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与各种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组与颈动脉彩超显示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急、慢性脑栓塞的患者均发现有各种类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一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结论颈动脉彩超可以直接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斑块的性质,对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均提供较高的诊断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定量CRP在肿瘤及其他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定量CRP在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65例健康人及402例不同类型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CRP水平。结果恶性肿瘤及各种炎症性疾病患者CRP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后下降幅度不同。结论CRP散射比浊法快速定量测定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量CRP在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65例健康人及402例不同类型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CRP水平.结果恶性肿瘤及各种炎症性疾病患者CRP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后下降幅度不同.结论CRP散射比浊法快速定量测定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分析法对10339例住院患者进行空腹TBA测定,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肝胆疾病患者、新生儿黄疸患者、妊娠胆汁淤积患者同时进行其他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测定,肾脏疾病患者同时检测β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检测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结果各种肝胆疾病患者、新生儿黄疸患者、妊娠胆汁淤积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清TB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TBA水平能反映肝细胞损害及胆汁淤积的情况,是早期诊断各种肝功能损害较灵敏的指标之一,同时影响体内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5.
在妇科疾病中会出现各种不同情况.有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有需要手术者、也有化疗患者,那么面对这些不同情况下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我们所要分别采取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对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各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并发症、日常生活、工作等作了评估及指导。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乳腺癌患者及家属会产生除医药、手术等治疗措施外,能够预防、控制或缓解各种并发症及副反应的各种帮助需求,即支持性照顾需求。目前支持性照顾需求的测评工具有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量表、癌症患者需求问卷等,测评内容以健康信息、照顾与支持、心理、生理与日常生活、性需求为主;社会人口学、疾病及治疗、心理等因素对患者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均有影响。目前的干预措施主要有认知行为干预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康复(neurologicalrehabilitation)是根据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功能障碍的特点,采用物理、作业及语言治疗等康复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减轻疾病和损伤所致的残损(impairment)、残疾(disability)和残障(handicap)程度,使患者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并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作者测定的一组正常人及各种疾病患者174名的血清转铁蛋白。其正常值与国内报告接近。讨论了本实验在肝、肾疾病及某些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认为和总铁结合力相同;但较之有用血量少、方法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建立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认知问卷,于护理干预前后调查乳腺增生症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健康行为的改变。结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并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分发挥健康体检中心在维护和促进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预防保健意识,建立健康行为,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患病也越来越多。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各种脏器发生退行性病变,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较复杂。对所患疾病种类不同及患者对各种不适的忍受能力有差别,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不完全一样。因此,了解人院时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行为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非常重要。 1 老年患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变化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CRP定量分析仪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中的CRP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CRP测定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支持诊断、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都勇  王爱平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8):1248-1253
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吸入给药治疗依从性的评测工具、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进行综述,评测工具分为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两大类;目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吸入给药治疗依从性较差,其形式包括药物剂量与医嘱不符和吸入装置使用错误;吸入给药治疗依从性受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及医护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干预措施有医药护协同管理、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提供个体化干预等,旨在为临床提高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吸入给药治疗依从性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是采用各种教育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能力,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及增加疗效达到健康的目的。护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患者、家属及社会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提高促进恢复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的能力,以达到健康行为的建立和健康水平的提高。【1】由于骨科疾病具有发病突然、康复时间长、自理困难,疼痛不适等特点,将健康教育纳入患者住院的全过程,始终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护士的责任之一,对骨科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初期的疾病体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深入了解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初期的各种疾病体验及原因,探讨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更好地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通过低结构访谈方式,对11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进行4次观察参与和深度访谈,并记录访谈内容。结果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初期的疾病体验可概括为对疾病和治疗的体验、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体验和对社会功能的体验。不同阶段的体验重点不同;且普遍存在死亡威胁感、疾病不确定感、对自身外观的担忧及对术后性生活的不自信。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初期缺乏应有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各种方法提供乳腺癌患者的信息、加强心理及社会支持,对促进疾病的恢复及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乳腺疾病康复的意义。方法通过调查填写问卷及SAS自评量表,对前来就诊和治疗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最担心和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并予以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乳腺良、恶性两组疾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后焦虑均值较健康教育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于减轻和消除乳腺疾病病者的忧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肾脏是调节血压最重要的脏器,各种肾实质疾病和肾功能下降都可伴有高血压,包括急性及慢性肾脏病变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和肾移植患者也常伴有高血压,其实,慢性肾脏疾病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各种肾脏疾病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尿路阻塞等都是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病因。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形成与容量负荷和高肾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慢性肾脏疾病的各种症状开始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透析作为血液净化方法,它能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但不能替代内分泌功能。尿毒症透析患者不仅要承担疾病的痛苦,还要接受来自经济、家庭和其他方面带来的生活及精神压力,有资料表明,尿毒症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心里障碍,抑郁情况发生率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现在抑郁症已成为尿毒症透析患者不可忽略的问题,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现就尿毒症透析患者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mneous 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它广泛用于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脑血管疾病、器官移植等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及各种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或是虽有正常吞咽功能但摄人不足的患者。有报道也可用于胃排空障碍或不可手术的肠梗阻行胃肠减压、儿童服药及胆瘘患者的外引流胆汁回输。  相似文献   

20.
疾病不确定感是指个体缺乏判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1]。疾病不确定感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引起国内外护理学者的广泛关注,最初该理论主要广泛用于不同患者人群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大量研究证实,诸如恶性肿瘤、心脏疾病及各种慢性病患者常伴随着疾病不确定感,且对患者的心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2~4]。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不确定感的研究已由患者扩展到患者家属及患儿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