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痛经是指妇女经行前后或恰逢经期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根据是否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功能性痛经即指原发性痛经。该病好发于女子月经初潮后1~2年,以伴随着月经而发生的周期性痉挛性盆腔疼痛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汗出乏力、失眠、情绪异常等症状[1]。我国女性痛经概率为33.1%,其中原发性痛经占53.2%,且有逐年上升之势[2]。痛经患者以寒凝血瘀证多见[3],故本研究旨在观察祛瘀止痛合剂联合温经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莹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7):913-914
手汗症是指在紧张、兴奋或高温时,因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而造成手掌排汗增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手汗症是指一种自幼发生的原因不明,手部汗腺异常分泌亢进的状态[1]。患者双手出汗多,高温、运动、情绪紧张时加重,多时出汗如滴珠状,可伴有腋下及足底多汗,有时头颈、躯  相似文献   

3.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汗证在临床上又分自汗与盗汗。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 ,盗汗属阴虚。但《景岳全书·汗证》曰 :“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也。”[1 ]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 ,既可单独出现 ,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因此我们在临床治疗汗证时 ,一定要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由于《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药方大多药味较少 ,组方严谨。笔者常用这些方加减治疗汗证 ,每获良效。现择病例几则介绍如下。例 1 ,王氏 ,女 ,72岁。 2 0 0 3年 5月 6日就诊。患者自诉近…  相似文献   

4.
魏娜 《西部医学》2015,46(1):28
<正>无汗症指皮肤表面局限性或全身性无汗或少汗[1]。无汗可见于全身,亦可见于局部皮肤,常伴有皮肤干燥、烦热、肢体酸楚、浮肿等症状。既可为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也可独立成病,甚者引发它病。笔者跟随翟晓翔主任诊病过程中,见翟主任治疗无汗症辨证机巧,思维缜密,疗效显著,现选取3则以飨读者。[例1]患者秦某,男,28岁,于2014年8月5日初诊。患者因1个月前干完农活下河洗澡,冷水  相似文献   

5.
陈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801-3802
中暑是指人体热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或多汗且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高发季节院前救治的患者中,中暑患者占了一定比例。中暑的院前护理应做到快速、准确,根据现场条件采取相应措施和治疗,保障患者安全入院。  相似文献   

