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部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部恶性骨肿瘤14例,其中股骨下端9例,胫骨上端5例。[结果]14例均获随访,时间17~65个月,平均44个月,总优良率为85.7%。膝关节活动度:伸0°,屈90°~130°,平均为110°。其中股骨假体置换后活动度平均120°,胫骨假体置换后活动度平均95°。术后肿瘤局部复发1例,假体松动1例,感染1例。[结论]旋转铰链型假体减少了骨与假体之间的应力,大大降低了松动或疲劳折断的发生率,是膝部恶性骨肿瘤较理想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8年间保肢手术治疗的120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5~48岁,平均18.9岁。股骨下端骨肉瘤78例,胫骨上端骨肉瘤42例,规范化疗85例,不规范化疗35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记录患者的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及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4个月,平均56.8个月。120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61.8%,12例患者再次截肢,规范化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71.6%,不规范化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肢体功能评分平均25.47分,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肉瘤保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膝关节伸直缺失胫骨上端较股骨下端肿瘤术后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保肢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是目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比较理想的选择,可以较好的保留部分关节功能和肢体外观,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肿瘤局部复发和假体感染是导致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微波原位灭活术和人工假体置换术对66例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患者行保肢术,微波原位灭活3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28例.在复习病历的基础上分析其手术并发症.结果微波原位灭活组随访11~67个月,平均29.6个月,其中12例死亡,3年生存率为65.8%;6例因感染、肿瘤局部复发等原因而截肢,保肢率为84.2%;出现了22例次不同种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9%.人工膝关节置换组随访17~62个月,平均34.8个月,其中8例死亡,3年生存率为71.4%;2例因肿瘤局部复发而截肢,保肢率为92.9%;出现了9例次不同种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1%.结论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局部复发率不高,但肺转移发生率较高并成为恶性骨肿瘤复发致死的主要原因.切口感染多发生在胫骨上端.微波原位灭活骨段骨折多发生于术后8~16个月.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外,人工膝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微波原位灭活组(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数字导板结合3D打印技术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采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16例。术前行64排螺旋CT及3.0T MRI扫描,建立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并模拟手术及设计复位导板,应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制作实体导板,术中引导骨肿瘤截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44个月,平均31个月,总优良率为88.1%。膝关节活动度为伸膝0°、屈膝90°~125°(平均106°)。术后肿瘤局部复发4例,但无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可减少骨与假体之间的应力,降低假体松动及疲劳性骨折发生率,因此旋转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是膝部恶性骨肿瘤较理想的保肢方法。而应用个体化数字导板可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提高假体安装精度,从而达到更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肿瘤8例7年随访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观察骨肿瘤截除后采用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的疗效。方法:为膝部骨肿瘤患者切除骨肿瘤行铰链式人工关节置换术8例,随访平均74年(55~14年)。结果:显示铰链式人工膝关节作为膝部骨肿瘤截除后,重建膝关节功能,仍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结论:从术后4例并发症,如胫骨侧假体松动和膝前痛,认为有必要改进假体制式设计和加工工艺,并提出假体松动、膝前痛和其他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胫骨近端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例胫骨近端骨肿瘤患者(骨巨细胞瘤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转移性肿瘤2例,骨肉瘤3例)采用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重建,骨肉瘤同时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感染及坏死发生.14例均获随访,时间12~68个月.膝关节功能采用Enneking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4例,差2例.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48个月因肺转移死亡;2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局部无复发,但分别在术后9个月及24个月死于原发肿瘤;1例患者50个月后出现假体松动,翻修后效果良好;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胫骨近端骨肿瘤能保留良好的关节功能,是有效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型膝关节假体与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带血管腓骨重建治疗膝关节周围肿瘤的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中心行保肢手术并获得随访的膝关节周围肿瘤患者共51例,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7~61岁,平均(17.8±1.2)岁。骨肉瘤37例,尤文肉瘤12例,骨巨细胞术后复发1例,软骨肉瘤Ⅱ级1例。累及股骨远端31例,胫骨近端20例。接受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33例,病变位于股骨20例,胫骨13例;接受大段异体骨复合带血管腓骨重建18例,病变位于股骨11例,胫骨7例。结果本组5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7~71个月,平均(58.0±3.0)个月。