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急性期脑脊液(CSF)中是否存在S100b蛋白, 探讨其在GB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40例GBS患者起病后3d内、7d、14d及35例对照组入组后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并同时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蛋白,观察早期GBS患者脑脊液中是否存在S100b蛋白,并观察脑脊液 S100b蛋白与脑脊液蛋白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果 GBS组脑脊液S100b蛋白最早可于起病后24~72h出现,其含量在起病后第7天明显高于对照组;GBS组脑脊液蛋白含量在起病后第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与脑脊液蛋白含量不具有相关性(P >0.05).结论 在GBS早期脑脊液中存在S100b蛋白,用ELISA 方法检测脑脊液S100b蛋白可以作为GBS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对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患者施万细胞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50例GBS患者(重型组19例,轻型组31例)和22名正常人的脑脊液和血清S-100 b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GBS患者还进行了脑脊液和血清的动态检测.结果 (1) 两组GBS患者脑脊液 S-100b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重型组与轻型组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1);血清S-100b蛋白含量重型组患者高于轻型组和对照组(均P<0.05),轻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重型组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轻型组和对照组(均P<0.01),轻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GBS患者脑脊液 S-100b蛋白含量随脑脊液单核细胞比例增减及病情的轻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结论脑脊液和血清 S-100b蛋白含量与G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经颅多普勒(TCD)联合CT灌注成像(CrP)对单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评价.方法 经TCD检测为单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9例,分症状组(9例)及无症状组(10例),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和CTP检查.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侧之间、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侧与对照组TCD及CTP参数.结果 TCD示症状组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低于对照组(P<0.001),而无症状组MCA Vm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组和无症状组MCA搏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组患侧MCA Vm明显低于无症状组(P <0.001),与颅内侧枝循环有关.症状组和无症状组与对照组CTP参数分析,症状组患侧脑血流量(CBF)减低(P<0.05),而无症状组CBF无明显改变(P>0.05);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平均通过时间(MTI)及达峰时间(TIP)延长(P<0.05),但两组脑血容量(CB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与CTP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二者联合应用可以综合评估单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脑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CSF)、血清中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行确诊的41例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感染组,82例开颅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CSF、血清中S-100b蛋白等指标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感染组患者CSF中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TNF-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与CRP、IL-10、TNF-α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61、0.559、0.682,P0.05);感染组患者CSF中S-100b蛋白与NSE、TNF-α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69、0.517,P0.05)。结论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CSF、血清中S-100b蛋白早期即升高明显,并且与其他炎性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及血清中可溶性Delta-Like-Ligand 1 (DLL1)的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CNS感染性疾病患者110例,其中结脑患者5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患者30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20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10例,另正常对照组30例.ELISA法测定各组受试者入院后CSF、血清中可溶性DLL1的含量,动态观察结脑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SF中DLL1的含量并分析DLL1含量与CSF蛋白、细胞数的相关性. 结果 与病脑组、化脑组、隐脑组、正常对照组比较,结脑组患者CSF、血清中DLL1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脑组、化脑组、隐脑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好转的14例结脑患者CSF中DLL1含量在第2、4、6周逐渐降低,而治疗加重的4例患者CSF中可溶性DLL1含量第1、2(4)、6周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脑患者CSF中DLL1的含量与CSF蛋白、细胞数均无明显相关关系. 结论 CNS感染时结脑患者的CSF和血清中可溶性DLL1的含量显著增高,对于结脑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和路易体痴呆(DLB)患者血清及CSF中金属镁铜(Cu)、铁(Fe)、钙(Ca)、(Mg)、锌(Zn)、铅(pb)和锰(Mn)含量的变化.方法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40例AD患者、20例DLB患者及18名正常对照者血清及CSF中Cu、Fe、Ca、Mg、Zn、Pb及Mn的含量.结果 (1) DLB组血清Zn含量明显低于AD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2)AD组及DLB组CSF C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5);(3)AD组CSF Fe含量明显高于DLB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 AD及DLB患者体内或神经系统存在金属元素Zn、Fe、Ca稳态失衡,这些可能有助于评估AD和DLB患者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对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Guillain—Barre综合征患者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对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患者施万细胞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50例GBS患者(重型组19例,轻型组31例)和22名正常人的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时量进行检测,同时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GBS患者还进行了脑脊液和血清的动态检测。