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在农村环境卫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7~8月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福建省19个县1 900户家庭,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收集资料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7.14%,包含了农村环境卫生11项评价指标的全部信息。3个主成分依次反映了农村户厕、病媒生物、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状况。从主成分综合得分的排序情况来看闽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环境卫生质量优于闽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省农村环境卫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结论理论和实践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是客观地综合评价农村环境卫生质量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加权TOPSIS法对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做出客观准确评价,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加权TOPSIS法从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与粪便无害化、病媒生物和土壤卫生四个方面对福建省19个县农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使用加权TOPSIS法分析后,根据系数Ci对各县农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M、A、S、C、…N;除M县外,其他各县Ci值均较低,离理想值1相差较远。结论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仍较差,情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针对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主要指标和卫生状况较差的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强监督管理,逐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应用加权TOPSIS法对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做出客观准确评价,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决
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加权TOPSIS法从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与粪便无害化、病媒生物和土壤卫生四个
方面对福建省19个县农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 使用加权TOPSIS法分析后,根据系
数犆犻对各县农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M、A、S、C、…N;除M 县外,其他各县犆犻
值均较低,离理想值1相差较远。结论 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仍较差,情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针
对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主要指标和卫生状况较差的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强监
督管理,逐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
关键词:TOPSIS法;综合评价;农村环境卫生
中图分类号:R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12 0894 05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法在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在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方法]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类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4类生活饮用水水质的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按由好到差的顺序)自来水、村屯式供水、自备井水、水源水. [结论]理论和实践表明主成分分析法适用于客观地综合评价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质量.  相似文献   

5.
综合评价中不同赋权方法的比较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在综合评价中不同确定权重的方法。方法 比较主观赋权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以及客观赋权法——熵值法,主成分法和因子分析法五种方法赋予生命质量评价领域权重值的优缺点。结果 得出5种方法所计算的权重系数,并分析其所得结果之间的关系以进行优化选择。结论 综合评价中不同的赋权方法各有优缺点,应用于本例,Delphi法更为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密切值法对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农村环境卫生改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7~8月在全省19个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现场调查,通过访谈、查阅资料和现场观察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并应用密切值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经过密切值法分析,全省19个县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存在地区差异,从优到劣顺序依次为S、M、D、F、…H,其中,S县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最高,密切值为0,H县最低,密切值为34.950 9。结论应用密切值法综合评价我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有助于各级政府部门准确掌握现阶段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缩小地区间差异,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加权TOPSIS法对医院运行管理质量做出客观准确评价,探讨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在医院运行管理质量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医院管理部门制订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肿瘤医院2008至2012年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中有代表性的15项统计指标,分别运用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加权TOPSIS法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加权TOPSIS法的评价结果与医院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医院运行管理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即年份越近,排名越佳.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加权TOPSIS法灵活实用、科学可靠,适宜在医院运行管理质量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一评价模型和组合评价模型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以引起科技期刊对组合评价模型的重视。【方法】运用均方根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18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Kendall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对样本进行再评价。【结果】单一评价模型通过了Kendall检验,但从方法适用性上看,因子分析法最佳,主成分分析法次之,熵值法适用性较差,均方根法不太适合用来评价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其评价结果与国际通用的复合影响因子评价指标较为接近。【结论】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运用组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能够确保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可信,提高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被引期刊数和Web即年下载率是扩大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在医院综合评价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在医院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验证2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方法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对某院1996--2005年的医院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种方法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略有不同,与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所得的评价结果也不完全一致。结论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适宜于客观地评价医院的医疗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加权秩和比法对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8月在福建省19个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等方法筛选出13个评价指标,应用加权秩和比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 19个县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被划分成高、中、低三档,其中质量高的县有4个;中等质量的县有12个;质量低的县有3个。经方差检验,分档综合指标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21,P0.0001)。