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振媚  蒋小菊  庞振瑶 《广西医学》2009,31(10):1420-142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据造影结果及是否患糖尿病分为对照组31例(无糖尿病及冠心病),糖尿病组30例(T2DM组),冠心病组44例(CAD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73例(T2DM合并CAD组),T2DM合并CAD组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分别测量ABI并加以比较。结果ABI在各疾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CAD组显著低于T2DM组、CAD组(P〈0.05);T2DM合并CAD组中三支病变组ABI显著低于单支、双支病变组(P〈0.05);12DM组和CAD组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可以预测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和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评价ABI指数对临床冠心病患者危险程度预测价值的意义。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06例,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将各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并对其进行ABI测量,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三支病变组ABI(0.81±0.18)与正常组ABI(1.07±0.16)及单支病变组ABI(0.98±0.1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支病变组ABI(0.87±0.20)明显低于正常组ABI(1.07±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BI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BI是一种无创、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踝臂指数(ABI)、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ABI和HCY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诊CHD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52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4例)和非冠心病组(38例),根据病变程度又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所有入组个体分别测定其ABI值,同时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测定HCY。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血清HCY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值无差异(P〉0.05);冠心病组中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的HCY值高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ABI值低于单支病变组,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组的ABI值异常率和HCY异常率均高于非严重病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升高和ABI值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有关,联合应用ABI及HCY对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钱中良  李旭东 《医学综述》2013,(24):4589-4590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锡山人民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包括42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45例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及33例多支病变。选择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探讨PWV、ABI及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PWV及hs-CRP显著升高,ABI显著降低(P〈0.05);在冠心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患者中,PWV及hs-CRP依次升高,ABI依次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PWV及hs-CRP正相关(r=0.576,0.628,P〈0.05),与ABI呈负相关(r=-0.752,P〈0.05)。结论 PWV、hs-CRP及ABI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冠心病危险分层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唐文红  张琴  孙中波  陈晓婕 《广西医学》2006,28(10):1517-152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8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和冠脉病变组,冠脉病变组又根据不同病变支数、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获得的HRV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冠脉病变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冠脉正常组,冠脉病变支数愈多,狭窄越严重,HRV各指标降低越明显(P〈0.05或〈0.01),而左冠脉病变者HRV各指标略低于右冠脉病变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HRV改变越明显,HRV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评价踝臂指数(ABI)对老年冠心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00例〉65岁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痛组,并选择同期住院〉65岁的非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29例,冠状动脉CTA检查无狭窄、斑块、钙化者7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二组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血脂、血糖、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等参数,并应用超声测量ABI。结果冠心病组有糖尿病史、吸烟史者及超敏C反应蛋白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痛组ABI(0.91±0.17)与对照组ABI(1.18±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间以ABI〈0.9的病例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与老年冠心病有良好的相关性,ABI≤0.9对老年冠心痛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对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ABI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及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观察ABI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最大狭窄程度分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间ABI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组与冠造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AB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提示ABI≤0.90是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可靠指标。结论ABI≤0.9对冠状动脉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ABI与冠状动脉病变最大狭窄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评估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b—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稳定性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79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b—ox—LDL浓度。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Ab—ox—LDL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Ab—ox—LDL和hs—CRP在对照组无相关性(r=0.302,P〉0.05),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r=0.706,P〈0.01);在冠心病组,Ab—ox—LDL与Gensini积分呈低度相关(r=0.36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呈正相关。结论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不仅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评价冠心病斑块的稳定性,二者在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相关性。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52例,冠心病组86例(其中单支病变组41例,多支病变组45例),男44例,女42例;对照组66例,男34例,女32例。测定血纤维蛋白原、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糖(Glu)水平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冠心病组TG、TC、LDL、HDL及Glu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IB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FI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冠心病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改良Gensini积分值进行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观察不同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程度。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同样增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中TC、TG、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也随着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递增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冠状动脉病变轻重为因变量,TC、TG、LDL及CRP指标为自变量分析显示,TC、TG、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均为冠状动脉病变轻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已知TC、TG、LDL危险因素的前提下,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也显示出较高的相关性(0R=2.92,95%CI为1.10~5.32)。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ABI)和心脏结构与功能以及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8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ABI分组,A组ABI≤0.9,B组ABI〉0.9,同时测量两组的心脏结构指标: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舒张期直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F斜率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结果A、B两组比较,年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LAD、LVDD、LVPW和EF斜率均无统计学意义.FS和EF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三支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I与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严重冠脉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外周动脉硬化指标踝臂指数(ABI)、脉压(P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然后将冠心病组按Gensini积分多少分为轻度病变组(≤20分)和重度病变组(>20分);所有对象均进行ABI及血压测定,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ABI、P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ABI较对照组低,重度病变组ABI较轻度病变组低.重度病变组ABI异常发生率高.冠心病组PP较对照组高,重度病变组的PP较轻度病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ABI呈负相关,与PP呈正相关.结论 ABI、PP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病变越重,动脉弹性越差.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ABI越低、PP越高可能冠脉病变越严重.  相似文献   

13.
