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s中TNF—α,IL—1α和IL—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8例急重肝,13例亚急重肝和16例慢重肝患者PBMCsTNF-α,IL-1α和IL-4mRNA的表达水平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急重肝和亚急重肝患者PBMCsTNF-α和IL-α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与内毒素血症和病情轻重相关,而慢重肝仅TNF-αmRNA略增高,提示TNF-α和IL-1α在急重肝和亚急重肝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而在慢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白介素(IL)4 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α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TNFα和IL1α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进行检测。结果 IL4 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治疗前、后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PBMCs TNFα和IL1αmRNA的表达,在发病初期,IL4 于1 000Uml 时接近最大抑制效应;而恢复期患者,IL4 于100Uml 时即接近最大抑制效应,剂量- 反应曲线明显左移。如以100Uml 的IL4 处理PBMCs,恢复期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PBMCs TNFα和IL1αmRNA的抑制率接近50% 。另外还发现,在发病初期,IL4 对内毒素血症和HBeAg 阳性患者PBMCsTNFα和IL1α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低于阴性的患者。结论 IL4 对发病初期患者PBMCTNFα和IL1αmRNA 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恢复期患者,其原因可能与内毒素血症和病毒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TNF-α和IL-1表达及IL-4对其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IL-4对亚急性重型肝炎(亚重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NF-α和IL-1的调控作用,评价IL-4在亚重肝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生物学、免疫组化和RT-PCR等方面测定PBMCS TNF-α、IL-1的表达。结果:亚重肝患者PBMCS TNF-α、IL-1表达水平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血糖素含量和虽然IL-4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与正常人比较一差异无但IL-4 MR  相似文献   

4.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43名对照组和129例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1、IL-6及TNF-α水平含量。结果表明: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肝炎组(P〈0.01),各类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ALT、TBil均呈明显正相关;各类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5.
用细胞因子活性检测,Northernblot方法,在体外研究了抗细菌核心糖脂域McAb(EL1、EL3和3H4)对L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PBMC)释放TNF-α和IL-6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EL1、EL3和3H4在体外有抑制LPS诱导细胞释放TNF-α和IL-6的作用;Northernblot结果证实,这3株McAb能分别降低细胞TNF-α和IL-6mRNA表达的水平;提示抗细菌核心糖脂域McAb可能通过与LPS的结合而中和LPS,从而降低或阻碍了效应细胞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达到降低相应细胞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病期支气管哮喘血清及PBMC条件培养液IL-8、TNF-α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L-8、TNF-α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发作期、18例稳定期哮喘患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条件培养液中IL-8、TNF-α水平。结果:哮喘发作期血清IL-8及TNF-α明显增高,随病情缓解逐渐降低,达到或接受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哮喘发作期、稳定期PBMC条件培养液IL-8、TNF-α水平显著增高;无论发作期抑或  相似文献   

7.
TNF—α诱导分泌型IL—1和膜型IL—1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丙酸杆菌和内毒素引起的肝坏死模型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型白细胞介素1(sIL-1)和膜型白细胞介素1(mIL-1)在肝坏死形成中的相互作用。其结果:①枯否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sIL-1和枯否细胞的mIL-1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NFα首先增高,随之为mIL-1,最后为sIL-1。②TNFα可以诱导sIL-1和mIL-1生成。③未发现IL-1诱导TNFα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PBMCs对IL—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对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0633和IL-1α表达的抑制情况,以比较两者PBMCs对IL-4的应答性。方法 应用L929细胞毒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TNF-α和IL-1α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的免疫发病机理。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HHV-6诱导单核细胞表达和产生IL-10,细胞因子mRNA动力学研究发现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1β及IL-6随IL-10mRNA积累而减少,用抗人IL-10单克隆抗体阻断HHV-6诱导的内源性IL-10,TNF-α、IL-1β和IL-6mRNA的表达和因子产生明显增加,表明HHV-6诱导的内源性IL-10在转录水平能抑制单核细胞因子产生。结论IL-10具有抑制I类辅助性T细胞(Th1)反应、下调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等多种生物作用,推测HHV-6诱导产生的内源性IL-10与该病毒长期潜伏感染及其参予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α-MSH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LPS或α-MSH+LPS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用Griess试剂测定NO,以MTT显色法检测IL-1、IL-6和TNF-α,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显著增高;若同时给予LPS和α-MSH,可明显降低NO、IL-1、IL-6和TNF-α的产生以及MIFmRNA表达。