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n=55)行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n=55)应用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7、14 d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下肢力线角度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膝关节活动范围、下肢力线角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Yao ZJ  Zhang C  Cai ZD  Chen ZR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2):750-753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胫骨近端原发侵袭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胫骨近端原发侵袭性骨肿瘤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8.5岁;其中骨肉瘤20例,软骨肉瘤3例,Ⅱ-Ⅲ级骨巨细胞瘤7例。对胫骨近端肿瘤进行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后,采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重建;对骨肉瘤同时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果30例患者平均随访4.2年。其中22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迹象,8例出现复发;术后4年MSTS功能评分提示70%的患者的各项评估在3分以上。结论对胫骨近端侵袭性骨肿瘤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治疗是有效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胫骨近端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例胫骨近端骨肿瘤患者(骨巨细胞瘤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转移性肿瘤2例,骨肉瘤3例)采用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重建,骨肉瘤同时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感染及坏死发生.14例均获随访,时间12~68个月.膝关节功能采用Enneking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4例,差2例.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48个月因肺转移死亡;2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局部无复发,但分别在术后9个月及24个月死于原发肿瘤;1例患者50个月后出现假体松动,翻修后效果良好;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胫骨近端骨肿瘤能保留良好的关节功能,是有效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个性化3D打印导航模板在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9-2019-09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1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术前获取患者膝关节CT扫描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标准化手术程序,重建下肢力线,设计股骨远端截骨模板及胫骨平台截骨模板,通过3D打印机制作出患膝...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改善股骨旋转对线及髌骨轨迹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0月60例(60膝)接受TKA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膝关节晚期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导板组行3D打印导板辅助下TKA,对照组行传统TK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侧别以及术前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patella transverse axis-femoral transepicondylar axis angle,PFA)、美国特种医院(HS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个月。两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及AK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复查示假体位置良好,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下沉等发生。两组术后10个月HKA、PCA、PF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HK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1,P=0.307);导板组PCA、PFA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TKA不仅能矫正膝关节畸形及减轻疼痛症状,还能达到股骨旋转对线准确、恢复良好髌骨轨迹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30例采用传统TKA术式(传统组),30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手术(3D打印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3 d患者血红蛋白值,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及功能评分;采用Opti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屈伸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同时与30例正常成人(<60岁)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3 d血红蛋白值较高,术后切口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3个月。两组手术前后HSS评分以及KSS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K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3D打印组KSS功能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膝关节运动学分析示,术前两组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活动范围均大于正常成人(P<0.05),屈伸角及内外位移活动范围与正常成人相似(P>0.05)。术后3个月,与正常成人相比,传统组内外翻角活动范围增加、屈伸角活动范围减小(P<0.05);两组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明显减小(P<0.05);其余自由度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假体无松动。结论与传统TKA相比,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新型3D打印个体化导向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2月,采用新型3D打印个体化导向器行全膝关节置换36例.术前行CT薄层扫描,重建整个下肢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确定股骨和胫骨侧力线,模拟膝关节截骨和假体的置入,打印个性化导向器.术中将个性化导向器分别于股...  相似文献   

9.
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在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膝关节肿瘤的保肢治疗以及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在保肢手术中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自1997年10月~2004年10月作者采用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置换膝关节肿瘤病人11例11膝.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最长7 a,最短6个月,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评分均为优.11例假体无1例松动,4例恶性骨肿瘤2例软骨肉瘤随访已过3 a,现生存良好.1例股骨骨肉瘤于术后1 a出现股骨近端部位跳跃转移,后截肢.1例骨肉瘤于1 a 8个月出现肺转移,1例骨巨细胞瘤于术后1 a出现肺部转移,现仍存活,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置换膝关节肿瘤病人是一种有效的保肢方法,但选择适应证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临床应用的适应证,评价中期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2007年间应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进行的初次膝关节置换病例,共计34例42膝,平均随访时间6.4年(2.3~10.4年)。这些患者膝关节术前均合并有较为严重的膝内翻、膝外翻或屈曲挛缩畸形,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定或骨缺损。术后采用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1例术后发生人工关节周围迟发性感染;1例因外伤导致股骨假体近端的股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3例术后复查X线提示有髌骨倾斜或半脱位。所有患者膝关节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行走及上下楼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HSS评分从术前的40.5分增加到术后的89.0分。[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节除适用于人工关节翻修术,还可应用于合并有重度膝关节畸形,存在大量骨缺损或膝关节不稳定的关节炎患者的初次置换。严格选择适应证,准确的手术操作,应用该假体可以获得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但如果术后出现合并症,处理将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4-03—2015-03对48例(70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导航模板组(利用个性化导航模板在术中辅助操作)和对照组(采用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导航模板组术前采集CT扫描数据,设计个体化导航模板,并通过3D打印机进行制作。比较2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影像学测量股骨和胫骨机械轴的夹角(a MFTA)、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a LDFA)、胫骨近端机械轴内侧角(a MPTA)和胫骨近端解剖轴后方角(m PPTA)。