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过度氧疗知信行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过度氧疗知信行问卷对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20名ICU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医护人员过度氧疗知识得分为9~35(27.92±3.94)分,标准分为(79.76±11.26)分,得分优秀占37.81%,中等占56.56%,较差占5.63%。ICU医护人员过度氧疗态度得分为11~30(24.06±2.63)分,标准分为(80.21±8.78)分,正性态度占25.94%,中性态度占72.18%,负性态度占1.88%。行为得分为21~55(38.73±7.30)分,标准分为(70.42±13.27)分;正性行为占14.69%,中性行为占59.69%,负性行为占25.62%。ICU医护人员过度氧疗行为与知识、态度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护人员的认知、态度、职业、职称及近12个月内是否学习过氧疗指南和文献是ICU医护人员过度氧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医护人员应加强过度氧疗相关知识学习,建立正确态度,减少ICU过度氧疗发生率,提高ICU病人氧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东省综合医院肿瘤医护人员临终关怀认知及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调查表,对山东省31家综合医院肿瘤的医护人员进行整群调查。结果:1037名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和评价均分分别为(4.01±0.42)分和(4.20±0.46)分;临终关怀知识及行为得分分别为(3.88±0.68)分和(3.92±0.40)分。结论:山东省肿瘤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态度积极,对临终关怀评价项目认同较高,但对临终关怀知识掌握不够理想,临终关怀行为不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肿瘤科医护人员对口腔黏膜炎防治的认知、态度、行为,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南通市4所三级医院放疗科、血液科和化疗科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225名注册医生与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科室医护人员口腔黏膜炎防治认知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1),遇到口腔黏膜炎的情况不同,医护人员的认知、态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5、0.000)。医生和护士口腔黏膜炎防治认知、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对癌症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防治的认知、态度受到其自身的特征因素影响,需根据医护人员不同的特征进行相应口腔黏膜炎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口腔黏膜炎防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老年相关专业护理人员对于吞咽障碍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吞咽障碍干预措施及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深圳市12家综合医院309名老年相关科室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吞咽障碍的认知得分均分为(5.25±1.89)分,态度得分均分为(3.99±0.40)分,行为得分均分为(3.43±0.66)分;护士对吞咽功能障碍的认知与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179,P0.01),认知与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r=0.141,P0.05),态度与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31P0.05)。结论: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吞咽障碍知识知晓率不高,态度较为积极,相关行为不容乐观。护士对吞咽障碍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之间均相互影响。应采取护士乐于接受的形式有针对性加强其对吞咽障碍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ICU医护人员对ICU谵妄认知现状及应对态度,为制定谵妄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谵妄认知问卷,对59所三级医院的883名ICU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医护人员对ICU谵妄认知现状得分为(33.90±6.50)分、应对态度为(23.78±2.47)分,得分均偏低。不同学历、ICU工作年限、职称和职业的ICU医护人员ICU谵妄认知现状、行为态度得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不同科室类别,医院类别的ICU行为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医护人员对ICU谵妄认知现状和应对态度水平均不理想,应促进ICU医护人员谵妄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规范化培训,端正其ICU谵妄应对态度,提高其谵妄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268名急诊科医护人员对自杀患者的态度情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2016年9—10月抽取广州市9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对自杀行为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医护人员对自杀患者行为态度的情感维度得分为(37.93±10.76)分,行为维度(18.83±6.42)分,认知维度(34.61±8.09)分.结论 急诊医护人员对自杀患者的感受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自杀患者持有较强不好情感和负性态度;对自杀患者的否定态度较强,倾向于谴责;在为自杀患者提供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方面处于偏低下水平,其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建议制定合理的就诊流程、对自杀患者的资料进行备案登记、设立急诊心理专科、加强心理讲座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对预防跌倒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预防跌倒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期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患者共368名,通过自制问卷进行知信行调查。结果患者跌倒预防知识得分(42.21±15.34)分,态度得分(16.35±7.13)分,行为得分(48.18±8.68)分,知识与行为(r=0.346,P0.03)呈正相关、知识与态度(r=0.321,P0.05)呈正相关、态度与行为(r=0.415,P0.02)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的年龄在预防跌倒知信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化层次高、有培训经历的老年患者对预防跌倒的知识、态度、行为相对较好,因此应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知识的健康教育,帮助树立防止跌倒信念,促进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中山地区社区护士对失禁性皮炎(IAD)的认知现状,总结分析原因,减少社区IAD的发生,提高我市社区护理服务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4年7~9月随机抽取的144名中山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IAD相关知识各因子从完全不了解到非常了解分别赋1~5分,认知态度各因子由最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别赋1~5分,中山地区社区护士IAD相关知识调查的平均得分为(1.95±0.91)分,相关知识认知态度的平均得分为(3.72±0.90)分。