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耳草黄酮类成分的动态积累,为确定地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生长期地耳草中黄酮类成分积累具有一定规律。 结论?地耳草黄酮类成分积累曲线最大峰值与传统采收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黄花蒿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药用植物中,毒副作用小。这一类化合物有共同的母核C6-C3-C6。有很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都是黄酮类,包括槐花米、陈皮、黄芩、金银花、葛根、银杏叶、兴安杜鹃等。随着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应用于临床药物后,又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油脂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4,自引:0,他引:104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 ,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药用植物中 ,毒副作用小 ,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一类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有共同的母核C6 C3 C6 。有很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都是黄酮类 ,包括黄酮 ,异黄酮 ,黄酮醇等 (以下所提到的药物均为黄酮类化合物 )。最初 ,黄酮类的粗制品仅在染料方面应用 ,在上世纪 2 0年代 ,国外把槲皮素 ,芦丁用于临床后 ,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已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发现。由于这类化合物品种繁多 ,作用广泛 ,故作此综述 ,为今后研究此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对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3种黄酮类成分;利用F检验考察7个厂家银杏叶提取物黄酮类成分相互间的显著性差异程度。结果 7个厂家(A~G)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质量分数差异较大,其中E厂家样品中槲皮素质量分数最高,平均为6.933 1%;D和G两厂家的样品中槲皮素质量分数分别只为E厂家的56.52%、54.88%;A、B、C、F 4个厂家样品中槲皮素质量分数分别是E厂家的71.50%、69.99%、67.87%、63.34%。C厂家样品中山柰酚质量分数最高,平均为5.367 0%;而D、G两厂家样品中山柰酚质量分数分别只有C厂家的66.51%、66.82%;A、B、E、F 4个厂家样品中山柰酚质量分数分别是C厂家的90.90%、87.03%、67.14%、77.05%。D厂家样品中异鼠李素质量分数最高,平均为1.526 9%,而C、E两厂家样品中异鼠李素只有D厂家的40.88%、51.04%;A、B、F、G 4个厂家的异鼠李素质量分数分别是D厂家的70.69%、92.49%、82.49%、80.82%。结论 市场上银杏叶制剂疗效参差不齐,通过试验比较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黄酮组分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及其配比,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并鉴定少药八角Illicium oligandrum果实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ODS反相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少药八角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Ⅰ)、槲皮素(Ⅱ)、槲皮素-3-O-β-D-半乳吡喃糖苷(Ⅲ)、异=鼠李素-3-O-β-D-葡萄吡喃糖苷(Ⅳ)、槲皮素-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Ⅴ)、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苷(Ⅵ)、二氢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苷(Ⅶ)、二氢山柰酚-3-O-α-L-鼠李吡喃糖苷(Ⅷ)、槲皮素-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Ⅸ)、山柰酚-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Ⅹ)、异鼠李素-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Ⅺ)。结论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Ⅳ、Ⅴ、Ⅶ、Ⅷ、Ⅺ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银荷方药物制备物及大鼠血浆中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以研究银荷方药物制备物黄酮类成分的质量表征特性。方法制备物和血浆样品均加酸进行水解,并用乙醚-丙酮(14∶1)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采用HPLC分析,以C_(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在270 nm检测黄酮类苷元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结果经方法学考证,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9~29.70 mg/L(r=0.999 3),0.65~12.90mg/L(r=0.999 5),0.47~9.40 mg/L(r=0.999 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5.85%,血浆样品冻融稳定性良好,室温放置10 h,在-80℃条件下保存1个月的稳定性均良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在正常组中的血药浓度分别为7.25、1.71、3.73 mg/L,在血栓组中血药浓度分别为8.53、2.64、5.69 mg/L,在抗凝组中血药浓度分别为8.32、2.76、4.56 mg/L。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检测方法适用于银荷方药物制备物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的体内含量测定,并可应用于分析黄酮类成分质量表征特性,为基于黄酮类成分的银荷方药物质量精准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雀花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建立HPLC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雀花中槲皮素和山萘酚进行定性鉴别,槲皮素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为展开剂,山萘素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采用色谱柱:Shim-pack VP-ODS(150mm×4.6mm),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5℃。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测到槲皮素和山萘酚,槲皮素、山萘素、异鼠李素分别在0.01~0.1、0.002 5~0.025、0.002 5~0.025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100.4%、101.7%。RSD分别为1.3%、1.4%和1.9%。样品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为1.2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金雀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是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着重介绍槲皮素在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实验研究中的作用,并从分子水平阐述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取并测定两不同产地蒙药云香十五味丸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样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A=0.34452 C+0.0222,r=0.9983,定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6.08~96.48μg/mL,加样回收率为97.33%~100.05%,RSD=1.14%。测得两不同产地蒙药云香十五味丸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3 mg/g与18.52 mg/g。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便于推广使用,适合于丸制剂药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克淋通颗粒是由四季红、黄柏等中药材提取加工制成的颗粒剂,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下注,热结膀胱所致的热淋.