结果 (1)两组GBS患者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重型组与轻型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血清S-100b蛋白含量重型组患者高于轻型组和对照组(均P<0.05),轻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重型组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轻型组和对照组(均P<0.01),轻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GBS患者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随脑脊液单核细胞比例增减及病情的轻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结论 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G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囊尾蚴病患者脑脊液(CSF)特异性IgG含量和一氧化氮(NO)水平与高颅压和癫(癎)的关系.方法 检测40例脑囊尾蚴病患者CSF特异性IgG的含量和NO的水平,并对有无高颅内压征及癫(癎)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另外,检测23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对照组)CSF NO水平作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囊尾蚴病组CSF中NO值明显增高(P<0.01).脑囊尾蚴病组特异性IgG与NO水平呈正相关(r=0.579,P<0.05);高颅内压患者CSF中特异性IgG与NO水平显著高于无高颅内压患者(P<0.05~0.01);癫(癎)患者CSF中NO值与无癫(癎)患者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特异性IgG含量虽然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囊尾蚴病致颅内高压征患者CSF中NO和特异性IgG水平明显增高;脑囊尾蚴病致癫(癎)患者CSF NO水平亦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及脑脊液(CSF)特种蛋白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化脑组)、1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血清和CSF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IgG、IgM、IgA)、C-反应蛋白(CRP)、α2巨球蛋白(α2-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与1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1)CSF A]b/血清Alb(QAlb)化脑组(21.87±10.54)、结脑组(17.46±7.79)明显高于对照组(4.58±0.85)(均P<0.001);病脑组(5.14±2.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脑炎组血清I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脑组和结脑组CSF中Ig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均P<0.01);其中化脑组CSF中IgM升高较结脑组更显著,结脑组IgG、IgA升高较化脑组更明显,病脑组IgM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3)CSF中CRP水平化脑组[(8.86±3.24)mg/L]和结脑组[(6.95±3.13)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97±0.82)mg/L](均P<0.01),病脑组[(4.80±1.45)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脑炎组CSF中α2-MG和β2-MG水平明显高于血清(均P<0.01)及对照组(均P<0.001).(4)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CSF中各种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和CSF中Alb、Ig、α2-MG、β2-MG、CRP水平有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0.
鞘内联合给药治疗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鞘内联合给药治疗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3例脱髓鞘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维生素B12 、胞二磷胆碱 ,每周 2~ 3次 ,7~ 10次为 1疗程。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脑脊液 (CSF)蛋白含量、细胞学变化 ,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SSS)。结果 治疗组Guillain Barre综合征患者CSF蛋白含量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早 1~ 2周 ;多发性硬化、Guillain Barre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患者CSF细胞学检查免疫活性细胞减少至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 1~ 2周 ;SS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鞘内联合给药是治疗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SP)患者临床症状与外周血氧化应激因子、IL-6、S100-β、NT-3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50例SP患者以及30例体检正常人员,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SP精神症状(PAN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阳性症状组与阴性症状组,检测相关外周血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并检测血清相关蛋白因子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阳性症状组一般症状评分与阴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ANSS总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症状组除脂质过氧化物(LP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外均与阴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NO、IL-6、S100-β、NT-3均无显著性差异;阳性症状组与阴性症状组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P)、神经营养因子3(NT-3)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症状组与阴性症状组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指标中,一氧化氮(NO)浓度与SP患者PANSS总分、一般症状分成负相关(P0.05)、SOD与SP患者PANSS总分、一般症状分成正相关(P0.05),NT-3与阳性症状组患者一般症状分成正相关(P0.05),其余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的发生及发展可能与氧化应激因子、IL-6、S100-β、NT-3有关,且精神症状与SOD、NO以及NT-3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访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与死亡率。方法 15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单侧椎动脉起始部闭塞患者,根据患者有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98)和无症状组(n=58),对患者进行随访,至少2年,观察新发症状性脑梗死、任何原因死亡。结果椎动脉起始处闭塞患者平均年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5.1%,平均年死亡率为0.4%。有症状组累积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和无症状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有症状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与无症状组差异无显著性(P=0.690);两组间侧支循环开放比率差异无显著性(23.5%vs 27.6%,P=0.566),无新发与新发脑梗死侧支循环的开放比率差异无显著性(35.7%vs22.7%,P=0.148)。结论单侧椎动脉起始部闭塞的患者年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5.1%,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SR)对帕金森病(PD)患者自主神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2例PD患者(PD组)和26例年龄、性别、身高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上下肢SSR检测。将PD组根据有无自主神经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根据Hoehn-Yahr分级将PD组分为早期PD组(1~2期)和中晚期PD组(3~5期)。