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有毒中药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临床运用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体会在应用有毒中药时,采用减毒配伍,增效配伍,以及严格用量,久煎减毒,合理服药等方法,可以减低有毒中药的毒副作用,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做到正确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有毒中药饮片具有一定的毒性成分,这些毒性成分往往也是其有效成分.采用合理的方法对有毒成分进行减毒增效,科学合理地对毒性成分加以利用,在中医临床上仍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对有毒中药饮片的应用历史、炮制机理、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便于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藤黄药理作用广泛,但其为剧毒中药,因而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通过炮制能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总结并归纳了藤黄炮制方法,炮制对其化学成分、药效、毒性等方面的影响,为今后深入进行有毒中药炮制,特别是藤黄的炮制“减毒增效”研究提供相关依据,并为藤黄科学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临床角度分析探讨有毒中药使用后出现毒副反应的关键环节, 包括对中药毒性的重视度、传统中医减毒控毒知识的掌握度、有毒中药临床使用的规范性、药材基原考证与炮制品使用的准确性、现代使用方法及剂型与传统的统一性、了解病情和诊后医嘱的全面性, 提出应谨慎对待有毒中药的使用剂量和时间, 选用正确的药材基原、炮制品、剂型及服药法, 了解现代毒理知识, 注意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对机体的损害等, 从而安全合理使用有毒中药。   相似文献   

5.
从药物数量、毒性的认识、防毒控毒方法等方面对不同历史时期有毒中药的应用进行了梳理。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发现有毒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秦汉两晋时期首次进行毒性分级,记载中毒解救方法、有毒中药应用原则,确立减毒防毒方法;唐宋金元时期"十八反"、"十九畏"广为流传;明清民国时期,有毒药物数量增加,涌现善用毒药医家;现代重视减毒控毒并进行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重视有毒中药管理,公布中药毒性药物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海南省有毒野果毒性分布情况,制定预防和控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对策.方法 采用查询资料、现场调查和专家鉴定的方法收集资料,鉴定有毒野果品种,建立危险度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按照《药典》毒性分级方法,海南省常见有毒野果有23.6%属于大毒野果,27.3%属于有毒野果,49.1%属于小毒野果.采用危险度数学模型综合评价,高度危险有毒野果占11.8%,中度危险有毒野果占9.2%,低度危险有毒野果占79.0%.结论 采用危险度数学模型指标评价海南省常见有毒野果危险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有毒中药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有毒药物使用剂量。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用量范围,收集本院门诊2012年4—6月的中药处方3387张,对处方中含有的29种常用有毒药物的实际用量进行分析。结果 3387张中药处方中,涉及有毒药物的处方1383张,29种有毒药物与《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相比较,存在超剂量使用的处方1 111张。结论处方中有毒中药超剂量使用现象较多应引起注意,临床应合理应用有毒中药以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毒性中药,需减毒或去毒才能药用,故有毒药物的炮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50年来,广大医药工作者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取得了许多关键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配伍是有毒中药减毒存效或增效的主要方法。介绍了“异类相制”复方配伍减毒理论的背景、内容和要点,“异类相制”复方配伍减毒理论主要包括性味相制、异效相制、扶正制毒三部分内容,并对清络通痹方中雷公藤配伍减毒的原理进行了解析,最后阐释了“异类相制”复方配伍减毒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浅析有毒中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搜集医学名家的理论和实验资料、中医的文献资料等,具体说明有毒中药在抗肿瘤的治疗中的现象和反应,思考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有毒中药虽然有毒,但是有毒中药在医学上应用很是广泛,很多的实验和临床都说明了这一点,解毒法在医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论:有毒中药可以在抗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应用,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深一步的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研究染毒途径对动物体重的影响。 方法 通过喂养试验观察两种给药方式对体重的影响。 结果 两种给药方式各剂量组织动物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均未见异常 ,但喂饲组第 1~4周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喂饲灌胃组除第 2周体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第 1、3和第 4周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说明染毒途径不当导致动物体重下降。 结论 正确选择给药方式、排除人为因素才能正确判定受试物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2.
