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测量老年人腰骶椎毗邻结构相关解剖学数据,为探究老年人第5腰椎~第1骶椎(L5~S1)轴向融合术(AxiaLIF)手术通路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防腐固定、血管灌注的老年人骨盆段标本,解剖骶前间隙,观察骶前筋膜层次、骶前血管和盆内脏神经等,测量4对骶前孔间距和盆内脏神经的相关解剖数据。根据Marotta方法,2种通道模拟L5~S1AxiaLIF手术置入导针,测量导针在骶前间隙中的相关解剖学数据。结果:导针从尾骨尖到第5腰椎上皮质中点通道的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74.4±11.9)mm和(169.8±12.3)mm;导针下缘到盆内脏神经的最短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8±5.1)mm和(26.4±5.5)mm;导针从尾骨切迹到第5腰椎上皮质中点通道的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是(155.2±10.6)mm和(153.0±9.5)mm;导针下缘到盆内脏神经的最短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6±2.8)mm和(18.9±3.8)mm;两侧的盆内脏神经长度,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2.1±2.4)mm和(23.3±3.2)mm。结论:根据解剖和AxiaLIF模拟测量数据,导针从尾骨切迹到第5腰椎上皮质中点通道符合老年人骶前间隙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内镜辅助下后鼓室微创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利用成人15例(30侧)头部标本,解剖并测量后鼓室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  结果 面神经锥段中点分别到水平半规管最凸点、鼓室窦前缘中点、卵圆窗中点、圆窗中点、岬小桥下端、岬后脚下端的距离是(3.21±0.41)、(2.79±0.25)、(3.97±0.37)、(6.48±0.53)、(4.85±0.39)、(6.21±0.57)mm;砧骨窝中点至锥隆起顶端、面神经锥段中点、镫骨头中点、圆窗中点、卵圆窗中点、匙突顶点的距离分别为(4.43±0.36)、(3.10±0.28)、(6.55±0.55)、(9.56±0.82、(6.67±0.65)、(4.63±0.39)mm;鼓室窦的深度、横截面短径、横截面长径分别是(3.10±0.27)、(1.05±0.10 )、(1.89±0.19)mm;后鼓室窦深度、横截面长径、横截面短径分别是(1.15±0.10)、(0.83±0.29)、(0.63±0.51)mm;外侧鼓室窦横截面近似椭圆型,其深度、上下径、左右径分别是 (1.63±0.12)、(0.36±0.03)、(0.74±0.09)mm;面隐窝外侧气房直径(0.28±0.13)mm。  结论 后鼓室解剖结构精细复杂,对其解剖结构的精准定位有利于彻底清除病变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脊髓挫伤速度是脊髓损伤的因素,探讨不同速度的脊髓挫伤对大鼠颈脊髓原发性损伤的影响。  方法    2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快速组(500 mm/s,n=8)、慢速组(5 mm/s,n=8)和对照组(n=4)。用直径为4 mm的平头圆锥打击头在C5水平产生1.5 mm的挫伤位移。损伤后即行心脏固定,切取以挫伤部位为中心长约1.5 cm的脊髓组织。行连续矢状位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大体形态,计算出血量。β-APP免疫组化后观察轴索损伤程度。  结果 挫伤后观察到脊髓表面有一带状出血,且快速组出血带颜色更深。快速组挫伤位移为(1.50±0.05) mm,最大力为(5.3±1.2) N;慢速组挫伤位移为(1.51±0.04) mm,最大力为(2.8±0.6) N,两组间最大力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HE染色显示脊髓出血大部分都集中在灰质,白质相对较少。快速组脊髓总出血量、灰质出血量和白质出血量分别为0.94、0.71和0.23 mm3,慢速组分别为0.55、0.43和0.12 mm3,其中两组间总出血量和灰质出血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β-APP免疫组化观察到快速组轴索断裂比慢速组更为严重。  结论 脊髓挫伤速度是影响脊髓原发性损伤的因素,快速的脊髓挫伤导致的原发性脊髓损伤更为严重,导致更多的脊髓出血和轴索断裂。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胫骨近端后侧数字化形态学测量的方法,探讨其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诊疗的意义。  方法 对60例健康成人胫骨干燥标本进行CT扫描,图像导入Mimics 10.01软件建立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相关解剖参数,分析其分布规律与相关关系。  结果 后侧正中高度(8.46±1.62)mm,后内侧高度(12.27±1.93)mm,后内侧斜坡长度(14.71±2.27)mm,后内侧平台斜坡角(132.02±11.62)°,后内侧斜坡骨干角(147.28±10.72)°,后外侧高度(11.31±1.74)mm,后外侧斜坡长度(14.45±2.26)mm,后外侧平台斜坡角(124.01±9.81)°,后外侧斜坡骨干角(141.88±9.09)°,所有测量参数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正中高度、后外侧高度和后外侧斜坡长度与胫骨全长具有相关性(P<0.01)。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胫骨近端数字化三维模型仿真度高,解剖参数测量结果精确度高,能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临床治疗和内固定物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应用于乳房再造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5例10侧成人新鲜下肢尸体标本进行乳胶或氧化铅动脉灌注,解剖观察后区域血管的形态及分布,测量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血管数量、管径、血管蒂长度及伴行静脉管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股后区穿支皮瓣切取的手术模拟。 