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构建含有人乳头瘤病毒(HPV)6b和11型E6/E7基因的表达质粒和建立这些基因的转染细胞株。方法 分别将HPV6bE6、HPV6bE7、HPV11E6和HPV11E7克隆于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脂质体介导转染B16细胞,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鉴定mRNA转录。结果 通过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证实,构建质粒中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完全正确。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测到B16细胞发出绿色荧光。以G418筛选的抗性细胞克隆提取RNA并经RT-PCR扩增出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基因片段。结论 建立的小鼠肿瘤细胞B16表达HPV6bE6、HPV6bE7、HPV11E6和HPV11E7基因。提示转染的细胞株可移植于小鼠,利于体内研究这些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和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E6E7基因变异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6E7结构特点,为研制HPV16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从HPV感染组织中提取DNA,PCR鉴别其型别,从单独HPV16感染的标本中分离HPV16 E6E7基因,克隆入载体pGEM-3ZF,进行双向测序,与德同标准株进行比较。结果 构建了北京地区HPV16E6E7的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776bp,与已发表的德同标准株长度相等,3处核苷酸发生变异,同源性99.7%。分别位于第60、96和565nt(相当于HPV16全长序列中第142、178和647nt),2处位于F6区,1处位于E7,其对应氨基酸分别为第20、32和188个氨基酸,分别由Pro(CCA)、Asp(GAT)和Asn(AAT)变异为Pro(CCG)、Glu(GAG)和Ser(AGT)。结论 北京地区HPV16E6E7基因结构与德国标准株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瘤病毒18型E6E7反义RNA表达重组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致病机理和寻找由HPV所致疾病的治疗途径 ,研究了HPV1 8型E6E7反义RNA表达重组体的构建。方法 以HPV1 8型全基因质粒为模板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HPV 1 8型E6E7区 81 6bp片段 ,以逆转录病毒pLNSX为载体 ,构建HPV 1 8型E6E7逆转录病毒重组体 ,并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Southern杂交分别鉴定插入方向和特异性检测。结果和结论 筛选出可表达HPV1 8型E6E7逆转录病毒重组体。该反义RNA表达重组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E6E7基因的作用 ,以及探索是否能通过反义技术调控E6E7基因的表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构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6/E7基因稳定表达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KC),为研究HPV16 E6/E7诱导的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转化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两步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人包皮角质形成细胞(HFK),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对细胞稳定转染HPV16 E6/E7基因,连续培养30代以上,筛选出永生化KC,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传代2次的原代HFK;②实验组:传代2次的原代HFK感染LV5-HPV16 E6/E7,感染细胞记录为A0代,感染后以传代次数记录(A1、A2……);③阳性对照组: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SiH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印迹实验分别检测空白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HPV16 E6/E7 mRNA、蛋白及CK14蛋白的表达,CCK-8及Transwell Inser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裸鼠致瘤实验检测实验组A30、阳性对照组SiHa细胞的致瘤能力。结果 成功分离原代HFK。LV5-HPV16 E6/E7重组质粒感染原代HFK后,空白对照组细胞无荧光表达,连续传代后出现衰老表现,实验组A30细胞体积、形态较原代HFK无明显变化,且荧光表达率为1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1、A10、A20、A30细胞HPV16 E6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7.12、8.07、6.53、5.66;P值分别 < 0.001、 < 0.001、 = 0.001、 = 0.