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眶尖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对该科2004年10月~2005年11月41例(42眼)经鼻内镜眶尖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眼中,21眼视力获得提高,有效率50.00%。伤后有残余视力和无眶尖骨折者疗效优于伤后无光感和有眶尖骨折者(P〈0.05)。伤后7d内接受手术和无视神经管骨折者术后视力提高百分比较7d后手术者和有视神经管骨折者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眶尖和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下经筛蝶行视神经减压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TON)的疗效,以及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1例24眼TO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经筛蝶行视神经减压术。比较分析术后视力改善状况,以评估手术疗效,并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有效率为54.17%。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视力是否存在光感和实施手术的及时性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 = 0.002,P = 0.013)。而年龄、视神经管骨折、意识状况、创伤类型、手术路径和是否存在脑脊液漏均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筛蝶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TON的有效手段,实施手术的及时性和术前是否存在光感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损伤性视神经病变3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照营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118-1118,11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损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1例确诊为损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给予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31例中,12例治疗前无光感的有效率33.33%;9例光感的有效率为66.67%;7例眼前手动的有效率为85.71%。3例指数/50cm的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61.29%。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对损伤性视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比鼻外进路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视野清晰、面部不留瘢痕、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手术时间越早越好,术前残余视力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49例(50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施行视神经减压术,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49例(50眼)中术后的总有效率为44.00%(22/50),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视力级别为光感、眼前手动、视力0.02以上有较高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至手术时间在3 d以及7 d以内有显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术前是否应用激素冲击治疗及术中是否进行鞘膜切开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具有一定效果,在创伤发生3 d内以及术前视力在光感、眼前手动、视力0.02以上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神经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11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例,伤后3 d内行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2例视力由术前的手动分别恢复到术后的0.08和0.1,1例视力由术前的光感恢复到术后的0.05;1例视力由术前的眼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的0.4,1例由术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有光感。6例术后视力无恢复。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患者在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ETOCD)治疗前后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的改变,探索ETOCD手术的作用机制和TON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收集连续75例临床确诊为单眼TON并接受ETOCD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ETOCD治疗前后OA和CR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术前术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可能影响ETOCD视力预后的因素。结果 (1)PSV的改变:OA术前患眼较健眼降低(P0.05),术后患眼较术前升高(P0.05);CRA术前患眼较健眼降低(P0.05),术后患眼较术前升高(P0.05)。EDV值:OA术后患眼较术前升高(P0.05);CRA术前患眼较健眼降低(P0.05)。RI值:CRA术前患眼较健眼降低(P0.05);(2)手术治疗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3)OA术后高PSV值是视力改善的保护因素(OR^^=1.055,P0.05);患眼CRA术前高PSV值是视力改善的保护因素(OR^^=1.257,P0.05)。结论 ETOCD是治疗TON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ON患者患眼OA和CRA的血流速度较正常眼下降,ETOCD术后患眼血流速度较术前改善,这对患者视力预后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手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在我科实施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手术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患者恢复有效率达85.7%(18/21).结论积极的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在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鼻路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把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应用到视神经鞘瘤,球后弹伤,视神经损伤等手术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应用鼻内镜经鼻内筛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7例,全为男性,年龄13~28岁。例1视神经鞘瘤,例2球后汽枪弹伤,例3,4,5,6,7均为车祸外伤。3例硬脑膜外血肿,2例昏迷,3例视神经管内壁骨折,1例视神经管外壁骨折,2例视神经管血肿。插管全麻,1%地卡因10ml加1∶1000盐酸肾上腺素2ml鼻腔粘膜表麻,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后组筛窦及蝶窦前壁,去除纸板及蝶窦外壁,寻找视神经管,去除视神经管壁内侧及取出碎骨片,暴露视神经鞘1/2~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段的解剖及临床应用,进而了解蝶筛区域的解剖结构。方法经鼻内镜下对15具湿性成人尸头30侧筛、蝶窦解剖,观察筛蝶区域的解剖结构,对视神经骨管段进行观察和测量。对6例损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诊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视神经管眶口与鼻小柱和鼻翼交界处左侧的距离为(77.90±1.65)mm,74.8~81.0mm,右侧为(77.65±1.77)mm,74.2~80.8mm;视神经管颅口与鼻小柱和鼻翼交界处左侧的距离分别为(83.80±2.14)mm,80.2~86.8mm,右侧为(83.38±2.36)mm,79.4~86.4mm;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transethmoidalopticnervedecompression,TOND)治疗6例损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opticneuropathy,TON),4例效果良好。结论临床手术中OC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TOND是治疗TON较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后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17例(19眼)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19眼中9眼视力获得提高,有效率47.37%.结论 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在创伤后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结合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预后的危险因素,对38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用药观察,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必要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疗效,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科临床相关视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鼻源性球后视神经炎、外伤性视神经病、异物性视神经病及眶肿瘤引起的视功能障碍115例(117眼)的病因、诊断、经鼻内镜治疗经过及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44例球后视神经炎有效率95.5%,外伤性视神经病64例有效率41.5%,异物性视神经病2例中1例视力改善,5例眶肿瘤视力和其他眼症状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结论与鼻科临床相关的视功能障碍最常见病因是头部钝性闭合性外伤,其次是鼻窦炎性疾病,鼻窦肿瘤、异物伤和恶性肿瘤转移引起者相对少见;经鼻内镜手术是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erewasmuchcontroversyovertheeffectofsurgicaltreatmentonopticneuropathyduetoheadtrauma.From1995~2001,wecomparedtheeffectofdecompressionofopticnerveandconservativetreatmentonopticneuropathyfollowingheadtraumareceivedin16patients.Therapeuticeffectofdecompressionissatisfying,hereisthereport.1Subjectandmethod1.1Subject16patientsincluded14menand2womenagedbetween16~45yearsoldwithmeanageof29.5years.Allheadtraumaswerecausedbytrafficaccident.5casessufferedfromuni…  相似文献   

14.
Foroozan R  Marx DP  Evans RW 《Headache》2008,48(7):1135-1139
Pos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PION) is an uncommon form of optic nerve ischemia that results from damage to the intraorbital, intracanalicular, or intracranial optic nerve. It has been reported perioperatively, in association with systemic vasculitis, and in the nonsurgical setting with no identifiable caus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eals only 2 patients with PION associated with migraine in a single report. We report a patient who developed PION in the setting of a migraine headache without any other identifiable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视神经炎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对67例特发性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67例特发性视神经炎患者进行药物综合治疗,实施有目的 、有计划地心理护理,从中总结更多的护理工作经验.结果 通过我们精心的治疗、观察和护理,大部分患者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 早期药物治疗是挽救视功能的根本措施,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及激素药物的副作用,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中视神经管外侧壁磨除范围提供显微解剖基础。方法:对5例经防腐固定处理的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视神经管相关解剖研究,对视神经管外侧壁相关解剖进行详细的观察、测量与研究,对比临床试验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同时选择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病人1例,进行视神经管区相关解剖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外侧壁由前床突构成,其长度为(9.87±1.34)mm,宽度为(11.66±2.35)mm;前床突尖至颈内动脉沟上缘中点的距离为(4.25±2.30)mm;前床突有过度气化及床突间骨桥等变异;尸检病人的病理提示:视神经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纤维消失,雪旺氏细胞增生性改变。结论:经颅进行视神经减压术的重点之一是视神经管外侧壁的磨除程度,它决定了骨性视神经管减压的充分与否,同时通过切除外侧壁得到更加清晰的视神经、眼动脉及颈内动脉显微解剖结构,预防副损伤的发生。同时尸检病人的病理结果证实了文献报告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