结果 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发出4~9支穿支供应股后区皮肤,以肌皮穿支为主,偶可见肌间隔穿支;降支优势较多,优势穿支多发自股后内侧。血管蒂长为(10.6±2.6)cm,其外径为(2.2±1.0)cm,伴行静脉外径分别为(1.8±0.8)mm与(2.1±1.8)mm。   结论 股深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存在个体差异,尤以第1穿动脉对其影响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确保皮瓣切取的安全性与精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胸腔镜下结扎胸导管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观察10例成人尸体标本的乳糜池、肠干、左右腰干及胸导管在胸腔内的走行及毗邻关系,在T4~12各肋骨平面测量胸导管距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主干的距离。  结果 ①胸导管多起始于T12~L2椎体右前方,但其中1例起于T10。胸导管起点处距右膈脚起始端距离(74.63±38.30)mm。胸导管、各属支间及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等存在广泛交通;②胸导管到奇静脉最小距离(0.94±0.62)mm和到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主干最大距离(34.92±0.98)mm均在T8水平,向上向下肋水平延伸距离分别逐渐增大、减小。  结论    胸导管在T5~10间多为单干,走行规律,电视胸腔镜胸导管结扎术经右胸入路,在脊柱前奇静脉下方,降主动脉上方仔细分离出胸导管,经左胸入路,则需在降主动脉下方、脊柱前、奇静脉上方分离出胸导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35侧成年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吻合的位置、外径及长度。  结果   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在内侧楔骨内侧有一较恒定的吻合,并把这一吻合支暂命名为足内缘动脉弓。形成足内缘动脉弓占82.8%(29侧),吻合处外径为(0.65±0.21)mm,长度为(2.63±0.71)mm;未发现吻合动脉弓占17.2%(6侧)。  结论 以足内缘动脉弓为蒂的足内侧岛状皮瓣可以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髋前外侧肌间隙手术入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12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模拟髋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对相关结构和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  结果    臀中肌阔筋膜张肌间隙髂嵴附着处距髂前上棘距离(5.13±0.52)cm(4.25~6.30 cm),在该间隙内常见臀上神经最下支以及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穿过,臀上神经最下支穿臀中肌阔筋膜张肌间隙处至股骨大转子外侧最凸点距离为(8.15±0.67)cm(7.13~9.56 cm);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走行至该间隙处距离股骨大转子外侧最凸点距离为(5.57±0.39)cm(5.05~6.62 cm)。  结论    髋前外侧肌间隙入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安全、暴露充分、软组织损伤小等特点,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临床诊治背阔肌腱下滑囊炎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20侧成人肩关节标本(右11侧、左9侧),对背阔肌腱下滑囊及与其邻近易误诊的解剖结构进行观测。  结果 背阔肌腱下滑囊位于肱骨结节嵴间沟底、肱骨小结节嵴、大圆肌附着部与背阔肌腱止点之间。肱骨结节间沟可分为肱骨大、小结节间沟和大、小结节嵴间沟,确定该滑囊的上下位置,即从肱骨小结节最高点至背阔肌腱下滑囊上端距离为(27.43±4.71)mm,可以确定该滑囊的上下位置,背阔肌腱下滑囊的内外位置关系,从肱二头肌长头腱内侧缘距背阔肌腱下滑囊中点为(8.12±1.23)mm,可以确定该滑囊的内外位置关系。背阔肌腱下滑囊的相关数据,在肱骨结节嵴间沟上、下高度为(36.5±4.79)mm,中点宽度为(8.62±1.83)mm。背阔肌腱下滑囊周围易发生炎症的有肱二头肌长头腱滑液鞘、大圆肌腱下滑囊、喙突下滑囊、胸大肌骨管等。  结论 本研究为背阔肌腱下滑囊的诊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影像学方法分析单个半椎体所致的中重度脊柱侧凸的解剖特点,根据解剖特点设计手术方案并评价初期手术效果。  方法 中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16例,术前行X线、CT检查,分析半椎体位置、生长潜质、类型以及脊柱的侧后凸Cobb角、柔韧度,根据解剖特点选择后路截骨矫形、后路截骨矫形加前路植骨支撑术,评价术后临床疗效。  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8.0 h,平均5.8 h ;术中出血量500~4000 mL,平均1350 mL。术前侧凸(67.8±8.4)°,术后(25.3±6.8)°,矫正率(63.1±6.1) %。术前后凸Cobb角为(73.5±10.7)°,术后(29.1±5.6)°,矫正率(60.1±6.2)%。无脊髓神经损伤、深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随访X线片证实植骨均融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获得的矫形均无丢失。  