在接受调查的150名社区护士中有107名认为在校所学IAD知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有115名完全没有接受过IAD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中山地区社区护士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现状令人堪忧,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护理发展的需求,制订培训方案,提高社区护士IAD相关知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了解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初乳口腔护理知识、态度等现状,针对目前初乳口腔护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提升初乳口腔护理行为的几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新生儿科6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初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平均得分(13. 74±2. 87)分,不同职务、学历、职称医护人员对初乳相关知识了解有不同层次的差异。医务人员口腔护理相关知识平均得分(14. 08±2. 67)分,69. 4%医护人员对初乳口腔护理不知晓。结论加强初乳及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转变医护人员对初乳口腔护理的态度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初乳临床应用的重视从而提高初乳临床应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快速康复外科知信行(KAP)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宁夏地区318名妇产科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外科医护人员ERAS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妇产科医护人员知信行3个方面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态度维度(63.77±9.40)分、行为维度(53.58±12.63)分、知识维度(42.99±3.1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职称、学历、ERAS知识了解程度、是否接受过ERAS相关培训的妇产科医护人员知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ERAS知识了解程度、是否接受过ERAS相关培训的妇产科医护人员态度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ERAS知识了解程度、是否接受过ERAS相关培训的妇产科医护人员行为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医护人员ERA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增强医护人员ERAS相关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将ERA...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的态度与信念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大连市5家三甲医院ICU的336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信念与态度量表和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开展调查。结果本研究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361份,其中有效问卷336份,有效回收率为93.07%。ICU医护人员的信念量表总分均值为(3.62±0.48)分,态度量表总分均值为(4.87±1.30)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所属关系及日工作时间是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信念的独立影响因素(△R2=0.13,F=4.19,P=0.04);文化程度、所属关系、日工作时间、性别和职务是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态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是(△R2=0.15,F=4.38,P=0.04)。结论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信念水平不够高,对患者早期活动的态度不够积极。建议医疗卫生部门在开展ICU患者早期活动前可加强相关的人员配置,协调好ICU医护人员工作时长,也要加强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的信念和态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的态度与信念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大连市5家三甲医院ICU的336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信念与态度量表和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开展调查。结果本研究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361份,其中有效问卷336份,有效回收率为93.07%。ICU医护人员的信念量表总分均值为(3.62±0.48)分,态度量表总分均值为(4.87±1.30)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所属关系及日工作时间是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信念的独立影响因素(△R2=0.13,F=4.19,P=0.04);文化程度、所属关系、日工作时间、性别和职务是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态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是(△R2=0.15,F=4.38,P=0.04)。结论ICU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信念水平不够高,对患者早期活动的态度不够积极。建议医疗卫生部门在开展ICU患者早期活动前可加强相关的人员配置,协调好ICU医护人员工作时长,也要加强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活动的信念和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安全注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干预医护人员的安全注射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省基层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访谈。结果:医护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得分为(9.57±1.63)分,医护人员安全注射行为评分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知识、科别、医院类别、培训方式、培训频率、对待艾滋病患者的防护态度、对滥用注射现状的认知等对医护人员注射行为安全性有影响。结论:基层医护人员安全注射知识掌握不足,基本持肯定态度,但注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增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安全注射意识,规范安全注射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肾脏科医护人员对疼痛的认知,以探讨提高医护人员疼痛知识的方法。方法选取肾脏科41名医生,51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MargoMcCaffery设计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及自行设计问卷对其疼痛知识与态度进行调查。结果92名医护人员总答对率仅为44.20%;护士疼痛评估、止痛方法与药物、疼痛知识总得分分别为(3.29±1.01),(2.88±1.64),(7.39±2.09)分,均高于医生(2.59±1.28),(1.90±1.09),(5.56±2.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69,3.277,4.079;P〈0.05);医护之间对疼痛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的医护人员疼痛知识得分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5,P〈0.05);92名医护人员在3种不同给药时间中成瘾发生的可能性问题,无一人完全回答正确,且有8名认为急性用药较短期和长期用药更易成瘾;医护人员疼痛知识掌握情况自评中,75%的医护人员认为不太了解,只有2.17%的医护人员认为非常了解。结论管理者应对肾脏科医护人员共同提供疼痛教育及培训,以改善其对疼痛治疗的态度,增强其疼痛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姜英  张纳  汤海祥  高娜 《中国护理管理》2014,(10):1086-1089