6.
汗出一症,指异于寻常的过多的出汗,可见各种内伤、外感疾病,中医认为汗是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而津液则由血而来,称为血汗同源,因而对汁出一证,颇为重视。临床上内伤病汗出主要分阳虚与阴虚两种,阳虚者动则汗出。称为“自汗”阳虚者睡时汗出,醒后即止称为“盗汗”,汁为心之液,人体阳气蒸化津液,即调节体内适宜的恒定温度,又保持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在疾病过程中有汗无汗,汗多汗少都是反映疾病的一个侧面,现代医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时性低血糖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异常出汗都属汗出的范畴。1自开、盗汗的病因病理基本病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活血化瘀法的作用机制,分析临床治疗乳腺癌血瘀证活血化瘀药物种类、剂量及时机选取原则,并举验案以佐证。[结果]手术、放化疗及肿瘤本身均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血液高凝状态。体虚邪实是乳腺癌患者血瘀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抗肿瘤、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防治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转移;临床中治疗乳腺癌血瘀证应遵循辨证选取活血化瘀药物、选择治疗时机及选择适当剂量的原则,以保护正气。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脾气亏虚、湿热瘀阻,治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易出现血液瘀滞,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软式内镜外科技术在胸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行软式内镜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手汗症35例(均行超细胃镜下经脐胸交感神经切断术),食管疾病43例[26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9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4例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4例行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软式内镜下胸部疾病手术,术后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1年,所有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均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所有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吞咽梗阻感消失,可正常进食;所有手汗症患者,手部多汗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软式内镜外科技术对胸部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仲景辨证运用经方的思维方法。[方法]列举相关文献,引述历代名家对《伤寒论》经方的见解,理论联系实践,条文对应临床,对仲景辨证运用经方的思维方法进行论述及总结提炼。[结果]《伤寒论》充分体现出仲景的辨证思想,可从中提炼出方证对应、抓主证及辨证论治法。抓主证指在面对有特异性的证时可以采用抓主要特征的方法;方证对应指方药与疾病病机和症状体征相契合,是辨证论治的前提;辨证论治指在疾病某一阶段,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总结得出证型,再根据证型病机特点立法处方,选择相应方药的循序渐进的治疗法则,以及通过病机分析法对经方进行扩展应用的思维模式。三者构成仲景辨证思维方法的主线。[结论]张仲景著《伤寒论》辨证准确,方证合一,对后世医家进一步发挥与完善辨证论治有着深远影响,其辨证思维方法对后世多有启发,值得进一步研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述恶性肿瘤相关性汗证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20年来国内外对恶性肿瘤相关性汗证治疗的相关文献,从各项研究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以及其药理、作用机制、临床缓解率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对比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和灵活多变的给药方式显著提高了恶性肿瘤相关性汗症的临床缓解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毒副作用小。[结论]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相关性汗证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为肿瘤相关性汗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该治疗领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中暑是人体在高温或烈日暴晒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依据临床症状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及重度中暑几种类型[1]。重度中暑往往由于病人出现了前驱症状或中暑症状未加以保护或采取措施发展而致,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此病起病急,预后较差,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衰竭,导致死亡或残疾。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高达5%~30%[2]。尽早采取措施降低患者体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最大可能地降低对各个器官的损害,能降低中暑对人体的损害,减少并发症,促进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阳虚阴不内守”角度解释王海霞教授临床中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收集整理王海霞教授的医案,总结王海霞教授在临床中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经验。列举两例典型案例,从“阳虚阴不内守”的角度阐释其病因病机,并验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该类病证的临床疗效。[结果]“阳虚而阴不内守”可导致各种阴液耗损的疾病。所举验案中,遗精患者为阴阳失调,肾阳虚则精不内守而外泄;产后多汗者则为营卫失和,卫阳虚则营阴不内守,导致持续汗出,两者皆可辨为阳虚之证,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可起到调和阴阳、固涩阴液的作用,阴平阳秘则诸患皆和。[结论]人体是阴阳平衡的统一体,阴阳失调,则病从中生。对于因“阳虚阴不内守”所导致的遗精、多汗等病证,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调阴阳、和营卫,活用此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反复上腹胀痛,早饱,嗳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恶心等[1],起病多缓慢,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病程超过半年,患者多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我国的调查资料[1]显示,FD占胃肠病专科门诊的50%。西药治疗可改善症状,但较难治愈。本病属中医学"痞满"、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导师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梁利金主任医师,具备40余年的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经验,学验俱丰,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了解及治疗方法具有独到的见解。糖尿病多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病变,糖尿病汗症,即由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出现病理改变[1]。糖尿病汗症的发病年龄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其病变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大量出汗或少汗,通常,颈面部及前胸部出现多汗现象,下肢及躯干出现无汗现象。多汗与少汗同时存在,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15.
产后汗证是指妇人产后汗出持续不止,轻者稍感黏滞不适,可在数天后自行缓解,重者日夜多汗,动则尤甚,病程迁延,加重女性心理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产后汗证的方法单一且疗效不确切,中医药对此则有其独到的优势。本文对产后汗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诊疗规律,分析其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卧位胸腔镜下T3、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3年8月平卧位胸腔镜下施行T3、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17例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成功,术后双手多汗症状消失,术后2例出现胸背部或腹部轻度代偿性多汗,1例出现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抽液治愈。无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下T3、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一种微创和有效的方法,平卧位下操作更简单、更省时。  相似文献   

17.
廖绪强  陈民彪  黎亮  王德伟 《海南医学》2016,(21):3561-3562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下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单孔胸腔镜下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的43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动态监测掌温变化,术后观察多汗症状缓解情况及代偿性出汗表现。结果手术前后左侧掌温[(31.23±1.75)℃vs (33.26±1.01)℃]和右侧掌温[(31.00±1.65)℃vs (33.41±1.02)℃]比较,掌温在手术切断后较切断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单孔胸腔镜操作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手多汗表现马上消失,术后15例患者表现轻度代偿性多汗,7例患者术后胸片报告少量气胸(<20%),未出现中、重度代偿性多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缓解并消失,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手汗症复发。结论单孔胸腔镜下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治疗手汗症的方式,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热射病(中暑)是指长时间在高温或炎热环境中进行劳作,引起高热、皮肤干燥、多汗、头痛、头晕及呕吐等一系列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症状的现象[1]。随着机体体温的升高和水分、盐分的大量丢失,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均可出现进行性损害。核心体温(指直肠体温)达到41℃时,预后效果极差;体温超过42℃时,病死率高达81.3%[2]。  相似文献   

19.
125例老年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便秘指排便次数减少 ,每 2~ 3天或更长时间 1次 ,无规律性 ,粪便干硬 ,常伴有排便困难[1] 。资料表明 ,老年人肠蠕动功能降低 ,即使每日排便 ,其肠管内粪便仍有滞留 ,肠管内毒素容易被吸收。因而可引起体温升高[2 ] ;而长期便秘者不仅可出现腹胀不适 ,还可出现食欲不振 ,心烦失眠、头昏等症状 ;诱发加重痔疮、肛裂、脱肛、前列腺肥大等疾患 ,甚至可诱发心肌梗死 ,脑卒中。因此 ,解除老年患者的便秘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便秘的预防及自我护理 ,以促进疾病的痊愈 ,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对 12 5例老年患者的便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失眠的发生率有不断增加趋势。慢性失眠患者常出现痛苦、疲惫、烦躁焦虑、认知下降等功能损害症状[1],中医辨证多属于肝郁证[2]。目前用于治疗慢性失眠症的药物容易耐受及成瘾,而睡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