结论 脊柱解剖特点对手术操作有指导意义,采用经后路矫正术对中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是一有效、可行的方法,如果半椎体相邻椎体楔形变严重,前路植骨支撑融合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A feasible and optimal axis of biomechanical and anatomic significance in axial lumbosacral interbody fusion (AxiaLIF) was designed. Using the image dataset of an adult volunteer, two groups of finite element (FE) models of the AxiaLIF, lumbosacral anterior column fixation (ACF) models and middle column fixation (MCF) models with different bone graft fusion degrees, were prospectively established, and their biomechanical differences were comparatively predicted. In addition, 3D reconstruction was performed by retrospectively collecting CT data from pelvises in 60 adult cases. Their anatomic parameters relating to two groups of models were digitally measured and statistically compared. Numer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load and the maximum stress on the screw as well as the maximum stres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rew and peripheral tissues in the MCF model were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ACF model. These indices of both models all decreased markedly in respons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disc fusion degre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effective fixed length of the sacrum in the MCF model wa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ACF model (P < 0.05). The surgical dissection distance of presacral vessels and nerves from the axis to sacrum of the MCF model was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ACF model (P < 0.05). The feasible and optimal axis of biomechanical and anatomic significance of the AxiaLIF is similar to the axis of the MCF model. Disc bone graft fusions plus axial screw fixations of middle column could strengthen the biomechanical stability of the AxiaLIF model. Clin. Anat. 32:337–347, 2019. © 2018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CT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为经口咽枢椎椎弓根逆向置钉设计制作一种新型的组合式个性化精确定位置钉的导航模板。 方法 取4具成人颈椎标本进行CT扫描,在Mimics14.11中重建寰枢椎三维模型,将该模型结合经口咽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 TARP)导入Solidworks 2014软件,设计经口咽枢椎椎弓根组合式个性化导航模板。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组合式个性化导航模板,经该导航模板辅助在枢椎标本上置入椎弓根钉,根据术后CT数据评价椎弓根钉道位置。 结果 使用4个导向模板辅助置入8个枢椎椎弓根钉道,术后CT扫描计算水平面绝对偏差值为(0.85±0.70)mm,矢状面为(0.88±0.53)mm,水平面和矢状面的偏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椎弓根螺钉钉道评价分析中,I型螺钉为7枚(87.5%),II型螺钉1枚(12.5%),所有螺钉处于可接受位置。 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个性化导航模板用于辅助经口咽枢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其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为经口咽枢椎椎弓根精准置钉提供了一种全新、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出一种联合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屈曲牵张型颈椎损伤的新术式-颈椎轴向螺钉固定术,进行解剖学可行性研究。 方法 随机调取5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的颈椎侧位片。年龄22~48岁,平均28岁。通过JW-PACS图像系统,测量C2~6椎体高度;C2/3~C5/6椎间盘高度以及椎间盘矢径;并模拟轴向螺钉固定,即下位椎体前下缘至上位椎体后上缘的连线,测量轴向螺钉最大长度、头倾角以及植骨块深度等。采用一例防腐成人尸体标本,在C臂X线机透视下,模拟颈椎前路钢板固定并颈椎轴向螺钉固定术。 结果 轴向螺钉最大长度为(41.18±3.92)mm,轴向螺钉头倾角为(25.21±3.58)°。植骨块合适深度应小于椎间盘矢径(17.09±1.50)mm,且大于(11.69±1.63)mm,即略大于12 mm。尸体模拟手术表明,颈椎前路轴向螺钉固定在C2/3、C3/4、C4/5、C5/6均可以顺利完成, C6/7节段由于胸骨阻挡,无法进行轴向螺钉固定。 结论 颈椎前路钢板并轴向螺钉固定术治疗屈曲牵张性损伤具有操作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Ⅰ型腰骶移行椎与正常第5腰椎椎体的形态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选取Ⅰ型腰骶移行椎和正常第5腰椎标本各60例,观测:椎体上下终板前后径、横径;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及其前/后高比值;椎弓根纵、横径。统计学分析并进行t检验。 