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例患儿男,5个月。因咳嗽两周,间断发热,抽搐入院。患儿于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曾服用阿奇霉素,及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体温间断出现38、39、39.6℃后因嗜睡、抽搐、意识丧失入院。患儿既往无类似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毒物接触史。入院体检:体温39.6℃,心率180次/min,呼吸60次/min。睡眠状态,刺激有反应;轻度贫血貌;头颅无畸形,前囱2cm×2cm,膨隆,张力稍高;口周青紫,咽部充血,颈部有抵抗感,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9.8×109/L,中性粒细胞0.62%。脑脊液检查:蛋白1 329.80mg/L,白细胞4 200×106/L…  相似文献   

2.
从血培养中分离出1株猪红斑丹毒丝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患者女,66岁,家庭主妇,于2011年3月8日因发热、畏寒、呼吸急、心率快、全身乏力2d入院,立即抽血进行培养及相关检查,体温39.1℃,血压86/55 mm Hg,脉搏82次/min,呼吸26次/min,血常规;WBC:21.3×109/L,N:0.90、L:0.09、M:0.01,CRP:26 mg/L,2d后血培养细菌经鉴定为猪红斑丹毒丝菌,临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共10 d及对症支持治疗,再次做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2011年3月20日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患儿 女,8岁,因反复鼻出血5年半入院.人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6次/min,呼吸频率26次/min,血压85/55 mm Hg(1 mm Hg=0.133 kPa),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鼻腔见新鲜血痂.双肺呼吸音清,无哕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06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及,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患儿系第1胎第1产,家族中父母、表兄弟及舅舅均否认出血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化验检查:门诊血常规WBC8.74×109/L,RBC 2.20×109/L,Hb 66 g/L,PLT 450×109/L.  相似文献   

4.
1 病例 患儿,男,3岁7个月,因发热伴咳嗽于2008年3月24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健康,查体:体温40℃,心率104次/min,呼吸21次/min,体重14 kg,血压105/70 mmHg,无寒颤、抽搐,有鼻塞、流涕,伴刺激性咳嗽,无恶心、呕吐,查血白细胞5.6×109/L,淋巴细胞39.5%,中性粒细胞58.6%,红细胞4.39×1012/L.胸片诊断:支气管肺炎.该患儿无药物过敏反应史,给予更昔洛韦5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口服小儿清肺颗粒,6 g,3次/d.  相似文献   

5.
1 病例 患儿,男,8 d,头、四肢疱疹易破溃脱皮4 d,呈铜红色,下肢踝关节处疱疹破溃脱皮处红肿,有溢液,于2006年10月28日人住我院儿科.查体:体温37.1℃,心率114次/min,呼吸42次/min,体重5 kg,发育正常,足月新生儿貌.血常规:WBC15.4×109/L,Hbl82 g/L,N 0.66,L 0.26,E 0.02,B 0.007,异型淋巴细胞0.02,巨大不成熟细胞0.033.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1例艾滋患者痰和血液培养中同时分离出1株马尔尼菲青霉菌,现报道如下. 1病例 患者男,33岁,于2011年7月13 日因发热、咳嗽约16d入院,即抽血进行培养及相关检查,体温39.6℃,血压86/55mmHG,脉搏81次/min,呼吸24次/min,皮肤损害.胸片及CT呈弥漫性网结节状.血常规:白细胞1,09×109/L、中性0.58%、血红蛋白50 g/L、血小板90×109/L;血生化:C反应蛋白26mg/L、ALT67 U、r-GT74 U、TP56 g/L、ALB28 g/L;HIV初筛阳性,HIV确认试验阳性.2d后血培养瓶阳性报警,将血培养瓶转种培养出的微生物经签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主因头晕20 d,加重伴恶心、呕吐,行走不稳10 d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7/8.0 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左眼视力下降,右耳耳鸣、听力下降,咽反射迟钝,颈稍抵抗,双侧腱反射减弱,头颅MRI显示:小脑星型细胞瘤合并脑积水.患者术后第9天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体温38.5℃,CSF外观黄色浑浊,镜检:细胞总数5 600×106/L,白细胞110×106/L,CSF细菌培养结果为:变化微球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8.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组以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肝、脾、淋巴结组织发现噬血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资料患者,男,91岁,以"发热2 h余"为主诉于2014年2月7日入院。发病当天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全身酸痛、乏力,体温37.8℃,脉搏74/min,呼吸19/min,血压110/58 mm Hg,消瘦体型,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局限细湿性啰音,心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查血常规:白细胞1.90×109/L、红细胞3.13×1012/L、血红蛋白86g/L、血小板96×  相似文献   