结论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加权秩和比法用于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主成分分析评价2011年北京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以了解影响本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方法主成分分析对6类农村饮用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类农村饮用水从优到劣的结果为完全处理(丰)、完全处理(枯)、部分处理(丰)、部分处理(枯)、未处理(丰)、未处理(枯)。总体水质状况有处理优于未处理、完全处理优于部分处理、丰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水质。结论应加强农村改水工作,完善水处理,以确保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福建省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发现问题并探索策略与措施.方法 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对结核病核心信息总体知晓率进行调查与分析,采用SWOT分析技术对福建省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福建省整合资源,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显著,公众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较前提高,但经费投入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结论 福建省结核病健康教育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注重结核病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主成分分析引入到农村饮用水水质的综合评价中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农村3种形式自来水丰、枯水期的水质.[结果]农村3种形式自来水丰、枯水期水质由好到差依次为:完全处理(丰)、完全处理(枯)、部分处理(枯)、未处理(枯)、部分处理(丰)、未处理(丰);无论丰水期还是枯水期,完全处理自来水水质始终是最好的,未处理自来水水质是最差的.[结论]主成分分析以较少个数的综合指标来反映全部原始指标中的主要信息,是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PROBLEM: Irrigated agriculture exposes rural people to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vector-borne diseases and pesticides used in agriculture and for public health protection.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lack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and health sectors to jointly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PPROACH: We present an evaluation of a project that uses the "farmer field school" method to teach farmers how to manage vector-borne diseases and how to improve rice yields. Teaching farmers about these two concepts together is known as "integrated pest and vector management". LOCAL SETTING: An intersectoral project targeting rice irrigation systems in Sri Lanka. RELEVANT CHANGES: Project partners developed a new curriculum for the field school that included a component on vector-borne diseases. Rice farmers in intervention villages who graduated from the field school took vector-control actions as well as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their personal protection measures against disease transmission. They also reduced their use of agricultural pesticides, especially insecticides. LESSONS LEARNED: The intervention motivated and enabled rural people to take part in vector-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to reduce several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s. There is scope for expanding the curriculum to include information on the harmful effects of pesticides on human health and to address other public health concerns. Benefits of this approach for community-based health programmes have not yet been optimally assessed. Also, the institutional basis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approach needs to be broadened so that people from a wider range of organizations take part. A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在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6所医院的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得到的6所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按由好到差的顺序):B医院、C医院、A医院、D医院、F医院、E医院.结论 理论和实践表明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适宜于客观地综合评价医院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应用主成分评价各地应急响应与处置总体水平。方法描述福建省九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及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7个指标,应用主成分法对各地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2011年本省共监测报告64起事件,其中苗头事件占54.69%,传染病类事件占75%,73.44%事件发生在教育场所,监测时效120.78h,报告时效1.18h,控制时效9d。2h及时报告率为90.62%,县区报告率为52.27%,报告完整率为85.94%,准确率为84.38%.九地市报告时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监测敏感性与控制时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评估结果F值跨度为-1.86~1.35,处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有厦门、莆田、南平、三明。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事件发生呈现季节性,学校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主成分分析显示全省各地工作差异距离较大。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农村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对策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福建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福建省农村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思路: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的“网底”建设,健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系统,解决农民因病致贫或返贫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庄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证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检验和评价,对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卫生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共检测分析水样60份,检测20项指标,其中合格43份,不合格为17份,合格率为71.67%。结论:庄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评价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2—2007年医疗工作质量,为医院制定长远的工作计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选择反映工作效率、医疗质量、诊断质量的17项代表性好、敏感性强的统计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加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近6年来,医院医疗工作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最好的是2007年,最差的是2003年。结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加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不损失原指标的信息,更具科学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有关水质检验标准对2011年湖南省93个县(区)2 006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的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统计分析不同条件对水质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 4 012份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40.28%,不同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的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枯水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优于丰水期(P<0.001),菌落总数与浑浊度呈正相关。结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集中式供水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要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应完善水质净化工艺,加强水厂卫生管理,提高水源防护力度,同时在农村进一步普及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