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1、A10、A20、A30细胞HPV16 E7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3.20、4.29、3.75、4.22;P值分别为0.024、0.008、0.013、0.014)。空白对照组未见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而A30及SiHa细胞可见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显示,实验组A10、A20、A30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t值分别为6.49、7.55、9.43;P值分别为0.003、0.002、0.001),而A1的增殖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2.40,P = 0.074)。Transwell Insert侵袭实验显示,A30不能穿过基底膜,SiHa细胞可穿过基底膜被染成蓝色。裸鼠接种A30细胞2个月后无肉眼可见肿瘤,组织学亦显示无肿瘤形成,裸鼠接种SiHa细胞后可于皮下形成肿瘤。结论 通过采用慢病毒技术转染HPV16 E6/E7基因成功建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可作为HPV相关研究中的理想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16 E6/7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构建pCEP4-HPV16 E6/7真核表达质粒,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HPV16 E6/7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EP4-HPV16 E6/7真核表达质粒,将经线性化的包含启动子、目的基因、PolyA尾的完整的真核表达DNA,通过将外源基因显微注射到供体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中,再植入到假孕受体鼠的输卵管中,获得129只F0代小鼠.常规法提取这些转基因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分析,得到5只原代转基因小鼠,再进行DNA印迹分析,其中4只小鼠的DNA出现与阳性质粒对照类似的特异条带,说明E6/7整合在这4只小鼠的基因组中。将Founder小鼠与正常FVB配种,后代经PCR检测,统计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证明外源基因稳定遗传给后代。在4只5月龄F0代阳性转基因小鼠中有2只小鼠耳朵皮肤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了pCEP4-HPV16 E6/7真核表达质粒,用包含CMV启动子、HPV16 E6/7目的基因转基因的小鼠已出现皮肤组织不典型增生。结论 获得可繁殖传代的整合了HPV16 E6/7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从宫颈癌组织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中构建的HPV16 E6E7疫苗的免疫活性.方法:以宫颈癌组织DNA为模板,运用 PCR方法扩增HPV16 E6E7 DNA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pcDNA-E6E7基因疫苗株.酶切电泳验证重组质粒.将重组pcDNA-E6E7质粒肌注免疫BaLB/c小鼠后IFA法检测其体液免疫反应,ELISA法检测其细胞免疫功能.结果:pcDNA-E6E7疫苗经肌注方式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结论:构建的pcDNA-E6E7基因疫苗株能诱导小鼠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尖锐湿疣(CA)标本中克隆出人乳头瘤病毒11型(HPV11)早期蛋白E6、E7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从CA标本中扩增出HPV11E6、E7基因,与载体pGEX-6P-1连接成重组质粒pGEX-6P-1/E6、pGEX-6P-1/E7,酶切鉴定及双脱氧法测序观察其变异状况。结果:克隆出HPV 11早期蛋白E6、E7基因,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E6、pGEX-6P-1/E7。本研究克隆出的HPV11 E7基因与GenBank标准株序列完全相同,E6基因有两个位点的变化。结论:本研究克隆出的HPV11 E6、E7基因与标准株基本相同,这将为进一步研究E6、E7基因的表达、免疫活性及流行病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女性尖锐湿疣(CA)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以及高危型HPV16的E2、E6、E7基因突变及致癌抗原E6、E7表达。方法从24例女性CA、11例2级CIN(CIN2)和23例3级CIN(CIN3)共58份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HPV基因组DNA,用PCR-膜杂交法检测HPV亚型,DNA测序法检测HPV16型E2、E6、E7基因突变,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16型E6、E7抗原表达。结果女性CA、CIN2和CIN3患者58份标本中共检出10个HPV亚型,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20.8%、45.5%和60.9%,HPV16型检出率分别为12.5%、18.2%和34.8%。24例女性CA中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检出率为20.8%和70.8%,宫颈CA高危型HPV检出率60.0%。HPV16型E2、E6、E7基因分别检出10、4和4个突变位点。首次在1例女性外阴CA和3例CIN3中一致检出HPV16型E2基因9个突变位点。HPV16型E6抗原在CA、CIN2和CIN3均有表达,但E7抗原仅在CIN3表达。