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的知识、行为和态度 ,以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现况 ,为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 ,对湖北省英山县 6 5 4名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避孕知识平均得分 2 8.9分 (百分制 ) ,妇女的文化、职业、所受的计划生育服务为其影响因素 ;避孕方法中多使用常见的宫内节育器 (48.5 8% )及女性结扎 (36 .14 % )、男性结扎 (11.6 0 % ) ,其余的则使用率均不足 6 % ;平均妊娠 2 .6 6次 ,有人流史者占 4 8.6 2 % ;仅有 2 0 .0 3%的被调查对象能接受到医生关于避孕方法的讨论 ,6 2 .6 9%的妇女能定期接受到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检查 ,5 9.94 %的妇女能定期接受生殖道疾病普查 ,避孕节育服务满意率为 4 6 .6 4 %。结论 :贫困地区农村妇女避孕节育知识严重缺乏 ,同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可获得性存在不足 ,直接影响其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因此应改善避孕节育的宣传途径、扩大其宣传效力 ,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 ,强化计划生育机构优质服务 ,以增进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728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在对其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先进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再进一步采用一般逐步logistic回归或累积比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生殖健康知识平均28.02±6.21分,总体得分率为70.05%,态度和行为总体积极性较高,但其中的性病维度有待于提升;城镇(β=-0.483,OR=0.617,P=0.022)、受教育程度高(β=0.436,OR=1.547,P0.01)生殖健康知识掌握较好,受教育程度高(β=0.268,OR=1.307,P0.01)态度积极,受教育程度高(β=0.504,OR=1.655,P=0.021)、患妇科病(β=0.185,OR=1.204,P=0.031)健康行为较好。结论提升妇女受教育程度,对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教育,可有效提升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城镇未婚人工终止妊娠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镇未婚人工终止妊娠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城镇医院及计划生育单位要求人工终止妊娠妇女,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对他们的生殖健康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未婚人工终止妊娠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结果]共调查人工终止妊娠妇女4283人,未婚604人,占14.1%,是人工终止妊娠的第2位原因.未婚组避孕率为56.97%,使用的避孕方法以避孕套最多,82.96%从药店获得避孕药具.多数未婚人工终止妊娠妇女知道一种以上的避孕方法,有14.95%的妇女不知道任何避孕方法.他们对避孕方法的优缺点、避孕失败原因了解很少.1/4的妇女知道"生殖健康",并对其中的性健康、性生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内容有一定了解.知识来源81.51%是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结论]未婚是人工终止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该人群生殖健康知识贫乏,有效避孕率低,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这一特定人群的生殖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城市中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及对避孕节育知识的需求,并探讨其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北京、上海和成都三个人口高度集中的大城市选择研究对象6 304人,并就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以及意愿问题对所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在近1年内获得过避孕节育知识的比例上,成都(32.59%)低于上海(43.38%)和北京(34.43%);不同城市、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场所、家庭人均月收入、现居住地的主要居住方式、小孩个数、性生活频率、是否采取避孕措施等因素与是否获得避孕节育知识有关联;在现居住地,调查对象获取避孕节育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宣传资料(37.25%);流动人口最期望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是面对面咨询(43.56%);最期望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内容是避孕方法的使用(33.96%)。结论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获取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较少,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不够,政府对于开展流动人口有关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咨询和指导也有很大的不足与欠缺。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基线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为有效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铜粱县的育龄妇女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妇女具有一定的生殖生理、避孕及性病知识,但明显不足,特别是涉及避孕知识和性病,尤其是爱滋病防治知识比较欠缺。她们现有的知识主要来自电视、书报传媒以及家人朋友。结论:应把生殖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任务来抓,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内容和方法,形式应灵活多样,重点内容应包括性教育、性知识与性卫生、避孕与节育知识、卫生保健等。  相似文献   

6.