9.
<正>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组以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肝、脾、淋巴结组织发现噬血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资料患者,男,91岁,以"发热2 h余"为主诉于2014年2月7日入院。发病当天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全身酸痛、乏力,体温37.8℃,脉搏74/min,呼吸19/min,血压110/58 mm Hg,消瘦体型,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局限细湿性啰音,心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查血常规:白细胞1.90×109/L、红细胞3.13×1012/L、血红蛋白86g/L、血小板96×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94岁,因"发热、四肢酸痛3d伴呕吐1次"于2011-10-08入院.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四肢酸痛,体温最高38.5℃,伴有战栗.自服罗红霉素、清开灵等药物未见好转.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查:白细胞5.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数4.8×109/L,肺CT未见异常.入院后体温37.4℃,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及实验室检查,考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给予更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我科6个月内收治2例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现报道如下. 例1男,12d.因"发热伴颜面皮肤潮红10h"于2011年11月2日人院.孕36周,剖宫产出生.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2℃,呼吸35次/min,脉搏116次/min,体重2980g.反应欠佳,口腔见小溃疡面.颜面皮肤潮红,表皮起皱.洗澡、治疗操作稍用力摩擦,头颈部表皮即大片脱落,露出鲜红色水肿糜烂面,呈烫伤样.入院当天皮损迅速蔓延,颈部、躯干、四肢皮肤在弥漫性红斑上出现松弛大疱,尼科利斯基征阳性.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 10.0 g/L,白细胞9.97×109/L,中性粒细胞0.394,淋巴细胞0.389,血小板354.0×109/L,C反应蛋白0.03 mg/L.口腔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阴性.予头孢曲松75 mg/(kg·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6d后皮肤红斑好转,无明显分泌物,复查口腔分泌物培养阴性,治疗10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粟粒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现将临床遇到的1例误诊为肺炎的婴幼儿粟粒型肺结核病例报告如下,希望引起基层医生的重视。1临床资料患儿女,年龄2个月。患儿因咳嗽10天、喘憋7天,伴发热、咳喘加重1天,于当地治疗无好转而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9.8℃、脉搏200次/min、呼吸100次/min。神情烦躁、呼吸困难、下颌样呼吸、颜面灰暗、前囟平坦、鼻翼扇动、口唇发绀,三凹征明显,双肺少许喘鸣音,无湿音。心音低钝,心率200次/min,律整,未闻及杂音。腹软,肝右肋下2.0cm、脾未触及。布氏征(-)。血常规:白细胞38.2×109/L、红细胞5.07…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 ,10个月。因发热2d、抽搐1次入院。患儿自2d前无诱因突然发热 ,体温39 0℃。不伴咳嗽、无呕吐及腹泻、精神及食欲好。入院前半小时患儿玩耍时突然抽搐1次 ,表现为双目凝视 ,口周发青 ,口吐白沫 ,四肢抽动。于村诊所经掐人中、肌肉注射鲁米那钠40mg治疗后约3min抽搐停止 ,意识恢复正常。测体温39 5℃。收入院治疗。体检 :体温39 5℃、脉搏130次/min、呼吸40次/min、体重10kg。意识清 ,精神可。急性热病容 ,无脱水症 ,前囟平 ,张力不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 ;咽部充血 ;颈部无抵抗感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130次/min、心音有…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患儿男,7个月,15 d前出现左小腿后侧皮肤红疹,家长未予注意.5 d后左小腿皮疹范围较前明显扩大且右小腿、颜面部、前躯干及右上肢出现同样性质皮疹,伴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5 ℃~39.0 ℃)、双下肢肿胀和少尿.就诊于本院儿科并入院治疗.入院后体温38.6 ℃,呼吸36次/分,患儿神志欠清,三凹征阳性,双下肢红肿明显,伴有发热,双下肢远端皮温低.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25.1×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 %,淋巴细胞百分比20 %,单核细胞百分比18 %).肝功能检查:总蛋白42.6 g/L,白蛋白20.5 g/L.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血培养,3 d后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给予抗休克,抗感染,双下肢切开减张等处置.入院2 d后复查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3 d后结果: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入院经治疗10 d后患儿仍持续发热(体温波动于38.0 ℃~39.3 ℃),呼吸急促及少尿未见好转(具体尿量不详),且出现下腹部、双髂部、双下肢多处皮肤坏死以及进行性腹胀,遂转入本院烧伤外科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4岁.主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1d入院.查血常规WBC:14.5×109/L.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90mmHg.腹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患者,男性,69岁,因发热(体温40℃)、咳嗽、口腔黏膜出血,自服感冒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后,体温下降但咳嗽加重并出现口腔多发血疱,来我院检查。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哮鸣音,腹平软,浅表淋巴结不大,全身散在皮肤淤斑。实验室检查:WBC 1·72×109/L,Hb 83 g/L,PLT 5×109/  相似文献   

