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情绪体验、应激后成长和心理弹性的特点及三者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应激后成长量表(PTGI)、特质焦虑量表(SAP)对某医院就诊196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结直肠癌患者的正性情绪与心理弹性、应激后成长呈显著正相关(r=0.657~0.705,P0.01),与特质焦虑、负性情绪呈显著负相关(r=-0.499~-0.439,P0.01);结直肠癌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特质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472,P0.01),与心理弹性、应激后成长呈显著负相关(r=-0.575~-0.506,P0.01);结直肠癌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应激后成长呈显著正相关(r=0.694,P0.01),与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451,P0.05);结直肠癌患者的应激后成长与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537,P0.01);2负性情绪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应激后成长水平显著低于正性情绪组而特质焦虑则显著高于正性情绪组(t=-2.747~3.218,P0.05);3结直肠癌患者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特质焦虑具有预测应激后成长的可能,解释率为58.7%。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正性情绪体验越多,其心理弹性及应激后成长水平越高,焦虑及负性情绪体验越少,更有助于患者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后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问卷对371名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分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68,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1);内在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9,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外在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461,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β=-0.310,P0.001),心理弹性则显著正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β=0.394,P0.001);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β=-0.408,P0.001),心理弹性则显著正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β=0.261,P0.001);心理弹性各维度中仅自强(β=0.441,P0.001)能显著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自强(β=0.170,P0.05)和乐观(β=0.133,P0.05)能显著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结论:工作压力和心理弹性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后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问卷对371名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分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68,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1);内在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9,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外在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461,P0.01),与心里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β=-0.310,P0.001),心理弹性则显著正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β=0.394,P0.001);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β=-0.408,P0.001),心理弹性则显著正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β=0.261,P0.001);心理弹性各维度中仅自强(β=0.441,P0.001)能显著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自强(β=0.170,P0.05)和乐观(β=0.133,P0.05)能显著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结论:工作压力和心理弹性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心理弹性、人际关系困扰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72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人际关系困扰显著正相关(r=0.50,0.30;P0.01);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4,P0.01);抑郁与人际关系困扰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1),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45,P0.01);人际关系困扰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r=-0.35,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困扰在负性生活事件影响抑郁的过程中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56%。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分别通过心理弹性、人际关系困扰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抑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绪弹性在中学生应激和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8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学生应激、情绪弹性和应对方式三者间两两显著相关。应激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0.138,P0.01),而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0.310,P0.01);情绪弹性与应激显著负相关(r=-0.372,P0.01);情绪弹性与积极应对显著正相关(r=0.312,P0.01),与消极应对显著负相关(r=-0.298,P0.01);2情绪弹性在应激与积极应对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情绪弹性在应激与消极应对间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应激和情绪弹性都是影响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情绪弹性在应对方式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中学生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5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r=0.41,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r=-0.37,P0.01)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与抑郁(r=0.50,P0.01)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抑郁(r=-0.36,P0.01)、心理弹性(-0.49,P0.01)与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②路径分析显示,积极应对和心理弹性对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Boot SE=0.04,P0.001));消极应对和心理弹性对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Boot SE=0.02,P0.001)。结论:社会支持对初中生抑郁程度的影响是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即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路径。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300例我院门诊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弹性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医学应对问卷对所选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维持血透患者心理弹性总得分(58.21±13.12)分,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主观支持、面对应对以及回避应对呈正相关(r=0.852,0.675,0.298,0.651,0.487,0.667,0.201;P0.001),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r=-0.635,P0.001);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主观支持、面对应对以及屈服应对依次进入多元回归方程;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主观支持与心理弹性水平存在直接与间接影响,面对应对以及屈服应对与心理弹性水平存在直接影响。