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耳穴压豆组40例、中医定向透药组40例、联合治疗组40例。观察四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耳穴压豆组、中医定向透药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耳穴压豆组及中医定向透药组相比,肛门排首次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压豆组和中医定向透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以较好地促进腹腔镜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耳穴压豆促进二次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二次剖宫产患者1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4.5±6.4)h,对照组为(23.9±7.3)h,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为(34.3±7.2)h,对照组为(46.0±8.1)h,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为(23.5±5.4)h,对照组为(33.7±6.2)h,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48h舒适度分别为(80.5±11.7)分、(99.0±12.3)分,对照组为(65.2±9.8)分、(82.7±9.2)分,观察组24h、48h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术后常出现肠粘连,通过针灸联合耳穴压豆可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改善产妇术后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陈一鸿  富菊艳 《新中医》2015,47(5):259-261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耳穴压豆法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切口疼痛以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行剖宫产的孕产妇4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4例、耳穴压豆组160例、联合组152例,对照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ICA)术后镇痛,耳穴压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耳穴压豆法,联合组在耳穴压豆组基础上联合运用自拟中药方,比较3组产妇术后切口疼痛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 h、术后48 h,3组产妇切口静息痛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 h、术后24 h,耳穴压豆组产妇以及联合组产妇静息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耳穴压豆组(P<0.05)。术后6 h、术后48 h,3组产妇切口翻身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术后24 h,耳穴压豆组产妇以及联合组产妇翻身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耳穴压豆组(P<0.05)。3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耳穴压豆组、联合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耳穴压豆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联合耳穴压豆法能够缓解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疼痛程度、促进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术后产妇机体的康复,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耳穴压丸联合穴位贴敷在围手术期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影响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对预防患者术前焦虑有效,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中医特色护理耳穴压丸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认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者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术后回室后30分钟予相应耳穴埋豆并指导产妇自行按压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耳穴埋豆法能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的恢复。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轻重。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足三里穴位按摩能使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耳穴压豆促进二次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行二次剖宫产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对照组予以剖宫产术后常规处理,即加强宫缩,预防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处理,不使用任何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30分钟内予以温针灸及耳穴压豆。观察并记录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且测量腹围,记录腹胀发生情况。所得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采取t检验及x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耳穴压豆促进二次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显著。本研究基于治未病的理念,在二次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中医传统疗法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推动产后整体快速康复,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为产后康复开辟了新途径,具有创新性。温针灸联合耳穴压豆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后早期促进肠蠕动恢复,发挥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双重调节功能,减少或避免应用西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使产妇尽早进饮食,及早开奶,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疗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2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胃肠道反应程度、临床疗效、疼痛评分。结果: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程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治疗2、6、10、24小时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耳穴贴压疗法应用于腹腔镜术后肠胃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能够恢复机体正常生理规律,提高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肠功能、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1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20天为1个疗程,均护理2个疗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焦虑抑郁情况、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期间结石复发。结果: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期间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可缩短胆囊结石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予以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空白对照,术后72h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患者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少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好发于春秋两季,由于少儿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比较低,易患外感咳嗽。笔者采用针刺火罐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2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1 994年开始采用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 46例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患儿均符合郭迪主编的《儿科基础与临床》中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 46例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9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1 3岁 ,其中 3岁以下者 1 0例 ,3~ 7岁 2 3例 ,7岁以上 1 3例。   1 0例检查脑电图 ,其中正常 4例 ,异常 6例 ,2例合并有痫性放电 ;5例检查CY ,正常 2例 ,异常 3例 ,均表现为脑容量不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2 0例 ,正常 2例 ,可疑异常 3例 ,异常 1 5例。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哑门、风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