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危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2003年5月~2007年5月收治在我院终止妊娠的前置胎盘74例,其中既往有剖宫产史21例,合并植入性前置胎盘3例;无剖宫产史53例,胎盘植入1例。结果74例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早产11例,围产儿窒息3例,围产儿死亡1例,瘢痕子宫组胎盘植入3例,非瘢痕子宫胎盘植入1例。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手段;产前诊断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前置胎盘并发致命性大出血时需行子宫切除,以再次剖宫产术时发生率更高;对部分性植入性前置胎盘可采用保守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剖宫产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卫 《安徽医学》2011,32(4):486-487
目的 分析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危害,提高对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终止妊娠的前置胎盘108例,其中既往有剖宫产史30例(瘢痕子宫组),无剖宫产史78例(非瘢痕子宫组).结果:108例均行剖官产术终止妊娠.瘢痕子宫组产后出血量大于非瘢痕子宫组,其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对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危害。方法选取28例前置胎盘的孕产妇为观察组,均为至少有1次剖宫产史的患者;对照组28例为无剖宫产术史单纯的前置胎盘孕产妇。结果2组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观察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对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危险性和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刘荣 《中外医疗》2016,(18):51-5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剖宫术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产科因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而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及年龄相匹配的无剖宫产史孕妇各50例,分别记录两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组具有较高的胎盘植入率(6%vs 26%)、子宫破裂发生率(0% vs 6%)、术后住院时间(6 d vs 9 d)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vs 23%)和较大的产后出血量(331 mL vs 513 mL),P值均﹤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具有较高的围产期并发症,对母婴危害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对孕产妇的危害,提高对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32例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瘢痕组)患者母婴结局,并与同期272例前置胎盘非瘢痕子宫(非瘢痕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瘢痕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输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和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瘢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瘢痕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非瘢痕组(P<0.05).结论 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更易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良好的产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儿科、输血科配合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71 例病例,其中既往有剖宫产史者49例,为剖宫产史组,既往有子宫肌瘤剔除史者22例,为子宫肌瘤剔除史组。【结果】 71例患者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两组患者的分娩孕周分别为(36.5 ± 2.9)周、(36.6 ± 2.1)周;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6.9%、31.8%;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46.9%、36.4%;剖宫产史组的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8.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为16.3%,而子宫肌瘤剔除史组无胎盘植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的病例。剖宫产史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及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剔除史组(P < 0.05)。【结论】 既往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妊娠并发症比既往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明显增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孕产妇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中,不同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并接受剖宫产治疗的患者41例,根据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分为子宫前壁组(21例)与子宫后壁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母婴结局.结果 子宫前壁组患者胎盘植入率、产时出血量高于子宫后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的早产率、出生体质量基本一致;子宫前壁组急诊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子宫后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更易出现胎盘植入及产时出血量增加,在围生期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8.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冰 《四川医学》2006,27(9):958-959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病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1998~2003年我院27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1.50‰,近3年其发生率显著升高。该妊娠并发症发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需行子宫切除止血患者的年龄、孕次及瘢痕子宫所占比例均高于术中无大出血的患者。结论高龄孕妇、人流刮宫史及剖宫产史均为该病发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应重视该并发症的术前诊断及手术准备。对胎盘植入面积广,术中大出血者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前置胎盘(前置胎盘组)和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2例(胎盘植入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的年龄、孕次、前置胎盘类型及子宫手术史是发生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胎盘植入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前置胎盘组( P<0.05);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正确率为83.3%(10/12),胎盘增厚、胎盘后方子宫壁肌层低回声带变薄(≤1 mm)或消失、胎盘实质内血流丰富、胎盘内腔隙是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特征性声像图;治疗方法主要是积极的期待疗法及适时终止妊娠。结论孕妇年龄≥30岁、孕次≥3次、中央型前置胎盘及子宫手术史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是目前最简便可行的方法,采取个体化处理措施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林州市中医院65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将其列为B组,再选取同期仅前置胎盘患者40例,将其列为Q组,两组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情况。结果 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围生儿体质量显著低于Q组,且早产、窘迫、窒息、贫血、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Q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对母婴造成一定影响,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应大力提倡初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颜宇博 《当代医学》2021,27(19):151-15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前置胎盘类型不同分为3组,各40例.A组为边缘性前置胎盘,B组为部分性前置胎盘,C组为完全性前置胎盘,比较3组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C组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率>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产妇的妊娠结局存在差异,胎盘前置程度越严重,对产妇的妊娠结局影响越大,但不影响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前置胎盘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秀 《华夏医学》2006,19(4):702-70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类型、阴道流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80例前置胎盘中完全性前置胎盘1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36例、边缘性前置胎盘29例的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72例,产后出血39例,子宫切除术2例。