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普遍较成人差,且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自我效能、主观支持、正面应对以及屈服应对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心理资本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婚姻满意度量表对279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127,P0.05),婚姻满意度与心理资本4个维度中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3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99,P0.01;r=0.152,P0.05;r=0.165,P0.01),与韧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韧性、自我效能、乐观3个维度对婚姻满意度都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心理资本与婚姻满意度呈正相关,其中自我效能、乐观对婚姻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韧性对婚姻满意度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医专生积极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950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父/母关爱、鼓励自主与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r在0.174~0.254之间,P0.01),父/母控制与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r=-0.170,r=-0.200,P0.01);父/母关爱、鼓励自主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在0.133~0.206之间,P0.01),父/母控制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205,r=0.220,P0.01);积极心理资本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516,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246,P0.01)。医专生积极心理资本在父母关爱与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父母控制与积极应对方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父母鼓励自主、父母控制与消极应对方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医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是通过积极心理资本来起作用的,提高医专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可以培养其积极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112例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调查患者一般资料,使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患者心理弹性,并通过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CD-RISC量表坚韧、乐观、自强及量表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t=-15.278,-14.425,-25.434,-21.392;P<0.05);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及量表总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t = 12.345,19.822,24.273,19.156;P<0.05);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应对方式MCMQ量表中面对维度评分低于国内常模,回避、屈服维度评分高于国内常模(t =-9.166,9.538,8.092;P<0.05);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与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及量表总分呈现正相关(r = 0.659,0.468,0.596,0.742;P<0.05);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与应对方式MCMQ量表中面对维度呈现正相关,与回避、屈服维度分别呈现负相关(r = 0.631,-0.598,-0.538;P<0.05).结论: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低于正常人,且心理弹性水平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患者社会支持度越高,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越多,心理弹性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大学生依恋回避、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习得性无助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习得性无助感量表对495名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依恋回避与习得性无助感呈显著正相关(r=0.262,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均呈现显著负相关(r=-0.312,-0.234;P0.01);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习得性无助感呈显著负相关(r=-0.221,-0.230;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r=0.589,P0.01);②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依恋回避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还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习得性无助感,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41%。结论: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会受到依恋回避的直接影响,也会受到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链式中介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官兵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和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状态焦虑分量表(SAI)、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162名基层官兵进行调查。结果:解决问题、求助与状态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9,-0.242;P均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自我和谐总分与状态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78,0.343,0.306,0.329,0.503;P均0.01);解决问题与自责、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6,-0.355;P均0.01);与求助呈显著正相关(r=0.430,P0.01);自责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r=-0.297,P0.01),与幻想、退避、合理化、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2,0.479,0.531,0.285;P均0.01);幻想与退避、合理化、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16,0.587,0.236;P均0.01);退避与合理化、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92,0.326;P均0.01);合理化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7,P0.01);自我和谐在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状态焦虑之间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基层官兵的状态焦虑可以通过自我和谐策略来采用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年早期抑郁障碍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和自动思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情绪智力量表(EIS)和自动思维问卷(ATQ)对64名成年早期抑郁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年早期抑郁障碍患者心理弹性平均得分(44.73±14.89),低于中国社区人群(65.4±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6,P0.01);心理弹性中坚韧性均分为(1.71±0.72),力量性均分(1.84±0.60),乐观性均分(1.94±0.72);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与自动思维呈显著负相关(r=-0.36,P0.01);情绪智力中自我管理和他人管理维度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共解释心理弹性的总变异量的56%。结论:成年早期抑郁障碍患者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和自动思维密切相关,其中情绪智力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校二年级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生活事件、压力后成长、抑郁、人际关系、心理弹性方面的差异;探索学生干部压力后成长、抑郁、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海南省两所本科院校大二174名非学生干部和741名学生干部为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UPSG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CDS)进行调查。