14例(27.5%)死亡,23例(45.1%)术后出现了肺转移,3例(5.9%)局部复发,6例(11.8%)出现术后感染,5例(9.8%)无瘤存活。用美国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协会评分(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患者平均(24.5±2.1)分,异体骨复合带血管腓骨重建患者平均(26.1±1.7)分。结论保肢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式,肿瘤型膝关节假体是主要的重建方式,具有负重早、稳定性好、早期并发症低等优点。大段异体骨复合带血管腓骨重建,对于病变未明显累及骨骺,预期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在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膝关节肿瘤的保肢治疗以及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在保肢手术中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自1997年10月~2004年10月作者采用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置换膝关节肿瘤病人11例11膝.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最长7 a,最短6个月,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评分均为优.11例假体无1例松动,4例恶性骨肿瘤2例软骨肉瘤随访已过3 a,现生存良好.1例股骨骨肉瘤于术后1 a出现股骨近端部位跳跃转移,后截肢.1例骨肉瘤于1 a 8个月出现肺转移,1例骨巨细胞瘤于术后1 a出现肺部转移,现仍存活,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置换膝关节肿瘤病人是一种有效的保肢方法,但选择适应证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定制型膝肿瘤假体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分析定制型膝肿瘤假体的设计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2年10月膝关节周围骨肿瘤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11~69岁,平均35.0岁。股骨远段肿瘤32例,胫骨近段肿瘤9例。骨肉瘤15例,骨巨细胞瘤13例,软骨肉瘤3例,孤立性骨转移瘤5例,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尤文氏瘤、小圆细胞肉瘤及韧带样纤维瘤各1例。于包膜外截除肿瘤段后置入定制的半制约式带股骨(或胫骨)膝关节假体,其中1例11岁患儿置入假体的股骨段有后期延长装置。1例患者术中行股动脉切除、大隐静脉移植修补术。结果: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时间超过8个月的33例平均随访20.2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术后肿瘤有2例局部复发,有3例远处转移。膝关节假体的设计保证膝关节在伸屈活动的同时,可适度的内外旋与内外翻,并保持关节稳定性;还为胫骨近段截除患者提供了效果较好的重建髌韧带止点的假体设计与手术方法,术后患者伸膝功能恢复满意。无假体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定制型膝关节肿瘤假体为半制约式,只需定做有特殊需要的部件,其他部件选用预制的标准部件,这样有利于缩短定制周期、保证质量和降低费用,可作为股骨远段或胫骨近段肿瘤患者保肢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人工假体置换在膝关节周围侵袭性骨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原发侵袭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膝关节周围原发侵袭性骨肿瘤患者 42例。其中股骨远端 24例, 胫骨近端 16例, 腓骨上端 2例。病理类型: 骨肉瘤 21例, 骨巨细胞瘤 (Ⅱ~Ⅲ级) 16例, 软骨肉瘤 4例, 滑膜肉瘤 1例。行骨肿瘤的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后, 采用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 对骨肉瘤患者同时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果: 42例患者术后随访 12~72个月, 其中 30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12例出现复发。膝关节活动范围: 伸 0°, 屈 85 ~120°。按Enneking法评定功能, ≥23分 22例, 15~22分 17例, <15分 3例, 优良率达到 86%。结论: 人工假体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较好的保肢方法, 能降低局部并发症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下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生存分析及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下肢骨与软组织原发恶性肿瘤患者保肢术后患肢功能及假体生存情况,并统计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假体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5年4月共151例下肢骨与软组织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人工假体重建术,术后随访1~9年(中位时间37.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肿瘤学预后、肢体功能、人工假体情况,功能评分应用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STS 93).人工假体生存率情况应用Kao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分析,并应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假体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51例中,随访时无瘤存活100例(66.2%),带瘤生存18例(11.9%),局部复发11例(7.3%).对118例存活患者进行MSTS 93功能评分,结果 为75.1%±19.0%,功能优良率为83.0%.股骨上段评分最高为79.3%±16.3%,胫骨上段最低为68.5%±21.1%.人工假体总生存率为86.4%(102/118).3年生存率为73.1%,5年生存率为52.2%.人工假体3年、5年无手术生存率分别为62.1%和45.6%.各类假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9.5%(23/118);假体失败率16.1%(19/118),19例均行翻修手术.并发症中感染9例(7.6%),松动2例(1.7%),假体折断6例(5.1%),脱位2例(1.7%).结论 肿瘤型假体重建保肢手术有令人满意的术后肢体功能.人工假体重建术后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影响假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包括:伤口感染、胫骨上段、截骨长度>14 cm及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制人工假体在髋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5年5月髋部原发肿瘤患者行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后疗效、并发症及处理资料。本组肿瘤病例中,髋臼11例,股骨近端15例;肿瘤类型:软骨肉瘤3例,骨肉瘤6例,滑膜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12例,良性纤维组织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假体类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17例,人工双极股骨头7例,马鞍式关节假体2例。结果随访时间为18个月~6年,平均4年3个月;10例恶性肿瘤局部复发率40%,保肢率60%,16例中间性及良性肿瘤复发率12.5%,保肢率87.5%,参照Enneking(MSTS)评定标准平均得分19分,优良率76.9%。