结论:R昧α-MSH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与其抑制中枢神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细胞因子INF-α、IL-1β和IL-6的变化及其与HIE严重程度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了50例HIE患儿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产生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HIE患儿血浆及PBMC体外培养产生的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浆及PBMC体外培养产生的TNF-α、IL-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度HIE组,其恢复期血浆TNF-α、IL-1β则显著降低,但血浆IL-6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IE患儿血浆及激活的PBMC产生的TNF-α和IL-1β水平与HIE的严重程度有关,IL-6的产生可能与脑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有关,测定这些细胞因子对病情的监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时,多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呈现升高现象,但需要与感染及CMV等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变化鉴别。移植物局部以IL-1,TNF及M-CSF升高为明显,IL-2,IL-3,IL-4,IL-6,G-CSF或GM-CSF未见升高。实体器官排斥时IL-4mRNA,IL-2mRNA及IL-5mRNA表达可升高。而炎性因子IL-1βmRNA,IL-6mRNA及TNFamRNA表达不升高。某些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抑制体外脐血B细胞免疫球蛋白释放的机制。方法运用RT-PCR法观察IVIG对体外新生儿单个核细胞(CBMC)分泌的IL-2mRNA及IL-4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佛波醇乙酯结合钙离子导入剂(PMA+IONO)激活CBMC,很容易检测到IL-2mR-NA的表达,但不能检测出IL-4mRNA的表达。将PHA刺激后的CBMC与rIL-2一起孵育,再用PMA+IONO刺激,CBMC始表达IL-4mRNA。在活化后的CBMC接受PMA+IONO再刺激的同时加入IVIG(5mg/ml)。发现IVIG抑制了上述两种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论IVIG对IL-2,IL-4两种细胞因子产生的抑制可能源于转录到分泌至胞外整个阶段任一时相上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IL-1β、IL-6及IL-8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essangeAmpliflcationPhenotyping(MAPPing)系统半定量测定了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血液透析开始1h患者IL-β、IL-6和IL-8mRNA表达增强,其中IL-8mRNA的变化最明显。MAPPing系统检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具有敏感、可靠和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了4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同时用酶法测定其血含量,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且TNF-α水平与IL-6和IL-8呈正相关,TNF-α和IL-6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用细胞因子活性检测,Northern blot方法,在体外研究了抗细菌核心糖脂域McAb和L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释放TNF-α和IL-6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EL1,EL3和3H4在体外有抑制LPS诱导细胞释放TNF-α的作用;Northern blot结果证实,这3株McAb能分别降低细胞TNF-α和IL-6mRNA表达的水平;提示抗细菌核心糖脂域McAb可能通过与LPS的结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IL-1ra对AA大鼠腹腔Mφ诱生细胞因子的调节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IL-1ra能阻断IL-1刺激的亚适剂量PHA诱导的胸腺细胞增殖,IL-1ra能显著抑制正常及AA大鼠腹腔MφIL-1,6,8,TNF的产生,呈剂量依赖关系,IL-1ra能显著下调腹腔MφIL-8 mRNA表达。提示IL-1ra是一种良好的抗炎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症性疾病中,作为构成血脑屏障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可引起白细胞浸润的星形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星形细胞体外培养,经不同细胞因子刺激,用原位杂交检测成年大鼠星形细胞β-家系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IFN-γ可引起MCP-1,RANTES,MIP-1α和MIP-1β的mRNA表达;TNF-α可引起RANTES和MIP-1β的mRNA表达;LPS可引起MIP-1α和MIP-1β的mRNA表达。TGF-β和IL-10下调由LPS引起的MCP-1和MIP-1α和MIP-1βmRNA表达。TGF-β和IL-10可抑制由TNF-α引起的MCP-1和RANTES的mRNA表达。IL-10还可下调由TNF-α引起的MIP-1βmRNA表达。结论成年大鼠体外试验中的星形细胞可由LPS和前炎症因子刺激,产生β-家系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而调节因子如TGF-β和IL-10可抑制由IFN-γ、TNF-α和LPS引起的β-家系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中TNF和IL—1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对介导炎性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用细胞生物法,ELI0A法和3H-TdR渗入法对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和血清进行了TNF和IL-1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SLE病人的PBMC在体外对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不敏感。其上清液中的TNP的活性和上清液及血清中TNF-α蛋白含量的水平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是否合并感染均无相关性。SLE病人IL-1的生物活性和健康人无明显差异。活动期病人IL-1的分泌水平低于恢复期患者,IL-1分泌能力的降低和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经TNFα和TNFβ介导IL-1协同IL-2诱导产生LAK细胞[英]/LazenbyAW…//Gytokine,-1992,4.-479~487IL-1能协同IL-2刺激人PBL生成LAK细胞,推测其机制是通过增加TNF的产生和TNF受体的表达。本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