结果:①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在生活事件量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t=-0.40,P0.05),在压力后成长、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显著(t=2.22,3.12;P0.05),在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量表得分上差异显著(t=-3.94,-2.81;P0.05);②学生干部的压力后成长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显著正相关(r=0.67,P0.01),与人际关系、抑郁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32,-0.38;P0.01);心理弹性总分与人际关系、抑郁总分均显著负相关(r=-0.36,-0.45;P0.01);人际关系总分与抑郁总分显著正相关(r=0.56,P0.01);③路径分析显示,压力后成长在心理弹性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β=-0.062,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14%;而压力后成长在人际关系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论:高校二年级学生干部的心理状态好于非学生干部;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弹性有利于其压力后成长的发展,进而减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紧张性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医学应对问卷和自我效能问卷对被确诊为紧张性头痛的68例患者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紧张性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低于常模且较多的选择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t=-12.909,P0.001);2紧张性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各领域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783,P0.01)而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810,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心理领域呈显著负相关(r=-0.347,P0.01)但与社会关系领域呈显著正相关(r=0.353,P0.01);3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直接促进作用且通过抑制患者选择屈服应对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有间接促进作用。结论:提高紧张性头痛患者自我效能感,减少屈服应付方式的选择能够有效提高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心理弹性与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应对方式(SCSQ)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BPH患者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100例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分析CD-RISC评分与NIH-CPSI评分、SCSQ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坚韧、乐观、自强及心理弹性总分(t=6.015,7.171,7.606,11.880;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NIH-CPS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6.134,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t=14.854,P0.05),消积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t=-15.921,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RISC评分中弹性心理总分、坚韧、乐观、自强与NIH-CPSI评分呈负相关(r=-0.591,-0.583,-0.587,-0.607;P0.05);CD-RISC评分中弹性心理总分、坚韧、乐观、自强与SCSQ评分中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771,0.819,0.757,0.792;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526,-0.488,-0.507,-0.524;P0.05)。结论:BPH患者心理弹性与NIH-CPSI评分、积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病患者症状困扰与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肾病18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症状困扰量表(DS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医学应对量表(MCMQ)对患者的症状困扰、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肾病患者个症状的发生率为24.44%~71.11%。高血压肾病患者心理弹性及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其中除回避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无差异(t=1.186,P0.05),其余条目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7,-7.476,-11.371,-14.776,12.868;P0.01)。高血压肾病患者症状困扰有无、困扰程度与心理弹性和面对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40,0.250;P0.05),与回避应对方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症状困扰,多采用屈服的应对方式,困扰程度越重,心理弹性越差,医务人员应积极指导患者采用面对应对方式,减轻症状困扰,增加患者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压力知觉对焦虑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哈尔滨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首次收治的312名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压力知觉量表、贝克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0.0和A-MO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患者压力知觉、紧张感、失控感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595,0.545,0.543;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602,0.562,0.539;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242,-0.197,-0.245;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251,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520,P<0.01);②压力知觉、消极应对方式正向预测焦虑(P<0.01),积极应对方式负向预测焦虑(P<0.01);③结构方程检验表明: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和焦虑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压力水平较大,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焦虑显著相关且应对方式起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从而降低压力知觉对焦虑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弹性量表对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开放性在年级、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01,9.14;P0.05)。大学生神经质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45,P0.0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t=-1.97,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2.88,4.54;P0.05);(3)心理弹性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23,P0.05);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10,P0.05);(4)心理弹性(r=0.21~0.54,P0.01;r=-0.32,P0.01)和主观幸福感(r=0.17~0.22,P0.01;r=-0.17,P0.01)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1);(5)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较低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性但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弹性对手机依赖的影响,考察核心素养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已有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问卷""手机依赖量表""青年学生核心素养问卷"对广东省10所中学1154名在校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高中生心理弹性总分与手机依赖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08,P0.01),心理弹性总分与核心素养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53,P0.01),核心素养总分与手机依赖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19,P0.01);②高中生问题解决与自我效能维度对手机依赖具有负向预测作用(t=-3.918,P0.001),心理弹性总分对核心素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t=3.244,P0.01),自我管理对手机依赖具有负向预测作用(t=-7.336,P0.001)。核心素养在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3.96%。结论:核心素养在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之间有显著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