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0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泽泻鲨烯合酶(Ao SS)催化法呢基焦磷酸[(farnesyl diphosphate,FPP)]合成鲨烯,是碳源流向原萜烷型三萜生物合成的关键调节酶。为深入研究Ao SS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课题组将前期克隆获得的建泽泻鲨烯合酶基因(accession No.JX866770)的开放阅读框(ORF)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Czn1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Roseta)中进行诱导表达,诱导表达出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纯化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以此目的蛋白进行体外酶促反应验证其功能,其结果显示该目的蛋白具有催化法呢基焦磷酸生成鲨烯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表达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纯化,ELISA检测抗体效价大于1∶51 200,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用制备得到的抗体免疫检测建泽泻Ao S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建泽泻块茎中Ao SS表达最高,其次为叶,根中表达甚微。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基因功能的进一步验证及快速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Ao SS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的研究奠定基础,为泽泻资源性成分原萜烷型三萜的合成生物学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资源化学研究目的是促进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的有效生产、合理利用和产业的提质增效。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中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药用生物资源可利用物质、潜在利用价值的发现技术和手段,有赖于中药资源类群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多途径、多层次、精细化利用和产业链的有效延伸,从而实现其循环利用的资源化学研究和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该文基于中药资源化学的研究思路,将围绕5个方面对中药资源化学与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途径及目标任务进行论述:立足于资源稀缺性原则,寻找发现或人工生产可替代性资源,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自然资源;立足于资源多宜性原则,通过系统性和精细化开发利用,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和价值补偿,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立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基于化害为利的资源化策略,研究揭示外来入侵生物资源的药用及多途径利用价值并加以有效利用,转化和丰富我国药物资源体系;基于化学成分结构修饰策略,发掘和提升中药资源性化学物质的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以期为提升中药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中药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从根本上转变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芡实提取物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小鼠氧化系统指标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芡实提取物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 104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gal模型组,芡实乙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芡实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芡实正丁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各组用相应药物连续处理6 w。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形态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芡实提取物能有效提高衰老小鼠脑组织T-AOC、SOD和GSH-Px水平(P<0.05,P<0.01),降低MDA含量(P<0.05,P<0.01),且呈量效依赖关系,还能改善海马区神经细胞受损状态,下调p5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芡实提取物可下调p53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及改善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受损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3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取的3种产地泽泻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顶空萃取(HS)、水蒸气蒸馏提取(SD)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SFECO2)3种方法分别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联用对泽泻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HSGCMS法分析鉴别出17种共有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δElemene(δ榄香烯)、βElemene(β榄香烯)、Betacaryophyllene(β石竹烯);SDGCMS法分析鉴别出14种共有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Palmitic acid(棕榈酸)、Caryophyllene oxide(氧化石竹烯)、δElemene(δ榄香烯);SFECO2GCMS法分析鉴别出7种共有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nHexadecanoic acid(棕榈酸)、Alloaromadedrene(别香树烯)、Ethyl linoleate(亚油酸乙酯)。结论?不同提取方法不同产地的泽泻药材挥发性成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HS和SD法均较适宜用于泽泻挥发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淡竹叶中日当药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淡竹叶中日当药黄素的含量。结果:日当药黄素在0.672~4.7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3.9%~104.0%之间,RSD为100.9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高,特异性强,能准确的测定淡竹叶中日当药黄素的含量,为评价淡竹叶的质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淡竹叶清热作用药效植物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淡竹叶清热作用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为淡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体外抑菌实验筛选淡竹叶有效抑菌部位,并采用HPLC-MS法分析抑菌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具有抑菌作用,根据液质联用图谱及文献,分析鉴定出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中6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香草酸、香豆酸、牡荆苷、苜蓿素7-β-D-葡萄糖氧基黄酮、芦竹素或其同分异构体白茅素及苜蓿素.结论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各菌种的抑菌效果有较大差异,这一部位可能与淡竹叶清热解毒功效相关.采用HPLC-MS法分析鉴定有效部位化学成分,保留了液相色谱与质谱兼具的微量、快速的优点,结合了前者的高分离效能与后者的准确性及选择性的特点,方法稳定可靠,为淡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三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三棱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三棱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和模糊聚类法分析评价了药材质量。结果确立10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三棱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商品三棱药材的相似度多在0.85以上。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三棱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水陆二仙丹组方对大黄所致虚证脾脏指数的影响,血清中GAS、SS、MTL以及AMS、LDH、SDH的影响,从而探讨水陆二仙丹组方治疗虚证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以及95%乙醇提取两种工艺制备样品,研究水提与醇提的样品对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法复制虚证大鼠的作用。结果大黄所致虚证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低于正常组,血清中GAS、SS、MTL以及AMS、LDH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SDH含量高于正常组。水陆二仙丹组方水提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的大鼠血清中的GAS、SS、MTL以及AMS、LDH含量高于模型组,SDH低于正常组,其中水提大剂量与水提中剂量较模型组比有显著差异。水陆二仙丹醇提大剂量组、中剂量组的大鼠血清中的GAS、SS、MTL以及AMS、LDH含量虽然也略高于模型组,SDH含量略低于模型组,但三组较模型组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水陆二仙丹对大黄所致大鼠虚证作用的有效成分以水溶性成分为主;水陆二仙丹水提液治疗大黄所致虚证大鼠的作用机制与增加大鼠脾脏指数和升高血清中的GAS、SS、MTL以及AMS、LDH,降低SDH的含量有关,且优于醇提液。  相似文献   
10.
陈蓉  ;薛满  ;陈伟  ;吴启南 《中国药学》2014,23(8):578-587
采用水提醇沉、脱蛋白等工艺制备中药芡实多糖,并通过纤维素柱和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纯化。精多糖分子量为15 367 Da,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鼠李糖(0.0142:0.0026),理化反应和红外光谱均符合多糖特征。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芡实多糖能够显著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等自由基,并具有较强还原力。体内抗氧化实验显示,芡实多糖能够显著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SOD、CAT、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结果表明,芡实多糖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