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与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甘南藏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相关知识和需求,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667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知晓4~5种避孕方法的妇女占29.6%;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11.7%-29.4%。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对避孕方法知晓率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不同。妇女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传播途径依次为专业人员面对面地咨询、朋友间交流和电视节目录像等。60%以上的妇女希望获得妇幼保健和生殖道感染方面的知识。结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形式,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庆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和服务现状,以改善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方法 将重庆市各区县按照计划生育工作状况分为3类地区.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对2 075名15~49岁育龄妇女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35.2%的妇女不知道紧急避孕;18.3%的妇女有人工流产史;30.9%的妇女2005年以来未进行生殖系统健康体检;32.7%的妇女不清楚软下疳是否为性病,29%的妇女认为宫颈糜烂是性病;69%的妇女认为蚊叮虫咬能传染艾滋病;79.4%的妇女近2年来收到过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品.结论 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艾滋病知识缺乏,应加强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教育与干预,增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8.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知识以及生殖与避孕服务现状,为计划生育决策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安陆和荆州2市8个乡镇的338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知识欠缺,仅42.2%的对象接受过避孕教育;避孕节育知情选择面低,避孕方法的选择上被动,63.6%的妇女有过人流史。结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生殖健康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育龄期接受人工流产妇女的相关行为特征及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为指导如何保护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温州市12家医疗机构及妇幼保健机构门诊接受人工流产的1 065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4周岁者456例(42.82%),≥25周岁者609例(57.18%);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815例(76.53%),大专及以上者250例(23.47%);未婚妇女448例(42.07%),已婚妇女617例(57.93%);初次流产484例(45.45%),重复流产581例(54.55%)。导致本次人工流产的直接原因中,避孕失败586例(55.02%),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479例(44.98%)。未婚妇女人工流产的直接原因中未避孕244例(54.46%),已婚妇女人工流产的直接原因中避孕失败382例(61.91%),不同婚姻状况妇女导致人工流产的直接原因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28,P<0.05)。67.51%被调查妇女希望计划生育门诊提供流产后避孕和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结论】温州市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文化程度偏低、重复流产率较高,避孕知识缺乏而对避孕和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需求较高,因此需改进生殖健康教育方式,普及避孕知识,降低人工流产率,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0.
了解泰安市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服务需求,为探讨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泰安市3所大学的1 53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殖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人工流产对女性妊娠的影响”和“人类受孕的基本条件”2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高(84.40%和83.62%).男女生之间比较,除“月经的特点”和“避孕药的副作用”外,其余各项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相关的态度总体呈现一般水平,基本道德价值观正确,但婚前性行为、贞操重要与否等问题的态度模糊.有92.52%的在校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在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知识教育的6种形式中,必修课(31.14%)、选修课(24.38%)及专题讲座(21.26%)3种形式比较受青睐;避孕药具最希望获得途径,依次为药店(30.10%)、百货超市(28.15%)及自动售卖机(25.81%).对生殖健康知识获得及服务需求方面,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处于一般水平,但服务需求相对较高,对性病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和危害了解不深入.学校应根据学生需求及时开设相关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梅县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二胎后避孕节育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625名梅县地区二胎后已婚育龄妇女,根据是否接受过避孕节育健康知识宣教分为对照组(312例,未接受过避孕节育健康知识宣教)与观察组(313例,接受过避孕节育健康知识宣教)。对受访者二胎后避孕节育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避孕节育方式选择进行调查。结果两组避孕节育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避孕节育方法的选择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避孕后非意愿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县地区二胎后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总体情况良好,进行避孕节育健康知识宣教能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知识水平,避免意外怀孕,保护妇女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非上海户籍妇女对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适合非上海户籍妇女特点的避孕节育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8年12月在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就诊的所有非户籍育龄妇女共43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统一设计的问卷调查。描述研究对象避孕节育的知识和态度得分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总分为12分的知识问卷中,平均得分为(7.17±2.65)分;宫内节育器和避孕套的知晓程度较高,而对其他非常用避孕方法的知晓率均较低;有84.7%的妇女表示希望了解避孕节育的知识,希望了解的内容中比例最高的是"我该选择怎样的避孕方法",占7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25~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原户籍地为城市者、不与配偶一同居住、流产≥2次的妇女有较高的知识得分(P<0.05)。结论非上海户籍妇女对避孕节育基本知识了解不全面;应针对不同特征妇女人群开展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已婚低保妇女的避孕节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保障低保妇女享有生殖健康服务的合法权益,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等比例概率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市海淀区1 276名已婚低保妇女的避孕节育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已婚低保妇女总避孕节育率为98.7%;最常用的避孕节育方法是宫内节育器(48.5%)和安全套(37.8%).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就业与否以及生育次数与避孕节育方法的选择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0.674、7.735、14.617,均P<0.05).65.4%的妇女认为流产对健康是有害的;15.9%和30.1%的妇女认为避孕和绝育对健康有害.结论 已婚低保妇女的避孕节育情况较好,能基本享有生殖健康服务的合法权益.但在生殖健康知识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欠缺,需加强该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育龄妇女对未婚避孕教育及服务的态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分析育龄妇女对未婚避孕教育及服务的态度,探讨可能影响未婚避孕教育及服务态度的因素,运用SAS软件包对“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4.5%的妇女认为应该对在校生讲授性知识,48.2%的妇女认为应该对未婚青年提供避孕咨询,但54.3%的妇女不同意向未婚青年提供避孕药具。