结果 I型移行椎与正常第5腰椎相比,椎体上、下终板前后径及横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椎体的上、下前后径大1~2 mm,上、下横径大2~3 mm,前高大0.7~1.2 mm,后高大0.8~1 mm,统计均有显著意义;椎体的前/后高度比值及椎弓根纵横径I型移行椎与正常第5腰椎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结论 I型腰骶移行椎椎体各径线较正常第5腰椎椎体稍大, 但形态相近; I型移行椎椎体与正常第5腰椎椎体无明显区别,I型腰骶移行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可按正常第5腰椎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不同变牙厚椎弓根螺钉(transitional thread pedicle screw, TTPS)对螺钉拔出力的影响。 方法 取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4)5具,共30个椎体(60侧椎弓根),剔除周围肌肉、筋膜,注意保持骨结构完整,解离成单个椎骨。平均骨密度为(1.186±0.182)g/cm2。TTPS规格有6种:A0(牙厚保持不变)、A1(逐牙加厚0.01mm)、A2(逐牙加厚0.02 mm)、A3(逐牙加厚0.03 mm)、A4(逐牙加厚0.04  mm)、A5(逐牙加厚0.05 mm)。每种螺钉随机置入10侧椎弓根,将标本包埋好并用夹具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上,设置椎弓根螺钉长轴与拔出力轴线方向重合。设置材料试验机加载速率为0.08 mm/s进行拔出实验,结果输出拔出力-位移曲线、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计算拔出刚度。 结果 A0至A5 6种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983.99±324.19)、(1119.84±362.47)、(1067.67±398.00)、(900.04±255.89)、(799.07±406.79)、(850.71±408.11)N。6种不同规格TTPS轴向拔出力间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P=0.216)。6种不同规格的TTPS的拔出刚度间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P=0.07)。 结论 小范围增加螺纹牙厚,对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评估新型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geneX®)用于强化体内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质变化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 6只健康山羊腰椎L1~5双侧共 30个椎弓根随机分为 3组: geneX® 组,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组, 空白对照组, 每组 10个椎弓根。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取材行Mirco-CT检查、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力学实验。 结果 轴向拔出力实验:geneX® 组 ( 803±155) N, PMMA组为( 994 ±122 ) N,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 524±118) 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织学观察及Mirco-CT显示geneX® 组中螺钉周围骨水泥已经完全降解、吸收, 骨小梁排列致密, 成熟骨小梁附近可见大量新生骨组织, 明显优于对照组及PMMA组。 结论 geneX® 骨水泥可有效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强度,其强化作用随时间推移而增强,对防止骨质疏松症患者内固定的拔出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对上位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应力(FS)的影响,并与腰椎融合术进行比较,为人工腰椎间盘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6具新鲜成人尸体的腰骶段(L2~S1)标本,将每具标本依次制作成L4/5椎间盘完整(对照组)、L4/5椎间盘置换和L4/5椎间融合模型,并依次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将压力传感器置入L3/4关节突关节,以400 N的恒定轴向载荷,±7.5 Nm的力矩模拟生理状态下轴向、后伸和左右侧弯4种运动,分别测量3种模型在各种运动下L3/4关节突关节内压力。 结果 在模拟生理载荷的各种运动下,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椎间盘完整组相比较,上位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间融合组相对于椎间盘完整组和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上位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上位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与正常腰椎相比无明显改变,而腰椎间融合术后,上位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则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设计制作生物安全性的下颈椎个性化导航模板,并评价其精度。 方法 选取4具下颈椎防腐标本,CT扫描后,利用三维重建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作生物安全性的后路经椎弓根个性化导航模板,在标本上辅助克氏针置入。再次CT扫描并三维重建,计算实际克氏针与虚拟克氏针的位置参数,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检测两者之间的差异;并计算虚拟克氏针与实际克氏针的位置偏差。 结果 虚拟和实际克氏针在X、Y、Z轴的位移和旋转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际克氏针与虚拟克氏针之间的偏差,X、Y、Z轴的位移偏差分别为(1.58±0.66)、(1.96±0.84)、(2.33±1.15) mm;X、Y、Z轴的旋转偏差分别为(1.43±1.18)°、(2.43±1.67)°、(1.14±0.50)°。 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新型生物安全的导航模板的制作方法,其造型及精度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