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后路腰椎椎间植骨及RF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腰椎椎间植骨及RF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12例,并在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进行JOA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9~40个月,12例症状均得以缓解,恢复体力劳动。术后8个月,12例椎体间植骨骨性融合。JOA评分6.5~14.5分。优9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 后路腰椎椎间植骨及RF椎弓根钉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Cage)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按照Nakai标准,优良率92.9%。结论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优良,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症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万云  张善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451-2453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RF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RF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5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7.14%,612个月X线片34例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1例失败。结论:RF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R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1月,对5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RF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并分析临床有效率和植骨融合率。结果本组53例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手术效果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优31例,良15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86.8%。术后椎间融合率为100%。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R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可靠,具有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F器械加椎体间融合术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2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彻底的神经减压,用RF器械对滑椎复位固定,自髂嵴后部取圆柱状骨块嵌入椎间植骨,或行TFC椎体间融合,或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6年5个月,平均3年9个月,按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腰痛改善率为93%,滑脱复位率84%~100%。短时神经根功能障碍1例,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结论:RF器械复位、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术或后外侧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椎体间隔合术与后外侧融合术各有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RF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1998年 9月至 2 0 0 3年 10月 2 8例腰椎滑脱症经彻底减压、RF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项目包括 :复位程度、椎间融合情况、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2 8例腰椎中、重度滑脱症患者经治疗后优良率达 91.4 %。结论对于中、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彻底减压、RF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 ,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减压,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GSS)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具备手术适应征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后路减压、GS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随访10-26个月,平均16.1个月。滑脱完全复位26例,部分复位6例。全部病例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例发生1枚椎弓根螺钉断裂,但植骨融合。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90.6%。结论:后路椎管减压、GSS-Ⅱ系统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横突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1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 结果 经6~18个月的随访,优14例,良4例. 结论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波  涂强  徐国洲  栗华 《中外医疗》2010,29(11):7-8
目的探讨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开窗减压,应用GSS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32例随访6~36个月,临床优良率90%,6~18个月复查X线片均见椎体间骨性融合,复位无丢失,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结论GSS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率高,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后路单节段固定结合单枚Cage周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单节段固定结合单枚Cage周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48例,观察植骨融合时间及术后优良率。结果:48例中有46例获得11~30个月随访。术后4~9个月植骨融合;坚强融合43例,可能融合2例,未融合1例,植骨融合率为97.83%。术后疗效优25例,良1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5.65%。结论:后路单节段固定结合单枚Cage周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能较好地复位和固定,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刘清毅  黄南翔  林宏  王冰 《四川医学》2010,31(5):598-599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7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植骨处均骨性愈合,复位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22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2%。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彻底减压,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赵海  蒙美运 《海南医学》2002,13(5):31-32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与RF-Ⅱ型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优点、适应证。方法:椎管彻底减压后,RF-Ⅱ型系统将滑椎复位、内固定,取髋骨块作椎间植骨。结果:临床治疗9例。经6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的随访,按疗效标准进行评价:优点率达77.7%。结论:应用椎间植骨与RF-Ⅱ型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具有以下优点:(1)RF-Ⅱ型具有以最小内固定节段达到复位、坚强固定效果,为植骨融合、早日下地功能锻炼、康复创造条件。(2)椎间植骨能维持椎间高度,恢复腰椎前中柱稳定,达到增加融合节段总的稳定性。且植骨床宽,融合率相对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age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组2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滑脱患者,采用Cage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钉棒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并用JOA下腰痛手术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影像学评价椎间隙高度、腰椎滑脱距离、滑脱角度的改变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病例未发生脑脊液漏、感染及神经根损伤。所有患者获6~12个月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及滑脱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22例患者植骨已融合,融合率为91.7%。结论 Cage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1~5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7.14%,6~12个月X线片34例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1例失败.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中滑脱椎体完全复位34例,部分复位3例,滑脱完全复位率为91.89%。按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标准:优3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59%;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21.6±0.7个月,36例椎间植骨融合良好,1例未融合,融合率97.30%。结论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良好,固定牢固,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腰椎滑脱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圆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圆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骨融合良好,根据Nskai评分标准,优12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达81%。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圆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只要减压充分,复住固定牢固,圆周融合植骨量充分,即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RF内固定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的24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RF内固定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14例;L4~5滑脱16例,L5~S1滑脱8例;12例为峡部裂性,12例为退行性。结果:随访7~38个月。通过对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比较,24例中20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3.3%;10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4例Ⅱ度滑脱10例完全复位,横突间融合优良率87.5%。结论:后路减压、RF内固定和小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稳定。  相似文献   

18.
郑毅 《中外健康文摘》2008,5(4):205-206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路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原则。方法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患者26例,其中Ⅰ度滑脱6例,Ⅱ度滑脱17例,Ⅲ度滑脱3例。结果术后随访7~21个月(平均14个月),25例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96%,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5%。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能达到很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手术操作简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李继锋  王晓 《中原医刊》2011,(7):50-51,54
目的评价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自体骨椎间打压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39例,全部采用后路去椎板减压、自体骨打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4~28个月,进行术前、术后功能和症状评分,观察临床疗效及植骨融合率。结果随访14~28个月,植骨融合率达100%,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为92.3%。结论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自体骨打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RF滑脱钉联合应用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 用RF滑脱钉联合椎间植骨术。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结论 RF钉联合应用椎间植骨术具有复位良好、固定有效、椎间融合牢固,是治疗腰椎滑脱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