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D无论有症状组还是无症状组SSR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有症状组较无症状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论中晚期PD组还是早期PD组SSR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中晚期PD组较早期PD组潜伏期显著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③SSR上下肢潜伏期与Hoehn-YaHr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SSR上下肢波幅与Hoehn-YaHr分级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结论①SSR是检测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自主神经损害,有助于早期诊断;②PD患者运动系统障碍越重,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微球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CNSL组,无CNSL组和对照组脑脊液中TNF-α、MMP-9的变化.结果 CNSL组脑脊液中TNF-α和MMP-9均高于无CNSL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脊液中TNF-α、MMP-9在CNSL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提示对其检测可以早期诊断CNS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化脑组)、5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4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60例非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CSF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水平,采用酶测速率法测定LDH的活性,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LDH同工酶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脑膜炎患者CSF 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5.64±20.08)pg/L],其中化脑组[(462.24±368.13)pg/L]明显高于病脑组[(73.47±68.74)pg/L]及结脑组[(62.97+40.58)pg/L](均P<0.01),病脑组与结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脑组CSF LDH水平[(201.37±148.06)U/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结脑组[(170.32±86.45)U/L]明显高于病脑组[(79.54±43.71)U/L](P<0.01);但病脑组[(79.54±43.71)U/L]与对照组[(64.56±49.68)U/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脑组LDH4[(22.83±2.08)U/L]、LDH5[(35.26±2.18)U/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LDH1[(7.84±1.15)U/L]、LDH2[(13.01±1.46)U/L]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均P<0.01);结脑组LDH3[(29.48±3.24)U/L]较对照组[(16.13±3.95)U/L]明显升高(P<0.01);而病脑组同工酶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F中TNF-α、LDH及LDH同工酶水平检测有助于不同类型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测定炎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 ( CSF)中抗硫脂抗体水平 ,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应用 ELISA法检测 3 0例急性吉兰 -巴雷 ( 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患者、2 4例慢性吉兰 -巴雷 ( 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患者血清和 CSF中抗硫脂抗体水平。结果  ( 1 ) GBS患者血清中高滴度抗硫脂抗体与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 ;CSF中 Ig M-抗硫脂抗体阳性率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 P <0 .0 1 ) ;( 2 ) CIDP患者血清中高滴度抗硫脂抗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 ,CSF中 Ig M-抗硫脂抗体阳性率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 3 )抗硫脂抗体阳性的 GBS患者多有主观感觉障碍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 ;抗硫脂抗体阳性的CIDP患者多为感觉轴索性损害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 4 )轻、重型组 GBS患者血清和 CSF中抗硫脂抗体水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 ;( 5 ) GBS组、CIDP组血清中抗体水平与配对的 CSF中抗体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 1 ) GBS患者 CSF中 Ig M-抗硫脂抗体有可能作为感觉神经受累的一项临床辅助参考指标 ,抗硫脂抗体的水平与疾病的临床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r-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方法测定5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及49例恢复期脑梗塞患者脑脊液(CSF)中GABA含量,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进行双管分析。结果脑梗塞患者脑省液GABA测定结果急性期组升高,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恢复期GABA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期组:大、中、小面积三组间比较。P<0.01。恢复期组:大面积组与其它两组和对照组两两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中、小面积组和对照组两两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面积越大,其CSF中GABA增高亦明显,根据CSF中GABA升高水平的测定,可作为梗塞损害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对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伴有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度洛西汀合并认知治疗组(研究组)43例,单用度洛西汀组(对照组)43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末两组HAMD及CGI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在治疗1周末即显现明显疗效(P<0.01);两组间HAMD及CGI评分在治疗第1、2、4、8周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研究组有效率81.40%,对照组有效率60.4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度洛西汀合并认知治疗可以提高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12—2016-11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40例(观察组),症状性脑梗死40例(症状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颈动脉彩超特征。结果斑块检出率、IMT厚度、Crouse斑块积分及斑块形态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症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总动脉血流参数观察组与症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颈部动脉硬化及斑块但尚未明确诊断无症状脑梗死者,颈动脉彩超观察斑块的形态和性质尤为重要;诊断明确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应常规筛查颈动脉超声评估斑块情况,定期监测颈动脉斑块及血流参数变化,给予早期干预,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T2DM患者进行SSR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2组SSR的起始潜伏期、N波潜伏期、波幅、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2DM组72例(72%)患者至少有一肢SSR异常.血糖控制满意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比较,起始和N波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和面积无显著性意义(P>0.05).T2DM组病程<5年与病程≥5年比较,潜伏期、波幅、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可作为评价T2DM自主神经损害的客观电生理指标;T2DM患者SSR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与病程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