17.
鼠咬热治疗过程赫氏反应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 6岁,因高热、畏寒3d ,于2 0 0 3年5月3 0日就诊于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患者3d前出现寒战和高热,体温40 2℃,出大汗后体温降至3 7 5℃,伴全身乏力,无明显胸闷、气促及其他不适,无SARS疫区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 9 8℃,脉搏12 0次/min ,血压13 0 /70mmHg ,呼吸2 1次/min ;双肺呼吸音稍粗糙,腹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血常规:白细胞13 2×10 9/L ,中性粒细胞84 3 % ,嗜酸性粒细胞4%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胸片: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给予青霉素G 2 40万U静脉滴注,每8h一次;阿米卡星0 4g静脉滴注12次/d。输…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患者女,50岁,于2011年6月26日因腹痛、发热入院,B超示腹腔积液,立即腹腔穿刺进行腹腔液培养及相关检查:体温39.3℃,血压100/70 mm Hg,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常规:WBC:16.8X109/L,N:0.92、L:0.07、M:0.01,CRP:23 mg/L,4d后腹腔脓液培养出人支原体,临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共10d及对症支持治疗,再次做腹腔脓液培养为阴性,2011年7月11日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肺炎患者痰中培养出维氏气单胞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 患者,男52岁,2007年2月5日因咳嗽、乏力、发热到社区检查,怀疑肺结核来我院就诊,当日入院体温为38℃,脉搏91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10/70mmHg,WBC 0.5×109/L,RBC3.69×1012,HGB131g/L,PLT142×109/L,血涂片可见有中毒颗粒,唇甲明显发绀,双肺温啰音,胸片右肺广泛大片状密度增高,肺中点片状阴影,病变呈明显进展,2007年2月9、15日边疆两次做痰培养均分离出维氏气单胸菌,根据药敏试验应用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治疗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3岁,2007年7月因咳嗽并高热入院,胸部X片示右侧有阴影.查体:患儿神志清楚,呼吸音粗,肝脾未触及,体温39.8℃,脉搏119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6/72 mm Hg,血常规:白细胞35.68 × 109/L,红细胞4.08 × 1012/L,血红蛋白115 g/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1,血小板164×109/L,血生化、肝功、肾功正常.临床诊断:肺炎并发菌血症.取患儿静脉血5ml,放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内;17 h血培养瓶报告阳性,直接涂片染色见大量革兰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