目的:调查外科护士对于预防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信行问卷,以便利抽样法调查北京市某医院的40名外科护士,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外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识得分为(9.38±1.74)分,占满分的62.5%;信念得分为(33.90±3.80)分,占满分的84.6%;行为得分为(38.78±6.83)分,占满分的77.6%。2外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的知识、信念与行为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3不同职称、责任护士状态、科室的外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信、行的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士在预防术后患者DVT的知信行方面,信念水平最高,行为水平次之,而知识水平较低,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提高护士预防DVT的知识水平,以促进其信念的转念,进而改进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重庆市妇科医护人员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性问题管理的认知、行为、责任归属和障碍因素,旨在为制订术后性健康指导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2月—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重庆市19所医院的191名妇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对性问题管理的认知总得分为13~44(29.62±7.21)分;行为得分为7~25(12.87±3.47)分。91.6%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应该为患者提供性咨询或诊疗服务,83.8%的医护人员认为妇科医生是管理性问题的首要责任人。被提及频率最高的管理障碍因素为患者的文化程度低(88.0%)、医护人员缺乏专业培训(79.6%)、缺乏性治疗师或转诊部门(81.7%)、没有系统的诊疗方案(84.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是否参加过培训、性问题管理的认知得分、性问题管理的责任得分、性问题管理的障碍得分是医护人员管理宫颈癌术后患者性问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妇科医护人员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性问题的关注不够,尚无系统的管理方案,有必要提高医护人员的认知,并进行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认知及实施现状,分析目前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认知及实施现状的差异,为改善医护人员院内转运现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2月1—20日选取荆州市某三甲医院306名临床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的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认知及实施现状的调查,采用t检验对转运认知与实施现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认知得分(120.98±17.66)分,其中转运交接分数最高,为(28.41±3.40)分;组织管理分数最低,为(22.70±3.94)分。实施现状得分(105.56±25.42)分,其中转运交接维度分数最高,为(26.41±4.91)分;教育培训分数最低,为(18.37±5.63)分。各条目认知得分与实施现状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人员在转运认知方面分数均高于执行现状分数。医院管理者可根据执行现状的调查结果,针对该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条例及改进措施,保证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门诊高血压病人的饮食知识-态度-行为(K AP)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营养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病人KAP调查问卷,随机对门诊就诊的31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饮食营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饮食相关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结果门诊高血压病人饮食知识得分为(5.05?1 9.7)分,不同文化程度、病程及有无家族史病人的饮食知识得分差异有显著性(F=25.986、20.658,P〈0.01;t=2.175,P〈0.05)。高血压相关知识主要来自医务人员。高血压病人对饮食的态度总体比较积极。有30.7%的病人口味偏咸,36.1%的病人常吃腌制食品,有20.4%的人关注自己每日盐的摄入量,文化程度、病程是部分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门诊高血压病人对饮食防治的认识不足,需针对不同人群采用多种途径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对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态度的情况,分析护理人员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8所"三甲"医院ICU中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148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的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51.55±18.21)分,73.7%的护理人员得分低于60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ICU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其知识水平高于在ICU工作时间<1年的护士(P<0.05)。②调查对象对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态度整体较好,年龄>30岁、工作时间>10年的护理人员态度更好些(P<0.05)。③调查对象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无相关性(r=0.077,P=0.351)。结论:应注意引导护士积极的工作态度,为护士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途径,丰富护士的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粤北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本院210名医护人员、105名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及103例恶性肿瘤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率分别为16.7%、9.5%及6.8%;赞同实施率分别为85.7%、51.4%及88.3%。不同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住院经历及丧亲原因的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原因不一,其中选择较多原因为疾病长期折磨、临终时应减轻痛苦等;不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原因医护人员选择较多为没有法律支持、应救死扶伤,家属选择较多为伦理道德问题,患者选择较多为有事未了。结论不同地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程度可能不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较家属更认可和支持,多因素影响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实施时需综合考虑社会道德观念及法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