结论女性宫颈CA和CIN多为高危型HPV感染,女性外阴CA的HPV16型E2基因突变可能与CIN3发生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蛋白的HaCaT细胞株.方法利用PCR及酶切技术扩增出CaSki细胞中HPV16E7基因并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PV16E7.将重组质粒转染入HaCaT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表达HPV16E7蛋白的细胞株并予以鉴定.结果经酶切、测序鉴定构建pcDNA3.1(+)-HPV16E7成功.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检测到HPV16E7mRNA表达的特异性297 bp条带;Western印迹可检测到E7蛋白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出稳定表达HPV16E7蛋白的HaCaT细胞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蛋白的HaCaT细胞株.方法利用PCR及酶切技术扩增出CaSki细胞中HPV16E7基因并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PV16E7.将重组质粒转染入HaCaT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表达HPV16E7蛋白的细胞株并予以鉴定.结果经酶切、测序鉴定构建pcDNA3.1(+)-HPV16E7成功.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检测到HPV16E7mRNA表达的特异性297 bp条带;Western印迹可检测到E7蛋白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出稳定表达HPV16E7蛋白的HaCaT细胞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蛋白的HaCaT细胞株.方法利用PCR及酶切技术扩增出CaSki细胞中HPV16E7基因并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PV16E7.将重组质粒转染入HaCaT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表达HPV16E7蛋白的细胞株并予以鉴定.结果经酶切、测序鉴定构建pcDNA3.1(+)-HPV16E7成功.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检测到HPV16E7mRNA表达的特异性297 bp条带;Western印迹可检测到E7蛋白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出稳定表达HPV16E7蛋白的HaCaT细胞株.  相似文献   

12.
含HPV16 E7的病毒样颗粒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CTL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含BPVL1/HPV16E7嵌合型乳头瘤病毒样颗粒(VLPs)在动物小鼠体内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将HPV16E7基因分为(a)、(b)、(c)3段,与BPVL1连接后表达的BPVL1/HPV16E7(a)、(b)、(c)嵌合型VLP分别免疫小鼠C57BL/6J,对其淋巴结淋巴细胞进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CTL)分析。结果 接受嵌合型VLPBPVL1/HPV16E7(b)免疫的小鼠淋巴结淋巴细胞可以引发很强的对C-2细胞(HPV16E7aa47-59转染的EL-4细胞)的特异性CTL反应,但不能对EL-4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含BPVL1/HPV16E7嵌合型VLP作为抗原输送系统致敏小鼠T淋巴细胞并引发抗原特异性CTL反应,可能为HPV疫苗的设计提供一个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方法以包含HPV16标准病毒株的质粒pHPV16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PV16主要衣壳蛋白L1(1-471aa)的基因序列,同时人工合成E7蛋白CTL表位E749-57的编码序列,将两个目的基因逐步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UC19HPV16L1/E7CTL,HPV16L1/E7CTL片段经质粒pFast Bac1转位至Bacmid DNA后通过PCR鉴定重组杆粒。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融合基因HPV16L1/E7CTL片段的克隆质粒puc19HPV16L1/E7CTL,制备了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杆粒BACMIDDNA。结论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包含L1/E7CTL的重组杆粒BACMIDDNA,有利于下一步融合蛋白的表达,制备一种能够更有效激发CTL杀伤作用的嵌合病毒样颗粒疫苗,为疫苗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蛋白的HaCaT细胞株。方法 利用PCR及酶切技术扩增出CaSki细胞中HPV16E7基因并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PV16E7。将重组质粒转染入HaCaT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表达HPV16E7蛋白的细胞株并予以鉴定。结果 经酶切、测序鉴定构建pcDNA3.1(+)-HPV16E7成功。