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结局。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因早期宫颈癌(宫颈癌IA1期-IB1期)行机器人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统计患者的术后病理情况及治疗情况,以及患者3年及5年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结果401例患者均完成3年随访。其中,死亡14例,3年OS为96.5%;复发死亡共22例,3年DFS为94.6%。其中,130例患者完成了5年随访,130例患者中死亡8例,5年OS为93.8%;复发死亡共9例,5年DFS为93.1%。 结论开腹手术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也不能彻底否定微创手术,包括机器人手术,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评估其安全性及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住院患者伴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1997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伴糖尿病的患病率。方法:研究对象为1997年住院的肺结核患者,根据1985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统计肺结核患者伴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1997年住院肺结核患者伴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0.8%,较1991年我院统计的12.5%增加了18.3%,男性与女性比较无明显差异。伴糖尿病患者Ⅲ型的比例高达81%,空洞的比例也高达45.38%,与非伴糖尿病患者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孕妇及有妇科疾病患者需定期做妇科检查或治疗,要求患者脱掉1侧裤腿取截石位,容易使患者着凉。为此,笔者自制妇科检查治疗专用裤,并于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用于200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虽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di—alysisrelatedperitonitis,PDRP)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如其发生率从1984年的1.08次/病人年降至2009年的0.25次/病人年,而且自2000年以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患者生存率及技术存活率均较2000年以前有明显提高,但是腹膜炎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腹膜炎依然是腹膜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肠杆菌科细菌所致腹膜炎严重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如增加患者的住院频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常导致腹膜透析失败,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肠杆菌科细菌所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就腹膜透析患者肠杆菌科细菌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口腔炎不但影响患者进食、讲话,并且常伴有口臭及疼痛症状,令患者寝食难安。我们于2003年10月至2006年1月,对31例口腔炎患者采用芦荟煎液口服治疗,效果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肥胖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尿毒症患者中,肥胖患者也越来越多。为此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行腹膜透析的肥胖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了解肥胖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位于全世界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2位。2008年美国全国预计新发结肠癌100000例,直肠癌40000例[资料来自www.cancer.org(美国癌症协会官方网站)]。截至2008年上半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收治新发结肠癌患者超过80例,直肠癌患者超过250例;近20年来,本肛肠外科中心收治结直肠外科患者近20000例,直肠癌初诊患者超过5000人次,结肠癌初诊患者超过3000人次;其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清远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患者情况的变化。方法 应用清 远市人民医院大数据平台,回顾性收集医院2019、2020、2021年烧伤整形科住院患者就诊数据,比较近3年 住院人数、年龄及病种占比的差异。结果 近3年住院患者平均年龄逐渐增高,其中2021年与2019年相比住 院患者平均年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2021年住院总人数分别下降45.16%和 55.97%;与2019年相比,2020、2021年因压疮、慢性创面住院人数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近3年来烧伤整形科患者住院数量及就诊病种发生较大改变,因压疮、慢性创面住院的 老龄患者比例增加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出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化疗对患者存活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间对46例超出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原位肝移植,其中44例患者接受术后化疗,分析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统计患者肝移植术后的存活率及肿瘤复发率,比较术前是否存在癌栓以及术后是否化疗对存活率和肿瘤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44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16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经停药、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及使用护肝药后恢复;7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类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肝移植术后化疗的患者存活超过1年的有22例,1年存活率为47.8%,最长存活至今已有30个月。26例患者在1年内肿瘤复发,1年复发率为59.1%。术前有癌栓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无癌栓的患者,存活率明显低于无癌栓的患者。肝移植术后化疗的患者与术后未化疗的患者相比,存活率升高,肿瘤复发率降低。结论 超出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化疗可提高生存率,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肝移植术后辅助性化疗是安全、可行的,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7岁。2012年6月因左乳癌3年、破溃半年就诊。患者于2009年自扪及左乳房结节,B超检查考虑乳癌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较常见,渗血少时对患者无影响,多时易加重患者贫血症状,且增加患者精神负担。鉴此,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无菌3M透明胶带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7岁,因“右侧阴囊肿大10年余”于2011年2月28日入院。起初患者自感阴囊缓慢肿大,近3年肿大较前迅速,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及肉眼血尿,无恶心、呕吐、腹痛及腹胀等不适。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  相似文献   

13.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结合大剂量罗扰素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结合大剂量罗扰素治疗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17~79岁。病程2个月~7年,中位病程3.5年。9例Ⅰ期患者行单纯病灶扩大切除结合中厚植皮(或邻位皮瓣)修复创面,23例Ⅱ期患者行病灶扩大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或截肢),1例Ⅲ期患者姑息性病灶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辅以大剂量罗扰素生物治疗。结果9例Ⅰ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好,获随访7个月~8年,无复发。Ⅱ期患者中,2例切口愈合延迟,经换药愈合;1例失访,余22例获随访5个月~7年,其中1例复发,部位于大腿原发灶旁,再次予病灶广泛切除后,大剂量罗扰素治疗。1例Ⅲ期患者治疗1年6个月后因肺部转移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手术结合术后大剂量罗扰素综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刘晚艳 《护理学杂志》2006,21(12):15-15
未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病情突然变化需双管输液时,如新建静脉通道往往延误救治时间,且增加患者痛苦。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笔者对160例此类患者采用肝素帽行双管输液,效果好,无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1岁,干部。因椎间盘摘除术后腰部剧烈疼痛1年余,于2004年8月入院。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病史。  相似文献   

16.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开展,尿毒症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尿毒症脑病精神障碍是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ESRD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我们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共抢救治疗15例老年尿毒症脑病精神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从荷兰医生Willem Kolff在1945年运用血液透析器成功救治急性肾衰竭患者以来,血液净化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尿毒症患者长期存活已成为可能。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仍然是死亡的高危人群。根据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USRDS)2006年的数据,美国透析患者的年病死率约为23%,心源性猝死占29.7%,这也是突然死亡的首要病因。预防血液透析患者的突然死亡,特别是心源性猝死,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脊髓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吴毅文 《颈腰痛杂志》2004,25(2):97-100
目的阐述早期、中期脊髓型颈椎病(CSM)可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研究1990年2001年共收治的CSM病人426例,执行严格的诊断、纳入标准,采用颈牵、推拿、药物等综合治疗。结果426例CSM患者的近期疗效的优良率为67.11%,好转率为97.67%,并对其中的169例进行1年至7年11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年8个月,优良率78.70%,好转率98.22%,在随访患者中有30例治疗前后颈椎MRI对比,显示15例患者颈椎间盘达到部分还纳,其余15例无明显变化,426例CSM患者中未出现1例并发症。结论非手术治疗早、中期CSM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2018年 7月于我院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 15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随访期间患者肝转移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无肝转移组( n=97)和肝转移组( n=59),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15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97例患者未出现肝转移,3年无肝转移生存率为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51岁。因反复上腹痛15年,加重2年入院。15年前,患者因外伤后出现胰腺囊肿于当地医院行囊肿空肠吻合术,术后痊愈出院。出院后情况良好。2年前,患者出现腹痛,向腰背部放射,治疗后腹痛缓解。半年前腹痛较前加重,治疗不缓解,于当地医院行囊肿空肠吻合术,术后患者腹痛无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