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李铭 《吉林医学》2013,34(15):2872-287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连续服用拉米夫定半年,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服用拉米夫定半年后,患者HBV DNA转阴率达到75%,ALT复常率达到77%。结论: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安全,适合大范围推广和使用。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服用拉米夫定,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斌  占劲松  宋建新 《重庆医学》2013,42(12):1350-1351,1354
目的评估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癌发生与HBeAg(-)/(+)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09月至2012年10月于该院门诊开始进行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排除肝癌的慢性乙型肝炎751例,各危险因素对肝癌发生的影响。所有分析对象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满5年。结果在长期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癌总发生率为5.19%,无肝硬化HBeAg(+)的患者发生肝癌1.91%,无肝硬化HBeAg(-)的患者发生肝癌5.31%,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无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比例明显升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进行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但不能消除肝癌发生的危险,HBeAg(-)是慢性乙型肝炎(无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铜绿假单胞菌对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20例确诊为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患者常规保护肝功能、降低门脉高压、必要时利尿等治理,并予以拉米夫定片及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治疗,疗程2月。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病程中无患者死亡,其中1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王贞 《伤残医学杂志》2013,(11):238-23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6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和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各33例,对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肝功能及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治疗后ALT、AST、TBIL、HA、L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一种改良的Masson染色方法 用来显示肝组织中胶原纤维,作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纤维化程度的病理分期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方便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2月徐州市传染病医院病理室50例石蜡包埋肝组织切片,采用在传统Masson染色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染色方法 进行胶原纤维染色,根据染色结果 显示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肝组织中胶原纤维增生情况,作为病理诊断纤维化程度依据,染色结果 与传统染色方法 进行对比,并结合临床资料,判断病理诊断的分级、分期与临床诊断的分度是否一致,来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患者HE染色结果 和改良的Masson染色显示的胶原纤维染色结果 ,进行慢性肝炎病理分级、分期诊断及肝硬化诊断,50例患者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有6例(G1-2,S1-2),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G2-3、,S2-3)及中度(G3、,S3)有36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2例(G4S2),早期肝硬化2例(G3S4),肝硬化4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染色结果 作出的病理学诊断的分级、分期与患者的临床分度基本一致,有2例患者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经染色后病理诊断为肝硬化.结论 改良Masson染色法与传统染色方法 染色结果 对比切片背景清晰,胶原纤维色泽鲜艳,对比度强,能够显示较细小的胶原纤维,染色效果更好,能满足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纤维化分期要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循环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 mg/d,疗程为1个月.采用放免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加用缬沙坦后, PRA、AⅡ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ALD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有效抑制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循环血RAAS的过度激活, 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晚期可导致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临床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本文旨在观察国产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1年3月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20 例.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有一定的优势。从中医角度论述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发病特点,本课题研究表明,性别、病程、年龄、季节以及情绪因素都是引起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以及进展为早期肝硬化的相关因素,尤其季节因素的研究符合中医传统时间医学理论,为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作和复发提供了依据,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特征研究为寻找中医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有效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肝络欣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肝络欣丸 ,12 g/次 ,3次 /d ,3~ 6个月为一个疗程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6 0例 ,并与随机抽取 ,以常规护肝药治疗 30例肝硬化患者对照观察。结果 :肝络欣丸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降低ALT、HA、LM、ⅣC、PCⅢ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结论 :肝络欣丸具有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转氨酶 ,改善肝功能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对防止和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肝硬化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肝硬化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乙肝病毒指标、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血清HBeAg转换率分别为87.8%、57.1%和38.1%,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显著,二者相辅相成,加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缓解病情,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超声诊断与病情评估的准确性,为CHB的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超声引导下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的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肝活检结果,超声引导下16G切割针取材成功100%,超声诊断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与病理诊断无差异性(P>0.05),而中度慢性乙型肝炎B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有差异性(χ2=5.481,P<0.05)。结论:超声在诊断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而对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入M1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入M2组,其他入M3组,均32例,各组均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3组治疗第8、24、48及96周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DNA)转阴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治疗第48、96周检测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评价肝功能并比较安全性。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增加,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96周M1组Alb、TBIL与M2、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15.6%及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相似,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尤其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肝硬化研究已有较大的进展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驱的必经阶段 ,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尚可逆转。对目前认为透明质血酶 (HA)、IV型胶原 (IL -C)、板层素 (LN)及III型前胶原 ,对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价值[1,2 ] 。为了探讨这些指标与病理的关系 ,我们对 6 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进行肝活组织学检查 ,同时检测血清HA、IV -C、LN及PCIII水平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为 2 0 0 0 - 11~ 2 0 0 1- 0 8在我院住院患者 ,慢性肝炎轻度 2 0例、中度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住院及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50例,分2组接受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均高,但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HBe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高载量患者作为甲组,50例;低载量患者作为乙组,50例,均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均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对HBe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检查结果,探讨B超图像与肝脏病变存在的关系,辅助临床诊断.方法:选择本院肝胆内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经过影像学、实验室指标检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67例进行B超检查.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胆囊超声异常率,研究组里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组胆囊病变情况.出现胆囊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再次复查胆囊B超结果.结果:(1)胆囊病变与肝脏的损伤有关,肝硬化、乙肝、健康人群中以肝硬化胆囊改变率、损伤程度最高,其次为乙肝胆囊改变.(2)抗生素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的胆囊B超改变,有利于协助判断肝脏的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发生率为主要指标.全组病例分为中药组(中药治疗满5年)和对照组(未接受中医治疗或间断接受中医药治疗),利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能降低肝硬化发生率,延长慢性乙型肝炎至乙肝后肝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水平,探讨其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84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各9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及乙型肝炎5项定量检测,对比2组患者血清HBsAg和HBV DNA载量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均较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可有效反映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情况,且HBsAg与HBV DNA载量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肝水解肽对于具有病毒活跃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而充分的证实。随着人们对肝水解肽认识的逐步深入,肝水解肽的治疗对象也逐步扩展到确诊为HBV感染相关的其他各种慢性肝病。尤其是肝水解肽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一直是临床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探讨肝水解肽对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我们对我院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用肝水解肽进行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和肝功能化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QOL),以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并探讨可能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的测量与评价,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其八个纬度(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的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QOL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乏力、病程。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QOL的诸多因素中经济收入、乏力和病程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