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检测到HPV16E7mRNA表达的特异性297 bp条带;Western印迹可检测到E7蛋白稳定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出稳定表达HPV16E7蛋白的HaCaT细胞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HPV6 E6和E7感染对HaCaT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HPV6-E6和pBabe-HPV6-E7,通过感染包装细胞PA317,制备病毒颗粒感染人HaCaT细胞并进行G418和嘌呤霉素筛选和鉴定.FCM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变化情况.结果:与空载体对照相比,HPV6 E7感染的HaCaT细胞生长速度明显提高,S期细胞增多,G1期细胞减少(P<0.05);HPV6 E6感染的HaCaT细胞生长速度和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HPV6 E6感染的HaCaT细胞凋亡出现抑制,而HPV6 E7感染的HaCaT细胞凋亡无明显差异.结论:HPV6 E7主要影响细胞的周期变化而HPV6 E6在抑制凋亡方面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聚合酶链反应(PCR)诱导人乳头瘤病毒(HPV16)早期基因E7C端锌指结合基序基因突变,评价突变对抗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技术对HPV16E7第58、91位氨基酸进行突变,构建野生型(pcDNA3.1/16E7)和突变型(pcDNA3.1/16ME7)重组体,对其蛋白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HPV16E7C端第58、91位氨基酸突变后真核细胞表达成功,免疫荧光检测在质粒转染COS-7细胞24h后两种重组体均有阳性细胞出现,但在48h时突变型重组体阳性细胞消失。免疫印迹技术在24h和48h时,突变型重组体均未见阳性条带。结论 HPV16E7C端锌指结构对维持蛋白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突变后蛋白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HPV16型E7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HPV)常见型别中,良性型HPV6、11型和恶性型HPV16、18型等感染可以导致尖锐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和宫颈癌等疾病[1,2]。HPV16基因组中E7基因主要与细胞转化功能及致癌有关,由于HPV感染局部抗原呈递障碍[3,4]、HPV抗原对局部免疫反应的负性调节[5,6]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CTL)难与HPV感染的角质形成细胞相互作用[7]等原因,从感染早期到肿瘤形成期均可持续检测到E7蛋白的表达。该蛋白作为一种理想的免疫治疗靶抗原在研究中倍受重视。筛选和鉴定E7抗原CTL表位并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型的早期基因E7,构建、表达并纯化鉴定了HPV16E7与BPVL1重组的嵌合型病毒样颗粒VLPs.方法HPV16E7基因分3段经PCR扩增后分别克隆入连有BPVL1的质粒PUC形成BPVL1HPV16E7;以质粒PVL1393为载体将BPVL1HPV16E7基因转染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进行表达;用超声粉碎和蔗糖超离、氯化铯梯度离心等方法纯化以及免疫印迹、ECL、透射电镜等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和结论成功地获得表达BPVL1HPV16E7重组体,形态和结构与野生型HPV几乎一致的嵌合型病毒样颗粒VLPs.将为进一步的HPV16E7的疫苗研究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E6、E7和LCR(long control region,LCR)在宫颈癌标本中HPV16中的变异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病理实验室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留存的HPV16阳性宫颈癌标本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CR技术进行E6、E7和LCR片段的扩增处理,并采用DNA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分析E6、E7和LCR的变异表现。结果:E6基因中最常见变异为T350G(67.27%),E7基因中最常见变异为T789C(72.67%),LCR最常见变异为G7521A(90.90%),LCR区中出现G7799A、A7636C、C13T、C7678T新变异,E7区高度保守,YY1转录因子结合点是LCR变异的主要集中点。结论:宫颈癌标本中HPV16存在E6、E7和LCR变异情况,分析高危型HPV变异有助于宫颈癌HPV的早期诊断,可将其应用于宫颈癌防治的疫苗设计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扬州地方株HPV16 E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HPV16 E7基因结构特点。方法:从感染HPV16的宫颈癌组织中提取DNA,用PCR技术获得HPV16 E7基因,以pGEM—Teasy为克隆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E7,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扬州地方株HPV16 E7基因与已报道的标准株(德国)仅在核苷酸序列上有一处突变,即199位的T→C,密码子由T1G变为C3G,而氨基酸序列未发生改变;与其他国家报道的HPV16 E7核苷酸序列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同源性均在98.7%以上。结论:扬州地方株HPV16 E7基因的成功克隆,将丰富我国HPV16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为HPV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