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IL-18、IL-35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外周血IL-17、IL-18、IL-35水平和免疫表型,分析外周血IL-17、IL-18、IL-35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的相关性。结果:9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多种髓系抗原呈阳性表达,其中CD13+占比最高(93.88%),其余依次为CD33+、CD117+、髓过氧化物酶(MPO)+和CD64+;CD13+、MPO+、CD64+患者IL-17水平均高于CD13-、MPO-、CD64-患者,CD13+、CD33+、CD64+患者IL-18水平均高于CD13<...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9、IL-17水平,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肺炎支原体抗体不同稀释倍数滴度阳性(1∶80、1∶160、≥1∶320)分为3组作为实验组,2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9、IL-17水平.结果:1∶80倍和1∶160倍组患儿血清IL-9较正常对照降低(P<0.05),各滴度阳性实验组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IL-9随1∶80、1∶160倍、≥1∶320倍滴度阳性逐渐升高[(14.82±5.11)ng/L、(16.37±6.0) ng/L、(18.94±5.86) ng/L、(P<0.05)],而IL-17水平变化不大[(4.88±2.90) ng/L、(4.71 ±2.38) ng/L、(5.77±1.94) ng/L、(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机体血清中IL-9、IL-17水平降低,IL-9水平表现随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对MPIgM抗体阳性和MPIgM、IgG抗体同为阳性患儿以及对照组间血清IL-17、IL-23含量比较,对不同临床症状患儿以及对照组血清IL-17、IL-23含量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PIgM抗体阳性和MPIgM、IgG抗体同为阳性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它们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MPP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它们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MPP中不同临床症状的患儿间血清IL-17、IL-23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L-17、IL-23含量变化可能促进MP感染患儿的不同临床表现,检测MP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对了解疾病的进展和疗效,对MPP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含量,探讨其水平变化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47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观察组轻症和重症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儿,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指标,其检测结果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多发性骨髓瘤(MM)主要由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殖、分子细胞遗传异常、病毒感染、接触某些化学物品等因素引发,通常会导致终末器官损害,包括贫血、肾损害、溶解性骨病和高钙血症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该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但早期诊断、消除影响MM预后的相关因素对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有研究发现,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参与MM的发生和发展进程[2-3]。  相似文献   

6.
<正>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作为一种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一般患儿症状较轻、临床特异性不强;但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除直接侵犯肺部和支气管组外,可累积循环、神经等其他多系统,可遗留多种肺内外严重并发症。儿童住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难治或重症支原体肺炎(ser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趋于全球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高死亡风险前列,  相似文献   