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2组术前术后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导航模板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2天导航模板组血Hb值高于对照组,CR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ES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Hb、ESR、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航模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导航模板组和对照组术后的a MFTA、a PP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We have studied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72 salvage knee procedures using a Kinematic rotating hinge prosthesis performed in a single arthroplasty unit between 1983 and 1997.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the survivorship of the Kinematic rotating hing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Howmedica, Rutherford, NJ) were analyzed. Survival analysis revealed a best-case 10-year implant survival of 90%. Concurrently, this group of patient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and sustained improvement in Knee Society Score and pain relief after implantation of a rotating hinge component. There were 10 deaths due to unrelated caus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is constrained hinged prosthesis remains a viable option in the face of gross deformity, bone loss, and failed multiple previous surgical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0月共30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分为3D导板组(利用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截骨,15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截骨方法,15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指数、血红蛋白、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次日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差异。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获12~25个月随访,平均19个月,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3D导板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低于传统对照组(P0.05),而术后3个月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均高于传统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改善关节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当今关节置换术已经逐渐成为骨科常见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的相关研究亦成为热点,其研究程度也逐渐加深。3D打印技术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如基于3D打印技术的患者个体化器械操作,其手术辅助作用可观,尤其对于复杂病例的关节置换更为重要,但总体来说个体化器械操作在关节置换术中的运用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整理3D打印个体化器械操作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主要从个体化术前规划、术中操作、术后功能恢复等方面总结其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在肥胖、膝关节畸形等特殊复杂的膝关节手术病例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简述其在当前的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设计数字化结合3D打印个体化导板并应用于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探讨导板及其设计对手术操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适合使用手术导板的35例骨肿瘤患者,男21岁,女14岁;年龄6 ~ 67岁,平均22.7岁.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21例.通过计算机完成个体化的手术和导板设计,同时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打印.加工使用的3D打印设备分别包括:熔融沉积造型、光固化立体造型、三维印刷工艺以及选择性激光烧结,材料包括:ABS树脂、光敏树脂、石膏、铝合金.术前完成导板的加工、清洗、低温消毒后,按术前计划应用于术中,术后摄患处X线片或CT扫描验证肿瘤切除及重建情况. 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个体化设计和3D打印手术操作.其中采用光敏树脂17例,ABS树脂10例,石膏5例,铝合金3例;导板经骨面31例,经皮肤4例.除3例术中导板断裂患者使用常规方式手术外,其余患者均按术前设计完成肿瘤切除及重建手术,术后X线片或CT均显示肿瘤完整切除,重建位置良好. 结论 数字化结合3D打印个体化导板能够适应骨肿瘤手术的个体化需求,在手术中能够准确还原术前设计;不同3D打印技术加工的导板各具特点,需要在术前设计阶段根据术式、加工方式等不同调整导板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研制个体化导板,初步探讨其应用于肩关节周围穿刺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需要行肩关节穿刺的9例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39~62岁,平均56.8岁)的9侧关节(左侧3例,右侧6例;关节腔8例,肱骨近端1例)的薄层CT扫描数据在Mimics15.0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把重建出来的模型导入Geomagic Studio和Geomagic Spark进行反求及正向设计,经3D打印技术制作出经皮导板,在体外模拟穿刺,明确进针方位后,对9例患者精准定位,穿刺活检,并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穿刺是否成功. 结果 经过穿刺前在患者骨骼模型及穿刺术的验证,应用数字化个性3D打印定制经皮导板对9患者导向下穿刺全部成功,进针方位均与术前设计的虚拟方案一致,无穿刺失败,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症状. 结论 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性定制经皮导板可以实现肩关节周围的精准穿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D打印结合数字化设计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58例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D组和常规组,各29例.3D组采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设计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折复位质量、Majeed评分优良率.结果 3D组中,3D模型模拟手术、虚拟手术方案、临床手术中的置入钢板数量和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肩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肩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48~81岁,平均(58.5±13.2)岁。累及侧别:左5例,右7例。其中原发性盂肱关节骨关节炎5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继发盂肱关节骨关节炎4例,创伤性盂肱关节骨关节炎3例。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患者双侧肩关节模型,在健侧模型上测定相关解剖学参数,用于假体型号的选择与置入。在患侧模型上观察病变情况,模拟手术过程。记录并与术中情况比较。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前的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手术,术中选取的假体型号、截骨平面均与模拟手术完全一致。术后影像学资料证实假体组件均按计划精确置入。12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6.0±3.8)个月,13~25个月,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和VAS与术前对比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无神经血管损伤,无感染、假体松动,无假体肱骨头上移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3D打印技术用于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盂肱关节骨关节炎,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并模拟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导向板在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2—2017-02行PVP手术的椎体压缩骨折42例,21例采用3D打印个体化导向板辅助穿刺(导向板组),21例徒手穿刺(徒手组)。比较2组术中穿刺定位时间、透视次数及术后2 d的VAS评分。结果本组术中穿刺操作均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X线片证实骨水泥注入后弥散效果满意,无穿刺意外发生,无神经根及脊髓损伤。导向板组术中穿刺定位时间(4.57±1.17)min,透视次数(6.05±1.32)次;徒手组穿刺定位时间(15.24±1.70)min,透视次数(17.29±1.74)次;导向板组术中穿刺定位时间及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板组术后2 d的VAS评分为(2.19±1.03)分,徒手组术后2 d的VAS评分为(2.14±1.28)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个体化导向板辅助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效果满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