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多国家已经报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O3血清型生物4型、O8血清型生物1型、O9血清型生物2型和 O5∶27血清型生物2型菌株是引起人胃肠炎及导致败血症或继发性后遗症(如关节炎等)的病原菌。在日本,已从临床病例及健康动物中分离到 O3血清型生物4型菌株。但有学者从临床和健康猪体内分离到一种属于 O3血清型生物3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该菌株发酵乳糖、木糖和山梨糖,VP 反应阴性。本文作者从临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对山东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腹泻进行了调查,证实猪是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并发现牛、羊、鹅、鸟、苍蝇、蚂蚁等11种动物体携带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并证实主要的血清型已达24个之多,但主要致病性菌株为O∶3血清型生物3型(Wauters分型),该菌型Sereny试验阳性,与国外报道的仅O∶8型为阳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人类感染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有所增加,尤其在欧州(血清型3和9)和美国(血清型8)。该菌与急性末端回肠炎、儿童肠系膜淋巴腺炎、肠炎、败血症、结节性红斑和关节炎等有关。此菌又可从患有类风湿热的患者中分离到。全身性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感染也有所报道。小肠结肠炎耶氏菌通常在马血琼脂(HBA)、去氧胆酸盐—枸橼酸盐(DC)、乳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密市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及动物带菌情况。方法 2006-2010年采集家畜家禽粪便、冷冻食品共2 097份,4℃冷增菌后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作生化鉴定,将可疑菌株做进一步的血清学鉴定和生物分型及毒力检测。结果 2 097份标本中分离出13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的检出率为6.25%,其中O∶3(携带毒力基因ail+、ystA+、rbfc+)和O∶9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0.76%和1.52%。108株仅携带ystB基因(82.44%);26株不携带任何基因(19.85%)。13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在3个生物型,其中生物1A型占74.80%;生物3型占1.52%;生物4型占0.76%。结论本地区存在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有感染人和动物及引起食源性型疾病的可能,因此必须加大该菌的监测力度,以预防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5.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毒力株血清学鉴定的进一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毒力因子血清对我国一些省市不同血清型的耶氏菌430株进行毒力测定,结果与VW抗原和动物致病性试验一致,进一步证实该因子血清凝集试验是测定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毒力可靠而又方便的一种方法。同时发现,一些血清型的菌株携带有40~48×106道尔顿的质粒,与耶氏菌毒力质粒分子量相当,但不具毒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从腹泻病人、家养动物中分离的16株、5种血清型的小肠结肠耶氏菌的病原性。方法:用生化生物分型,自凝性(AA)试验、钙依赖性(CD)试验,PCR检测毒力基因来检验不同菌株的致病性。用ATB Expression自动鉴定系统对致病菌株做药敏试验。结果:仅2株狗源性菌与1株人源性菌为致病菌,他们均为生物3型/血清型O:3,二者耐药模型完全一致。结论:徐州地区,小肠结肠耶氏菌生物3型/血清型O:3是致病菌型,他在狗和人群之间分布关系密切,其他型别菌株可能不致病或潜在致病。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国家,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敏感株主要是:03血清型生物4型,08血清型生物1型,09血清型生物2型和05:27血清型生物2型。但是Fuksushima等从临床病例和健康动物体上分离到03血清型生物3型的Ye株;它发酵乳糖和木糖,而不发酵山梨糖,VP反应阴性。本文作者也从临床病例和健康动物体上分离到了这种菌株,而目前看来,这种菌株的发生率在上升。将从人、猪、狗、猫和鼠分离的03血清型生物3型的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03血清型生物4型的菌株的四种致病特性进行比较:质粒的存在、37℃需钙性生长,37℃时自凝性,静脉攻击后小鼠粪便中检出Ye。实验结果表明生物3型和4型的Ye四种特性皆为阳性。  相似文献   

8.
<正> 1980年我们从猪中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耶氏菌),首次证明我国有此菌存在。最近我们对所分离的6株耶氏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证明6个菌株分属两个血清型——0:3和0:10。本文报道的是利用参考株52301(0: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5-2011年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情况.方法 于2005-2011年在监测点郑州、睢县和登封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各种家禽家畜的粪便标本,苍蝇,以及生、熟肉制品涂抹标本,共6700份.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目的菌分离.对不同宿主样品中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生物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 从11种常见宿主和食品中共分离到21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9.6% (64/216)分离自猪.所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流行的血清型是0∶5和0∶8,所占比例分别为23.2%(50/216)和20.4%(44/216);生物分型以1A型为主,占84.7% (183/216);不同宿主的优势血清型及生物分型各不相同;猪分离株中致病性菌株最多,为16株,其次是腹泻患者和犬分离株,均为6株.结论 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宿主分布广泛,猪是主要宿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齐素瑛等食品中耶氏菌检测法,经改良后应用于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实验诊断。从89份临床标本中检出了4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其中3株为常见的0:3血清型,1株为少见的0:3、0:9混合型感染。此法简便、实用,易于一般实验室开展,且较常用的冷增菌培养法缩短报告时间1周左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本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人群及动物感染情况,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血清型分布情况及生物型别。方法:10月中旬采集牛、羊、猪、狗粪便共358份,4℃冷增菌后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做生化实验,可疑菌株做血清学鉴定和生物分型及毒力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菌株15株(其中2株携带毒力基因),检出率为4.2%(其中猪的检出率5.1%;羊的检出率5.7%;狗的检出率4.3%;牛的检出率0%)。结论:本次调查在羊、猪、狗粪便标本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带毒菌株的血清型为0:3,生物型为1B。检出的其余血清型别菌株均不带毒力质粒。人和牛粪便标本中未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相似文献   