结论特制人工髋关节假体具有良好的术后肢体功能,是髋部骨肿瘤较为满意的保肢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全股骨人工假体置换保肢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3年8月-2006年6月,收治3例股骨干ⅡB期肿瘤患儿。男2例,女1例;年龄12~15岁。骨肉瘤2例,尤文肉瘤1例。MRI检查示肿瘤侵袭范围超过股骨全长2,3。采用全股骨切除后人工全股骨假体置换保肢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2例进行定期化疗。结果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按照国际保肢协会标准评估肢体功能,髋关节和膝关节功能为优,生活基本自理。2例采用非可延长型假体置换的患儿患肢分别短缩1.5cm和2.5cm;1例采用Stanmore型螺杆驱动式可延长假体置换的患儿,术后延长假体4次,共延长6.0cm,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对于股骨受到肿瘤广泛破坏的患者,应用人工全股骨假体修复重建全股骨切除后的骨关节缺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肿瘤型人工关节重建下肢骨肉瘤切除后的骨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应用肿瘤型人工关节重建下肢骨肉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1997年7月~2004年7月共对167例下肢骨肉瘤实施广泛性切除后人工假体重建保肢术,100例获得随访。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13~57岁。股骨近端5例,股骨远端57例,胫骨近端38例。Enneking分期A期3例,B期85例,期12例。使用国产假体71例,进口假体29例。17例患者采用灭活肿瘤骨结合人工假体复合重建缺损,21例采用异体骨人工关节复合体,余62例采用人工假体进行重建。所有成骨肉瘤患者术前均行1~2个疗程规范化疗,术后3~5个疗程化疗。术后采用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8年,中位随访时间3.5年。人工关节3年生存率为81.8%,5年生存率为65%。6例假体折断,13例假体迟发性感染,2例假体松动,5例移植物与宿主骨接合处不愈合,2例异体骨吸收,2例假体下沉,1例骨折。7例于术后6个月~2年内肿瘤局部复发,其中软组织肿瘤复发4例,接受肿瘤再切除治疗;另3例接受截肢手术。患者MSTS评分平均为23.30±5.17。肢体功能优62例,良27例,中7例,差4例,优良率为89%。结论与其他保肢重建方法比较,肿瘤型人工关节能保留最好的关节功能。但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人工关节的设计及加工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球轴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重建股骨远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及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3例股骨远端原发肿瘤患者和3例膝关节周围假体置换术后翻修患者资料, 男8例、女8例, 年龄(43.3±17.8)岁(范围15~71岁)。13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中, 骨肉瘤6例、骨巨细胞瘤5例、平滑肌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3例假体置换术后翻修患者中, 肿瘤型假体术后无菌性松动2例、表面人工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1例。设计并制作球轴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重建16例患者肿瘤切除或假体翻修术后股骨缺损。术后定期随访, 复查X线片评估下肢力线, 采用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form, SF-36)评价术后生活质量, 应用美国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93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肢体功能。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安放假体, 除2例行全股骨置换患者外, 其余14例患者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长度(18.2±11.7) cm(范围8.6~47.1 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个性化非限制性肿瘤型全膝关节假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4年9月,共43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22例采用传统肿瘤切除联合定制肿瘤型铰链式假体重建(对照组),21例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个性化非限制性肿瘤型假体重建(试验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诊断、肿瘤分期、肿瘤直径、病程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切除瘤段长度及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采用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保肢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切片示切除边界均为阴性。两组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12~77个月,平均36.7个月。试验组术中切除瘤段长度及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P=0.32;t=—0.76,P=0.45)。试验组:术后X线片复查示手术切除范围和重建效果与术前计算机模拟切除重建一致;2例(9.52%)发生并发症,其中免疫排斥反应1例、感染1例;术后1年2例(9.52%)骨肉瘤复发肺转移。对照组:术后6例(27.27%)发生并发症,其中假体周围骨折2例、感染2例、切口不愈合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术后1年4例(18.18%)骨肉瘤复发肺转移。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24,P=0.14;χ2=0.67,P=0.41)。末次随访时MSTS功能评分,试验组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肿瘤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P=0.00;t=3.94,P=0.00)。试验组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为(115.45±12.25)°,对照组为(101.49±11.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P=0.00)。结论与采用传统肿瘤切除联合定制肿瘤型铰链式假体重建相比,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个性化非限制性肿瘤型假体重建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临床疗效良好,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定制型人工关节在股骨远端肿瘤保肢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进行保肢治疗的股骨远端肿瘤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9例,分别是骨巨细胞瘤7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5例,骨折2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母细胞瘤1例;恶性肿瘤29例,分别是成骨性骨肉瘤16例,转移性肿瘤6例(骨折2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骨折1例),纤维肉瘤1例,局灶性骨髓瘤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定制型人工膝关节,铰链式17例,后稳定型21例。