人口学因素、是否有过妇科不适感、是否定期参加妇科检查、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性病和艾滋病的了解情况都与育龄妇女对未婚避孕教育和服务的态度有关。结果提示,要加强社会对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的关注,在未婚青年中广泛开展避孕知识教育,增加提供避孕服务的途径。要重视对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低的妇女的避孕教育与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方法:对2003年4月~2004年3月间在上海市黄浦区妇幼保健院自愿终止妊娠的447例未婚女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婚人流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较缺乏,对避孕措施的知晓率为81.2%,人工流产并发症知晓率平均为37.9%,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平均为70%~90%。未婚女青少年对避孕方法和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1)。她们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电视广播和书刊杂志。半数以上的未婚女青少年希望得到避孕节育知识咨询和指导,40%对性知识有需求。结论:未婚人流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应为她们多渠道的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以满足她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观念和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对生殖健康问题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暨南大学在校大一到大五1513名本科生进行现况调查. [结果]大学生掌握一定生殖健康知识,但不全面.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绝大多数人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19.5%学生已经有过性经历,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外招生高于内招生.首次性行为对象75.4%是恋人.只有27.1%个体在每次性行为时都采取避孕措施,个别大学生存在多个性伙伴.大学生希望在学校中设立青春期卫生咨询门诊.性心理、性生理、安全性行为、避孕以及性病预防是同学们最想学习生殖健康内容. [结论]在大学中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供适宜门诊服务,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收入青年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知识、态度、行为(KAP)及需求状况,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上海、长春、成都、广州、武汉、重庆等7大城市选取21个高收入青年集中的社区,抽取1 472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高收入青年对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的认知水平较低,尤其对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最差,仅10%的对象正确回答相关问题;91.9%的未婚和87.4%的已婚高收入青年认为自已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高收入青年的性观念及性行为较开放,男性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接近60%,其中有33.3%未采取避孕措施,意外妊娠的发生率高达40%;希望获取相关知识的形式的前3位是通过专业网站(31.8%)、发放科普或视频材料(24.9%)和专题讲座(22.3%)。结论:高收入青年对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知识、服务需求强烈,我国应在今后的生殖健康干预工程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咨询、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口市本科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知识现状。方法 2013—2014年,对海口市"重点综合类、师范类、医学类"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456人,获得有效问卷3318份,有效率为96.0%,其中男性占35.5%(1178/3318),女性占64.5%(2140/3318)。不同类型大学生对生殖健康及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于男性、高年级高于低年级、医学专业高于非医学专业、有恋爱经验高于无恋爱经验。71.0%的学生认为"贞操"对男女双方都很重要,但高于60%的学生认为在双方有感情、或准备结婚的情况下可发生婚前性行为。90.9%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避孕知识,但只有18.0%的学生了解避孕知识。仅有8.3%的学生知道避孕药的不良反应,及5.9%的学生知道紧急避孕方式。93.2%大学生认为需要了解性知识,但有65.6%的学生在校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结论海口市本科院校学生对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总体认知水平较低,对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知识都有需求,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教育需尽快在学校开展,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性观念,培养健康良好的性心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台州市流动人口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多阶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台州市5个县、市、区共计1372名流动育龄人群的人口学特征、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及使用情况、避孕知识获取途径和避孕知识了解、态度及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1.2岁,其中女性占54.7%,男性占45.3%;平均月收入1200元人民币;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占78.7%;职业以技术工、服务业为主;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以女性为主,宫内节育器占所有避孕措施的40.76%,其次为避孕套(21.59%);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以广播电视媒体和报纸杂志为主(84.9%);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80%;男性KAP值高于女性,文化程度是影响KAP得分的主要因素;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满意度为57.4%。结论:流动人121避孕方法知晓率较低,对避孕、节育知识及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强烈。应该加强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探索新的长效服务机制,以满足流动人口育龄人群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郭静  张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13-3016
[目的]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及对相关服务的态度和需求,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计划生育工作及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卫生和性病知识及性态度、性行为、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定性研究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计划生育管理人员、学生进行专题访谈。[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95份,其中男生590名,女生605名。(1)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性卫生、性病知识,但避孕知识方面存在不少空白。仅有23.18%的同学能够准确计算出安全期;有性行为的学生中,10.24%的男生曾使性伴侣发生意外妊娠,5.88%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2)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较宽容。14.21%的大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79.7%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非婚性行为、60.05%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非婚同居。(3)大学生缺乏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但对该方面的教育有强烈的需求。59.33%的大学生接受过正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但知识不全面且欠准确;89.3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及生殖健康教育。(4)大学生对学校现有生殖健康教育及学校提供的计生服务满意程度较低。仅有12.81%的学生知道学校有学生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只有21.74%的学生在学校获得过有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服务。(5)大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讲座或课程(64.90%)等正规途径获取"性心理卫生"、"两性相处"、"避孕知识"等知识。[结论]北京市大学生所获取的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认知水平较低,性态度宽容。他们普遍对为大学生提供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生殖健康教育现状不满意且对该方面的知识有需求,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全面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