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课在心电图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微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5月-2018年5月中医临床专业实习生166名作为研究对象;2016级80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读图及PPT教学模式;2017级86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接受微课教学;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及调查观察组实习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反馈。结果在考核成绩方面,观察组实习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将微课应用到临床心电图教学中,可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课程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在低温影响心肺功能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6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5组,6人/组)为传统教学班,试验班(5组,6人/组)为微课结合CBL联合教学模式班。课程结束后,通过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百分比表示。 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微课结合CBL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结论 微课结合CBL模式教学法在低温影响心肺功能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基于微课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原心脏病课程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4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0人)与对照组(20人)。试验组利用网络平台接受基于微课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接受在线开展的传统课堂教学,利用随堂测试+课后作业+期末终考的综合测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网络问卷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 结果 试验组学生在课后作业、期末终考以及综合考评整体表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同时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提升、课堂知识的掌握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基于微课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对医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我国未来医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学语文复习课存在高投入、低回报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语文复习课容量大﹑任务重,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复习课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枯燥……因此,在中学语文复习课中巧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必要,它让复习课"轻负高效",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及调整改进复习课教学模式,为初中语文复习课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5.
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规模大、涉及面广,对传统寄生虫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如何取慕课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使二者有机结合,探寻属于自己并有益于学生的新教学模式,是每一位寄生虫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浅析了慕课的特点,探讨了慕课对寄生虫学教学的影响及其应用,指出了开发寄生虫学慕课时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团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和实验教学数字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师生的教与学均具有积极影响,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仍不够理想。今后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设计以及数字素养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以期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慕课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在高原性心脏病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措施。目的 了解本科生对慕课教学的认知度及针对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的必要性和具体课程设计的态度与想法,为之后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及其他军队卫生学慕课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本科室2018年春季学期所有授课对象不同专业共206人,针对慕课课程的认知和课程需求设计调查问卷,以了解本科学生对慕课课程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为之后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安排提供依据。 结果 2018年春季学期所有授课对象对于慕课授课形式完全了解仅有17人(8.5%)、大概了解为77人(37.26%)、听说过慕课但不了解其授课方式为84人(40.8%)、从未听说过慕课且完全不了解其授课方式为28人(13.44%)。另外,认为很有必要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有33人(15.81%)、认为有必要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有73人(35.61%)、对于是否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觉得无所谓为86人(41.98%)、仅有14人(6.6%)认为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是没有必要的。之后,对2018年春季学期所有授课对象对于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需求也通过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 结论 军队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普及。为了确保之后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的顺利开展,应加大慕课课程的宣传力度,让慕课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能够真正走进新时代年轻军校学生的心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霍乱》微课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3级3个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班学生(97人)设为实验组、2012级3个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班学生(92人)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理论考核评估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微课的认知、评价及对微课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75.41±8.18)分]略高于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74.17±8.03)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霍乱》微课视频感到满意,对微课在传染病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表示赞同,认为微课具有短小精悍、新颖、有创意、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支持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学习、混合式学习等优点。结论微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传染病学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教学比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自身参加及观摩近年来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实践和体会,探讨其中《人体寄生虫学》获奖作品的共性,包括选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为高校人体寄生虫学专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寒冷血管扩张反应评价机体耐寒能力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使学生更易掌握寒冷血管扩张反应及波动性皮肤温度变化与机体耐寒能力的关系,提出了线上教学资源学习+游戏互动的教学新模式。 方法 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实现线上教学资源的分享与学习,随后通过游戏化教学设计完成线下课程的教学过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新教学模式的认可度通过课后问卷调查进行反馈。 结果 发现线上学习+游戏互动式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在课前就能通过线上教学资源完成VRCI测定方法与原理的学习。通过问卷及考试的方式可以发现,线上学习+游戏互动式课堂在学生理论知识巩固程度(p<0.001)、学习主动性(p<0.001)、考试成绩(p<0.01)及课堂满意度(p<0.05)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结论 游戏化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充分掌握线上教学资源的相关内容,更能提高课堂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度和知识掌握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袁铭  吴宾  邓龙祥  张亮 《心脏杂志》2019,30(1):115-117
目的 评价微课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心力衰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70名随机分为两个班(每班35人):传统教学班和试验教学班。其中传统教学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试验教学班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进行授课。采用随堂测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微课结合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结果 与传统教学班相比,试验教学班考试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试验教学班绝大多数同学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表示认可。 结论 在心力衰竭教学中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可显著改善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在《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动物寄生虫病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本文主要阐述了实验教材内容的更新、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及实验考试方式的改革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改革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基础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全面调控能力,改变教师教育教学思维。在教学工作中提倡教师先实践,学生再实践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开展案例式教学,有利于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也有利于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五年制医学生的特点,通过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一流教学团队,对学生全面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entire healthcare workforce needs to be educated to better care for older ad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fellows are being trained to teach, to assess the attitudes of fellowship directors toward training fellows to be teachers, and to understand how to facilitate this type of training for fellows. A nine‐question survey adapted from a 2001 survey issued to residency program directors inquiring about residents‐as‐teachers curricula was developed and administered. The survey was issued electronically and sent out three times over a 6‐week period. Of 144 ACGME‐accredited geriatric fellowship directors from geriatric, internal medicine, and family medicine departments who were e‐mailed the survey, 101 (70%) responded; 75% had an academic affiliation, 15% had a community affiliation, and 10% did not report. Academic and community programs required their fellows to teach, but just 55% of academic and 29% of community programs offered teaching skills instruction as part of their fellowship curriculum; 67% of academic programs and 79% of community programs felt that their fellows would benefit from more teaching skill instruction. Program directors listed fellow (39%) and faculty (46%) time constraints as obstacles to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eaching curriculum. The majority of fellowship directors believe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geriatric fellows to become competent educators, but only approximately half of programs currently provide formal instruction in teaching skills. A reproducible, accessible curriculum on teaching to teach that includes a rigorous evaluation component should be created for geriatrics fellowship programs.  相似文献   

16.
《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内容抽象,逻辑性强,教学难度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免疫学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作者在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教学手段运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交流了一些改革经验及体会,旨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最大限速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分析寄生虫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现状,结合应用过程中对学生应用需求的充分了解,提出行之有效的网站优化策略,以此作为网站日常维护基础和原则,以达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使网站应用真正成为联系课堂和课后、教学和自学的有益桥梁,适应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多元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达到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作者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实验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高等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人兽共患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