,IPPA各分量表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RS评分均呈正相关(r=0.123~0.583,P均<0.01)。结论留守初中生存在普遍的依恋关系与安全感问题,以留守女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现实人际困扰状况。方法采用自制大学生压力源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一、大二、大三共1291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困扰各年级总捡出率为27.2%;大二和大三人际敏感因子均分高于大一,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并有显著差异,但其中对人际关系可能有明显影响的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际困扰、人际敏感症状存在年级、性别差异和典型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亲子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共6个班(每个年级两个班)的学生596名,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进行评定,分析父母亲子关系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至少存在一项以上阳性症状因子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84名(32.8%).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总分、总检出率均为一年级大于二、三年级;冲动倾向检出率一年级最高,二年级居中、三年级相对较低(P<0.05,P<0.01);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总分均为女生大于男生(P <0.05,P<0.01).排序在不良亲子关系前六位的因子分别是:不安、溺爱、盲从、矛、不一致、干涉.父母亲的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干涉、不安、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均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父母期待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结论 亲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和大学生成功恐惧感问卷对包头师范学院的220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成就动机水平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5),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P〈0.05)。女生在异性吸引方面的成功恐惧感显著高于男生(P〈0.05),四年级学生对家庭生活和异性吸引方面的成功恐惧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P〈0.05)。成就动机总分与成功恐惧感在除家庭生活维度外的5个维度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0.01),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恐惧感的全部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大学生成就动机高者对成功的恐惧感较少,较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情况,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方法通过中国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CSAS)对安徽某医科院校270名大一新生的适应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CSAS量表评分结果显示,在自我适应维度上,男生量表评分高于女生(P〈0.05);在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及满意度4个维度上,生源地为城镇的学生量表评分高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P〈0.05,P〈0.01);在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及满意度维度上,独生子女评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P〈0.01)。结论医科院校大一新生对于目前的校园生活诸多方面表现出消极的、不满意的状态,对新环境的适应存在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