汪坤 《安徽医学》2013,34(5):640-64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踝臂指数(ABI)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5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的分为3组,A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40mg/d阿托伐他汀钙;B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0 mg/d阿托伐他汀钙;C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3组患者血脂、血压、ABI与PWV等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血压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C组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A组血脂和血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ABI和PWV均有改善,C组改善不明显。A组ABI提高程度和PWV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对患者的血压、血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小剂量,且对ABI的提高和PWV的下降也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14.
踝-臂血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踝-臂血压指数(ABI)和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2008年6月在本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111例,男性79例,女性32例,年龄56.9±7.8岁。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者81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0例。患者在术前取平卧位,测量四肢血压后计算踝-臂血压指数,即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正常值≥1.0。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用Judikin’s法按常规选择投照体位。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30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0.43±10.85;ABI=1.14±0.21);单支病变组(33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13.54±9.96;ABI=0.95±0.25);双支病变组(30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24.26±11.26;ABI=0.96±0.29);3支病变组(18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39.55±12.36;ABI=0.68±0.35)。冠状动脉正常组和有冠状动脉病变组的ABI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的ABI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ABI越小。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和ABI的相关系数为-0.536(P=0.0001),即冠状动脉造影积分越高,ABI越低,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提示糖尿病、空腹血糖增高和冠状动脉积分增高是ABI<0.9的预测因素。结论:ABI是预测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患者群中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纳入研究的168例患者按照ABI≥0.9者为A组(73例),ABI<0.9者为B组(95例),收集其基本临床资料、测量ABI、行冠脉造影记录病变部位、数量。结果糖尿患者中合并ABI<0.9的人群平均冠脉病变支数显著多于ABI≥0.9的受试人群(P<0.001),达(2.2±1.0)支/例。两组对比,冠脉病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I<0.9的人群中复杂类型(B2型、C型)比例(60.3%)远高于ABI≥0.9人群(33.9%)。ABI在糖尿病受试人群中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52.5%,特异性为87.2%;预测复杂病变(B2+C)敏感性为49.2%,特异性为90.6%。ABI是复杂病变(B2+C)的独立预测因子(OR:3.42)。结论ABI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的筛查是一项简单、价廉、无创、较可靠的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的复杂病变也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糖尿病病人踝肱指数(ABI)与其预后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 ABI 水平,根据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ABI 水平0.9~1.3,280例)、低水平组(<0.9,48例)、高水平组(≥1.3,22例),检索并整理3组患者病例资料及并发症相关资料,Pearson 相关分析 ABI 与患者预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结果:3组年龄、病程、吸烟史、TC、TG、LDL-C、HDL-C、HbAlc 水平、脑梗死、动脉硬化、DKD、DPN 及糖尿病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低 ABI 与脑梗死、动脉硬化、DKD、DPN 及糖尿病足显著相关;而高 ABI 与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低 ABI 水平时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不利于其预后;而高 ABI 糖尿病并发症与正常 ABI 病人比较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病人踝/肱指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锋鹏  雷寒 《重庆医学》2005,34(2):263-265
目的探讨住院的冠心病人群中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发病情况,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冠心病病人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心血管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病变情况等.采用DINAMAP测振法获得双侧踝动脉和肱动脉收缩压,算出踝/肱指数, 踝/肱指数<0.9表明合并有周围动脉疾病.结果共有102例入选,其中合并PAD38例,发生率37.2%.心血管危险因素中除年龄外,高血压,糖尿病等均不与CAD合并PAD相关.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冠脉3支血管病变是CHD合并PAD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CHD病人中PAD的发生率较高,两者合并存在可能反映了较高的动脉粥样硬化负荷.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与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A组)及76例非冠心病患者(B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取时域指标SDNN代表HRV,同时测量ABI,分析冠心病患者HRV与ABI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A组)与非冠心病组(B组)相比,其HRV明显降低,同时ABI也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HRV与ABI呈正相关(r=0.358,t=2.33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HRV及ABI降低,并且HRV是ABI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刘国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31-1332
目的:探讨踩臂指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483例(年龄≥60岁)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分为PAD组(ABI≤0.9,n=144)和非PAD组(ABI>0.9,n=339),随访1年。结果:PAD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冠状动脉血运重建)49例(34.0%),高于PAD组的59例(17.4%);(P=0.001)。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BI(OR=2.45),糖尿病(OR=2.01),年龄(OR=1.74),陈旧心肌梗死(OR=1.65)。结论:ABI是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6月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Hp感染)与对照组(非Hp感染),对两组血脂指标、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血浆hs-CRP、血清oxLDL、CCA-IMT、CB-IMT、CCI-IMT及PWV均显著高,ABI显著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可能是通过影响机体脂质代谢、引发炎症反应、提高oxLDL水平引发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粥样斑块不稳定,达到促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