主药四季红为蓼科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 D.Don.的干燥全草或地上部分,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用药[1],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槲皮苷、陆地棉苷、槲皮素-3-O-(2-没食酸酰基)-鼠李糖苷等[2].由于主药四季红药材中的槲皮素含量较高,为了提高质量标准,2005年7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槲皮素进行了质量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采收季节枇杷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季节枇杷叶药材中总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采收季节枇杷叶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及槲皮素的含量随月份的变化较大,其中4月份含量最高;山柰酚的含量随月份变化较小,其中5月份含量最高。结论不同季节采收的枇杷叶中总黄酮类成分及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棉花花总黄酮片中总黄酮、金丝桃苷、异槲皮素的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HPLC同时测定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和异槲皮素。结果 3批棉花花总黄酮片中总黄酮分别为71.6、73.5、75.2 mg/片,金丝桃苷分别为4.28、4.35、4.23 mg/片,异槲皮素分别为18.55、18.73、18.31 mg/片。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棉花花总黄酮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槐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具有清热止血的功效,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症。槐米的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有效成分是芦丁和槲皮素等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槲皮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菌、抗病毒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其对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是近年来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槲皮素是芦丁的甙元。因此分析测定槐米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时,一般先通过酸水解方法,使芦丁转化成槲皮素。槲皮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已有文献报道,但槲皮素的提取方法为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卷)记录的甲醇提取法,而且提取与酸水解同时进行,提取率低,溶剂使用量大,因此提取成本高,且会造成环境污染。本实验利用芦丁在沸水与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先提取槐米中的芦丁,然后再将其酸水解为槲皮素.大大提高了提取率,为槐米中药制剂开发研制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柿叶乙酸乙酯部位的黄酮类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柿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6 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染料木素,异鼠李素,槲皮素-7-O-β-D-鼠李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芦丁。[结论] 化合物1~3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疆雪莲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对新疆雪莲全草乙醇提取物的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反复柱色谱,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新疆雪莲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1)、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2)、泽兰黄素(3)、槲皮素(4)、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芦丁(7).结论其中3和6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油菜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并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同时建立HPLC-UV法测定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优选油菜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方法和工艺参数;采用Capcell PAK-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pH 2.2磷酸水溶液(35∶65)洗脱,检测波长360 nm,体积流量1.00 mL/min,柱温40 ℃,对提取物中3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渗漉法为提取油菜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理想方法;3种黄酮类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 渗漉法适合提取油菜花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所建立的HPLC法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油菜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定量分析,为油菜花粉原料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和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蒺藜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蒺藜全草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聚酰胺柱色谱和硅胶柱色谱分离,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3-0-B-D-葡萄糖苷(Ⅰ);槲皮素-3-0-龙胆二糖苷(Ⅱ);山柰酚-3-0-龙胆二糖苷(Ⅲ);山柰酚-3-0-B-D-葡萄糖苷(Ⅳ);槲皮素(Ⅴ);山柰酚(Ⅵ).结论:首次系统报道了蒺藜中6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光谱鉴定教据.  相似文献   

18.
山楂叶作为常用中药材被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和高脂血症[1].研究表明,山楂叶生理活性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成分,包括牡荆素、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等[2-6].本文就近年来对山楂叶黄酮类成分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大风子科红子木属植物 Erythrosper-mum monticolum 叶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种黄酮类成分。经光谱鉴定,分别为槲皮素3-O-木糖(1→2)鼠李糖甙和槲皮素-3-O-鼠李糖甙。其中,槲皮素3-O-木糖(1→2)鼠李糖甙从大风子科植物中分得为首次报道,上述2种成分应用于 TPA 诱导的小鼠耳肿模型,证明均可明显减轻水肿,剂量为0.5mg/耳,他们的活性在对照药消炎痛的最佳范围内。对于反复使用 TPA 产生炎症的生物模型而言,这2种化合物的消炎指征不  相似文献   

20.
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生发护发和各种内脏出血症;其含有鞣质、黄酮及萜类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在质量标准研究中常以槲皮素和槲皮苷作为品质评价的指标成分。侧柏果实中也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和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加快血液循环和增强记忆的作用。主要对侧柏叶和果实的黄酮类和萜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以及侧柏叶中2种成分的定量方法、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