7.
章伟  陈波  张丽 《黑龙江医学》2023,47(9):1040-1043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04例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为RMPP组作为观察组,55例的普通型支原体肺炎(GMPP)组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RMPP组患儿行高分辨率CT (HRCT)提示肺炎范围≥2个肺叶,比例明显高于GMPP组患儿;RMPP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40mg/L、肺泡灌洗液(BALF)肺炎支原体DNA>105copies/mL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GMPP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2、15.221,P<0.05);支气管镜形态学表现为黏膜糜烂,RMPP组患儿发生率明显较GMPP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6,P<0.05);49例RMPP组患儿BALF中,23S rRNA基因耐药突变位点阳性38例,阳性率为77.55%。结论:HRCT提示肺炎范围≥2个肺叶、CRP升高,B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肺炎支原体DNA(MP-DNA)水平变化对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科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6、IL-8及MP-DNA水平,并探讨对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8和MP-DNA水平均明显高与对照组儿童(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8和MP-DNA水平均明显低与同组患儿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6、IL-8与MP-DNA水平在任意两者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结论血清IL-6、IL-8及MP-DNA水平能准确评估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发展,其检测结果对诊断、治疗及预后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甲状腺癌在世界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九,是女性第五常见的恶性肿瘤[1]。临床上,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一般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B超具有一定的诊断主观性,而穿刺细胞学检查由于取样标本较少,可能存在假阴性。因此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检查指标来弥补目前临床诊疗的不足。白细胞介素(ILs)是属于细胞因子超家族的小蛋白信号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2]。各种血清白细胞介素在临床上可作为不同肿瘤的诊断、预后标志物[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由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在临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5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7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Α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水平,利用Pearson Correlation对TNF-α、IL-6和IL-10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几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19.24±7.74)、(44.91±18.76)和(15.78±6.54)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观察组BALF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31.16±10.54)、(78.44±22.58)、(21.67±9.80)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血清和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与支原体肺炎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水平可为支原体肺炎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23b-3p(miR-23b-3p)、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16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重症肺炎组),根据患儿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48例)和预后良好组(115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5例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对照(普通肺炎组)。检测各组对象血清miR-23b-3p、IL-18水平的变化,分析miR-23b-3p、IL-18与病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评估miR-23b-3p和IL-18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miR-23b-3p水平、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低于普通肺炎组(P<0.05),而血清IL-1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沉(ESR)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miR-23b-3p与PCT(r=-0.617,P<0.001)、WBC(r=-0.696,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轻症(轻症组)、重症(重症组)支原体肺炎患儿各40例,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水平,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同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IL-6、CRP水平及CPIS评分均高于轻症组(P<0.01);两组患儿血清IL-6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CRP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病情加重二者水平随之升高,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特点及患儿的血清中IL-2的变化,探讨MPP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已住院确诊的MPP患儿32例,正常儿为对照组2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取其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水平,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MPP以刺激性干咳及肺部体征不明显为临床特点,肺外表现多见.(2)MPP组、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IL-2水平分别为(82.389±25.776)pg/mL, (121.482±46.335)pg/mL.MP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IL-2水平降低,P<0.05.[结论](1)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外表现多见为MPP临床特点.(2)IL-2水平的下调与MPP的发病机制相关,合理调整患儿IL-2水平有利于MPP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文茂 《中国民康医学》2024,(6):110-112+116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70.00%(21/30),高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CRP、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A、IgG、IgM、CD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AL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潮气量、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PEF)、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潮气量、肺活量及PEF、TPTEF/TE、VPEF/VE、CD4+、CD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原体载量指数(MPLI)、肺炎支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组)及50例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P-DNA含量计算MPLI,被动凝集发检测肺炎支原体总抗体(MP-IgM+MP-IgG+MP-IgA),胶体金法检测血清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8.结果 肺炎组MPL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CRP、IL-8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组轻症患儿MPLI明显高于重症(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CRP、IL-8低于重症(P<0.05);肺炎组治疗7 d时MPLI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CRP、IL-8低于治疗7 d时(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MPLI明显下降,肺炎支原体抗体、CRP、IL-8明显升高,检测以上指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衢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UC患者65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10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的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200例RMPP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 s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25%时瞬时流速(PEF25)、最高呼气峰流速(PEF)]、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vs.8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25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2、IL-6、TNF-α、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9.
杨艳  张芳  孙之芹 《医学综述》2014,(2):354-356
目的分析与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及同期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分别列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指标进行对比。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发热情况、高热比例、肺部症状体征等。结果支原体肺炎组高热>39℃患儿32例(64.0%),其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的21例(42.0%);发热持续时间支原体肺炎组为(11.2±7.4)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的(6.4±2.8)d(t=5.15,P<0.05);两组患儿肺部体征比较,支原体肺炎组呼吸音减低的比例高于细菌性肺炎组,肺水泡音及干、湿啰音的发生率均低于细菌性肺炎组(χ2=19.2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的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60%vs 32%,χ2=20.1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住院时间[737(16.2±6.2)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437(16.2±6.2)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416(9.2±2.4)d](t=7.16,P<0.01)。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热多见,发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肺部症状多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肺部体征不显著,多为呼吸音粗糙、减低,肺外并发症多见。  相似文献   

20.
<正>肝脏在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清除体内毒素、支持生物转化和能量供应等[1]。肝衰竭是由酒精、药物、病毒等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肝损伤,导致肝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肝性脑病、黄疸、腹水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2]。而肝衰竭并发感染不仅使患者健康状况恶化,且大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预后不佳。肝衰竭并发感染病程隐匿,由于目前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直到确诊时病情常恶化[3]。因此,对于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及早诊断和积极控制病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