结论:对前置胎盘妊娠已达37周者应适时果断终止妊娠,不足37周者,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行期待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的不良围产结局,并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再次剖宫分娩的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分析严重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严重不良结局定义为(以下任何一项):输红细胞≥10单位,术后转入ICU,膀胱、肠管或输尿管损伤需要外科修补,二次手术,子宫切除,或孕产妇死亡。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严重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近10+年共有478例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再次剖宫产终止妊娠。本组孕妇平均年龄(32.5±4.8)岁,多数孕妇年龄大于30岁;平均孕4次产1次;其中131例(27.4%)孕妇发生严重不良结局。输红细胞≥10单位者有75例 (15.7%,75/478);术后转入ICU 44例(9.2%,44/478);发生膀胱损伤而需修补者共有11例,无输尿管或肠管损伤发生;有4例二次手术,其均是由于保守治疗后内出血而行急诊剖宫产子宫切除。子宫切除(107例,22.4%)是最常见的严重不良结局;最后经过剖宫产术和/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311例胎盘异常附着者,只有172例(55.3%)术前超声或者磁共振检查怀疑有胎盘异常附着。多因素分析显示,凶险性前置胎盘(即胎盘附着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上)、产前怀疑胎盘异常附着(粘连、植入或穿透)和产前血红蛋白水平<100 g/L是严重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4(1.5~3.8)、3.6(2.3~5.6)和2.5(1.6~3.9)。结论 在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的孕妇中,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前怀疑胎盘异常附着和产前血红蛋白水平<100 g/L会显著增加严重不良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的母婴结局。方法对253例孕28~42周单胎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的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母婴结局包括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和新生儿体质量,采用逻辑式回归分析。结果孕28~42周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5.54%,完全性39.92%,部分性35.57%,边缘性24.50%。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78例,发生率30.83%。253例中247例行剖宫产分娩,6例经阴道分娩占2.37%。10例因严重的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占3.95%,子宫切除中完全性前置胎盘9例占90.00%,子宫切除中10例均为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占100.00%,前置胎盘伴有剖宫产史2次或2次以上占行子宫切除的明显增高(P <0.01)。排除孕龄因素,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与完全性前置胎盘 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中完全性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增加了子宫切除的风险而对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任卫红  张家芬  陈欧 《重庆医学》2007,36(21):2210-2211
目的 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2月~2007年4月收治的1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产后出血17例,胎盘植入7例,子宫全切除4例,围产儿死亡3例(含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5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与多孕、多产及宫腔操作有关.B超是目前诊断中央性前置胎盘最好的手段.期待疗法是中央性前置胎盘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央性前置胎盘只能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胡素丽  周萍 《安徽医学》2016,37(1):66-68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 将瘢痕组(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36例孕妇)和对照组(前置胎盘无瘢痕子宫组36例孕妇)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瘢痕组产后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其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科子宫切除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P<0.05)。结论 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明显增加孕产妇的围产期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高,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张金瑾 《安徽医学》2014,(5):652-65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产妇35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单纯前置胎盘产妇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胎盘植入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胎盘植入率以及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等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早产率、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7,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具有重要影响,术前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充分准备,必要时及时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相关风险以及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存在剖宫产史将其分为瘢痕子宫组和非瘢痕子宫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临床结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0%、17.5%、42.5%、20.0%,剖宫产率、子宫切除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35.0%、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57.5%、20.0%、30.0%、10.0%,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后存在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风险,且母婴结局较差,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到孕期早期诊断、监测及紧急抢救,对改善母婴预后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30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随机等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剖宫产终止妊娠法;观察组采取剖宫产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2组手术后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一般状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532±110)mL,对照组产后出血量(3016±521)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min时Apgar评分及5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有助于患者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正>凶险型前置胎盘(PPP)是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常伴有胎盘植入。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PPP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导致产后出血、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和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采用胎盘植入部位切除联合子宫修复整形术法处理PPP合并胎盘植入,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