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口腔颌面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196例口腔颌面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6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无伤口感染、呼吸道窒息等并发症发生,均获治愈。结论颌面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急救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有效止血和抗休克;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和呼吸道、颌面部软组织损伤、腔道及饮食护理,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外伤(maxillo-facial injury)多为突发事故所致,如交通意外、机械损伤、高空坠落等,包括:牙折断、牙脱臼、牙槽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颧弓骨折、鼻骨骨折及面部软组织损伤等。颌面部外伤通常伴有颅脑外伤、多发性损伤出血,尤其是舌根、口底、颌下部损伤,由于口腔颌颌面部解剖位置突出及血运丰富,是各种损伤的好发部位,口腔又是呼吸道的开口,病人受伤后可因局部血肿、水肿、软组织的压迫、分泌物的误吸导致压迫呼吸道,特别是颌面部粉碎性骨折伴有骨缺失或骨移位,由于无法进行有效固定,极易造成呼吸道梗阻【1】。呼吸道梗阻是口腔颌面部外伤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现就将颌面部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适应症和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任小俊 《全科护理》2013,11(21):1974-1975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多发性外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100例口腔颌面部多发性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病人经积极抢救和护理,无伤口感染、呼吸道窒息等并发症发生,均获治愈。[结论]颌面部多发性外伤病人的急救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有效止血和抗休克;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和呼吸道、颌面部软组织损伤、腔道及饮食护理,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4.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具有创伤小且可避免强行经口气管插管造成的损伤和引起咽心反射(反射性的呼吸心搏停止)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而张口困难的颅脑外伤患者和严重的颌面部外伤患者。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对17例颅脑外伤及严重的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了急诊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46例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6例气管切开患者给予精心呼吸道护理,包括气管套管的固定与消毒、正确吸痰、有效气道湿化、合理用氧、气管切开局部换药、口腔护理等措施.结果46例气管切开患者抢救成功4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认为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能够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口腔颌面部爆炸伤致吸入性损伤的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指征和时机。方法本组颌面部爆炸伤致严重吸入性损伤患者共13例,在其早期救治中均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结果13例患者无一例因呼吸道阻塞而死亡。11例正常拔管,气管切口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2例因肺感染转科治疗。结论在颌面部爆炸伤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早期治疗中,充分把握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的指征和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寻找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经验,提高ICU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16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呼吸功能的监测与护理、吸痰的护理、保持呼吸道湿化、气管内给药的护理等.结果 患者经有效治疗和精心全面护理,效果满意.死亡5例,死因为非呼吸道因素.结论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早期救治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重点,为抢救成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及时进行呼吸道护理,能提高医院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昏迷伴气管切开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6例昏迷伴气管切开的患者,密切观察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予充分的湿化气道,正确彻底的吸痰,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结果38例患者顺利拔管,4例因持续昏迷带管18个月,1例因突发呼吸衰竭死亡,13例因脑损伤过重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以预防和减少昏迷伴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插管的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和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239例ICU气管插管的肿瘤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239例气管插管的肿瘤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41例,其中>70岁的老年患者占68.3%,气管插管时间≥3 d,感染率明显增加,与气管插管时间<3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3,P<0.05).结论 ICU气管插管的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护士应加强插管患者的护理,重点是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口腔护理,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技术操作,病情稳定后及时拔除气管插管,以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温达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793-2794
对9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切开气管后定时消毒室内空气,保持室内湿度为80%左右,严格无菌操作,即时吸痰,定期对气管套管进行消毒处理。结果90例患者中,生活基本可以自理37例(41.1%),生活需人照料14例(15.6%),植物生存13例(14.4%),死亡26例(28.9%)。颅脑外伤的致死率较高,其中肺部感染及呼吸道不畅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对于短时间难以清醒的患者,要尽早进行气管切开,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护理措施,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方法对45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实行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5例患者中有28例顺利度过呼吸衰竭,康复出院,17例患者因颅脑损伤过重而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并发症发生和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护理措施,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方法 对45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实行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45例患者中有28例顺利度过呼吸衰竭,康复出院,17例患者因颅脑损伤过重而死亡.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并发症发生和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伍春蕾 《现代临床护理》2009,8(10):39-40,18
目的总结体重小于10kg的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1例体重小于10kg的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18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症状好转出院;另有3例出现低心排综合症,经过积极对症治疗,患儿均症状好转出院。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颌面部手术后呼吸道梗阻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颌面部手术后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探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785例颌面部手术后患者的上呼吸道通畅情况及护理措施。对11例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探讨颌面部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结果 颌面部手术后上呼吸道梗阻的主要原因有术后声带水肿,喉炎,喉水肿(63.6%)。分泌物堵塞上呼吸道(63.6%),舌后坠(36.3%),咽腔缩小(36.3%),呼吸道周围软组织水肿和血肿(54.5%)等。结论 颌面部手术后存在多种因素可引起患者上呼吸道梗阻,针对手术部位和术式的不同仔细观察病情,采取适当的体位,应用合适的绷带技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人工气道温湿化等是保持颌面部手术后上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机械辅助呼吸的最佳时间。方法对382例患者术后机械辅助呼吸的监护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382例患者6h内停用呼吸机者占63.8%,辅助呼吸超过12h者占5.5%,均无应用呼吸机的相关并发症,血氧张力等维持在较满意的水平。结论掌握恰当的停机、拔管时机,加强呼吸系统功能监护及完善的呼吸道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75例唇腭裂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不断改进护理方法.结果 175例患儿唇腭裂修复术后未并发感染,创口均一期愈合,其中腭部松弛切口出血2例,术后低氧血症2例,术后发生喂食管反流误吸1例,经及时发现,积极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主要与呼吸道的并发症相关,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方法采用正确的卧位,有效的吸痰、合理的湿化、正确的内套管消毒等方法对8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呼吸道的护理。结果 8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均安全出院。结论做好喉癌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的感染,避免窒息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总结87例经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道管理,观察和记录引流量,预防感染,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及时进行术后功能锻炼等.患者2周后出院,出院时呼吸功能良好,未出现肺不张及复张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42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扩大切除联合颌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消除患者恐惧、悲观和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的管理、引流管的护理、皮瓣的观察与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着关键的作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保证了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重度颅脑外伤10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本组开颅手术74例,保守治疗28例。治愈78例,占76.5%,好转12例,占11.8%,死亡12例,占11.7%。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