解毒排毒法内外合治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救治毒蛇咬伤的临床方法。方法:对毒蛇咬伤患者采用中医药解毒排毒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9例患者治愈37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8.5%,痊愈显效率76.8%。结论:解毒排毒法内外合治毒蛇咬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55例各种小儿中毒的临床体会,其中年龄从5个月~11岁,中毒方式以误服或过失吸毒气为主,其就诊时间自20分钟~24小时不等。依其毒物性质及中毒方式引起不同器官系统的病变,其脏器受累程度与毒物的性质、量、中毒时间的长短有关,经及时有效治疗,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03~2007年间国内蒙医、蒙药文献发表情况的分析,明确我国近年来在蒙医、蒙药方面的研究状况.方法:采用网络版CBMs,分别以"蒙医"和"蒙药"为检索主题词以及相应副主题词进行检索,同时采用限定检索的方式对相关主题词文献进行检索.结果:2003~2007年间,国内发表关于蒙医、蒙药文献分别为461篇和806篇,蒙医文献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而蒙药文献量无明显变化;蒙医、蒙药文献研究方向分布广泛,但文献最多项均为治疗应用方面;蒙医、蒙药主题文献量最多期刊均为<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蒙医、蒙药主题文献著者数量庞大.结论:蒙医、蒙药文献的研究状况呈现多元化分布趋势,研究领域正在拓展.该分析结果将为蒙医、蒙药的相关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舰艇用防火漆热解气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舰艇用防火漆热解气小鼠急性吸入毒性。方法 :急性试验用鼠 6 0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0只 ,各组试验浓度呈等比级数 ,染毒柜为六面体的玻璃柜。启动热解气循环系统后 ,用煤气火焰烧烤干漆膜试样 ,直到全部炭化 ,小鼠在染毒柜内静式吸入 2h ,观察小鼠在染毒期间的活动情况 ,存活小鼠饲养观察 2周 ,解剖作病理检查。结果 :染毒后急性死亡小鼠以肺的急性损害为主要特征。存活小鼠镜下所见各脏器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防火漆热解气小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求得LC50 为 5 7.72mg/L ,舰艇用防火漆属低毒类。  相似文献   

16.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蒙医药的地位和现状,并对如何继承和发展蒙医药科学进行了探讨,为发展蒙医药产业,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蒙医药资源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蒙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蒙药在治疗类风温关节炎方面得到很快发展,但各个中蒙药的治病机理却不尽相同。本文按照中蒙药治疗类风温关节炎机理的不同而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8.
The luminous intensity of dark varant(S1)separted from photobacterium phosphor-reum(A2) was 1/10 000less than that of wild-type.Ethidium bromide(EB)(0.6mg/L),Myto-mycin C(MC,0.05mg/L),2-amino fluorine(2-AF,1.0mg/L)call could strongly induce rever-sion mutation for S1 within 24 h and increase reversion ratio significantly.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se revertants had stable genetic characteristic and the mutation may take place at gene levels.The mutagenesis to S1 caused by EB,MC and 2-AF was detected and it may be used as a new rapid,simple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gene toxicant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9.
加快蒙医药原始创新研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蒙古民族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独特地、不可磨灭地贡献。蒙医药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蒙医药原始创新研究视角,探讨了蒙医药实现原始创新的基础与成就,优势与困难,机遇与挑战以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中ANP、ET和CGRP在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受试者分为蒙古族高血压组、蒙古族对照组,汉族高血压组和汉族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P、ET和CGRT。结果: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NP、ET和CGRP的浓度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意义;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NP和CGRP浓度比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对照组高(P<0.01)。结论: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同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ANP和CGRP浓度增加可能是蒙古族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