结果9例良性肿瘤患者1例失访,1例死于其他不相关疾病,其余7例病人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Enneking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定,优5例,良1例,差1例,保肢成功率为100%;29例恶性骨肿瘤患者,骨肉瘤患者失访7例,2例患者术后局部复发,行截肢术;其余20例患者生存期间膝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差6例。7例效果评价差的病人为有6例为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结论定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股骨远端肿瘤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铰锭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肿瘤8例7年随访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为观察骨肿瘤截除后采用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的疗效。方法:为膝部骨肿瘤患者切除骨肿瘤行铰链式人工关节置换术8例,随访平均7.4年(5.5-14年)。结果:显示铰锭式人工关节和为部骨肿瘤截除后,重建膝关节功能,仍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结论:从术后4例并发症,如胫骨侧假体松动和膝前痛,有必要改进假体制上式设计和加工工艺,并提出假体松动、膝前痛和其他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5):1375-1379
[目的]分析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近期再次手术的原因,评价不同原因对再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西京骨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67例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病历资料,其中男106例,女61例;年龄82013年6月收治的167例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病历资料,其中男106例,女61例;年龄872岁,平均25.27岁。骨肿瘤部位:股骨下段95例,胫骨上段72例;骨肿瘤类型:骨肉瘤88例,骨巨细胞瘤67例,Ewing肉瘤6例,软骨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9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行至少一次化疗,化疗药物有顺铂、多柔比星、洛铂、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假体类型:定制型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44例,定制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56例,可延长式股骨远端膝关节假体2例,组配式铰链膝关节假体65例。首次手术距再次手术时间472岁,平均25.27岁。骨肿瘤部位:股骨下段95例,胫骨上段72例;骨肿瘤类型:骨肉瘤88例,骨巨细胞瘤67例,Ewing肉瘤6例,软骨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9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行至少一次化疗,化疗药物有顺铂、多柔比星、洛铂、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假体类型:定制型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44例,定制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56例,可延长式股骨远端膝关节假体2例,组配式铰链膝关节假体65例。首次手术距再次手术时间455个月,平均35.6个月;首次手术时长8055个月,平均35.6个月;首次手术时长80275 min,平均178.58 min;首次手术术中失血量450275 min,平均178.58 min;首次手术术中失血量4501 000 ml,平均681.67 ml;首次手术术后第1 d引流量901 000 ml,平均681.67 ml;首次手术术后第1 d引流量90270 ml,平均175.75 ml。[结果]167例病例中34例进行了再次手术,占20.36%。再次手术的原因有:术后假体周围感染14例,占8.38%;局部肿瘤复发9例,占5.39%;假体松动8例,占4.79%;假体断裂3例,占1.80%。72例胫骨近端病例中,既往手术中行腓肠肌肌瓣转移术的57例,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2例,占3.51%;未行腓肠肌肌瓣转移术的15例,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6例,占40.00%。34例行再次手术的病例中,定制型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10例,定制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14例,组配式铰链膝关节假体10例。通过x2检验,发现化疗病例和未化疗病例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6);行腓肠肌肌瓣转移术病例与未行该术病例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通过t检验发现感染病例和非感染病例在既往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第1 d伤口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P=0.339、P=0.385)。[结论]导致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近期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而化疗的应用、软组织覆盖的缺失等与感染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肿瘤型假体重建膝关节周围原发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WX  Ye ZM  Yang DS  Tao HM  Lin N  Yang ZM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0):665-668
目的总结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保肢手术中人工关节重建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2月至2005年12月83例应用肿瘤型假体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骨肉瘤58例,多中心骨肉瘤2例,皮质旁骨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骨巨细胞瘤13例,平滑肌肉瘤1例,尤文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根据骨缺损重建部位分组:股骨下端组44例,胫骨上端组34例,全股骨置换组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30个月,平均41个月。局部复发6例,2例晚期感染,假体松动2例,无假体断裂;假体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82.1%。41例植骨患者形成皮质外骨桥。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分:股骨下端组19.0—29.0分,平均25.0分;胫骨上端组17.0—28.0分,平均24.4分;全股骨置换组16.0—21.0分,平均19.0分。股骨下端组和胫骨上端组功能优于全股骨置换。结论肿瘤型人工关节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