12.
黄为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33-1534
[目的]了解黄石市常见家禽家畜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特性。[方法]采集常见家禽家畜粪便,共计1 590份,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和鉴定。[结果]1 590份样品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4株,阳性率为2.13%。分离到O:1、O:3、O:5、O:8、O:9等5种血清型的菌株。猪的检出率4.60%显著地高于其他家畜家禽(P﹤0.01)。1~3月和10~12月所分离的菌株,占全年菌株的55.88%,高于4~9月的44.12%。[结论]本地区家畜家禽中存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以O:9型为主。应加强本地区牲畜监管,防止人感染耶氏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广州十区两市日常监测的样品,共计207份,参照国标方法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的生物分型、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携带等特征作分析。结果:207份样品中14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阳性率为6.22%。分离到O:1,2、O:5、O:8三种血清型的菌株。14株菌株均为非致病的生物1A型,其中8株携带毒力基因ystB,3株携带yadA基因。冬、春季的分离率比夏、秋季的高(χ^2检验,P〈0.005)。结论:本地区食品中存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污染,以非流行株为主。应加强本地区食品加工、流通方面的监督管理,以减少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利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检测鼠疫F_1抗体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本文将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抗原用鼠疫抗血清吸收后用RIP和IHA试验测定残留效价,观察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对鼠疫F_1的交叉反应性。材料与方法一、吸收抗原本室保存小肠结肠炎耶氏菌100株、标准株7株,均以半固体培养基传代保存,将菌株移种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转种琼脂平皿,37℃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河南省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的15株耶氏菌,经生化鉴定完全符合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特征.分两个生物型,4个血清型。其中0:3型4株和0:9型4株,属生物3型;0:7、8、13型4株和0:6,30型3株属生物1型。经试验证明:0:3与0:9的绝大部分菌株具有毒力,其他血清型的致病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同时,还进行了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相似文献   

16.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在人和动物中引起腹泻及在猪中流行暴发已有报道,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进行分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控制我国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流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现实意义。O:9型是引起人类Y.e菌病的最主要菌株之一,为人类常见的血清型,为了解0:9型Y.e各菌株之间的差异,本文应用毒力质粒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的方法对各菌株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工.菌株:0:9型Y.e**”菌4株*15、w卫7、侣、12分别来…  相似文献   

17.
<正>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简称耶氏菌)是近年来才引起国内学者重视的一种能引起人群胃肠炎的病原菌,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疼、腹泻、发烧等。但目前国内从胃肠炎患者分离到本菌的尚不多,我省除曾在切除兰尾炎患者的病理标本中及动物粪便中分离到本菌株外,尚未见到直接从腹泻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通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特点和毒力特征。方法用常规方法从家畜家禽粪便标本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CR法检测其五种毒力相关基因,同时对国内分离到的O:8血清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从该地区293份家畜家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9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率为31.06%。未分离到国内主要流行血清型O:3和O:9,其中有39.57%菌株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为:ail^-、ystA^-、ystB^-、yadA^-、virF^-,有60.43%菌株为ail^-、ystA^-、ystB^+、yadA^-、VirF^-,两株国外引进的强毒菌株具有相同的脉冲图形,与国内分离到的O:8血清型菌株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具有局限性,江苏省南通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可能以非致病菌为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告由0:9血清型、生物3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一起食物源性急性腹泻爆发流行。发病率为64.44%、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95.17%)、腹泻(56.25%)、头昏。头痛(53.40%)及发热(29.29%)。从33名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3株0: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这些菌株具有典型的生化反应,大多数具有病原性。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多在1:160以上。  相似文献   

20.
1964年Carlsson和Mollaret等确认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对人致病以来,迄今国外已有80余个国家报导检出此菌,国内李笃唐、陈亢川、于恩庶、陈永金等,先后从腹泻患者,猪、鸡、鼠,污水中分离出本菌,并证实在人间有O:3,O:4,O:5、27血清型的流行。1983年我们从温江农场猪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氏菌O:9血清型,1984年追踪观察在同一农场人群中检出耶氏菌O:9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