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安之  吕涛  吴双有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63-1164,1213
目的:探讨单波长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波长绿激光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及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失明、眼底出血、微动脉瘤、黄斑水肿等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和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单波长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类固醇糖尿病临床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固醇性糖尿病是内源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或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所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属于继发性糖尿病.尤其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的广泛应用,医源性类固醇糖尿病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因此,国内外对类固醇性糖尿病进行了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本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林宏献 《中原医刊》1998,25(11):29-30
类固醇性糖尿病是一种继发性糖尿病。目前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本病已较常见,现将作者近年收治的2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凡符合以下两项标准者可诊断类固醇性糖尿病:①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尿糖阳性或阴性...  相似文献   

4.
刘珊  刘晓玲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1):855-85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3例(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0例(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是危害孕妇及围产儿的疾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随着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尤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 ,所引起的毒副作用也随之增加。其中由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的糖尿病为类固醇性糖尿病 ,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现将接受长期大剂量激素治疗后出现糖尿病 5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 5例均符合 1 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咨询委员会临时性报告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的诊断标准。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8~ 60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2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1例。 5例均无家族史及糖尿病史 ,激素治疗前空腹血糖及尿糖均正常。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并发类固醇性糖尿病3例报告李通泰,卓乐莹类固醇性糖尿病也称激素性糖尿病,实际上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个副反应。类固醇糖尿病国内外均有报道。发病率各家报告不一,一般认为在5%以下。作者自1987年8月至1994年6月对43例肾移植患者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7.
依那普利配伍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且多见于老年人,文献报道7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达60%。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将加速血管性疾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我院于2000年元月至2006年元月收治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78例,对50例采用依那普利加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并与28例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84-187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及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损害的两大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非增殖型糖尿病病变视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目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包括眼底激光、药物及玻璃体手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炎症因素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非常重要作用,且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互刺激分泌,促进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形成,因此药物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近年来,随着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就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405-1406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实验组血压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剖宫产率20%,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3实验组孕妇中有2例早产,1例患儿胎儿窘迫,2例患儿新生儿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或P<0.01)。结论: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效果较单用硫酸镁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继发性糖尿病是指由已知原发疾病所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状态,糖尿病是这些原发疾病的一种并发症,这些原发病在病理过程中由于本身脏器损害,功能紊乱或代谢失调及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糖代谢紊乱而表现出糖尿病症状.随着糖尿病研究的逐步深入,继发性糖尿病越来越受到重视.继发性糖尿病常见的有肝性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性糖尿病等.现就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利萍  刘建 《吉林医学》2013,(29):6091-609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和血糖控制满意组,同时选取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和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结果: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血糖控制满意组(P<0.05)。血糖控制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血糖控制满意组(P<0.05)。血糖控制满意组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之内对保证母婴安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妊娠糖尿病86例母婴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GDM患者86例(GDM组)和同期分娩的健康对照孕妇5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和围生儿的最终结局。结果:GDM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孕产妇住院天数及孕产妇妊高征、羊水过多、感染、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围生儿病死率及围生儿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对母婴结局危害较大,临床工作者应重视GDM疾病知识和孕妇生活方式的宣教及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3.
妊娠糖尿病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糖尿病(GDM)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前者是指先有糖尿病后妊娠,后者是指在妊娠期才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两者均有害于母婴的健康,尤其对胎儿及新生儿都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提高对妊娠糖尿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死亡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治的妊娠糖尿病17例进行分析,以引起广大产科工作者提高对GDM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沛怡 《肝博士》2010,(5):21-21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往往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功能损害的糖尿病统称为肝源性糖尿病。大约有80%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比率可达50%,而正常人群糖尿病发生率仅为0.6%。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均有原发肝脏疾病的表现,如乏力、腹胀、尿黄、消化道症状等。因此,对肝病尤其是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该区别于一般性情况对待。  相似文献   

15.
胡正平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8):1085-1086
本文将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88例,与同期收治的120例非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部资料均为住院患者,经CT脑扫描确诊为脑卒中,糖尿病按WHO标准(1985)诊断,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88例糖尿病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16.
尹延伟  张中东  胡爱民 《河北医学》2012,18(12):1736-1740
目的:探讨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提高对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23例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23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平时口服双胍类降糖药控制血糖者有20例(87.0%);有明确感染病史的患者19例(82.6%);肾功能不全患者11例(47.8%);心功能不全患者8例(34.8%)及肝功能异常患者5例(21.7%).经积极治疗,23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抢救成功18例,死亡5例.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双胍类降糖药,并发感染,器官功能异常等其他情况时能够增加其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发病急,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其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与漏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母亲妊娠期血糖控制与新生儿的关系。方法HTSS将184例糖尿病母亲婴儿按照母亲妊娠期血糖控制情况分成控制不满意组(A组,41例)和满意组(B组,143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相关疾病、出生体重与胎龄和脑功能发育状况。结果A组相关疾病(低血糖、心肌肥厚及器官发育不成熟)发生率、胎龄、出生体重、脑发育不成熟和神经行为评分异常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母亲妊娠期血糖控制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疾病发生和预后,应对糖尿病母亲婴儿进行常规管理,及时监测,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徐立群  明金庚  罗星 《河北医学》2003,9(8):705-707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62例合并糖尿病的胆道痰病的手术病人手术前、后糖尿病的治疗、结果及手术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病人围手术期血糖及尿糖均能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除一例因严重感染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胆道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尿糖,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但如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例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显示的血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例新诊断未干预治疗及1例预混胰岛素2次皮下注射治疗的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均以中餐后-睡前血糖升高为主,其日内血糖峰值分别为15.6 mmol/L及15.4 mmol/L,均出现于中餐后。1例3餐前短效胰岛素治疗的类固醇糖尿病患者清晨及上午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 mmol/L),持续115 m in;将强的松改为每日3次口服后低血糖消失,血糖波动改善。结论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中部分患者表现午后严重高血糖及空腹低血糖的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夏劲 《当代医学》2016,(6):32-33
目的 研究医学营养治疗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医学营养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子痫,1例患者出现难产,观察组患者子痫和难产的发生率为4.55%;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子痫,4例患者出现难产,3例患者出现先兆子痫,子痫和难产的发生率为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体质量为(3.34±0.14)kg,对照组新生儿的体质量为(2.74±0.23)kg;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9.57±0.34)分,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8.33±0.12)分;经比较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营养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体质量和Apgar评分,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